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第一次了解心理學是通過什麼信息渠道?是書籍上、課堂上、電影上、身邊的朋友或是其他?你主要了解心理學的哪些方面呢?是催眠、心理諮詢、色彩性格或是其他?你眼中的心理學是怎麼樣的呢?
謝邀
作為醫院的心理學工作者,只想說一句,認為心理學是玄學的那部分人,你還沒入門。(假裝嚴肅)
催眠很玄?呵呵,影視作品中的催眠確實玄。影響作品中的隊長不也可以手撕鬼子嗎?還能召喚神龍。不通過影視作品了解心理學是最基本的政治正確。當然,文學作品也差不多。
心理學普通得就像計算機一樣,當然,對一些人來說,計算機也有著神秘面紗。
以上
謝邀。
心理學是一門使人生活更加幸福的科學。
心理學是一門可以支撐我們活得更明白的基礎科學。
我自己學習心理學只是為了如何能在察言觀色的目的上進一步全面深化理論,用以致學。所以說心理學對於我而言就是一個學習成長所用的工具,不一定要多麼高精尖,只要明白一些基礎的就可以了。
。
其實我也不太知道,不過心理學的確讓我更加理解自己,也更加理解好多以前不理解,包容的事情
是博大精深的學科
作為一個剛學了一年心理的ib dog,我想說,就是一門學習人和動物行為背後理論和原因的科目嘛。
但我覺得我以後一定會有不同的見解。(等我上完大學)
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等助人者專業在西方已經形成了標準化專業模式:心理諮詢專業形成以羅傑斯的人本主義啟動,心理治療專業形成以弗洛伊德發起;1879年,馮特建立第一個心理學試驗室,標誌著心理科學的成立。如今,國際學術,已經在心理學理論與實踐中構建了以人類和平和健康為使命的助人專業大廈。 各類助人專業者,不再限於心理流派和人物的傳播,而是綜合所有理論和大師的精華;經過學者專家的研究和整理,形成一套標準化高等教育培訓系統,並與臨床實習為基地的人類服務行業相配套,對社區各個群體提供人性化服務。
無論是精神科醫生、心理治療師,還是心理諮詢師,都要在各自為人服務的重點項目中具備一套理論和技術:首次訪談、助人技術、助人程序、助人決策、案例管理;助人團體、多元文化、各種談話療法,以及正常和異常心理學,等17門課程。 精神科醫生在醫學基礎上,深入變態心理問題的診斷,界定精神疾病與心理問題之鑒別;心理治療師,掌握各種談話療法以後續精神科醫生診斷的醫囑,協助患者精神康復。人類精神健康服務產業,以心理諮詢師的普及服務為基礎,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總之,維護人類和平相處,必須擁有由心理諮詢師、心理治療師和精神科醫生,組合配套為多元化助人團體。
國際標準化教育培訓課程包括了助人技術、助人程序、執業規範等助人服務所需要具備的態度、思路、理論和技能等專業知識訓練。助人態度包括:接納、真誠和同理;助人技能是指助人者在與當事人溝通中,作為傾聽者所具備的漸進性談話模式的反饋技巧。執業規範是助人者在幫助當事人成長的人過渡期,不可不面對的現實各種決策,涉及助人關係,以及當事人生死安危的核心問題。
標準化教育培訓課程,在兩年專業培訓包之後,第三年分為三個專題分支:家庭治療、心理危機和毒癮治療。培訓過程中,通過各個科目的論文寫作、心得體會、以及各種案例演習,學員轉化態度的同時,形成專業思路系統,足以在臨床中接案例和做訪談。值得注意的是,標準化教育培訓課程,不僅覆蓋了國內心理治療師考試內容,還完整了國內心理治療師考試未涉及的助人技能和服務質量監督,以及助人者成長發展問題。
國內心理治療師考試,注重於考查學員對知識隨機化記憶,不能保障學員理解和運用理論,更不能保障學員對專業內容的持久記憶。標準化教育培訓課程注重於考查學員對理論的理解和運用,特別側重於培訓學員對行業課題的獨立思考能力,以及案例訪談和報告的實地操作。國內心理治療師考試內容考點凌亂,缺乏系統性,標準化的教育培訓課程經過西方几代專家學者的努力,已經非常完善和系統化。國內心理治療師考試只在國內被認可,標準化的教育培訓課程經過澳洲教育局認證,在全世界很多國家被認可。
學員通過標準化教育培訓課程,能夠得心應手地接待求助者,在醫院、工作室、機構等從事心理諮詢和治療工作。目前,國內諮詢和治療專業培訓不規範,很多學員通過心理諮詢師和治療師考試之後,仍然缺乏助人能力,甚至面對求助者茫然而又無能為力。「澳海心舟」項目致力於培養國內頂級專業助人者,並為畢業生提供實習和學員就業崗位。最後,歡迎有志人士參與澳海心舟項目。
