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不那麼任性?

我最近接了一個家教兼職

是一個13歲初二的妹妹(其實我不知道這個年齡還算不算孩子)

昨天第一天上課 發現她動作有點慢

今天第二天 發現這個妹妹好像有公主病 媽媽吃飯的時候跟我說她喜歡吃肉 然後就發脾氣 躲在房間里不出來 她媽媽一直跟她道歉

我媽媽也很疼愛我但絕對不會沒有是非觀

我覺得很心疼阿姨

現在我在一邊看著阿姨不停認錯然後答應給她買東西才悶悶不樂的出來

小妹妹爸爸媽媽離婚了 是媽媽在帶 每天很辛苦 阿姨問我怎麼管教孩子 可是我也只是一個在讀大學生 所以來這裡聽聽知乎er的意見


我想這孩子應該是受父母離異影響比較深的那種,性格應該是內向偏多。而她媽媽存在著補償心理,覺得孩子是單親,想讓她過的不比正常的孩子差,就在生活方面無原則的遷就她。

如果你想幫助他們就要從他們的內心著手。

首先,要讓她媽媽明白現在的方式是錯誤的。對孩子好不是遷就,立規矩很重要。而立規矩不是打罵,而是告訴她什麼事情是她要的,什麼事情是她要自己承擔,父母不是免費的保姆,母親和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喜怒哀樂。離婚也不是她的錯,對孩子來說沒有愛的家庭還不如單親有愛的家庭。

至於孩子,你和她可以好好談談心,畢竟你也是從這個階段過來沒多久,問明白她內心的想法,從而有的放矢的給她建議,同時要讓她學會體諒母親,照顧母親的情緒。


第一啊,最主要的啊,我覺得這是你問問就算了,就算給你提主意,你也別跟人家說了,你說人家媽都那麼慣了,別說你一個兼職家教了,就是家裡老人說他不對,你看她媽翻不翻臉,因為我之前就干過這種事,吃力不討好就是這麼來的,所以吧,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跟你有關係了你說說,沒關係你就別吭氣了

第二,我家小弟就是慣的,勁勁兒的,收拾一頓更來勁,唯一的辦法就是順著他來,是一順毛驢,這種孩子有人說是熊孩子,我說就是家裡慣的,我還是覺得家裡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的比較好,剛柔結合,太剛叛逆,太柔寵溺,還是從父母出發,好好引導吧,我以前也做過這麼大孩子兼職,但我帶的都特別懂事,我跟他們聊起來反而我覺得自己被慣的了 不同家庭環境嘛,很正常


任性難道不是父母太溺愛么?要什麼就主動滿足她,也沒有原則性,孩子一哭鬧就改變自己的原則


這孩子是你新接納的,對她來說你也是她生活中的新人。

之前的行為習慣(她的),之前的思維判斷(你的)都是舊物。想要建立新的關係,「讓她不那麼任性」,雙方都需要找到一個合適的相處模式。

讓她感覺的到你為了她好,而不是為了你自己開心,對她提要求。你有必要在一定時期內告訴她,這件事該怎麼做才合適,為什麼要這樣做才合適。適當鼓勵,12歲懵懂期,還不太了解很多事怎麼看怎麼做才是有良性循環的。她身邊的每個人都會對她產生一定影響。關心她,把她放在一個你關心的對象這樣的立場,你才會理解她,有了理解,你與她的關係自然而然拉近。與她媽媽的角色不同的是,你不需要慣著她,縱容她的任性,因為你是作為她的家教出現,她的媽媽有是非觀還關心你,你大可做為這個孩子的榜樣,對她的媽媽表現出尊重,溝通,讓孩子從旁學習。

這孩子是帶著希望的孩子,才有機會請家教。你當以一個正面的,積極健康的形象感染她。


孩子和父母之間有一種微妙的關係,就是父母強勢孩子的性格會非常的溫吞,而如果父母溫吞一味的寵溺孩子,就會讓孩子變得非常強勢。


你要面臨的是一個不會教育的媽媽,不是讓青春期孩子不任性的問題。解鈴還須繫鈴人,這個需要她媽媽覺醒。而且你以為是她媽媽求她才出來的嗎。這是她多年和媽媽鬥爭的結果,以前有個長長的故事。這種媽媽一時半會解救不了的,如果看著心裡太難受,你還是辭了另找一個學生吧,等你以後學了心理學,可以幫的時候再幫別人。


這個問題是兩個人問出來的。一個是媽媽,一個是題主。如果從家庭的角度來說,媽媽做了媽媽的職責,可是沒有做爸爸的職責。爸爸是幹嘛的?立規矩的,管大的發展方向的。沒有爸爸,媽媽又做不到,孩子就只能去自己發現規矩的部分,所以她才那麼任性。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給孩子找個爸爸。如果從老師的角度來說,老師可以充當權威的爸爸,但是你又能堅持多久呢?有多少力量去給予孩子呢?這要題主自己思考了。


最近我在做小飯桌晚輔,也遇到過幾個熊孩子,像這種情況我覺得就是家長寵的,也許你對她嚴厲她的媽媽還不願意呢。

任何人都在經受了挫折都會長大的,我們這種家教晚輔確保她的學習質量就足夠了。


大概是有熊家長吧


如果是想教育自己未來的孩子呢 方法還是很多的 個人看法 首先原則問題必須得樹立起來 比如你剛說的無緣無故鬧脾氣 要求買禮物來換吃飯的話 直接不要理 喜歡餓就餓著 有事就要說事 瞎鬧騰啥 要讓他知道 你媽我能忍受你能慣你出去了誰理你 你媽我愛你疼你但是你也不能這麼過分 當然 從小灌輸好的話長大就不會這樣了

不過如果是給別人提意見那就呵呵笑過就好 說得好不謝你嚴厲點還是閨女好你就是壞人了……


推薦閱讀:

大鵬教育區的學校怎麼樣?
老師讓學生到二樓罰抄課文,結果學生下樓時跌傷了,班主任有責任嗎?
我忍「校訊通」很久了!!!!!!

TAG:教育 | 兒童教育 | 孩子 | 家庭教育 | 教育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