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普通家庭,怎麼健全孩子的人格?

聽過一個故事:

一戶人家的男主人經常打罵妻子。

大兒子心想:啊,媽媽真痛苦,我長大了一定善待自己的妻子。他後來成了遠近聞名的好丈夫。

二兒子心想:原來男人應該這麼對待女人,嗯嗯,我知道了。他後來成為一個和他父親一樣的家暴者。

小兒子心想:唉,原來這就是婚姻!他後來一直獨身。

???


父母是孩子學習的最好榜樣,尤其是婚姻生活的榜樣。看一個家庭教育成不成功,孩子人格健不健全,要看孩子成人後的婚姻幸不幸福。

所以,一個家庭,夫妻相愛、互相尊重、樂於溝通、共同成長,這樣的夫妻沒有理由養不出人格健全的孩子。


主要從心理學方面總結了一些比較重要的點,個人分享~

1、0-1歲(口唇期)

●在這一階段,嘴和唇是性感區,把物體放在嘴裡和撕咬物體都能產生快感。

這個時期的寶寶喜歡咬東西,包括乳頭、手、一切能拿到手上的玩具。

這也是嬰兒認識世界的方式(這個階段她們什麼都幹不了),也是一種本能,應該盡量滿足她(讓她咬東西,只要洗乾淨就好了)

如果在這個需求被限制,長大後性格會傾向不信任這個世界,喜歡咬東西(筆、吸管等)、對吃很熱衷。

在孩子一歲之前,不存在溺愛,孩子有需求都應該滿足。包括哭鬧的時候都應該立刻去抱她。這樣才能讓她形成對這個世界的信任——「我是無條件被愛的」。否則孩子長大以後在感情里也很有可能會延續小時候和父母的情感模式,對他人不信任、沒有安全感等等。

斷奶的時候應該循序漸進,不能一下子斷掉。有個例子,一個小女孩的媽媽為了讓她斷奶,跑到鄉下去躲了幾天,回來之後奶是斷掉了,可是小女孩卻像變了一個人,原本活潑開朗的現在變得安靜不愛說話了,一雙靈動的眼睛也也黯淡了。

再次強調! 0~1歲是一個人一生的人格基奠時期,一定要給她足夠疼愛的照料(需求是否被滿足,哭了是否有人理我哄我),這樣才能讓孩子產生基本的信任感(世界是個好地方,人人充滿愛)!!!

2、肛欲期(1~3歲)

在這一階段,肛門成為快感區。兒童通過排泄消除緊張而活得快感。(就像我們平時憋尿憋很久然後衝去廁所排尿會覺得很爽一樣)

這個階段對小孩排便訓練不宜過早、過嚴,也不宜不加限制——

過早、過嚴的話小孩長大後可能會形成過度控制的人格特徵(比如強迫症、潔癖等等);但如果不加訓練的話,小孩長大後容易形成邋遢、無秩序的性格。

所以對孩子要進行排便訓練(講規則,要拉在哪裡才行),但要有耐心(不可以罵)

●還有要注意盡量從小就不要讓小孩的性器官暴露在外面(上廁所避開眾人,穿紙尿褲不只穿開襠褲),讓她知道她的性器官不可以隨便給別人看到,從小讓她學會自愛和自我保護。性教育應該從小做起。

●這個階段兒童開始探索外界,父母應該盡量讓孩子去自主探索,不要因為怕臟怕危險之類過度保護孩子,否則會讓孩子產生羞怯和懷疑的情感,不自信、並依賴他人。

3、成長過程

●如果發覺孩子是個羞怯、膽小、害怕陌生人的孩子(抑制型兒童),父母應該教會孩子如何應對陌生場景和陌生人,就能幫助孩子。

●長期給孩子支持和鼓勵,而不應該總是剝奪孩子的獨立性和主動性。可以培養孩子的高成就動機:自信,且勇於去爭取自己想要的。

●即使孩子做錯了事情,父母也應該和孩子交流,讓孩子知道:你做錯了這件事,我很不開心,但我還是會一直愛你的。因為孩子很有可能會因為做錯了一件事而否定掉自己這個人,甚至害怕被父母拋棄。所以父母應該做到對孩子無條件積極關注,讓孩子知道無論做什麼,父母會一直愛孩子、接受孩子。(不然兒童會放棄真實情感和願望,只接受他們身上被父母讚許的那部分,長大後這樣的孩子會認為只有自己怎麼樣怎麼樣才是有價值的,甚至在感情中根本沒有自我價值感)

●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很多行為都是通過觀察學習來習得的。所以作為在她面前出現得最多的父母,行為就顯得相當重要了。所謂言傳不如身教。孩子看的動畫片圖書什麼的,也最好要經過篩選。

成功經驗自我效能感(即形成自信,相信自己能做到)最重要的來源,讓孩子自己穿衣服、系鞋帶、如廁甚至是讓孩子幫媽媽端一碗菜都能讓孩子產生很大的信心。所以才說在這些事上不溺愛孩子,不一手包辦。

●雙性化的角色比男性化或女性化的角色更受人歡迎、有優勢。男性化即更果斷、理性、勇敢,女性化即更溫柔、情緒化、敏感。男性化和女性化並不是對立的,父母也不要按固有印象說女孩子一定要怎麼樣,男孩子一定要怎麼樣。有一句話是:偉大的靈魂都是雌雄同體的。即一個人既有溫柔、感性、包容的一面,又有勇敢、堅強、頂天立地的一面。

?很多人就是因為原生家庭的原因,形成人格心理上的種種缺陷,一直延續童年糟糕的情感模式,或創傷一直影響著整個人生。

也許我們大部分父母都不能保證給孩子一個多麼富足的物質生活,但我們可以做的是給孩子足夠的愛、包容、尊重和理解,讓孩子形成一個健全的人格,而一個健全的人格就是人生最大的財富。

發佈於 20:53?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父母之間的愛情和親情是最好的教科書,其次家庭成員之間要有各自的空間,父母對於孩子來說除了長輩更是朋友,用平等的精神領域去理解引導關愛孩子。


首先就是要給孩子一個優良的環境 這個環境里沒有暴力 責備 是溫暖和安全 要讓他們知道自己不是最好的 但是一定是那個在背後支持他 會給他療傷的人 告訴他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平等的 沒有什麼是比誰低一等的 多帶他去旅遊 告訴他世界很大 沒有誰是最優秀的 但是有成功一詞 不要有任何多好壓力 像故事中的那樣 避免暴力


世界上最好的愛就是父母之間的感情,因為它可以影響孩子終身,擁有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才是這個家庭最大的福氣。


首先確認你的家庭是正常家庭還是非正常家庭,才可以確定家庭教育。

是普通的正常家庭,用你的人格言傳身教就行。

若是非正常家庭,先改變自己,成為正常的普通家庭,才能談教育孩子的問題。


推薦閱讀:

從「寫作業拖拉,討厭上學」到「喜歡上學習」,我幫助孩子建立了對學習的信心
【驛站茶歇】組織與身份——關於孩子思辨意識的培養思考
小時候爸媽都拿什麼打過你?
孩子特別聰明,但是在學習方面不用功怎麼辦?
跟誰學:在高途課堂上這樣的教育方式很奏效

TAG: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