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上海市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並於2019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最近條例已經逐漸開始推廣,無論你是精明的上海阿姨,還是精緻的上海小囡,沒有人能夠擺脫被垃圾分類支配的恐懼。
於是有的阿宅,面對外賣包裝和食物殘渣的分類困局,也有自己獨特的解決方案——我不吃了還不行嗎!這倒是非常符合垃圾分類的理念精髓了,從源頭減少垃圾的生產。
垃圾桶前的沉思令人頭禿,不知道哪個小機靈鬼做了一個垃圾分類小程序,但……查詢結果依然令人迷惑:
再看看自己的得分,就我這智商,感覺基本已經告別垃圾分類了:
但是光看這些條條框框實在令人頭禿,為了能夠成為一個「合格的垃圾」,有不知名大師掌握了「垃圾學派」的精髓,簡明精鍊地提出了「垃圾分類豬法則」:
但恐怕沒人能體會鏟屎官的複雜心情。
而且《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中還有這樣一條:生活垃圾的具體分類標準,可以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生活垃圾特性和處置利用需要予以調整。所以,就算是現在的官方版本,也並不是一個永遠都對的版本。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少人選擇半夜悄咪咪地扔,於是就出現了文章開頭的情景,在垃圾房門口遇到同道中人,互相露出一個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原本是為了加強管理的措施,最後反而導致夜間垃圾的亂扔亂放,適得其反。
罰款倒在其次,根據《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第五十四條,如果拒不進行垃圾分類,居民的行為記錄將會被收集到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也就是說,不認真扔垃圾可能還會影響個人信用。
還有的小區招兒更狠,每家每戶發二維碼,扔一次垃圾掃一個碼。想不到吧,垃圾也講究配額投遞,讓人彷彿重回糧票時代。
不過居委會也懂得軟硬兼施的道理,上航居民區給居民發放綠色積分賬戶卡,裡面的積分不僅可以兌換米面紙油,還能用來申請老年興趣班、暑期托幼班等社區緊缺資源。
有些腦子靈光的甚至從中嗅到了商機,代扔垃圾服務已經開始接單!
不少小區會要求居民投遞垃圾時,還要「破袋」,就是把相應的生活垃圾放進指定的桶里,然後空了的垃圾袋,就作為干垃圾丟棄。而許多人新買的垃圾桶,對應著也生出了更多的塑料垃圾袋。但是管理條例對於垃圾袋的使用卻沒有任何規定和限制,這樣是否反而會增加更多的不可降解垃圾呢?
另一方面,垃圾分類的口號在中國講了十多年,相信不少人都有過認真分類最後卻發現垃圾清運車都是一鍋端,全部混在一起拉走的經歷吧。所以單督促居民養好習慣並不夠,需要整個垃圾處理流程的各個環節全都達到相應水平才可以。
而隔壁杭州,就不像上海這麼著急,從廚餘垃圾分起,逐步培養積極性。
垃圾分類是好事兒,不過也需要長久的努力。日本從零做到完善的垃圾分類,花了一代人的時間。上海這次推行轟轟烈烈,到底能不能成,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截肢手術後的殘肢,該分到哪個垃圾桶……
你平常都怎麼做垃圾分類的?
※鹽田區環保教育宣傳走進校園 垃圾分類從娃娃開始抓起※美國家家戶戶都在用。國人竟然不了解垃圾處理器?
TAG:上海 | 垃圾 | 垃圾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