有一個故事。很神奇。
二戰心理學家,被希特勒關進牢房,然後靠著特異功能出獄,問看管人員,他們只說剛剛是很正常的人出去了,完全沒有意識到是那個心理學家。
學心理,誰不想學催眠。
因為神奇,因為玄乎。
我學了心理。其實並不是那麼玄乎。
一些東西很真實,就像餓了就要吃一樣,是一種本能反應。
正是一些基礎不能再基礎的東西,正是因為發現了這些基礎不能再基礎的原理,心理變得不是常人能發現的基礎。
個人感覺,我不太認為是一種羞恥的事,我覺得就是一種普通的疾病。個人覺得,為什麼中國人大多會是一種羞恥的事呢?因為無知。在現在的中國還有大多數人是文盲的。所以說,多學習,別人自己的無知害了自己
謝邀,幫助自己幫助別人的一門科學。如同健身,一種幫助心靈健康,完成心理建設的科學
作為一名心理學研究生,已經正式學習它5年了,目前我認為它是一門和其他學科一樣的普通的學科,那它的不一樣的地方呢,大概是因為它是交叉學科的緣故,也就是既需要自然科學的知識,也要學習人文社會學的內容,所謂爹不親娘不愛,大概也可以形容它了吧!哲學出身的它目前基本很少有人去研究哲學這條線了,大部分在認知神經科學這方面打得比較火熱。然鵝,許多理工科看不慣我們這種出身不正統的樣子,認為我們的數據分析不具有說服力。在大眾眼中心理學主要就是心理諮詢這條線,事實上,國內諮詢方向是在中科院帶領下逐步走向正軌,但像我這樣的研究僧花了這些年也實在不敢說自己學好了諮詢,可以正式借個案的那種。
總結來說,它是一個有自己獨特魅力的學科,我總認為學了心理學的人總歸是更明事理更懂自己的(個人觀點)。( ̄y▽ ̄)~*捂嘴偷笑
突發奇想,可能有點歪。心理學是實現共產主義所必須得科學。先給自己臉上貼金再說。
共產主義三大特徵:
1.物質財富極大豐富
2.人民精神境界極大提高
3.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私以為,縱觀歷史的發展,任何一種制度,只要保證人的生產勞動持續下去,共產主義的第一大特徵——物質財富極大豐富,就一定會實現的。哪怕是最落後的奴隸制社會,也有實現這一特徵的一天(注意,我討論的是他們有實現第一特徵的可能性)。所不同的是時間早晚問題與公平正義問題。制度越先進,實現這一天的時間就越快,社會也就越公平合理;制度越落後,實現這一天的時間就越慢,社會也就越不公平不合理。
因此社會主義與其他制度的區別不在於物質生產極大豐富上,因為大家都會發展生產力,只不過發展有早晚快慢,大家的歸宿都會是物質財富極大豐富。社會主義與其他制度的根本區別而在於第二第三特徵。
每種制度為了保證生產力的持續發展,採用了不同的方法和手段。社會主義以前的制度是壓迫,統治階級壓迫被統治階級從事生產勞動,這樣的生產力發展是註定滅亡的。因為是從事生產勞動的階級不情願的生產。並且這種生產還很容易導致階級矛盾,階級矛盾導致階級鬥爭,階級鬥爭導致動亂,動亂會使生產的中斷、倒退,甚至制度的消亡,制度消亡後會有新的統治階級與受壓迫階級。如果不處理壓迫問題,任何制度都不可能達到第一特徵,即使採用非常手段,保證勞動者持續生產沒有鬥爭,但這種生產是低速質量不高的。
有些制度會消亡。奴隸制社會與封建社會還沒有看到物質財富極大豐富的那一天,就消亡了。他們有實現第一特徵的可能性,卻在可能性到來之前中斷了。而資本主義制度已經無限接近第一特徵,也很有可能達到第一特徵,但是也最終無可避免會陷入生產低速的階段。種種原因的根源在於勞動者是被壓迫階級,他們從事的生產勞動是不情願的、被迫的。
社會主義找到一條道路,解決了壓迫問題。社會主義制度沒有壓迫,沒有階級,因此就不會有階級矛盾,也就不會導致生產的中斷,也不會導致新的統治階級與受壓迫階級的產生,有效遏止了壓迫→階級矛盾→鬥爭→動亂→生產力下降→制度消亡→新的統治階級與受壓迫階級的出現,這樣一個死循環。
可是社會主義無法解決生產低速的問題,沒有壓迫與強制勞動固然是好事,可是大家都不願意從事生產勞動了。因此社會主義掉進一個生產低速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的陷阱里。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於是提出了第二特徵與第三特徵。
