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CC2019論文解析目錄:
1、Session 6 Ultra-High-Speed Wireline
2、Session 4 Power Amplifiers (Part 1)
3、Session 4 Power Amplifiers (Part 2)
4、Session 16 Frequency Synthesizers
今天來看ISSCC 2019的第16個session:頻率綜合器(frequency synthesizers)。
在集成電路設計中,PLL是個很值得認真學習一下的領域。
首先,PLL有用。任何的數字電路裡面總是會需要時鐘的。
其次,PLL涉及到了多個信號域之間的轉換:頻域(vco)、相位域(PD)、電壓域(Vctrl)、電荷域(CP),而且既有模擬信號又有數字信號,既有連續信號又有離散信號(PFD工作在離散域)。
再次,PLL是一個高階的反饋環路。典型的Type-II的PLL有三個極點一個零點,有些Dual-loop的PLL甚至有四個極點兩個零點,怎麼保證這樣一個系統的穩定?怎麼保證它能夠快速鎖定?如果把這些都理解清楚了,再去處理那些低階的校準環路應該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最後,PLL里有大量的處理雜訊和spur的技術。一般來說,雜訊和spur是電路里較難分析的部分。
總之,PLL是一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複雜又不過於複雜的、數模混合的、高階反饋系統。因為複雜,所以很足夠的創新空間,而不過於複雜,所以不會龐大到一個人難以掌控的程度。PLL裡面的很多電路知識對做其他電路可以起到觸類旁通的作用。
下面看具體論文。
1)東京工業大學的Frac-N PLL
這是他們去年ISSCC工作的加強版。
這一篇在結構上主要的亮點是Sub-Sampling和Sampling之間的自動切換。Sub-Sampling因為省去了分頻器,在功耗和帶內相位雜訊上有優勢。但是它同時也失去了追蹤頻率的功能,可以鎖定在不同的諧波頻率上;環路鎖定範圍小,不能處理大的相位誤差。
一般做Sub-Sampling PLL的都必須加一個額外的頻率追蹤環路(FLL),以保證鎖定在正確的頻率上。但這還是不能解決環路鎖定範圍小的問題。這一篇的解決方法是在sub-sampling和sampling之間進行切換(實際上就是在有和沒有分頻器之間進行切換)。
與模擬域用開關電容做sub-sampling不同,這裡的sub-sampler是一個D觸發器,可以認為採樣的是相位域信號。這個D觸發器用PLL輸出的時鐘(下圖的CKV)上升沿觸發。因此NR-TDC比較的是參考時鐘REFB和CKV的某個上升沿(加上Clock to Q的延時)之間的延時差。
為了避免兩個環路之間打架,必須加上一個Deaa Zone的phase detector。這也是比較常見的做法。大部分時候採用sub-sampling環路,減小功耗。當相位誤差超過某個閾值,激活sampling環路,具備更強的糾錯功能,避免環路失鎖。
為了進一步降低功耗,頻率跟蹤環(FLL)隔一段時間才打開一次。因為頻率換主要處理的是溫漂等,對電路的工作頻率來說,溫漂的變化速度非常慢,沒有必要一直把FLL打開。他們組2013年的那篇replica VCO的ISSCC論文也採用了相同的思路,隔一段時間校準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