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佛理中關於「空」和「慈悲」的關係?
看了壇經,對空有了一些理解。想起佛教推行慈悲之心,但自己所理解的「空」的概念里,如果存在「慈悲」似乎又有些衝突。
起先有找尋一些資料。只知道「空」和「慈悲」並不衝突。 但還不能很清晰的理解,自己是這樣想的,也不知是否合理。空是遵循的標準,慈悲是行事的基礎。慈悲之心在空的條件之中,不因慈悲而慈悲,也不因其他而慈悲,不求不念,自然而然的到來,自然而然的離去。但是慈悲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推行慈悲。---謝謝三位的回復,對問題補充一些說明。(提示補充字數太多,以剩餘的以回復形式做說明)
[1]先說明我對「空」和「慈悲」的疑惑,我覺得兩者衝突是因為,既然有「慈悲」那便有「不慈悲」,有「善」那也便有「惡」,有「美」那也便有「丑」。如果心中存在「慈悲」,那麼便有不慈悲。那豈不是又落入原來舊時的邏輯中了。 如果心中有了「慈悲」的概念,像是有了快便映出慢一般,那不是也就不空了?那又如何說「慈悲」要與「空」同時修行? [2]常常在說「空」的時候會有一些矛盾。因為說「對」那便產生「錯」,說「方向」便產生「偏離」。因此認為,所要修的東西是讓它自然而然的產生。但是那所謂「自然而然」那又有許多疑慮。是我對「空」理解有誤,僅僅停留在離兩邊的文字上的概念?
實名反對@王路,這位說:【 在漢傳佛教的典籍里,空和慈悲沒有關係。但藏傳佛教里有。 】
呃,看到這個說法好尷尬,麻煩下次專業點再佈道,影響了賣書不太好。
《佛地經論》卷5:
「慈有三種:一有情緣;二者法緣;三者無緣。初發心位諸菩薩等,多分修習有情緣慈,多是有漏,以世俗有為境界故。修正行位諸菩薩等,多分修習法緣之慈,亦多有漏,大乘教法為境界故。得無生忍諸菩薩等,多分修習無緣之慈,雖有所緣,緣法界故。譬如眼等異熟諸法,無有分別、不作加行任運轉故,說名無緣平等性智相應大慈。」
解釋一下:
慈,有三種。有情緣慈、法緣慈、無緣慈。
空有二種:人空及法空。所謂【有情緣慈】,就是慈心定、慈無量。以有情(之色法)為所緣,修無量心。此法通外道凡夫。
【法緣慈】,去除了(部分或者全部的)於法上的遍計所執實我(主要是薩迦耶見以及伴隨薩迦耶見所生的邊見、邪見、見取等,俗稱人我空觀),即以法(蘊處界)為所緣,遍修慈及至無量,叫做法緣慈。此法不共外道凡夫。又,「 如來由此三種慈故,平等救濟一切有情,非但於彼少分與樂,普於一切有情諸法無我真如平等性轉,恆常現行救度一切,故名大慈」,所以佛所行慈,叫做「無緣大慈」
最後 ,或許題主會問:這都平等平等了,一切皆無自性,如何行「慈」呢?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菩薩摩訶薩遠離一切想,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住於色應生其心,不住非色應生其心,不住聲、香、味、觸、法應生其心,不住非聲、香、味、觸、法應生其心,都無所住應生其心。何以故?善現!諸有所住則為非住。是故如來說諸菩薩應無所住而行布施,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
「 是故如來說諸菩薩應無所住而行布施(慈),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慈)。 」,略說就是大伙兒熟悉的那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以上就是【漢傳佛教】里宣說的空和慈悲的關係。
具體經論隨便說幾本:《大般若經》、《瑜伽師地論》、《佛地經論》、《集論》。化學課中,老師拿出一個裝了渾濁液體的量杯,往裡面放一種物質,會有強烈的反應,液體更加渾濁;加入另一種物質,風平浪靜,液體慢慢變得澄清。
歷劫因果如一杯渾濁液體,加入一種東西就能達到澄凈,什麼東西?戒。澄凈是什麼狀態?定。然後得到什麼?慧。也就是佛法中嚴格的戒定慧次第。缺一不可,顛倒不可。