每個人思想境界提高了,不從事生產勞動我就渾身難受,自然就不會掉入生產積極性不高的陷阱里。如果每個人能夠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社會也就能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社會主義的構思是好的,可是解決辦法是模糊的。為了避免壓迫出現的一切後果,所以社會主義制度決定消滅壓迫。沒有壓迫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就不高,所以社會主義制度決定提高每個人的精神境界。可是如何提高每個人的精神境界呢?這是社會主義制度沒有清楚回答的問題。可關鍵在於,這是社會主義實現的本質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一切皆徒勞。
社會主義的問題不在於發展生產力,奴隸制社會會發展生產力,封建制社會也會發展生產力,資本主義社會甚至比我們更擅長發展生產力,以至於我們不得不藉助於對方的方法來發展生產力。社會主義最大的問題是「人」的問題,是解決人的思想境界的問題。
而科學心理學是研究「人」的科學,也是解決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問題的科學方法。
首先,科學心理學證明了社會主義的人性假設,也就相當於證明了社會主義實現的可能性。
社會主義實現與否最大的問題就是人性假設上。社會主義假設人是可以提高精神境界的,可以實現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即使不強迫、沒有壓迫,人也會樂意勞動的。如果說人不勞動渾身難受你相信嗎?積極心理學證明,如果給予被試足夠悠閑的休息時間無所事事,他是不會快樂的;如果剝奪他悠閑自的休息時間一直勞動,他也不會快樂。只有那些保證休息休閑又有事可做的被試,才會產生「心流體驗」。科學心理學證明了人是需要勞動的,這也證明了人是可以提高思想境界的。通過有效的方法,不會出現生產積極性低的情況。
其次,科學心理學是研究人的科學。
想要實現社會主義,無可避免要研究人,或者說研究人性問題。
哲學也研究人性,可是他們是哲學思辨,沒有科學證據支撐,所以不夠科學;
生理學生物學也研究人,但他們不會研究人為什麼有這樣的心理為什麼有那樣的行為,只是研究人的生理構造,所以不足以闡述人的本質;
社會學也研究社會中的人,可他們更多去描述社會人的與人有關的各種社會現象,不研究其他現象,所以不夠全面,只研究這些現象導致的結果,而不去研究這些現象的原因,所以不夠深入;
文化人類學也研究人,他們明確他們的研究對象就是人,可是他們和社會學一樣,也是只研究現象,所以也不夠深入。
因此只有科學心理學才夠科學、夠本質、夠全面、夠深入的研究人。
最後,科學心理學是實現共產主義第三大特徵所必須的。
沒有一門科學是專門詳細研究人的發展的科學,而心理學有一門分支叫發展心理學,如何實現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沒有心理學,將不可能解答這個問題。
題主的評論不太滿意我的回答,所以特此二更。
其實最開始的時候,我的回答是講心理學的歷史、心理學在研究什麼、心理學發展的一些問題。後來覺得這綿延無盡的語句充滿枯燥乏味,學過心理學的都知道我寫的這些東西;沒學過心理學的又不知道我寫的是什麼。剛好在背政治,就歪了一下,算是一種思考維度吧!思考心理學是什麼的維度。
關於心理學是什麼,這個問題太大了。一個人很難回答,又加上你面向的對象很多,所以我把我以前在我們專業公眾號發的文章複製過來。歡迎指正討論。這篇文章是歡迎新生的時候寫的,所以覺得回答心理學是什麼很合適。
一、心理學的廣度——橫跨自然學科與社會學科
隨著學習的深入,你們會發現自然學科的知識你們也要掌握;社會學科的知識也要掌握。另外,從諾貝爾獎獲得者來看,既有獲得諾貝爾生理學獎的心理學家(比如洛倫茨和斯佩里);也有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心理學家(西蒙、卡尼曼和理查德·泰勒)。並且卡尼曼與理查德·泰勒是真正的通過研究心理學獲得的經濟學獎。
正因為心理學橫跨學科之廣,以後可以出去吹牛說「略懂,略懂,什麼都懂一點了」了!
