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標舞是一種帶有社交性質的舞蹈,因此國標舞的發展與社會的發展息息相關的。這既是舞蹈,也是人與人交流的一種方式。
大家熱愛國標舞,可能也學了跳了很多年,但還是對於國標舞的發展歷程卻並不是太清楚。比如:
我們現在在賽場上看到的國標舞,
到底是怎麼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的?
國標舞與社交舞之間又有什麼關係?
第一場國標舞比賽是什麼時候舉行的?
……
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了解舞蹈背後的文化源流和發展歷程,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國標舞本身,更能在起舞的過程中多一份探索和研究的樂趣。今天i姐要給各位帶來的主題??
歐洲自中世紀以來的社交舞
及國標舞的發展歷程
前提補充:11-12世紀時,歐洲將各國一些民間舞蹈加以提煉和規範,行成了流行在宮廷中的「宮廷舞」。
15-16世紀,社交舞蹈從歐洲宮廷引入民間
如果我們觀察一下14-15世紀人們在宮廷里跳的舞,不難發現那是人們的舞蹈動作很緩慢,服裝很沉重。那個時間段人們所追隨的是浪漫主義色彩的「騎士愛情」 觀念,主要的舞種是【布朗利舞】(Branl)和【帕凡舞】(Pavanna)。
15-16世紀,這些舞蹈從歐洲的宮廷引入民間,成為帶有社交性質人人可以參與的舞蹈。「布朗利舞」的舞蹈節奏變得更快了,服飾變得輕盈了。此時另一種舞出現了——【得家舞】(Djiga)。得家舞是在布朗利舞的基礎上節奏變快了,還會有些彈跳的動作。
16-18世紀,服飾更精緻,音樂更輕柔
到了16-18世紀,文藝復興的出現改變了歐洲所謂黑暗時期的狀況(尤指 15 世紀-17世紀天主教的宗教壓制)。接下來就是「洛可可」和「巴洛克」風格的舞蹈出現,特點是服飾變得更加優雅精緻,音樂也開始用了像「米奴埃舞曲」那樣輕柔的舞曲。
很有意思的是,「米奴埃」在文化世界中不單是一個舞種,還是一種音樂形式。很多著名作曲家都基於「米奴埃舞曲」的形式譜寫了諸多著名的音樂傑作,比如亨德爾的《Watermusic小步舞曲》。
19世紀末20世紀初,音樂與舞蹈技術呈現革新
我們會發現,科技、經濟、社會關係和時裝的發展,會影響藝術與音樂的發展,帶來音樂和舞蹈的新形態。19世紀末20世紀初,舞蹈行業內的音樂與舞蹈技術呈現了革新,當然現在我們再回國頭看那個時代的人跳舞,可能會覺得挺搞笑。
這其中有【兩步舞】(Two step),【餅步舞】(Cake Walk)還有【馬蹄四】(Matchish)。餅步舞在1905-1910年間很流行,編舞會採取非洲舞種的動作,起舞時人們會邊拿蛋糕邊舞動。
↑【餅步舞】是真的拿著蛋糕在跳舞喔
與【餅步舞】同時出現併流行至1915年的【馬蹄四】,在舞會,餐廳,劇院隨處可見,連當時著名的芭蕾舞演員都會跳和教這種舞,【馬蹄四】源自巴西的Mashish舞。
↑【馬蹄四】
後來,【馬蹄四】被【查爾斯頓舞】(Charleston)取代了。
20世紀20-30年代間,英國開始制定規範教程
20世紀20-30年代間,英國皇家舞蹈教師協會(ISTD)的教師會員,開始制定國標舞的規範教程,先是摩登舞,後來是拉丁舞。之後,越來越多的歐洲國家使用了ISTD的教程。那個時候他們也開始對舞者的服裝要求進行提議,男士要穿燕尾服,女士要穿長裙。
最開始的一個世界業餘摩登舞大賽是在德國慕尼黑舉辦的,有來自14個國家的選手們參加,其中來自英國的John Wells&Rene Sisson奪得了冠軍。
20世紀50年代,開始有了拉丁舞比賽
我們現在看拉丁舞的比賽紅紅火火,其實拉丁舞作為一種比賽項目,是在20世紀50年代才開始的(比摩登舞賽事晚一些)。當時,英國最強的對手,是來自德國的舞者。1959年,Karl&Ursula Breuer贏得了歐洲業餘拉丁舞大賽的冠軍。
國標舞在中國的發展
雖然交誼舞早在上世紀20年代年便傳入了中國,但國標舞是於19世紀80年代正式引入中國,其發展歷史不過短短三十幾年。「百姓喜歡,為什麼不扶持」是舞蹈家賈作光先生當時力排眾議,引進、推廣國標舞的原因。
1996年,賈作光在英國黑池舞蹈界學術會議上發言:「國標舞是彰顯生命的舞蹈,不是單純的技術炫耀,是生命激情的呈現,是尊重人本、張揚人性的舞蹈藝術。」以此,國標舞在中國的發展出現了轉折性的變化,在學習與模仿國外競技發展形式的同時,出現了將國標舞進行個性化、舞台化、藝術化的意識與探索。
↑張愛馬笛/賈昊悅獲得2018黑池21歲組拉丁舞冠軍
1999年,在賈作光的倡議和努力下,北京舞蹈學院正式成立國標舞專業,使中國國標舞在專業化、職業化、規範化及學科概念上起到了轉折性的重大作用,樹立了國標舞在中國舞蹈文化中的正統地位,從最初人民心中的「靡靡之音」成為中國的第六大舞種。
↑2019央視春晚上出現了國標舞的身影
2017年,首部芭蕾舞國標舞舞劇《海河紅帆》與觀眾面世,從此,我們不僅可以在賽場感受國標舞的競技心跳,也能坐在劇院沉浸於國標舞的藝術之美。
↑由中國首創的芭蕾舞國標舞舞劇《海河紅帆》
想必各位都被維也納中國新年舞會、春晚拉丁秀,以及今年春節檔期間的各種國標舞表演刷了屏。隨著中國的專業舞者不斷在國際賽場上取得好成績,再看看身邊正在學習國標舞的業餘人群數量,你就知道,國標舞既有專業「高精尖」的一面,也能受到普羅大眾的青睞。
所以啊,不光跳舞要認真,我們也應該真正去了解國標舞的發展歷史和源流,每一個動作都是有出處的,每一個舞蹈都是有跡可循的,這才是真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起舞。
本文素材來源:
2019年CBDF維也納國際論壇
主講人:波波夫
世界舞蹈理事會榮譽副主席
俄羅斯國家舞蹈協會主席
主講人:羅斌
中國舞蹈家協會分黨組書記
CBDF主席
※上完拉丁暑期班,我變成了這樣...※多年藝考教學經驗,葉麗雯老師給家長解密怎麼通過訓練藝考取高分※技能丨呼吸對拉丁舞舞者運動能力有哪些重要影響?
TAG:舞蹈 | 國標舞 | 拉丁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