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惡言惡語是希望孩子堅強的表現嗎?

孩子要讓他吃苦才能適應外界的環境。不瞞大家說,我爸爸有時候說話會很兇很嚴厲態度不是很好。他說,外面的人說話不一定好聽,這樣的話能夠幫我去適應外界的環境,但是我個人感覺這樣的話反而讓我對他很疏離。以前是害怕,現在的話更多的是想和他保持相對安全距離。那我想問你,讓孩子吃苦具體指的是什麼?如何讓孩子科學有效地吃苦不會產生負面影響?言語衝擊,打壓是希望孩子堅強的表現和不善於表達的愛,這句話對嗎?


問:什麼樣的父母才會使用惡言惡語來希望孩子堅強?

答:

1、看到孩子比自己輕鬆、幸福、愉快就心理不平衡,希望孩子把自己吃的苦、受的罪都經歷一遍的父母。

2、需要為自己無法善待孩子洗白的父母。

3、管教孩子無方,不懂得怎樣對孩子進行積極而正面的教育和培養的父母。

4、不懂得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問題的父母。

一個正常的父母,應該是在孩子面對逆境時給予支持和幫助,方法和信心,以指引孩子走出逆境,由此培養出孩子應對逆境的能力。而不是故意地否定和打擊孩子,或者人為地給孩子製造磨難和逆境。

發展心理學研究發現,那些成就動機較高( 自信、敢於應對挑戰、不輕易放棄)的兒童,他們的父母會在他們取得成績時予以褒獎,而不會因為他們偶爾的失敗加以批評

而那些成就動機較低的兒童,父母對他們的成功反應遲鈍(或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孩子一旦失敗,就給予批評和懲罰( Burhans Dweck , 1995 ; Kelly et al. , 2000 ; Teeven McGhee , 1972 )。

所以,在父母教養中感受到的「逆境」,非但不能幫助孩子發展出應對逆境的能力,反而會造成孩子自信心不足、社交退縮、習得性無助、消極應對等一系列適應不良問題。

下面我們來看一些相關心理學研究:

一、養育者不同情緒表達方式對兒童情緒能力(情商)的影響。

在母子互動中,母親的積極情緒表達得越多,其子女往往能越好地掩飾自己的失望和其它消極情緒( Garner Power ,1996 )。

而在學校里,在多數時候表現出積極情緒,相對較少表達憤怒和悲傷的兒童往往更受老師的歡迎,也更容易和同伴建立友好關係( Eisenberg , Liew , Pidana , 2004 ; Hubbard , 2001 ; Ladd , Birch , Buhs , 1999 )。

而那些對於正常調節自身情緒(尤其是憤怒)有困難的兒童,則常遭到同伴的拒絕也可能存在過於衝動、缺乏自我控制、不恰當的攻擊、焦慮、抑鬱和社交退縮等適應問題(Eisenberg et al. , 2004 ; Rubin et al. , 1998 ; Eisenberg et al. , 2001 ; Gilliom et al. , 2002 ; Maughan Cicchetti , 2002 )。

二、養育者不同撫養方式對兒童適應能力和成就動機的影響。

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的互動方式,首先影響的是孩子與主要撫養者的依戀質量:

那些在與父母(或其他任何的親密看護者)的交往中感受到溫暖、支持、信任和安全感的孩子,往往與撫養者形成了安全型依戀

反之,那些在與父母(或其他任何的親密看護者)的交往中感受到忽視、懷疑、缺乏耐心、拒絕、攻擊的孩子,則與撫養者形成了非安全型依戀

研究發現,在12~18個月大時建立了安全型依戀的嬰兒:

在2歲時有更好的問題解決能力( Frankel Bates ,1990 ),

有更複雜和創新性的象徵遊戲( Pipp , Easterbrooks , Harmon , 1992 ),

有更多的積極情感、較少的消極情感( Kochanska , 2001 ),在同齡人中更具吸引力。

在3~5年後進入小學時,對解決問題更感興趣。

安全型依戀的青少年智力並不比非安全型依戀的同齡人高,但是在面對新的挑戰時,他們似乎更渴望去應用自己的能力應對挑戰( Belsky , Garduque , Hrncir , 1984 )。

三、父親否定和打擊孩子,是否可以培養孩子的能力?