二、心理學研究的深度——研究意識的科學
第二層次,生物界:主要是研究生命的學科,如生物學與生理學
而心理學又是第三層次的最高層次。哲學上把世界分為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而學科上也可分為以物質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和以意識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心理學應該說是以意識為研究對象最具代表性的學科了,意識又是人界最高層次的學科。
但是心理學不同於其他學科對意識的研究,講究量化、實證。很多人不理解量化、實證有什麼用,舉一個例子。
沒有實證就是弗洛伊德式的研究,所有的觀點來源於我認我或者我通過觀察、思考得到了什麼什麼觀點。我就是認為人類意識分為三層,無意識掌控整個意識,你問我為什麼,別問,我不知道。最要命的這種研究還特別容易讓一般人人產生你說的很對的感覺。類似的還有宗教,我就是認為世界是神造的;還有歷史學,我就是認為秦朝滅亡於暴政;還有哲學,我就是認為物質決定意識;還有經濟學,我就是認為自由市場可以促進經濟;類似的還有社會學,我就是認為社會的形成是因為人與人之間因為共同符號形成的互動……太多學科了。看到這裡,如果你們是學這些學科的,千萬不要暴跳如雷氣急敗壞。因為我沒有任何貶低的意義,後邊我會著重分析。
下邊講兩個概念:科學和學科
學科是一個泛指,指某一類系統化的知識。不是所有學科都是科學,科學是一種特指。
歷史學、經濟學、哲學、社會學他們都屬於學科,他們對人類的文化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也在應用領域創造了不可抹滅的價值。沒有人規定科學就是高級,非科學就是低級。科學最大的特點是量化、可證偽、可重複,很多學科是難以實現這些要求的。比如文學,古人說文無第一就是這個道理,你能說魯迅的文學是假文學沈從文的文學是真文學嗎?沒有這種比較。其實文學應該歸到藝術類學科,不僅因為在外國學科體系文學的學位就是藝術學學士、碩士、博士(Art),還因為文學是美的,詩很美,散文很美,小說也很美,是需要欣賞的。很多概念搞不清就是因為沒看人家外國人是怎麼講的。歷史學哲學社會學經濟學這些學科之所以被歸類到社會科學,就是因為他們和藝術學一樣,不能滿足科學的那幾個特徵。沒法證偽,至於量化更是困難重重,可重複更是無從說起。弗洛伊德的理論也屬於社會科學,我就是認為潛意識決定人的行為,我就是認為潛意識有個東西叫性驅力,你們覺得難聽我又把它改名叫力比多。什麼?你說我說的不對,來來來,你先證明我為什麼說的不對。
剛才說並沒有歧視這些社會學科原因就在這,心理學也有這樣的成分,並且弗洛伊德還是我的偶像,我再怎麼著也不能侮辱我的偶像對不對。
心理學難以證明的那部分就是社會科學的內容,但是後來人們證明出來潛意識存在了,只不過不是弗洛伊德證明的,而是一群認知心理學家證明出來的,還改了名字,叫內隱。這種就叫科學,而不是社會科學,科學,純科學。
一群認知心理學家發現有一種記憶叫內隱記憶;有一種認知叫內隱認識;有一種態度叫內隱態度。這些東西正好符合弗洛伊德的說法,你們察覺不到,卻又真正存在,並且支配你的行為。
為什麼到了這就是科學了呢?因為人家證明出來了呀!並且是用量化實驗證明的,並並且無論你做多少次都是這樣的結果。這就是可證偽,可量化,可重複。
我認為我打你一巴掌你會生氣,這就是非科學。因為這只是我認為,我證明不了你生不生氣,是因為我打你一巴掌生氣還是因為我這一巴掌打的不夠痛而生氣。很多人對心理學的認知停留在這一境界,就是心理學就是一些生活中的道理組成。
