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4套房,3.5線城市,年入20萬,人生的下一步該怎麼走?
很認同『小蜜蜂的韓劇』的話,既然邀請我來回答,我就說說自己的情況吧,大學在江蘇上的,學校期間喜歡折騰,做點生意,還不錯。畢業選擇了回老家,鄭州下面的一個小縣城。
回來後覺得家裝生意可以,於是拿著家裡給我買房子的錢,開了集成吊頂集成牆面的家裝店,(同期我朋友選擇了買房付首付),三年後,大家懂的,房價暴漲,翻了一倍,而我三年出力吃土賺的錢,反而將將夠首付,第四年,也就是去年又搞了個餐飲店,賺的也就是比上班強點,小縣城的生活和工作就是這樣,上班基本二三千,看看在鄭州在南京的同學朋友,差距在出現。去年看了近一年的房子,最後買了鄭州,我們縣是屬於鄭州市的,鄭州三四環房價1.2萬,我們8千,洛陽老城區8千,想想還是買鄭州吧,因為身邊朋友包括自己,我覺得以後也是大概率要去鄭州的。
要素說的可能不清晰,總的來說,還是那句話,我們在小縣城,以後孩子還是要出去,現在國家高增長紅利還在繼續,我們積累財富的路徑還沒固化,可能十年後或者十五年後,就有點類似韓國的固化程度了,最近挺火的勝利門,有些階層,真的撬不動,還想說點,但客人走了,小店也該下班了,有空再聊
底子不錯,不過中國有個詞叫階級躍遷,當你財富或者權勢積累到一定程度,你隱隱覺得周邊的環境匹配不到你的慾望邊界的時候,你就會面臨兩個選擇,要麼做個快樂的井底蛙,以你的資本在三四線城市應該很富足了。要麼做個痛苦的先行者,想要自己的後輩有更好的教育資源,成長環境,還是要往大城市看一看,機會多,當然挑戰和壓力也大,畢竟老家的房子三套五套,也許也就是省城的一套兩房,或者帝都的一間廁所。說到底看你自己的選擇。
謝邀,就題主這個問題來看我沒有什麼發言權畢竟我只是個沒房沒車的大學狗 。
但是就我的成長經歷來看,身邊還是有類似情況的,我的媽媽和樓主類似。
坐標河北省某三線小城市,我很小的時候,姥姥家有一套平房和一個大院,大院平時就租給有大車的車隊做停車場什麼的。後來有規劃要建公園,就把老房子和大院都拆遷了,分了幾套房子和一些拆遷款。
然後我媽媽就自然而然成了拆二代了(羨慕)。之前老媽還是996工作制的公司小職員,因為身體一直不太好,又對工作不太滿意加上拆遷分到了點錢就辭職了。回遷之後老媽得了三套房子,不算太大也不算太小,大的有一百多平米小的七十多平米吧。現在老媽的日子就是每個月月底收收房租,在家沒事溜溜狗養養花,出去和小姐妹們聊聊天啊什麼的,算是提前過上退休生活了吧,做了一個快樂的包租婆。
題主的情況和我媽類似,而且題主年薪也不少。但是不同的是我媽沒什麼文化,上班的年薪還不如收租一年的收入高。題主年薪不低說明題主還是有一定工作能力的。鑒於這樣的工作能力,去大城市拼拼闖闖也未嘗不可,說不定過幾年又在大城市買房了也不一定。實在不濟就回自己城市嘛,好歹還有不動產給撐腰呢不是?大城市不論是教育、醫療乃至娛樂資源無疑都是豐富的,不然也就不會有什麼北漂,滬漂了。那些一無所有的人敢於去闖闖,又何況樓主還有些基礎呢?
如果題主有什麼遠大理想不妨去一試,如果沒啥理想,把房子租出去,收收房租,工作之餘培養些自己的興趣愛好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同樣都不免是積極的生活方式。總而言之,要看題主是想做雞頭還是鳳尾了。
生兩個孩子 享受生活
為什麼我的四套房在六線城市呢,年收入都差不多,目標呢就是在一線城市去買套房,萬一以後孩子要去大城市生活呢,想到我那兩個兒子就操碎了心,感覺都是在為後人掙錢不划算啊。
※報告 | 揭示十大城市通勤之苦 北京居首
※這家「最不像川菜館」的川菜館,將山川搬來了城市
※城市計算:行人流量預測和空氣質量預測
※回顧 | 風物中國說。亞洲美學創思會第十四回。一隻鹽水鴨,一座金陵城
※2018年中國城市財力排行榜:萬億GDP城市爭入千億財力門檻
TAG: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