為什麼有些人對專家的解釋總是抱著懷疑的態度?這是怎麼樣的一種心理。

比如陽明灘大橋因為超載而出現車禍等等,為什麼有些人心裡總是會覺得「儘管你是專家,但是我就是知道的比你多」或者類似於「常理(準確表述應該是直覺上)上是這樣的,你專家這麼說違反常理就是不對xxxx」 這是一種什麼心態


以專家而言

第一不能確定,專家有足夠的專業水平得出正確結論(院士都能混進去,別說不知道咋定義的專家)

第二不能確定,專家有足夠的道德只用專業得出結論(屁股決定想法 先有結論後有推理過程的事兒,見得太多了)

懷疑一切不是為了否定一切,只是想知道答案可不可信。

因為:

被代替思考唯一的後果就是被愚弄。

不能確切的明白結論,隨意引用會鬧笑話

自己引用錯誤結論之後犯的錯誤,做錯誤結論那人不會蹦出來負責的

所以我不信任的人得出的答案 我當然不相信。我信任的人得出的結論我也要明了結論是什麼


公信力的喪失,


我覺得這是一種」自尊的平衡「,你方在智力、專業上高於我,那我就不認可,或者質疑你的這種學識,以保持你我之間(主要是我)的認知平衡。

就比如,我以前在做某種專業實驗,需要人來參加,對於常人來說,實驗的內容、儀器和環境是從來沒有接觸過的,在整個實驗過程中他們也是一個」聽從者「的角色,只能完全服從我(主試)的指令進行操作,對實驗所考察的內容,自己操作的結果完全不能得知。其實是一種非常被動的狀態(當然這個實驗我最後會支付報酬)。有些參加者就做了實驗就走了,而有些參加者則不是這樣。他們會在實驗的過程中嘗試」抓住「主動權,比如一直向我提問、質疑我的實驗,企圖問倒我,或者顯示出很專業的樣子來詢問實驗的意圖。想來在我多年的實驗參加者經驗中,自己也往往會這樣,裝作很專業的樣子與實驗者交談,希望實驗者能正視我,尊重我,為我做出解答。

另外我在兼職賣手機的時候也有見到這樣的現象,當我作為售賣者時,覺得自己已經完全照顧顧客的想法,把符合顧客要求的手機款式做了詳細的比對介紹,顧客吶就是這款吶只有這款完全符合你的要求吶,顧客卻會退一步,說再看看怎樣,結果逛了一圈還是買了這款手機,或者自己選了性價比不如這款某個手機。我自己在買東西也是這樣,明明知道差不多就是這款了,但是還是想去掌握一種主動權。先滅了對方(銷售者)的念想,再去主動挑選想購買的東西。

在這種完全不平衡的狀態下,對方掌握所有有用的信息,物品也是對方定價,那我就要讓自己掌握主動權。能做的,首先便是假想對方,在這種不平衡關係中的絕對優勢其實並不存在,比如假定對方會坑我,認定對方是假權威,認定對方其實就是指望著我的錢而不是完全站在」我「的立場上為我考慮。想著想著內心就會平衡好多,之前完全聽從他人被動的心態也會平緩好多。

這個和主動權這個概念相關(這方面有個關於老年人、幸福感、死亡率很經典的實驗),我覺得掌握主動權,也是如上所說的,一種自尊的博弈。這樣想來,很多情境可以見到這種現象,完全被動的情境如醫患關係、咨訪關係。濫用自尊的情境比如經常看到很多人對待服務員都不是很友善。

僅僅是分析了」我「的心理,專家是否真的是權威是否真的可信,則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專家如果是基於本身專業知識考察研究後,盡量接近事實得出結論的,這種時候能被稱為專家。

如果基於體制利益、個人利益,把專業知識用在糊弄大眾的,這種時候,他們統稱磚家。


沒有話語權的叛逆心理。


我覺得這在中國是比較特有的現象。源於中國人對整個國家的不信任。

以前也看過美國人諷刺經濟學家,說他們只會說『可能』,但是確實很少見到歐美人對專家進行很粗俗的人身攻擊,而且基本上他們對於專家還是比較信任的。這說明國家的信用機制好。

中國人普遍質疑國家的選拔機制,研究方法,晉陞機制。因為每個人在這個圈子裡都獲得不幹凈。沒有人敢說自己沒有行賄受賄,沒有人敢說自己考試沒作弊,更沒有人敢說自己從來不走後門,他們便自然而然的聯想到專家也經過這樣的篩選機制,所以專家當然值得質疑。另一方面,中國人習慣於崇拜諸葛亮孫子這種創造小概率事件的人物,認為這樣的人就是聰明的,應該拜服,而專家一般是有大量知識積累的,在中國人眼裡,就顯得不夠聰明,不夠『得道』。但是他們也明白這種人現實中,這種人少之又少,或者說,諸葛亮本身就是被人神話的,不具備參考價值。。所以。。。


推薦閱讀:

在早餐店吃早餐遇見熟人你會怎麼做?
如何看待女生之間在穿著打扮方面的攀比心理?
生活中有趣的3個心理效應
為什麼我覺得自己長的還可以 卻沒有女生追我?
又拔掉一顆釘子。?

TAG:日常心理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