但是我要把「我認為我打你一巴掌你會生氣」給證明出來。並不是簡簡單單到我找兩個人,一個人打了,一個人沒打,這麼粗糙的證明。而是量化、細緻的證明。我首先要確定我找的兩個人是等值的,也就是沒有其他原因影響生氣這個結果。假如我找了兩個人都生氣,那實驗結果只能說是無論是否給對方一巴掌對方都會生氣的結論。
其次我要對這一巴掌量化、操作化。什麼是一巴掌?我在你臉旁邊用力拍一下手算不算一巴掌?我輕輕拂過你的臉算不算一巴掌?我重力打你屁股算不算一巴掌?所以你要規定這一巴掌的力度、速度、位置,這就是量化。量化的目的也是怕影響到結果。
我輕輕拂過對方的臉龐,對方很害羞,所以結論是我給對方一巴掌對方很害羞。這很明顯是錯誤的結論。(不要和我討論一巴掌和輕輕拂過臉龐是兩個概念,我明顯是在舉例子做比喻,強調量化的重要性,你要非和我抬杠那當我沒說。心理學研究因為操作化沒弄好導致實驗失敗的例子很多了,一巴掌因為大家對他們很熟悉,假如我說失戀導致一個人的生氣程度呢?因為不喜歡而主動選擇分手導致沒有情緒波動,你還要和我抬杠這個不算失戀嗎?)
不僅要對一巴掌操作化量化,還要對生氣操作化量化。不能你認為這個叫生氣這個不叫生氣,最好的辦法就是拿尺子量一量對方生氣沒生氣。這個尺子就是心理測驗。不是大家外行人認為的那種「你選擇哪條項鏈,決定你是內向還是外向」或者「把你的年齡和名字筆畫加起來,我將告訴你的性格」那種測試。心理測試方面的東西有機會再說。
除了對最基本的兩個變數——一巴掌、生氣量化之外,還要對很多可能影響實驗結果的因素量化一下。比如有一個被試是受虐狂,一巴掌打到性高潮,沒有生氣怎麼辦?比如被試是一個忍者,中了幻術解不了,一巴掌乎醒了,被試可開心怎麼辦?再比如被試臉上有個蚊子,一巴掌把蚊子打死了,被試雖然不爽但也不至於生氣怎麼辦?很多因素需要控制。
這就是心理學科學性之所在。
三、心理學學科性質的新提法——樞紐學科
在哈弗大學的心理學教材中,有一個新穎的說法,將心理學定位為「樞紐科學」。何為樞紐科學,即能夠對其他學科產生深刻影響並有著緊密聯繫的學科。這個說法有沒有什麼依據呢?是由幾位心理學家用大數據元分析技術得出的。
哈弗大學的心理學教材
要知道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有很多,作為基於大數據的元分析技術很少有人介紹。元分析技術是什麼呢?就是根據已發表的海量的論文數據來得出結論的研究方法。這幾位心理學家抽取了100多萬份文獻、2700多萬份參考文獻、7000多本雜誌去研究,得出以下幾門學科屬於樞紐學科:數學、物理學、化學、醫學、地球科學、社會科學、心理學。有興趣的可以翻翻這本書,來看書中的樞紐學科的模型圖。這本書留在了自習室沒法給大家拍照,抱歉。
根據書中的圖片你也會發現一些有意思的現象,例如心理學位於醫學與社會學中間;物理學和化學靠的很近;數學的點是最大的。
四、心理學的應用廣泛性
心理學的應用領域極其廣泛,金庸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可對於一個心理學學生來說,「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學」。
隨便舉一些我身邊的例子,交代一下背景。我是一個河南人,河南擁有著中國最大的特色——人多。我小學的時候一個班一百二十多號人,教室非常狹小,三個人擠一個課桌。
終於到了高中,由於很多同學不再上學,高中每個班大約七八十人左右。因此,你會發現我舉的例子里有的同學考得很好(清華北大),有的學校考的很差,可千萬不要以為我舉得是假例子哦!
