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初學者怎麼泡茶?

從來沒有接觸過茶藝,但是又不想只是用開水沖茶葉,希望有對於茶品種的味道介紹,和基本茶藝知識介紹


謝邀!

這個話題有點大哦!先簡單聊聊初學者如何泡茶的一些淺見哈。

首先,準備一套簡單的茶器,不要太奢侈,簡單的商品貨就行,以後慢慢升級。可以是一個小茶盤+一個蓋碗+幾個品茗杯,如果是辦公室,可以用一套快客杯,比飄逸杯的逼格略高一些,不過飄逸杯更簡潔一些。

其次,選茶。如果此前從沒接觸過茶,建議先選比較清淡的茶類,例如綠茶、白茶,爾後慢慢過渡到烏龍茶、紅茶,最後進階到普洱茶一類的黑茶。當然,也不一定嚴格按照這個順序,可以六大茶類都試試,選一種自己比較熟悉的茶類進入,去了解他,每天都喝一點。

再次,泡茶。其實沒有太多的講究,但有一個原則要記住,除了玻璃杯泡綠茶,所有茶都不適宜久浸,一定要快速實現茶水分離,否則再名貴的茶葉白瞎了。

此外,還有其他一些注意的。如果有機會,自己喜歡的茶,最好去原產地走走,如果有朋友在原產地做嚮導,那是最好不過了。我們的經驗是,去了原產地和沒去原產地,差別太大了。

學茶最好有一個很懂茶的人能帶著你,這樣會少走很多彎路。當然,這個人必須是真懂茶的,千萬不要是假大師,把你帶溝里了,你還不自知。

哈哈,就簡單說這些,有什麼需要,可以私信聊哦!


新手泡茶三步走,一定沒錯!

1 | 第一步:選器

2|第二步:備水

3|第三步:沖泡

1|第一步:選器

●綠茶:玻璃杯

綠茶,尤其是名優綠茶,選用玻璃杯最能夠突出的就是茶葉在水中綻放的姿態美感。

像碧螺春,一經沖泡,茶芽先沉入杯底,隨後便做出「白雲翻滾,雪花飛舞」之勢,透過玻璃杯,可以盡收眼底。像綠茶、黃茶、白茶中的名優茶,芽葉細嫩,沖泡後通過玻璃杯觀賞其形態,也是品茶的一個重要內容。

●烏龍茶:功夫茶具

功夫茶泡法,一般是指福建、廣東一帶比較講究的泡法,對於色、香、味的表現最淋漓盡致。

烏龍茶最突出的特點是香高味遠、滋味變化無窮。烏龍茶重在聞香、品味,因此宜快衝,不宜使用大壺、大杯。用小的紫砂壺或者小的蓋碗均可,小口慢啜,最能體會烏龍茶的妙處。

●紅茶:白瓷蓋碗

紅茶怕高溫,不能用沸水沖泡。

選用敞口、稍大的白瓷蓋碗,散熱快,也容易掌握好出湯時間,沖泡完之後,記得把蓋子打開,以免悶酸紅茶。白瓷蓋碗還有另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清晰的欣賞紅茶湯色。紅茶不宜選擇小口的茶壺,因其保溫性好,散熱慢。

●花茶:大茶壺

花茶可以選用大瓷壺或者大玻璃壺。

大壺可以使花朵充分舒展、浸潤,更容易浸出味。瓷壺不會吸味,能比較好呈現花香,選用陶壺就不太合適。玻璃壺能夠看到花朵的動態,適合跟朋友一起喝花茶時欣賞。

●白茶:蓋碗、煮茶壺。

白茶分為白毫銀針、白牡丹和壽眉。

白毫銀針和白牡丹相對較嫩,水溫稍低,用蓋碗泡散熱快,主要凸顯出白茶的鮮香味。而壽眉相對較老,尤其是老白茶,用煮茶壺小火熬煮,喝起來更加醇厚,老白茶的棗香、葯香也更加明顯。

