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家長總拿自己孩子的短處跟別人孩子的長處比?
雖然理解家長是想激起孩子上進心,可是這種教育方式真的正確嗎?還是愛面子呢?
謝邀。
有的爸媽會當著親友的面,揭自家孩子的短處,美其名曰「自謙」,或大肆誇讚別家孩子的長處,意為「激勵」。
朋友小時候很喜歡唱歌,在一次被媽媽嘲笑歌聲像鴨子叫般難聽,不如表姐的「天籟之音」後,她再也不想唱歌了。
同事初中時,有一段自暴自棄的日子,全因爸媽的數落「你看某某成績好,又有禮貌,你哪點比得上人家!」
攀比式「激勵」,總在幫倒忙。
爸媽愛孩子嗎?
毫無疑問,是愛的。
所有不懂得尊重的愛真的是為孩子好嗎?
尊重,不只是社會的法則,也是家庭的。
孩子想要怎樣的父母呢?
我覺得有一點很重要:始終站在孩子這邊。
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小時候喜歡研究電路,爸爸就給他買機器,讓他自己探索。
校長冤枉他燒書,媽媽力挺:「我們家每個人都愛看書,一個愛看書的人不可能去燒書。」
電影《狗十三》里的李玩多盼望爸爸能站在自己這邊,幫她說一句「孩子愛狗,不吃狗肉」,她就能忠於自己地「不想吃就不要吃了」。
我們尊重、捍衛的是孩子充滿樂趣的一生。
對此我寫過一篇文章《我,13歲,與大人同流合污》,關注公眾號,回復「13」,供一閱。
不是所有家長都這樣的,這和家長成長環境和自身修養有關。
父輩大多數都是活在別人眼中的人,內心的東西也都是他們的父母加持在他們身上的,自己就算有想法也不敢說,漸漸也就沒了主見,人云亦云,大家都在比,我幹嘛不比。
像我爸就是,口頭禪是,做什麼不要讓別人看不起。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
每次我聽到這句話,心裡就感慨他這輩子都替別人活了,心累。
姐姐成功的繼承了爸爸的基因,愛面子,雖然她也不喜歡爸媽對比她和別人,但自己可是無時不刻不在比較,常說的就是大家都這樣。
我可能就是那個有些覺醒意識的下一代,從孩子出生,就沒把她和別人打比過,當然也不是說看自己的孩子怎麼怎麼優秀,就是覺得孩子各有特點,沒什麼可比的。
孩子馬上上小學了,我早有打算,不拿她和別的孩子比,尤其是成績方面,分數可以了解,但什麼排名之類就免了,給她一種『不和別人比』的觀念。
今後這種觀念可以很好的延續下去,到她的下一代。社會由各個家庭組成,家族觀念改變了,不斷傳播影響,社會的攀比之風也會好一些吧。
就像特蕾莎修女所說的,雖然我只是大海的一滴水,但是大海就是由水滴構成的,缺了它也無法形成大海。
希望80-90後的父母能從小小的家做起,改變這個社會的風氣,不再人云亦云,成為有主見的一代。
基本都是比較愚蠢的家長——他們覺得這樣說一下可以激勵孩子向更好的孩子看齊,然後自己的孩子就好起來。其實,偶然的一次比較並沒有多大問題,但是這樣的家長會不停的比較,那麼,好了,孩子覺得,連自己的父母都看不到自己的長處,連自己的父母都看不起自己,那自己努力還有什麼用?這樣的家長根子還是特別注意別人的眼光和評價,屬於比較自卑的那種人。
謝邀。重點不在比較,而是對比之後,父母的做法和態度。不是簡單的說「別人家的孩子怎樣怎樣」,而是看到別人家孩子優點,父母的優點,反思自己不足。
比較是跳出自己的想法圈子,看更多、更遠。
閉關鎖國總不是好事。別人家孩子身體好,就多問問人家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別人家孩子,小小年紀就說話清楚,有邏輯,問問就清楚,人家很早就讀繪本,做家庭啟蒙。別人家小小年紀,講的一口流利英文,打得一手好球,寫的一手好字,這背後與父母的引導,孩子的付出有很大關係。
1取長補短。看別人長處,反思自己不足。
2不忘初心。努力追趕,不羨慕、不嫉妒。
如果發現家長總是拿自己孩子的短處與別人家孩子的長處比,那麼,多半這樣的家長自身也是在用自己的短處與別人的長處比。這確實是不太自信的表現。每個家長都有自己的局限,我們要承認父母也不曾有完美的童年,他們也曾受到過這樣那樣的傷害。所以,如果孩子還小,建議家長從自身成長做起,看到童年的創傷印記,去修復它,讓自己自信起來,這樣的話,家長自然不會再拿自己的短處與別人的長處比,養育出來的孩子就是自信的。如果孩子已經成年,那麼作為成年人,要為自己負責,看到了父母的局限,接納和放下,然後療愈自己的內在小孩,建立理想父母,讓自己重獲自信。
謝邀,個人認為,家長老拿自己孩子比別人孩子,其實深層的理解是家長骨子裡缺乏自信,想通過孩子肯定自我,關鍵是往往家長自己認識不到這一點。
我也想問這個問題,我現在都快四十歲了,我爸從來都沒有誇過我,中國的父母教育孩子打壓的比較多,可能是他們的上一代就是這樣對待他們的。
從小到大,父母都要我們謙虛,不能驕傲,這種教育下的孩子可能心理上會比較自卑,什麼事情都怕自己做不好,自信心缺乏。難道他們不能改改觀念,多表揚一下孩子,想想那個17歲跳下橋的孩子,是不是就是碰到這種父母,才會覺得生活沒有意義,而不顧後果的跳下去的。
有時候覺得中國大多數的孩子在父母沒死的時候,都是為了父母活著的,父母死後是為了自己孩子活著的,什麼時候才能真正為自己活一次啊!
越缺啥就越關注啥。使勁關注就容易放大
Emm感覺家長都是這樣的就是因為這個是你的短處他們才拿出來說(因為就是想通過這個激勵你啊)人嘛,總喜歡先看別人的缺點而忽略優點
推薦閱讀:
※你們還在抱怨自己的孩子不聽話嗎?最好的父母都是這樣教孩子的
※孩子一定要按照家長的想法長大嗎?
※90年的結婚後老婆不肯生孩子?
※神經科學專題二(中)| 胎教真的有用嗎?— 孕期後半段的感知系統形成
※18岁考上耶鲁,25岁就读哈佛:这种底层能力,请"逼"孩子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