要知道,當樣本足夠大的時候,數據分布呈正態分布。
sorry,sorry。(老學長涉嫌裝*已被拖出去打死)
.....................
(被打半死的老學長回來帶傷打字)
咳咳咳,其實那句話翻譯成人話就是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因為人多,所以有少數人考得特別好和特別差,大部分人的高考成績處於中間水平。(老學長勸你們好好學習心理學,也會這樣的心理學術語一個一個甩出來嚇死對面的)。
我有一個同學,在某個醫科大學。他作為一個醫學生也要學習心理學,我記得他好像講過他們有兩門必修課涉及心理學,一門是精神病學,另一門是病理學裡有關疾病成因的心理因素。要知道人生病小到頭疼腦熱發燒,大到各種癌症,都已被證實有各種心理因素在其中發揮作用。最典型的研究莫過於M.H.弗里德曼對於A型人格與B型人格對心臟病的影響的研究了。
我的第二個同學,在某學校校學習市場營銷,他作為一個市場營銷的學生也要學習心理學。市場營銷需要心理學毫不奇怪,畢竟想讓消費者做出消費心理就要有對消費者心理的研究。
我的第三個同學,在某個藝術類院校讀廣告學,她作為一個廣告學專業的學生也要學習心理學。要知道華生(記住這個名字,以後這個名字會如雷貫耳)因為醜聞被迫退出學術界後,就是進入了廣告行業。他利用自己創造出的理論使一個瀕臨破產的廣告公司成為商業界的傳奇。華生設計了許多廣告語至今對於美國人來說仍是耳熟能詳。
我的第四個同學,在某個學校學室內裝修設計,她學不學心理學我不知道,但是她有一篇結課論文是關於裝修過程的聯覺現象。聯覺就是指又一種感覺刺激引發另一種感覺的現象。例如看到紅色感覺溫暖,看到藍色感覺清涼。我想即使她不學心理學,心理學也應當在他們專業當中發揮了很多作用吧。
我有太多例子來說明心理學的應用的領域了,甚至有許多你自己都覺得「還有這種操作」的應用。而我們之所以容易忽略心理學的應用廣泛,第一個是因為我們已經適應這些應用而產生的忽視現象。心理學家有一個非常經典的實驗,利用眼睛固定成像裝置使眼球始終能接受一個固定不變的視覺刺激,只要你不閉上眼睛,無論怎麼轉動眼球,那個視像始終保持在一個固定位置。經過一段時間後,這個視像消失了。心理學家對其有很多解釋,有人認為這是因為注意力的原因對其忽視;有的人認為這是一種感知覺適應,就像長時間穿衣服就感覺不到衣服的存在了;還有人認為這就是一種保護性的超限抑制,刺激過於集中,大腦自動地對該刺激不再產生興奮。不管怎麼說,這證明了一個現象持續穩定的存在時我們就很容易忽視它。第二個原因就是臨床與諮詢心理學太強了。不可否認的是心理學所從業的領域在臨床人數最多,薪酬也是最高(美國也是這樣)。並且對於普通人來說一提到心理學第一個想到的便是心理諮詢師和心理醫生。其實這對學科的發展是不均衡的,心理諮詢與臨床心理學只是心理學的一部分,我們還有很多領域同樣優秀。
五、心理學的受益性
心理學是一門讓人受益的學科,絕不是一句空談。培根有句著名的詩這樣寫到
讀史使人明智,
讀詩使人靈秀,
數學使人周密,
科學使人深刻,
倫理學使人莊重,
邏輯修辭使人善辯,
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可惜培根生活的時代沒有心理學,否則他的詩可能就要改寫了。我們學習其他學科,獲得的可能是知識的增長和該種學科性思維的認知風格。認知風格等到以後你們學習到心理學人格一章會明白這個辭彙,有的人喜歡從整體去思考有的人喜歡從部分去思考,這都屬於認知風格。而心理學卻不一樣。
希臘古城特爾斐的阿波羅神殿上刻有七句名言,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深,以至被認為點燃了希臘文明火花的卻只有一句,那就是:「人啊,認識你自己」。過去了這麼多年我們有沒有認識到自己呢?認識是認識了,可是各執一詞,沒有證據,因為這是哲學上的認識。可是後來有一道光,雖然微弱,卻在人性思考的黑箱中格外耀眼,這就是科學心理學。我們雖然也各執一詞,但是我們能夠提出證據來證明了。同樣,我們也相信,心理學能夠用科學的方式研究人性。
