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陪孩子學習利大還是弊大?
個人經驗。
開始階段是有十分必要的。但最終,一定要向孩子自學、主動學習培養過度。在確定孩子可以自學、主動學習形成習慣之前,也要留心觀察,隨時糾正。
陪伴,要注意方式,不要搞成很對立的監督。陪伴,不是一直盯著,不是孩子學習,你在一旁玩手機。陪伴的方法,要自己摸索。原則是不能激發小孩子的逆反心理,不要讓孩子覺得自己太過於被束縛。可以陪著孩子一起學習,可以僅僅定時驗收孩子學習進度。不能撒手,一個月、半年不問不管,一問一管就打。
其中最重要的是度,過猶不及。
請專家學者們討論這個技術問題吧。
我認為孩子在專心學習的時候是不需要陪伴的,人在學習的時候是需要時間和空間來獨立思考的。
而大多數家長陪孩子學習是因為孩子不能獨自專心學習。
所以,家長需要多研究研究如何培養孩子的專註力。
不過有些孩子之所以沒有很好的專註力和獨立性,就是因為旁邊一直有一個或若干個指手畫腳,嘮嘮叨叨的大人。哈哈哈!
具體要看孩子的性格和家長的陪伴方式吧,總的來說小學陪伴利大,小學畢業之後弊大。
因為小學其實很多孩子是處於性格和學習習慣的養成期,家長陪伴有利於及時發現孩子的不良習慣從而及時矯正,例如坐姿等等。但是注意,是陪伴,不是替他學習,不是你來做作業。家長要做的是旁觀,最好是自己拿本書在旁邊看,間或瞄一眼孩子的學習情況,如果是聯合的書桌就最好了。孩子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容易分心和走神,這是小學生的特徵,多數小學生難以避免。家長在旁邊專註地看書既是在潛移默化閱讀的習慣,也是給孩子一個專註的榜樣或者氛圍,他會自然而然增長專註的時間。可以設好時間,推薦用番茄to do,可以從30分鐘開始,慢慢增加,鬧鐘響就可以帶他休息一下,伸伸腰做做眼保健操什麼的,累計多久(例如兩小時)就來一波總結糾錯題。不能讓孩子養成隨時不懂問你的習慣,要帶他養成總結和自己嘗試解決自己的問題的習慣,實在不懂你再來教。統計一段時間中孩子能夠連續專註多久,慢慢增加鬧鐘時長,5分鐘10分鐘地加,具體起點和增長速度看孩子的情況,這個就是最近發展區——稍微高於孩子目前的能力,久了就能鍛鍊出來。總結一段時間孩子完成一定作業量的效率,一般老師給的作業量長期下來是比較統一的,還是最近發展區的概念,孩子要三個小時才完成,你就設一個兩個半小時完成的獎勵,鼓勵孩子提高效率,但是注意檢查質量。
小學以上,最好讓他自己學,最好你別在旁邊。當然,你依舊可以在旁邊做自己的事,但是只要他沒有特別糟的情況你就全部不要干擾,不要設鬧鐘,不要給他總結,孩子實在不懂可以講解但是要盡量減少這個的頻率。要讓孩子真正能夠獨立自覺地學習。最好別在旁邊是因為你自己在他小學階段容易養成打擾他的習慣,另外初中開始多給孩子獨立的空間,你不管是學習還是其他都不可能陪他一輩子。
上述是針對多數人的情況的,前提條件是家長是溫和的耐心的,並且對於學習本身掌握一定技巧的。如果你像網上那樣容易帶到急火攻心,不如放雙方一馬。如果孩子需要你時時刻刻盯著催著,那樣沒用的,也最多撐過小學,一沒人管就學不下去,而且容易對學習失去興趣因為全是不好的感受。你在旁邊不停發火還想孩子有愉快的回憶嗎?對於學習沒有愉快的回憶,你還想他有興趣主動學習?
