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智力是否會被偷走?

感覺自己越來越笨了。而自己身邊的有些個人進展很異常啊。補充:說沒差別的請自行搜索任何人的差距相關問題。

是是是,努力決定是否取得成就,但智商決定成就的大小


如果,一個人A的智力相較另一人B更高一些,(著重一下,後面會用到)那麼A在做某些事情的時候往往比B要更有技巧,如果B是一個善於學習的人,是可以將A的技巧學到手的。如果B是一個更善於學習的人,那麼很有可能他會從A那裡學到做這些事情套路,從而「進展神速」。

如果B真的這麼善於學習,那麼他絕對不是一個智力低下的人,那麼前面我的假設就站不住,應該改成「一個人A認為自己的智力比B更高」(至於到底高不高無從考證)。

我想可以確定的一點是,在我前面的假設里,針對在做的具體事情A比B更熟練,還是無從反駁的。

最後,真的智力決定一切嗎?愛因斯坦智力高,但是他切洋蔥的水平不如我。

以上!


智力終究只是外在,只要努力,還是可以成就,智力只能限制一時


兄弟私信我,聊一下這個話題


美國心理學家雷蒙德·卡特爾把智力的構成區分為流體智力和晶體智力兩大類。

流體智力是一個人生來就能進行智力活動的能力,即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它依賴於先天的稟賦,隨神經系統的成熟而提高的,如知覺速度,機械記憶,識別圖形關係等不受教育與文化影響。流體智力屬於人類的基本能力,受先天遺傳因素影響較大,受教育文化影響較少。流體智力的發展與年齡有密切的關係:一般人在20歲以後,流體智力的發展達到頂峰,30歲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降低。

晶體智力,是與「液態智力」(流體智力)相對應的概念,指後天學會的技能、語言文字能力、判斷力、聯想力、抽象邏輯思維及知識經驗等認知能力。晶態智力主要是在後天的生活環境和教育條件下形成的,猶如晶體一樣在人的一生中不斷增長。它與知識文化和經驗的積累有直接關係。我們常見的如語言辭彙的理解力,思維的廣闊性與深刻性,在成年之後,不僅沒有減退,相反還不斷地增加,只是到25歲之後發展漸趨平緩。這一理論在當今世界人口老齡化加速發展的背景下,更有其現實意義。

由此可見,被「偷走」的,是流體智力,而晶體智力雖然發展緩慢,卻會隨著年齡的增加逐步累積。


個人拙見:會的

隨年齡增長,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境遇 ,不同的生活習慣都會影響 智力,四捨五入也相當於智力被「偷走」。比如:抽煙喝酒肯定影響智力發育,再比如:遭遇到人生重創,無心學習,而思維的發展是需要不斷鍛煉,停止思考不就也相當於智力減退。


如果可以的話可以偷多少?至少現在高智商的人群也就那麼高,而且高智商貌似也沒有在這個社會上發揮相當恐怖的作用。


事實上,並不存在什麼智力,僅存在評定智力的標準。而其水平的高低,取決於你所花的時間+喜愛程度+方法+環境+相對參照物(如隔壁家小孩)等因素。

就如題主,所說的智力降低,應該是時間分配的變化所導致的,典型的例子就是玩遊戲的時間多了,或題主心裡有重要的人了。


我認為在是可能存在的,因為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人之所以會有智商的區別,是一個人可以發散式的去"探路",從而選出一條最佳選擇。而智商高的發散的程度大,看到的道路多,面臨的是選擇。而智商低發散的道路較少,他所面臨的更多是更換道路。勤能補拙的道理也是如此,智商低的在多次選擇錯誤的情況下,排除了錯誤的選擇,針對走錯過的路最終快速選出正確答案,這個屬於記憶。而智商高的不需經驗可快速分析出答案,可能是某種異於常人的激素分泌,使他可以同時探索多條道路,當然他下次如果面臨同樣的問題也可以快速選擇。

即如果有一天人們可以複製他人記憶,或者發現那種激素是什麼並且進行注射。前者便可偷走所謂的智力,而後者可以提高智力。(偷走所謂智力的基礎是被偷著已知曉問題的最優解),而智力本身是很多種東西的統稱,分析問題的能力,記憶事物的時間與準確,等等。

所以如果你可以在高考開考前複製了這一年狀元的記憶並且注射了激素,那麼你就獲得他所知道的最優解和他分析問題的能力,所以此刻他的智力就被你偷走了。你的運氣今天比他好,今年的狀元可能就是你了。

可惜沒有那麼多如果,所以又是不存在的。


不存在的

什麼叫聰明 什麼叫笨


推薦閱讀:

韓國跟拍一組智商超高的孩子,發現他們的家庭竟驚人相似(轉載)
奢侈品絕不應該是低質量的一次性消費品,別上了當還為騙子數錢
酵素減肥?你交了智商稅沒?
張泉靈:被九歲的兒子碾壓智商,真的太可怕了!
答完這幾道題 瞬間開始懷疑智商了

TAG:科幻 | 智力 | 科技 | 智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