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練琴筆記:《魯特琴前奏曲BWV999》

大家好,鑒於上一次發布的文章收到一些反饋是文章太長了,讀起來有點費力(而且我寫起來進度也很慢,需要反覆修改),所以筆者打算在發布長文章的間隙發一些短的內容配合。希望大家喜歡

對於這些內容來說,筆者的想法是把自己練琴的點滴記下來,如果有同學打算和我練相同的曲目,可以做個參考

這次的內容是J·S·Bach的魯特琴前奏曲(Prelude in C minor/Prelude for Lute BWV999),筆者之前也沒練過這這首作品,完全是漠河前行。

作品

這首作品是巴赫為了魯特琴*而譜寫的作品。在巴洛克時期古典吉他這個樂器尚未誕生。因此我們現在在吉他上演奏的巴赫作品無一例外都是改編的。

*實際上,這裡的魯特琴指的是魯特羽管鍵琴(Lautenwerck):一種巴洛克時期的鍵盤樂器。與羽管鍵琴構造類似但使用腸弦而不是鋼絲弦,(早期的吉他也使用羊腸弦),是巴赫鍾愛的樂器之一。

以下是曲譜。

當然,這首作品還是比較常見的,大家也可以自行在網上搜搜看(筆者搜出來都是六線譜)

原版的C小調譜,由於在吉他上演奏不太適合因此我們彈奏的版本被移調至D小調

拿到譜子時,請注意

·調號:該作品是D小調(改編之前是C小調)。有一個bB的調號(古典吉他作品中好像升號的調號較多,降號的,特別是多個降號的調號較少)。有的時候因為離調/轉調的關係,B還會還原。

·速度:Moderato中速的,本作品幾乎全曲都是分解和弦,容易引發人越彈越快的天性。除此之外換把較頻繁的地方也很有可能對不上拍,因此希望練習本曲的愛好者能嘗試對著節拍器練習

·拍子:3/4拍。本作品拍子並不複雜,因為全曲拍子及其特點是相同的:一個包含了低音的第一拍,一個低聲部休止的第二拍。以及一個高低聲部混搭的第三拍。尤其需要注意第二拍低聲部休止。因為休止符——特別是低聲部休止是一個很容易被忽視的點。此外,該作品的每一拍都應當彈清楚,而不是整個小節12個音混在一起變成含混的琶音音群。重視低聲部的音和休止符是做到這一點的關鍵

·分段:本作品是序曲,就當時的風格來說,序曲是短小精悍富有即興感的題材。本曲較短就談不上分什麼大段了。可以按照自己的練習進度來分段。筆者分段時以指法變動較大時分為一段。

·聲部:該作品彈起來只被分為2個聲部。因此演奏難度較低。所有符桿朝下的音都視作低聲部,應當用拇指(P指)彈奏,剩下的音視作高聲部,可均勻分配至ima三指

·臨時變音記號:巴赫的作品總是在轉調/離調中,本曲抬頭雖然是C小調(改編至古典吉他上就成了D小調),但其實全曲僅三分之一是這個初始的調性。所以應該時刻注意臨時變音記號

此曲難度不大,但是有個別指法難以按住,例如15小節

分段注釋

在這個部分筆者會將全曲中所有認為需要注意的地方做一個注釋。

第一段(1~18小節)

本段的左手的大多數指法都比較簡單,但混雜了個別需要左手手指伸展的指法。而對於右手指法來說,相較於吉他上一般琶音作品的不同點是:同一個和弦彈了一部分後需要改變指法。

·1~6小節

重複的幾個小節。從主功能和弦到屬功能弦。用來明確音樂形象。第3第4小結的前2拍指法建議用左手234指(而不用食指,這樣可以將左手保留在第五把位),第三拍的so用1指(食指)。第5第6小節的第三拍指法換要到第二把位

·7~10小節

4個小節都是Dm和弦,指法較固定。但低聲部的音在逐級下降,注意第9小節的指法變成了封閉(大橫按)和弦

·11~14小節

注意11~12小節準備開始轉調了(A小調),是A小調的導7和弦。指法跨度較大。第12小節第三拍不必保留指法。13小節有一個小二度的音程,跨度較大。

·15小節

這個小節很難按,下面是筆者按住的時候拍的照片。

這個小節考驗兩個細節

- 左手手指的伸展

- 小指的獨立性(橫按)

由於小指橫按的例子並不常見,且多數是橫按2根弦,所以需要適應一段時間

如果你的左手食指和其他手指無法充分展開,則無法完成這個和弦。

注意:小指並非要垂直於琴頸,根據人類手掌特點這一定是斜著按的,只要傾斜程度不超過品格的寬度即可

·16~18小節

A小調的2級7和弦和屬七和弦,沒有特別需要注意的

第二段(19~27小節)

這個段落大多數是半封閉和弦,從5品橫按一直到爬至9品,然後再逐級下降(注意和聲走向,從17/18小節開始,不斷上行到22小節,然後再開始下行。形成一個山峰狀,說明此段是本作品的高潮部分)

·19~22小節

都是高把位的半封閉和弦(順序是A小調的主->屬->主->屬),因此始終保持橫按。19和20小節橫按3根弦,21和22小結橫按4根弦。

·23~27小節

其實從23小節開始都是在第三拍要變指法.