發展心理學研究顯示,與父親是安全型依戀的兒童,在童年期和青少年期都表現出了更好的情緒自我調節能力和更強的與同伴交往的社會能力,以及較少的問題行為和犯罪行為( Cabrera et al. , 2000 ; Coley Mederios ,2007 ; DeMinzi , 2010 ; Lieberman , Dolye , Markiewicz , 1999 ; Pleck Masciadrelli , 2004 )。

和父親形成的安全的、支持性的關係,即使在離開家以後,也同樣有利於個體的健康成長( Black , Dubowitz , Starr , 1999 ; Coley Medeiros , 2007 )。

綜上所述,所有上述證據都可以指向一個結果,那就是:

很明顯,兒童需要可以為他們充當安全港、提供關愛的、負責的父母,這使他們在冒險應對挑戰的同時不會感到恐慌、痛苦和焦慮。

因此,只要父母是在有得選擇的情況下,都應該選擇更積極的,而不是更消極的教養方式。

想要培養孩子的意志力,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培養孩子的成就動機,用目標來吸引,用陪伴和支持來讓他有力量、有勇氣去面對挑戰,用成功應對挫折來建立他的信心,而不是用苦難、打壓和否定來摧毀他的信心。

並且,請相信我,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並不會缺乏逆境,也不會缺乏挫折,缺乏考驗。

相反,一個弱小無知的孩子他非常地需要成年人的支持、幫助和引導。

額外增加的壓力,並且是以孩子的能力無法應付的壓力,只會讓孩子感覺到痛苦、絕望和無助。

還有,世界並沒有你想像的可怕。

人類社會並不是如原始叢林一般只有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甚至是負和博弈,而是相互合作實現共贏的一種社會交往模式。

研究發現,2歲的人類嬰幼兒就願意和同伴一起合作解決問題(比如說一個孩子抓住把手打開櫃門,另一個孩子取出玩具),而黑猩猩就算到了成年期也幾乎對此毫無興趣 —— 在數百萬年的進化過程中,人類社會演化出了一種高度社會化的文明。我們甚至可以說這種人類在社會化過程中的目標共享以及與同伴的合作,是人類文明的基礎。

所以,想要被善待,想要更好地生活,首先就應該教會孩子積極和合作,而不是消極和拒絕。

最後,家,應該是一個讓孩子感覺到溫暖、希望、有力量的地方,而不應該是讓孩子感到冷漠、絕望、無助的地方。

—END—

參考文獻:

David R. Shaffer Katherine Kipp ,發展心理學(第九版)【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6:377-440。


你父親的做法是不對的,否則你不會因為這個受到傷害。

人只有存在安全感才會更好的與人相處,刻意的破壞親子間的親密關係只會讓孩子以後與人交往更困難。

社會上會遇到的障礙很多,避都避不開,沒必要人為的再去製造什麼機會了。

子女會下意識的模仿父母行為,希望你不要重蹈復撤。


題主最好把這個問題拆開兩個層面:

作為父母,透過怎樣合適的行為培養孩子的堅強

作為孩子,如何把父母不適當的教養行為造成的傷害最小化


語言暴力真的會變成一把兇器。」心理學家武志紅老師說。也許這把兇器,在一開始不足以傷到人,但隨著語言暴力的擴散,它一定會越來越鋒利,遲早有一天,它會捅進某一個人心裡,或者捅進自己心裡。

瀋陽市心理研究所曾經對瀋陽市少管所的6名拘押的青少年進行心理調查,發現無一例外,他們都遭受過密集而慘烈的語言暴力攻擊,他們的父母常罵他們,拿他們和周圍人對比,一旦自己不如人,就要遭受辱罵,心理學家們總結了幾個傷害他們最深的詞語:

廢物

就知道吃

丟人

蠢死了

我寧可沒有生過你

這些戳進他們心裡的詞語,後來都一一變成了他們的兇器,要麼自殘要麼殘害別人。家長請謹言,口下留情啊。


謝邀。社會壓力大,所以在家也要給你壓力。外邊的人說話不好聽,所以我也要對你說話不好聽。去外邊會吃苦,所以在家也要讓你吃苦。這不是吃飽撐了么?本來活著就會遇到很多困難,還要自己人為增加困難?這個爸爸,斯特哥爾摩么?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是一回事,拿孩子當發泄工具又是另一回事。別搞混了。


推薦閱讀:

精英教育(家庭教育)
退伍軍人安置問題引發的再教育思考
你怎樣理解「父女母子一場,就是目送著孩子不斷遠行」這句話?
冷得瑟瑟發抖的情況下,還要繼續工作或學習是怎樣一種體驗?
面試遲到了怎麼辦?如何與HR說?

TAG:教育 | 心理 | 家庭教育 | 社會心理 | 心理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