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能夠責怪父母對自己教育方面的缺失?

一切都基於在客觀條件下你已經健康成長,考上大學,進入工作的前提下。

我認為不應該要求過多,父母也應該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慾望。在滿足你健康成長,給你正常的教育和陪伴的前提下,父母滿足的私慾是完全合理的,無論是生二胎還是去旅行。不應該因為父母沒有能力或者很難滿足自己對其他物質的需求如英文教育,綜合能力的教育等,成年後吃了虧就來責怪父母。

我的同事認為,現實生活中有許多這樣的事情,因為父母沒有滿足自己成長過程中的需要,對父母帶有一些意見。比如他有一個朋友,高三時她仍是住校,她一直希望自己的媽媽能陪她一起住在校外好好學習。而他的媽媽卻因為要賺錢等原因選擇了拒絕。而後她的高考發揮失常,她因此一直耿耿於懷。她的母親也十分自責。因此我同事認為,有多少能力就應該生幾個孩子。而子女是有理由責怪父母的「過失」。

不可否認,現實中存在有許多這樣的問題,我認為正是中國父母無私的愛,造成了大家接受的如此理所應當。父母理應有教育子女的責任,但在滿足子女基本需求的情況下,為了自己的私慾犧牲子女的慾望,完全是符合天性的。


先問一下,你為什麼要指責?

父母是人,一定會犯錯。不但父母,你的朋友,上司,同事,兒子都一定會犯錯。而無論犯錯的對象是誰,單純的指責都是最糟糕的決定。更何況父母,簡單的說對方有比你多的錢,比多多的力量甚至大概率上做人都比你強,加上對方對你付出一定比你給對方的付出要多,你的指責很難站得住道理,或者有理無情,難以讓對方服氣,非常容易激怒對方造成不良後果。這個後果往往是雙方不願意看到的。

只有無法控制自己情緒,或者希望雙方關係下滑的情況下,你才可以去單純的指責別人。

如果是為了解決問題,那麼有更好的辦法,你不妨看看我之前的回答,也許能給你寫借鑒。也可以私信我。


我覺得親人之所以是親人,就是因為遇到困難的時候第一時間不是責怪對方,而是解決問題。我們應該經常開一些家庭會議。

一個爸爸,一個媽媽,加上你,組成一個團隊,我們叫它——家。

每個人都需要為了團隊更好而做出努力和犧牲。父母不是萬能的,千萬不要給孩子那種錯覺:你要啥有啥。不然所有的事情他都不會珍惜,會認為父母給他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相反的,如果父母無法提供或者因為什麼原因能做到而不做。比如說不能放棄自己的事業、人脈等等,一定要跟孩子說清楚,讓他參與每一個過程,他就能明白和理解為什麼不行。

另外主樓說的那種情況,為了你考試就要媽媽放棄一切嗎,高考失利的責任都是媽媽沒來陪伴導致的?未免有些推卸責任吧,我高中也是住校的,高考也失利了,但是我不會去怪媽媽沒來陪我,我反而愧對媽媽對我的期望。而且學歷不代表一切,我就算上了一個一般的大學,經過不懈的努力,現在的水平也不會比985同屆的學生差,甚至好。人一生有很多機會去學習的,小的時候或許父母對你的教育水平影響很大,但是長大後這主動權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你學習了嗎?

如果真的認真學習的人是不會有時間和情緒去責怪父母的,因為這種逆境翻盤的喜悅遠遠超過當初的失意。


你是第一次做兒子,他們也是第一次父母。


有,但不給你,那就是錯。沒有,就不要強求,怪不得父母。


如果你想的話,當然可以。但是我想說,這並不是很好的解決辦法。很多時候,我們選擇接受才是最好的辦法,就像仇恨,對待它最好的辦法就是放下。接受了自己,是成功的第一步,加油(? ??_??)?。


我覺得,不可以。

我因為父母的工作原因,小學三年級從村裡的一個學校,轉到了縣裡排名第二的小學。

我記得轉學時語文58數學32英語20,當時老師勸我父母說讓我留級一年,跟跟進度。父母沒讓。

於是,我的補習生涯開始了。到小學畢業,成績排名前十。這已經算逆襲了吧

但是,遠遠沒有結束啊!!!

初中繼續補習生涯,最後,還是沒有考上當地高中。(爸媽不讓我去職業高中,所以讓我去衛校讀了護士)

說這麼多廢話,純粹是為了告訴大家,不要怪父母對你教育的缺失,是你自己不好好學習的。其實課堂上老師講的真的夠,我沒考上高中,因為我們那年第一次實行積分制,我差一分讀高中,因為我們學校是全校錄取分數線第二高的中學(哭泣Σ(?Д?」)」)

以至於我去了衛校,旁邊縣市的同窗跟我說,你這個成績,去我們當地讀,會是很好的學校啊!

嗯,不後悔,畢竟爸媽付出了,是我不珍惜。

看似跑題了對不對,其實真的也就跑題了。

最後我想說,都是第一次當人,能好好把你養大,已經不易,沒有讓你童年產生任何陰影,更是棒棒的。

加油,陌生人。


推薦閱讀:

請問與父親性格不合,該怎麼做?
我想問問有多少人在愛情和家庭里受傷甚至丟掉性命?
為了家人,賣菜這十年無休
現在出現的一些啃老現象是不是父母的溺愛造成的?

TAG:教育 | 家庭 | 家庭教育 | 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