第三段(28~42小節)

這個段落開始結束連續橫按了,但是出現了很多換把。與前一段不同,這裡換把幅度要更大一些。而前一段則都是逐級換把位的。由於緊張和指法熟練度的關係,換把很容易彈得不在拍子上。可以在對指法了解一定程度後對著節拍器練習

·28~30小節

這3個小節還沒開始換把,結構上其實還在延續之前和弦的下行。算作給左手短短一段休息時間

·31小節

這裡為了利用吉他的空弦,是一個高把位的開放和弦,而且右手的指法在此做出了改變。第三拍的時候又換回低把位

·32~33小節

A小調的屬七和弦,轉接下一個小節。需要手指一定的擴展性,且兩小節都在第三拍換把,和31小節34小節連在一起就是大量連續換把位。這也是在最後的練習中必須注意的一段。

·34小節

同31小節,和聲上出現了A大調的中音(#do),整曲之前一直都是小調(D小調轉到A小調)。此時的#do給樂曲帶來了一絲大調的亮色。注意第三拍不但是換把的,而且要換成一個橫按。

·35~43小節

從31小節開始轉調至結束,除了換把之外沒什麼好注意的,因為在前面出現過類似和完全相同的小節,注意35到36換把距離有點遠。最後,42小節建議整個從第五把位開始。而43小節的柱狀和弦是A大調主和弦,比起支配本曲的A小調,結尾要顯得更明亮溫(本曲34~38,42~43小節為A大調)。

總結

此曲是一個前奏曲,短小精悍一氣呵成。彈奏內容以分解和弦(琶音)為主。聲部上為一個一高一低兩個聲部。總體來說整曲排序雷同。由於吉他定弦的關係,大多數情況下右手指法比較有規律可循。可當作一個琶音練習。巴赫的音樂排布構思比較巧妙。筆者只是粗略的記下了表面的東西,肯定還有大量筆者未發掘的內容,希望各位愛好者批評指正。

需要額外指出的是,每一小節第二拍的低聲部是休止符,請練習此曲的愛好者務必進行休止。這樣做可以強化我們對每一個音樂符號保持重視。培養對的多聲部的重視。培養對拇指控制(時常會遇到低聲部休止的情況,要控制拇指去消音)。

以上就是筆者《魯特琴前奏曲(BWV999)》的練琴筆記,希望能對個位能有所幫助。

在做筆記時,為了能寫清楚,不要寫錯誤導大家,筆者非常認真的檢查了這個作品的每一個小節,每一組指法,每一個有疑問的音。在寫完的時候深深感覺到:雖然不知道這篇筆記對別人幫助大不大,反正對我自己的幫助倒是很大。因為:

- 記下筆記示人。要確保內容不出錯(盡量保證外交部式發言),就必須多留心多注意,找找資料,注意一些平時不注意的細節。寫著寫著還得彈幾遍印證一下。這個過程對自己也是一個鞭策

- 有跡可循,以後還可以回顧自己的練琴筆記,對自己的學習過程找出問題並進行修改

關於芝貓開門公眾號的功能,請大家點擊:芝貓開門指南

大家有任何疑問或評論,歡迎在微信公眾號後台留言,或者微信私聊我。請大家多多支持,非常感謝!

歷史文章:

練琴簡析(上)

練琴筆記:《魯特琴前奏曲BWV999》

《獃獃離家出走始末》

來場邂逅 | 與古典吉他的一步之遙

觸摸古典吉他(1): 坐姿

觸摸古典吉他(2): 右手拇指

關於作者:

劉虔(Charlie Liu),古典吉他音樂家,自幼學習古典吉他,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多次在上海音樂廳、上海東方藝術中心、賀綠汀音樂廳等演奏。任上海吉他藝術協會會員、《吉他之友》編輯委員、文化部吉他考級評委。熱愛音樂、古典吉他和作曲,最近一年內還開始擼貓,希望把20多年彈琴的經歷、10多年的教學心得、貓咪趣事與大家分享。

推薦閱讀:

吉他夾了變調夾之後是根據原調視唱還是變後的調視唱?
初級教程第十七節課,左手觸弦按弦要領
如何評價5千以上的各品牌古典吉他?
初級教程,一百五十七節課左手常用技法六線譜標識

TAG:古典吉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