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力不討好,暴露了你的低情商
作者:武小五(富書專欄作者)
知乎上曾有個問答:
總是有很多時候做事是出力不討好,覺得很委屈,怎麼改變?有什麼好的處事方式一定要懂?
不少網友參與回答,有的吐糟自己出力不討好的遭遇,有的則給出自己的建議。可見,「出力不討好」的尷尬是不少人的痛點和關注點。
自以為出了力、受了累,結果換來的卻是朋友不領情、家人不高興、同事不滿意,想想確實挺傻的,也夠讓人鬱悶的。
這種情況的出現,有時可能是對方的原因,如俗話常說的「一升米養恩人,一斗米養仇人」。
但更多時候,恐怕問題出在自己身上,往往是自己的言行不當造成的。
所以,一旦遇到「出力不討好」的尷尬,不妨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問問自己是否做了這樣三個方面的傻事。
做了還抱怨
情感專家冷愛曾說:
「做人,要麼讓自己爽,要麼讓別人爽,最糟糕的是兩個人都不爽。有的人就是兩頭不靠,你出了力自己不爽,而嘴上讓別人不爽,結局就是費力不討好。」
這句話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一些人出力不討好的原因所在:做了還抱怨。
熱播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里,就有這樣的情節:
有一天,明蘭的兩位同父異母的兄長要參加進士選拔考試,母親為他們準備了很多東西。
明蘭的貼身丫鬟小桃應命幫著去拿東西,回來對明蘭說「可累死我了。」
明蘭當即對小桃說:「可千萬別在人前喊累,不然受累也不討好。」
明蘭這樣說是有道理的,因為她知道,自己的丫頭為哥哥們出份力,是理所應當的。
如果出了力卻抱怨辛苦,那就會讓長輩覺得明蘭沒有手足之情,不懂得體恤兄長。
你可以不做,但千萬不能做了還抱怨,那樣只會引起別人的反感,讓你的付出變得沒有價值。
有的人正是因為不懂得這個道理,事情做了還抱怨,結果出力不討好。
馬雯在某公司辦公室任職,工作認真、負責。但她有個毛病,整天把「忙死了」「真是煩人」等口頭禪掛在嘴邊。
有一次,馬雯正專註地打一份報告,人事部的小王來蓋章。
「上午不是蓋過了嗎?怎麼又要蓋章?以後把報表湊到一起再來蓋,真煩人!」說著,她把蓋好章的報表往桌上一放,就去忙自己的了。
這時,策劃部的小張要用會議室,請她把門打開。
馬雯不耐煩地說:「說過多少次了,用會議室要提前打招呼,怎麼就是記不住!「
說著,把登記薄往小張面前一扔,自己拿著鑰匙去開門了。
小王和小張對視了一下,搖搖頭沒吱聲。年底評議的時候,馬雯的分數比較低。
威爾·鮑溫在《不抱怨的世界》中,有這樣一句話:
抱怨就好比口臭,當它從別人的嘴中吐露時,我們就會注意到;當從自己的口中發出時,我們卻渾然不覺。
這句話用來形容馬雯這樣的人真的很恰當。
他們也許心地很善良,活沒少干,可是他們的好很少被人記住,原因就在於做了事喜歡抱怨,惹人煩還渾然不覺。
試想,馬雯如果在滿足對方要求的同時不說那些抱怨話,小王和小張一定會滿意而歸,哪裡還會不領她的情呢?
出了力,受了累,就因為抱怨讓人煩,確實夠傻的。
沒有界限感
影視演員朱雨辰和他媽媽的話題曾在去年引起廣泛熱議,也引發了網友對父母與孩子之間界限感的思考。
70多歲的朱媽媽把生活的重心全部放在兒子朱雨辰身上。
朱雨辰搬來北京定居,她就跟著來北京;朱雨辰去外地拍戲,她就跟著去外地。
雨辰上大學時,她親自去鋪床;朱雨辰拍戲時,她到現場去阻攔,不允許朱雨辰拍被打的戲,並且她還干涉朱雨辰的每一段戀情。
可朱雨辰並不領媽媽的情,坦言媽媽給的愛太過沉重。
有一次在做客《超級訪問》時,他還向媽媽發了脾氣:「媽!你這是要搞死我啊!」
周國平在《人與永恆》中說:「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後界限,這界限是不清晰的,然而又是確定的。一切麻煩和衝突都起於無意中想突破這界限。」
為什麼朱媽媽辛勤付出卻引起兒子的反感?