有些孩子則是足夠自覺和喜歡獨立空間。比如我自己從小到大都沒人陪我學習,我自己培養習慣,所以四五年級開始有人總來打擾我我還煩,一直打斷我的狀態。
至於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關鍵在於家長如何操作這個「陪」的操作。建議家長去網上學習一下這方面的知識,科學指導孩子。
要看孩子的性格和家長陪伴的方式。
如果孩子多動、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有家長陪伴會利大於弊。孩子有依賴性總比不學強。強迫性養成學習習慣也對未來有好處。
如果孩子本身有較好的自制力,有完成自己任務的意識,或者本身就比較自由在意私密空間的孩子,那就不要過多陪伴,適當檢查干預即可。這樣有利於孩子培養自學能力和時間管理能力。
拿自己舉個例子,我就是自制力差貪玩的孩子,在老師父母的嚴格監管下學習。後遺症就是上了大學之後不太適應,自學能力、時間管理都比較差。這是陪伴的壞處。但是如果不是大人這樣陪同看管,就我這麼叛逆愛玩的,肯定也考不上985了。
謝邀
在孩子剛開始的時候,幫助孩子自主學習是有必要的,後面就要孩子自己學習自己寫了。
不然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容易氣到進醫院。
好的家庭教育,從來就不用擔心孩子的作業問題。
孩子知道怎麼去學習,怎麼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同時,好的家庭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很有幫助的。
想知道怎麼育兒,可以搜索 「品牌媽媽 」這是我在打理的一個公眾號。
氣死人,對自己身體不好。
我家從來不陪,孩子也是班級前五。每天自己回家,乖乖寫作業,家長回來檢查作業。中間發現分神重罰,寫完作業檢查完隨便玩
這個問題,要看幾個方面了,首先我們當然希望自己能教好孩子,但孩子可不這麼認為,你一個處理不好,陪就變成了說教,說教就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最終達成了孩子討厭學習的目地,什麼平時母慈子孝,一做作業就是雞飛狗跳,這都是附加品。
所以這個問題得看兩個方面,如果你能夠尊重你的孩子,當發現孩子做錯了,能旁敲側擊的告訴他,並且不能生氣,拿出你的寬容心,去平等的對待你的孩子,這當然是起積極作用的。這樣陪孩子不但增加了親子時光,也有利於孩子學習,那當然是利大於弊的。
反面教材就是,很多家長,一旦發現孩子做錯了,家長的優越感就來了,你看看,又錯了,你這麼笨做這麼多次都做不好,果然是離不開我的。特別是那種喜歡挑錯的家長,給孩子糾正錯誤已經成了滿足自己的一種病態了,那我就勸你,還是退下吧,如果你覺得你還是能剋制一下自己,不貶低,不指責自己的孩子,那你可以在你孩子需要你的時候,盡量平和的去幫助他。如果你看見孩子錯了就來氣,就打就罵,我就勸你,你不要管孩子的學習了,孩子自己學都比你去教要學的好,而且沒了貶低與指責,孩子心理也能健康,所以究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還是需要家長們好好去衡量的。
其實問這個問題的話,說明已經晚了。孩子在從能聽懂家長的指令起,就應該給他做規矩。六歲前的孩子應該父母親自己帶,真的不能讓老的帶孩子。孩子比我們想像的更會看大人臉色,會在大人的爭議中,找空子鑽。學齡前的孩子必須讓他學著去做這個年齡段他可以力所能及的事,家長千萬不要包辦,只會養成他的依賴性和惰性,以至於到了小學,開始了苦命的陪讀。
視孩子心性去決定是單純陪伴或互動
能創造一個愉快的學習氛圍前提下,當然陪伴是有利的,孩子希望和大人共同分享時光,而不是被支配。
如果只是在孩子學習的時候坐在旁邊看一看,不出聲打擾也不出言干涉,不管孩子怎麼做,家長都不會生氣,不會製造緊張氛圍,那麼我覺得陪一陪也無所謂。否則應該是弊大於利。
孩子學習的過程是一個自己去感受,探索,發現的過程,如果家長陪孩子學習的時候忍不住要把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孩子,告訴他這個應該這樣做那樣做,看到孩子跟自己想的不一樣的時候還會生氣,會破壞孩子內在的認知塑造過程。家長教會了孩子一兩個題,卻破壞了孩子自己感受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真的得不償失。退一步說,就算孩子把家長教的全學會了,最多也就是達到家長的水平,這樣有什麼值得驕傲的呢?
想進一步學習了解相關的教育理論,我推薦家長可以去看一下蒙台梭利,孫瑞雪,李雪和尹建莉的書。
這個看家長怎麼去做。以一個已經知道答案卻不懂教的狀態去陪。只會火帽罵人,不陪可能還好。可以看小孩的喜好,引導比較好
按照龍應台的說法
陪著學習要從小開始 多陪多管
越大越需要放手
不陪,我家是每天娃寫作業看書的時候,我也在看書做筆記。基本上半學期過去了,娃每天主動要求寫,有時候不讓寫(沒作業),自己會生氣
關於利大還是弊大這個無所知
我只想說以身作則教育這個應該是最好的。只有你自己做到位了,孩子才會向你學習。
也有很多人說沒時間上班什麼的。如果你是要陪孩子學習,那麼請你在工作中個人情感中所受到的情緒別帶到孩子面前。
給他多點鼓勵,關愛比什麼都好。
利大吧,但前提是家長要擺正姿態不僅僅是看著,要有引導性參與,要不態度強硬反而不好,引起孩子逃避學習的心態,自卑心理。
看怎麼陪了,我覺得最好的陪,就是家長抱著一本小說,散文集閱讀,或者拿著專業書籍,筆記本在旁邊學習,這樣的學習氣氛自然而然就會影響到孩子,孩子的專註,學習興趣(模仿效應)自然而然就出來了
分人吧,都試試,看看效果
我家人一直都沒有陪過我學習,高考前三個月,我主動要求媽媽陪我,就是單純的在我旁邊玩手機 ,這樣我感覺壓力小了一些,效率也高了一些
推薦閱讀:
※如何做到與熊孩子無障礙溝通
※開跑車接孩子被老師踢出群!如果你是老師,怎麼做?
※晚上幾點睡,竟決定孩子成績好壞!家長一定要看看
※每個自閉症孩子的家長都應該收藏的自助指南!
※李玫瑾:如果孩子被打,我支持他打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