●普洱茶:蓋碗、紫砂

普洱茶有分生熟普洱和新老普洱。

普洱茶可用瓷質蓋碗,真實呈現其細膩的香氣和滋味。如果是經過倉儲的普洱生茶或者普洱熟茶,使用紫砂壺能夠吸收一些倉儲產生的不愉悅的氣味,茶湯喝起來更加順滑和溫潤。

2|第二步:備水

●水質對茶湯有很大的影響。

純凈水、礦泉水、過濾水、自來水,相對來說前三者都是比較適合用來泡茶的。而自來水因為水質偏硬,且可能會因為含有漂白劑之類的,泡茶容易產生異味,泡出來的茶口感差一些。

●煮水要求把水完全煮沸,達到100℃。

煮水工具有飲水機、電熱水壺、陶壺、玻璃壺、鐵壺、銀壺等等。鐵壺、銀壺的好處自然是不言而喻,但的確有些奢侈。泡茶用水最低要求就是要煮沸,像有的飲水機大概燒到90℃就會跳到保溫,並沒有完全燒開。

●每種茶類需要的水溫不同。

雖然有的茶需要的溫度低於100℃,但是水依舊需要燒開,再晾涼下來。

綠茶、黃茶、紅茶:80-90℃烏龍茶、普洱茶、黑茶:100℃白茶:嫩度高的白茶80-90℃,老白茶100℃

3|第三步:沖泡

●備茶

從茶罐里取出適量的茶,可以先置於茶荷內觀賞其心態,干聞香氣,對茶有個大致的了解。

●溫器

溫杯潔具的順序是,先把沸水沖入壺或者蓋碗,接著倒入公道杯,然後倒入茶杯里,這樣有助於茶具達到合適的溫度,這個時候把茶放入壺中,蓋上蓋子一會馬上打開,茶香會更好的散發。

●醒茶

醒茶的目的主要是讓茶葉溫潤、開展,有一個緩緩蘇醒的過程,用90℃的水快衝快出,切記醒茶不用沸水,避免浸出太多茶味導致第二泡茶變淡。另外,還能衝去茶葉加工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些灰塵。

●沖泡

不需要沸水沖泡的茶,可以先把水倒入公道杯,水溫降下來了再沖泡。至於沖泡的時間,要在實際泡茶過程中去體會和調整,每一泡茶的時間依次遞增。

泡茶最有意思的一點就是同一個茶,不同的人能沖泡出不同的味道,不同的沖泡方法也能展現茶不同的特點。泡茶沒有絕對正確的方法,只要掌握基本原則,用心學習、體會、練習,就一定會泡出好茶。


  • 選擇高質量的水,擇水先擇「源」,水要清,要甘甜。
  • 2/8
  • 溫具。將茶具洗凈,用開水稍微沖淋燙過,此為溫具。
  • 3/8
  • 置茶。按茶壺的大小和需求,往泡茶的壺裡置入一定數量的茶葉。如果是比較熟悉茶道的人,會有自己獨特的放茶手法,看起來可能更有味道。
  • 4/8
  • 醒茶。將茶葉放入高溫燙過的茶具中,用85攝氏度的開水沖泡,水量蓋過茶葉稍多一些即可。
  • 5/8
  • 沖泡。置茶入壺後,按照茶與水的比例,將開水沖入壺中,可適當提高水壺的位置,由上而下,水流如瀑布一般落入杯中,叫杯底的茶葉泡個澡。
  • 6/8
  • 倒茶。沖泡好的茶應先倒進茶海里,然後再從茶海倒進客人的茶杯(品茗杯)中。茶海又稱公道杯,取分茶公道之意。
  • 7/8
  • 賞茶 剛剛泡好的茶溫度過高,此時不宜牛飲,先仔細欣賞一番,聞其香,觀其色,形之變化。
  • 8/8
  • 品茶。茶泡好之後不可急於飲用,而是應該先觀色察形,接著端杯聞香,再啜湯賞味。賞味時,應讓茶湯從舌尖沿舌兩側流到舌根,再回到舌頭,如此反覆二三次,以留下茶湯清香甘甜的回味。


茶藝如今被搞得有點玄虛,茶藝最本質的目的應該是如何把茶泡得更好喝。而要把一款茶泡得好喝,主要在於茶具、投茶量、浸泡時間這三個方面。

茶具:

如果稍微講究一點,茶具一般是從蓋碗或壺這兩者中去選擇。外觀好看沒用,重要的是容量,容量對茶水比、浸泡時間有著明顯的影響。

比如花茶的袋泡裝是3g一袋,容量100cc和130cc的蓋碗,前者注水量和後者注水量肯定是不同的,一樣的浸泡時間,泡出來的滋味也會不同,前者相對來說會濃郁一些。

投茶量:

茶水比維持在1:50的比例;投茶量一般為綠茶3克,紅茶4克,烏龍茶7-8克,黑茶普洱茶8-10克。

如果無法確定投茶量,可先自己嘗試放適量茶葉沖泡,根據實際情況酌情加減。

浸泡時間:

根據你投放的茶葉量所調節的,茶葉放多了,浸泡時間應該短些,出水的時候速度快些;茶葉少了,浸泡時間則可稍微久一些。

除此之外,還有三個因素也會影響到茶的口感:

1、注水方式:

注水入蓋碗,沿著邊緣注水還是直接注水,對品質粗老的茶葉影響不大。

如果是比較嬌嫩的茶葉,注水時避免直接澆到茶表面。

2、水溫:

除了綠茶要用80-85℃,紅茶溫度為85-90℃,其他茶用沸水泡沒問題。

用80-90℃的水沖泡茶,湯水確實會柔和許多,包括茶葉的缺點,苦澀感也會減弱。

3、泡茶水質:

不同地區的水存在差距,一般建議用桶裝純凈水就行了。盡量不要用硬水泡茶。

好的水無疑會增加點茶湯甜度,湯水的厚度,拿純凈水跟山泉水泡茶,肯定是山泉水甜一些。

不要一成不變的照搬泡茶方法,茶葉是因人、因時而異的東西,因為制茶人和天氣關係,所制出的茶葉會有不同表現。

所以泡茶時要注意四個字「看茶泡茶」,不同茶葉有不同泡法,不同茶葉量有不同的泡法。

想了解更多關於茶的故事,歡迎關注新浪微博/微信公眾號/知乎號:天府龍芽


001水

弱酸性到中性的茶比較適合泡茶。(像昆明,1900m的海拔,93 ℃的沸點,水質又偏鹼性,從客觀條件上來說,在昆明泡熟茶和老生茶,嚴重先天不足啊

但是~我們通過改進手法,依然可以得到一杯很好喝的茶湯[得意])

002茶水比

通常來說,100毫升水投5克茶。

003紫砂壺泡茶更好喝

如果說完全不會,只想要最簡單的一個器物,能給泡茶能加分,那一定是紫砂壺。文震亨在《長物志》裡面就說過為什麼紫砂壺泡茶會更好喝?是因為它「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

像現在很流行的日本韓國風格的粗陶杯子,燒結溫度不夠高,釉面也不夠厚,胎質的土氣就會透過釉面滲出來,奪香奪得很厲害。

再像玻璃的結構,完全跟茶湯沒有交流的,它就是徹底的熟湯氣。

只有紫砂壺,因為獨特的雙氣孔結構,既吸附異味又能保溫,對需要高溫的茶來說,有很明顯的加分效果噠。


這幾天閑下來我會開一個類似的live,是關於基礎茶知識的,有興趣可以到時候來看一下


當初第一次在家趁著沒人偷偷開了一包茶葉就開始泡 平常看我爸泡我覺得挺簡單的 就很自信就開始泡了

結果我人生第一杯自己泡的茶特別苦!

以至於第一泡我直接就倒掉了 也不知道咋回事 也沒敢問

後來我爸教我說

第一泡最好倒掉(當然 不倒掉完全可以)

前幾泡不能泡的太久 10-20秒

像我這種初學者用蓋碗泡的時候 第一次倒的時候如果太燙手了可以倒一半先放下緩幾秒再倒完剩下的(因為燙手的話特別燙)

還有蓋碗的蓋子最後倚靠在碗邊 不要放在茶桌上

茶桌的清理很重要!!

喝茶太燙的話也不要去吹


推薦閱讀:

你看到的最美的一句話是什麼?
味精吃多了,真的有害嗎?
中國從印度進口的商品有哪些?
如果現在的生活沒有手機,會變得更好還是更差?

TAG: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