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遺體堆肥葬:為何「死亡焦慮」總是縈繞心頭?
有媒體報道,近日,美國華盛頓州通過一項法案,允許「用人類遺體進行堆肥」。這是一種使用「微生物和有益細菌」快速分解人體的過程,本質上是「把屍體變成土壤」,平均每具遺體可生產0.76立方米土壤。此舉,將比傳統的殯葬方法更為環保。
坦白講,對於「屍體」的處理方式,一直以來偏重「風俗秩序」。即便生者很清楚,「軀體」就是「意識」的載體,一旦「意識」不在,基本上也並無差別。但是,在人類的整個進程中,「處理屍體」的方式,也伴隨著風俗秩序的進化,在微妙的變化。總之,「一個人死亡」並不只是「個體的消逝」,而是伴隨著關係鏈的斷裂。
這種狀況下,作為人來講,很容易在生前產生較多的「死亡焦慮」。對於國內的很多人來講,因生活在宗教意識淡薄的環境中。所以,對死後的存在形式,並沒有過多的考慮。但是,這不代表「不焦慮死亡」。而對於不同的宗教,雖然對死亡的解構方式各不相同。
不過,多數情境下,強調好人有好報,善人上天堂。反之,壞人有惡報,惡人下地獄。總的來講,在具體的宗教中,每一個人都「知道死亡後的去向」。從這個意義上講,似乎宗教對緩解「死亡焦慮」還是有很大作用。起碼,能讓很多人,在不知道如何解構生命意義的情況下,有所釋懷。
只是,對於沒有宗教信仰,沒有「生命自我解構能力」的人來講,「死亡」似乎一直縈繞心頭。於是,很多人只好講「死亡焦慮」轉接在「風俗秩序」中。這種轉接過程,其實是生者和逝者合力的結果。就比如,我們在各種追悼的儀式中,看似是在緬懷逝者,其實是在直面自己的生死。
因為,對於所有人來講,都不會提前知道自己死亡之後的事情。所以,只能在活著的時候,從直面他(她)者死亡的過程,去感受自己死亡是一個什麼過程。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還並不真切。可起碼能預見,自己的親友是如何追悼自己的,這大概也算是一種精神的慰藉。
不過,從「生子焦慮」到「死亡焦慮」,其實就是渴望自己和人間的聯繫更多。「死亡焦慮」這種終極課題,大多數人平時並不會掛在嘴上。但是,當重病在身時,還是會體現出來。但是,對於「生子焦慮」而言,在很多家庭中就比較明顯。
尤其,對於女性來講,「不能生孩子」在很多傳統觀念中,依舊是很大的「道德瑕疵」。雖然,我們很清楚,這可能是個人生理上的問題。但是,很多人卻依舊不這樣認為。於此,就因為生不出孩子,可能婚姻就面臨破裂的風險,不得不讓人感到唏噓。
人類到底是「自私還是無私」,有時候很難說清楚。一個家庭就因為一個未知的生命,就要鬧到離散的地步,這到底值得嗎?這些問題看起來很荒唐,但是卻真實的袒露在我們面前。事實上,從「死亡焦慮」的根源出發,似乎,「生子焦慮」也算是其中的一種延伸。
然而,這種延伸,隨著人類文明的進化,已經出現某種微妙變化。「殯葬方式」的變化,從繁瑣到從簡,這可能是人類逐步活出自己的一種見證。普遍的狀況是,越是發達的地域,人們越對「殯葬方式」的處理形式簡單,因為,發達地域的人們,對於生命的看待,更注重此生的燦爛,而非彼世的期許。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顯得較為理性。當然,這其中也存在一個很悖論的現象。在很多鄉鎮,一個人可以生前活得很差勁兒,但是死後的「殯葬儀式」一定要隆重。甚至,有的人在死後的花銷上,可能抵得上生前十年,二十年的花銷,這著實值得去深思。
有時候,我們在想,一場「殯葬儀式」的舉辦,到底是為逝者送行,還是為生者裝潢門面。難道,人們除卻對「死亡焦慮」難以掩飾,還要對「生活焦慮」進行舒緩?一個人的死亡,本來就是意識的思維停止運轉,但是周邊的親友卻不斷的利用屍體的可觸,進行各種無聊的消費,這不免讓人感到悲涼。
從「軀體」到「屍體」的看待,「個體意識」的消亡難以琢磨,但是卻讓生者充滿敬畏之心。一般來講,活著的人,身體稱作「軀體」,無論是誰也不會害怕「軀體」。但是,一個人要是死去,身體就成為「屍體」,大多數人還是會心存「畏懼」,即便是親友也不會例外。
所以,很多時候,在親友去世的時候,人們總是會「三五成群」去送行。這種氛圍看上去很溫暖,然而也只是生者的溫暖。所以,關乎「死亡焦慮」最好的消除方式,可能還是要回歸到生命的解構上。具體的方式操作上,就是「殯葬方式」的改變。
因為,我們很清楚,越是複雜的「殯葬方式」,就越代表生者的「死亡焦慮」很重。如果一個人能將生命看作是體驗的過程,大抵如何處理自己的「屍體」就顯得不重要。因為,初級的「死亡焦慮」是擔憂死亡後的事情,而高級的「死亡焦慮」是捨不得人間的豐富絢麗。
總之,對於生命來講,活好當下還是主要的,至於是採取「火葬」,還是「樹葬」,「海葬」,還是「堆肥葬」,也只不過是可觸及的形式而已。因為,我們很清楚,無論怎樣處理「屍體」,也都經不起時間的消解。那些真正被尊重的人,留下的還是意識和精神,至於屍體終究會成為「一堆塵土」。
原創文章,謝絕轉載,首發微信公眾號:qingnianxuejia。
推薦閱讀:
※生態葬、骨灰鑽石葬、你會怎麼選擇?
※圓滿人生定製 | 用想要的方式告別
※圓夢師·共創新時代殯葬
※圓滿人生2018日本殯葬之行
※春光明媚,我們要去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