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者,為什麼要多聞?


童子。菩薩多聞有十種利益。何等為十。

一者 知煩惱資助

二者 知清凈助

三者 遠離疑惑

四者 作正直見

五者 遠離非道

六者 安住正路

七者 開甘露門

八者 近佛菩提

九者 與一切眾生而作光明

十者 不畏惡道

童子。是為十種多聞利益。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童子是十利 顯示於多聞

是諸佛世尊 如實而了知

煩惱及清凈 二助皆實知

能棄捨煩惱 安住清凈中

智慧除疑惑 正直他見心

常遠離惡道 止住正真路

開闡甘露門 近於佛菩提

為眾作光明 而不畏惡道

知諸煩惱資 又達清凈助

勇健離煩惑 棲薄清凈法

除眾種種疑 能正他人見

棄捨險惡道 多聞住善徑

能開甘露門 堅固近菩提

於眾如光明 終不畏惡道


其實這個問題分兩部分,一部分是學佛是否一定需要多聞?另一部分是如果是,為什麼?如果不是,那什麼時候需要多聞,什麼時候不需要?

我的觀點是不一定需要多聞。很簡單,人的因緣各異,精力時間有限。有些人的因緣適合專修成就,就沒必要在多聞上多費功夫。有些人的因緣適合聞思入慧,自己喜歡也適合多聞,那就在多聞上下功夫好了。

阿難尊者多聞第一,盤特尊者持念掃帚開悟,兩者開悟的成就有什麼不同嗎?所以多聞不是學佛的必要條件。

那麼什麼時候需要多聞,什麼時候不需要多聞呢?

就我個人的體會,在有無法解決的疑問,走不出舒適區,去不掉我執等等時候,可以去多聞多思,找到合適的方法和方向。但是如果方法,方向都很確定,那就可以暫時專心專修,以期成就。

其實多聞不多聞,無非是個方法選擇的問題,並沒有什麼大是大非可言。真正的區別在於自心觀照定慧的增長,如果你不時時觀照,不多聞固然可能會故步自封走錯路,多聞也可能變成貢高我慢的障礙啊。


因為聞所成慧,思所成慧和修所成慧是階梯式的遞進關係,沒有聞所成慧和思所成慧,你任何修行都不算如法修行,因為你根本就不懂,屬於盲修瞎練,所以這就是多聞的重要性。你什麼也不懂根本就沒辦法成就解脫,修也白修


難道不是為了應付窮搜惡引的杠精嗎?避免被攻擊到自己的未知領域,哈哈哈。

還好現在有搜索引擎不用費太大力氣去多聞,不過百度是真不好用。


培養正見正念!度疑惑,斷猶豫。


推薦閱讀:

第22課:主宰和緣起
今朝有酒今朝醉,此地無餚此地愁。《鄭崗隨時對》羅隱
南懷瑾《南禪七日》—— 七、入定福德智慧
南懷瑾《南禪七日》—— 三十、光厚和尚和洪部長
量子壇經:第49講: 為什麼說入定不是除妄念?

TAG:佛教 | 佛學 | | 學佛 | 修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