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研究透一家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研究方法
一、把一個行業里的公司拿來一起看,做比較
做研究應以一個子行業開始,先把子行業弄明白,然後把行業里的公司一起做比較,首先是財務數據,然後業務模式,戰略,產品等,找出子行業里的優質股。
二、中觀角度:了解產業歷史階段與目前的競爭結構,以恰當的視角來觀測公司
了解歷史才能更好的預測未來,對於一個產業的研究,必須從歷史開始,不同的歷史環境會引起不同的競爭模式,產業發展的不同階段主要矛盾也不同,因此應該從中觀層面把握產業的發展歷史及趨勢,這樣有助於把握公司的發展。
同時,應以不同的視角來觀測產業鏈里的各公司,比如蘋果,應以消費品的視角來觀測(人的感受),htc,應以製造業的角度來研究。
三、產業的發展階段
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可以看出,這條發展路勁是很清晰的,先重工業,製造業,後信息服務業,先硬體,後軟體+服務,因為信息服務都是要以硬體為基礎的。
四、微觀
歧異,規模(集中),總成本領先;歧異在不同產品領域中的含義:
上游周期性無法造出歧異;
中游的歧異在於效率;
下游的歧異是心理戰。
五、調研
調研的目的更應該是了解一個產業,而非一個公司;我覺得調研不僅要了解一個公司,同時要了解一個產業,產業鏈上的價值傳導,上下游的關係等,了解了公司在產業鏈中的地位和位置才能更好的把握公司的發展。
六、什麼時候國企開始以市值為考核指標,那麼一定會有一個大牛市
以市值為考核指標,那麼國企便有放業績的動力。
七、規模VS利潤,更應關注哪一個?
利潤的增長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是盈利能力的提高,二是規模的增長。所以應該分開來看,尤其是對於不同的公司來說,不同階段主要矛盾不同,採取的策略也不同,但是記住一點,持續的利潤增長必定來源於規模的擴張,所以規模的增長可能更靠譜一些。
八、強者恆強的時代
醜小鴨變白天鵝幾乎不可能;老二要想坐上老大的位置很困難,只有兩個行業可以,一是材料,二是技術,但都很難。
九、上下鏈需求
中游導入期:引發潛在需求;下游導入期:創造需求。
十、壁壘
壁壘:不可複製的,不擴散的技術產生壁壘,高科技本身並不是壁壘;高科技行業更新換代很快,江山易主也相對容易,壁壘在於護城河,在於能保護自己的機制,不可複製,不可替代就意味著壁壘。
十一、高端產品
高端產品是高壁壘產品而非高技術產品。
十二、產能瓶頸
產能的瓶頸在於核心材料,核心設備,核心工藝環節。
十三、明晰調研的具體場合與訪談對象
1、調研對象:董事長管戰略與體制;總經理管經營方法與過程;分管領導各司其職,職員各做其事;
2、調研場合:問不同的人不同的問題,問他熟悉的領域,如問董事長公司的戰略和目標,不要指望他給出具體財務指標和經營細節。
幾點研究經驗體會
1.邏輯比結論重要:基於同樣的事實和數據不同的人解讀是不一樣的,所以光看結論並沒有那麼重要,更重要的是分析邏輯。
2.不要只去分析數據,因為上市公司可以去調控EPS,應該分析上市公司的利益訴求在哪,有沒有動力做業績。
3.可以把上市公司看成一個利益主體甚至是一個人,因為它在跟你博弈,利益導向是不同的。
4.好的分析師的研究發展路徑:公司分析師—行業分析師(子行業之間做切換)——行業策略分析師。
5.把公司層面的事實、邏輯跟行業層面的事實、邏輯分開,若公司基本面變差或變好,應該做一個歸因分析,看是公司層面的變化導致的還是行業層面的變化導致的。
6.股價的上漲和下跌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是市場層面;二是基本面層面。市場層面涉及到市場情緒,投資者心理等,基本面包括宏觀層面、行業層面、公司層面因素。
來源:港股挖掘機
風險提示: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本公司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基金投資有風險,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其未來表現,投資需謹慎。貨幣基金投資不等同於銀行存款,不保證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
免責聲明:轉載內容僅供讀者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其任職機構立場及任何產品的投資策略。本文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如您認為本文對您的知識產權造成了侵害,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
推薦閱讀:
※房產經紀人必看的逼單技巧
※一位投資小兵眼中的查理.芒格
※不良資產=「錯放的財富」!四大AMC集體悶聲發大財,「好日子」到何時?
※想貸款 兩三年後還本金?
※指數頻創新低底部特徵明顯,提振市場信心仍需時間
TAG:A股(人民幣普通股票) | 投資 | 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