戒定慧是公式,不解的問題往裡面套,准能得到解答。善是什麼,善就是戒;空是什麼,空就是慧。這就是兩者的關係。別去糾結什麼分別心,三無漏學第一樣先修好,多向善,多吃素,這就是你現階段的慈悲。什麼是空,這時候你不需要去理解,因為根本無法理解。戒後面還有定,定後面才是慧,才是空,路途還很遙遠。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無緣是空的境界,大慈是因空起用的妙用。同體是空的境界,大悲是妙用。
真空不空,妙有不有。這是功夫,不能用頭腦來理解,分析,判斷。佛法最高境界,法無定法,定法非佛法,以空行有,以空心做事,無求心做事,無我心做事。空和慈悲是一體不二,燈與光的關係。
以空性為體,慈悲為根本,方便為究竟,智慧為應用。瓷杯本是空相,悟空後是破空,
不要著了空瓷杯的相就好。好吧,補充說明;
關於「空」與「慈悲」的小故事小和尚為老和尚煮茶,給老和尚奉茶時說道"師父請用茶"。老和尚接過杯後問道"你遞給我的只有瓷杯,何來有茶呢"?好吧好吧,繼續補充;
老和尚把茶一飲而盡,然後把杯往桌上一蓋,再問"何來有茶"?......!關於「悟空」
「杯」本是空,倒上了茶,就變成茶杯,倒上酒就變成酒杯,倒上水就又成了水杯。 老和尚心中只有瓷杯,而小和尚眼裡看著瓷杯,心理想的卻只有茶,瓷杯當然就不見了咯!「杯」本是「空」,無論盛上何物,「杯」也「空」,被盛之物,施捨完,也就都「空」了。「瓷杯」於「空」本是一體,只是人們都著了"被承載物"的相,施捨完,還惦記著呢!關於「破空」
「杯」中之「空」只能承載一杯慈悲, 而反過來蓋著的「杯」卻是承載著一切的慈悲。如果我們還惦記著慈悲的"被承載物「有慈悲」",
而忽略了慈悲的「本空」,那麼就真的變成了空慈悲了咯。佛說;"應如是住,無所住,不著相"。妄說亂語,話多錯多,阿彌陀佛!佛法說空,但是這個空是用來破斥對「有」的執著,而不是說這個世界上的各種現象都不存在。這個世界上的一切現象都是緣起的,是各種因素具足之後顯現的,並沒有一個獨立於這些因素之外的這個現象的實體。但是凡夫的本能是通過感知把緣起顯現的現象概念化之後,在表達和思維中把概念個體化,這並不符合事實。比如我們對個體的我的認識,在現象上,是社會身份,記憶,各種感覺,知覺等等許多東西,但是表達的時候就被指代成了一個詞,「我」。佛法通過對身心感知的觀察,停止這個概念個體化的流程,就叫做生起正見,並進一步改變相應的價值觀,行為模式,趨向究竟解脫。生起正見之後對世界的認知中,概念之後是緣起,並沒有獨立的個體,從這個意義上,使用了「空」這個詞。龍樹菩薩在《中論》中這麼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因此,慈悲,精進,善,專註,持戒,念經,修行,持咒,念佛這些既然也都是現象層面的顯現,他們本來就是緣起的,也就本來就是佛法意義上「空」的,自然和空不衝突。PS1:如果想做到菩薩那樣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叫做勝義菩提心,那需要持續的修行進步達到登地的聖位才能達成。在此之前,雜染了我執,二元的知見,情識的相似菩提心或者叫做世俗菩提心,這是一個必要的過程,不要因為不能一蹴而就的「自然而然」,就放棄。修行菩提心的教法有七因果,自他相換等多種次第,這些可以從善知識求學。隨著出離心,正見的增上,勝義菩提心會逐漸生起,刻意的要追求勝義菩提心是求不可得的。
PS2:正見的生起是來源於佛法中的觀修,我見既然表現為對概念的個體性認知,在修行中反覆觀察感覺知覺運作的過程,當發現各種過程中都沒有這個個體的實際存在的時候,這就是正見了。各種觀修方法無論是觀出入息,四念住,耳根圓通,觀心等,都是這個路數。達成的也都是一個目標。
上面那兩個問題都在ps1裡面了。你要達成勝義菩提心,需要有世俗菩提心的過程。而空也不是你想像理解推斷可以證得,如ps2所說要通過觀修生起空見,當你檢查自己的認知模式中斷除了八十八品見惑,斷三結,生起四不壞信,你才可以確認自己是真的現見空性,從凡夫進入了初地或者初果的聖者行列。否則,一切所說的空,都只是想像。推薦閱讀:
※學佛先從學習感恩開始(作者:東方陽熹)——道德真源
※難陀經
※二月初八:恭逢釋迦牟尼佛出家紀念日
※論業
※蓮花生:修佛者必須捨棄的四種缺點(圖)—道德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