以我自己親身為例,大一時靦腆、怯懦、在校畏畏縮縮、在家逆反成性,一邊高傲著不尊重任何人另一邊又自卑到骨子裡。可是在學習過心理學以後,我不僅對自己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對他人亦有。我現在自信且成熟。不僅父母說我大不一樣,就連親戚也覺得我上大學後變了一個人。不是大學改變的我,是心理學,這種受益是什麼也換不來的。
更重要的是,鄰居親戚不管是遇到夫妻情感問題還是孩子教育問題,都要找我「講講道理」。雖然我本科學了四年心理學,也讀了不少書,但也不敢自認為有資格給那些長輩們講道理。我不過是把我學到的最淺顯的的心理學知識講給他們,他們覺得我說的「很有道理」罷了。
內容有所增刪,把同學名字老師名字刪掉了,關於心理學為什麼是一門科學以及與社會科學的不同之處是新增加的。歡迎討論。
謝邀!
我是學心理的,沒學之前我可能會覺得心理學是門玄學,很邪乎,但是學了之後我發現心理學和其他科學一樣,它只是通過大量的實驗驗證找尋其中的規律,從而來預測會發生什麼。首先,我們生活中會有許許多多心理上的問題(疑問),比如某一階段由於某個事情失敗或者沒有達到所想而產生了一些不太好的情緒(壓抑,煩躁等),這些其實都是可以解決的,因為它們都有其發生的原因,而心理學就是找其原因,思考解決方案去解決它。
所以如果我們生活中有什麼想不明白的,想要找個人聊聊的都可以找心理諮詢師。(當然心理諮詢師只是心理學中的一種職業)
以上只是我個人的一點淺顯的見解!
心理學是基礎
也可以說是「萬金油」
幫助人找到問題發生的原因,和解決問題的方向。
巧了。剛考完心理。以前以為心理學是種能夠窺探別人心思的神奇學科…直到…上大學了學了心理學…所以
官方版回答:心理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主觀能動的反映 心理是腦的機能 腦是心理的器官
因為師範類專業所以也不是心理專業知識,所學也並不專業,僅自己短短半個月拚命的複習的了解來說 心理可能能讓我們更加清晰的了解自己。自己的懶惰、努力、開心、激動、各種情緒的交織都有了一個官方且合理的解釋。
第一次了解心理學應該是在電視上吧,從小愛看紀錄片。後來自己覺得心理學很有趣很有用就選了這個專業,然後發現——
跟我之前想的完全不一樣啊!!!
什麼催眠、測寫、微表情並不是心理學的主要內容啊!色彩性格更是偽科學不說了……心理學其實就是就是一門科學而已,跟其他學科一樣的是學習理論→做實驗→得到結果、學習技術→實操→掌握技術的循環……涉及到心理諮詢的話,可能有的人會稍微偏向一點點玄學吧,但也不至於完全踏進玄學領域。
我眼中的心理學,就是一門半文半理的學科。
第一次了解心理學是看三國演義諸葛亮的空城計,給我印象極為深刻,可以說是諸葛亮是在方面造詣很深,但正史並未記載,也無從考證。至於具體哪些方面,那是後人根據需求所劃分的。但我眼中的心理學無非就是:心:內心 理:想法,思考 學:學問,也就是研究內心思考的一門學問,這樣解釋簡單易懂。人們根據行為研究心理,根據心理反推行為,至此衍生出很多分支,各個分支根據不同需求解決不同問題,這是一門大的學問研究久了之後的必然結果。
※Part5 如何避免聊天中的錯誤※「你的榮格心理原型」 I 來自網路的心理學測試※在哪個瞬間,你覺得自己長大了? | 成熟的 4 個標誌※怎樣才能戒掉毒癮,憑外部特徵就能判斷是否吸毒嗎?※跟情商高的人學說話
TAG:心理學 | 心理諮詢 | 心理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