關鍵就在於她沒有界限感,事無巨細地包辦孩子的一切,妄圖以自己的意願影響兒子的思想,操控兒子的人生。
界限感清晰的父母懂得,即使再親密的關係,也要保持適當的距離,不會以「都是為你好」為理由,過度介入孩子的生活,讓對方沒有個人空間。
曾在網上看過一對老夫妻的故事,因為他們懂得界限感,所以兒子兒媳對他們的付出很滿意、很領情。
張阿姨只有一個兒子,當年兒子結婚後,張阿姨就把婚房的鑰匙交到了兒媳手上,說以後你們要過好自已的日子,父母絕不過多干涉。
張阿姨老兩口說到做到,孩子們不邀請,他們絕不貿然上門;
經濟往來也全部獨立,但兒子買新房、創業,他們也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
兒媳生孩子,張阿姨應兒子請求,貼身照顧了兒媳一個月。
正是因為有了界限感,張阿姨的原生家庭和兒子的小家各自獨立,沒有發生過婆媳矛盾;
兒子兒媳有了生活自主權,自然就多了一份責任擔當,兩代人親密有間,其樂融融。
紀伯倫說:
你的兒女,藉助你來到這個世界,並非因你而來。你能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而不是你的思想。你能保護的,是他們的身體,而不是他們的靈魂。
這句話應當引起為人父母者深思,那些出力不討好的父母更應引以為戒。
出了力,受了累,換來的卻是孩子的反感,為人父母做到這一步真夠可憐的。
過於爭強好勝
作者屬光說:「人們習慣於表達需求,提出要求,爭強好勝,咄咄逼人,結果往往求而不得,爭而落空,不得不說是出力不討好。」
這句話告訴我們,過於爭強好勝是造成「出力不討好」尷尬的原因之一。
不考慮對方感受,過於爭強好勝,咄咄逼人,容易給人造成壓力,即使你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也很難得到別人的好評。
這一點,初入職場的年輕人尤其要注意,用力過猛,往往欲速則不達。
在《演講與口才》雜誌上,看過這樣一個案例。
金平大學畢業後,被招錄到魯北某縣的縣委宣傳部新聞科工作,與玉林、汪莫成了同事。
金平在學校學的就是新聞專業,工作中他表現突出,多次獲得領導的表揚。
然而組織部來考察的時候,同事對金平的評價並不高,認為他「驕傲、自滿……群眾口碑差」。
原來,工科貿戰線的宣傳報道一直由玉林主管著,金平來了以後總是橫刀奪愛,越格去搶發工科貿的新聞,讓玉林很被動。
尤其是汪莫對金平的火氣最大,有幾次縣委指示宣傳某個勞模人物,金平風風火火地去請纓。
部長喜歡給有創勁的年輕人鍛煉機會,就把這些本來由汪莫負責的能引起普遍重視的報道任務交給了他。
汪莫在新聞科幾年了,具有一定的影響,組織上正考察他,準備提拔他當新聞科的科長。不曾想,半路上殺出一個愣頭青,出盡了風頭,汪莫的心裡能好受嘛。
剛進入單位,在工作中努力表現一下,給大家留下好的第一印象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凡事有個度,過猶不及。
如果金平在搞新聞報道時不表現過頭,佔盡風光,讓同事太沒面子,想必就不會出現「出了不少力同事卻不讚賞」的結局。
看過這樣一句話:
因為想得到,所以才會拼盡全力,可一不小心就會變成用力過度。如此一來,輕則會略顯尷尬,給對方帶來不舒服的感覺;重則過猛,則會弄巧成拙,適得其反,最終讓好事變成壞事。
說得很有道理。為了實現目標,我們當然需要用心用力,但不可用力過猛,蹄疾步穩、循序漸進,往往會有更好的效果。
情商之父丹尼爾·戈爾曼說過:「智商高的人也許事業無成,情商高的人卻一定能表現非凡。」
情商高的表現之一,就是具有同理心,懂得將心比心、感同身受、推己及人。
情商高的人的人不會做出力不討好的傻事。
而情商低的人則缺乏同理心,凡事只從自身考慮,不顧及對方的感受。
做了還抱怨的人,只顧自己嘴上舒服,卻不考慮自己的抱怨會給對方帶來什麼感受。
缺乏界限感的人,只顧表達自己的關心,卻不考慮自己的過度關心是不是對方所需要的。
過於爭強好勝的人,只顧追求目標的實現,卻不考慮自己的表現是否會讓對方沒有面子。
所以,出力不討好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根源都在情商不高。
要走出「出力不討好」的尷尬,唯有提高自己的情商,培養自己的同理心。否則,「出力不討好」的傻事還會在生活中不斷上演。
富書主創團出新書啦
《好好生活》豆瓣8.0分
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
獲取2019您的禮物
??????
作者簡介:武小五,富小書的人,富書專欄作者,身處濱海小城,心觀大千世界;干著嚴肅的工作,寫點輕鬆的文字。本文首發富小書(ID:fxsfrc),你身邊最好的閨蜜,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談心 | 第11期 | 直男之所以為直男※為了討人喜歡,我們吃盡苦頭※世上之幸就是有人懂你※一首《十七》唱哭一代人:歲月崎嶇,幸好有你※當你憤怒的時候,理應允許有人不憤怒
TAG:情商 | 人際交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