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幸福】「幸福」含義大不同,美媒:中國人更重視家庭

「幸福」含義大不同 美媒:中國人更重視家庭

2016年02月12日 來源:參考消息網

  2012年4月4日清明節,在新加坡的一個華人公墓,人們向空中拋撒紙錢,祭奠去世的親人。(美聯社)

  美媒稱,對許多中國人來說,幸福的人生包括善終,而這意味著做好充分準備,甚至要準備好壽衣。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2月3日發表題為《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幸福觀有何不同》的文章稱,儘管謝老太仍然身體健康、精神矍鑠,但她已經給自己準備好了壽衣。

  謝老太是一位86歲的中國女性,生活在中國東南沿海的東山。她忙個不停,在當地的寺廟給朋友們做飯,還在那裡念經。不過,她已經買好了去世後的穿戴,還有墊在頭下的黃色繡花枕頭。她拍好了用在葬禮上的照片,把這些東西整整齊齊地放在一個紙箱里,等待著死亡降臨。

  對許多西方人來說,給自己挑選葬禮上的衣裝可能顯得很悲傷或者很可怕。但是,謝老太和她的朋友們認為這樣讓人寬慰,甚至值得高興。

  謝老太向朋友們和喬治敦大學的社會學助理教授貝姬·許展示壽衣時,場面像個派對。謝的朋友們笑呵呵的,誇她的鞋子買得划算,數落她的漂亮耳環買得太貴。

  另一位中國婦女在說到準備壽衣的事情時告訴許:「這是高興事。大家都這麼做。我十幾年前就把自己的壽衣準備好了!」

  準備喪事是件「高興事」,這個想法說明不同國家的幸福觀迥然不同。這表明,要想確定一個適用於各國的幸福定義並不像表面看來那樣簡單。

幸福標準難以找到

  每年都有大批社會學家和資料搜集員前往不同國家,了解那裡人們的幸福觀。諸如皮尤研究中心的「生活階梯」、世界價值觀調查和聯合國的《世界幸福報告》之類的調查衡量各國的幸福程度並進行排名。

  這些調查的目標之一是弄清哪些要素能構成一個幸福社會。批評者說,大多數國家用以跟蹤進展的標準(國內生產總值)沒有考慮到人生中的一些重要內容。例如,國內生產總值無法區分砍伐雨林賺取1000萬美元與投放抗癌新葯賺取1000萬美元之間的差別。但是,通過關注健康和幸福,研究人員可以幫助指引地方和國家政府制定政策並實現最能造福民眾的經濟發展。

  這些調查往往表明,幸福最重要的構成部分之一其實是財富。與窮國相比,比較富裕的國家往往生活水平較高,醫療和教育條件較好,環境較清潔,對家庭的扶助也較多。聯合國《世界幸福報告》中的地圖顯示,許多「最幸福」的國家是較發達國家。

  但是,財富並非唯一要素:幸福調查還試圖發現常見經濟指標忽視的東西,比如可持續環境、社會進步、個人成長和自我接受。

  然而,這些調查面臨著重大挑戰。對於社會學家來說,適用於世界各國的幸福標準就像是聖杯,大家都在尋找,但很少能找到。批評者指出,不同調查往往會得出迥然不同、有時令人驚訝的結果。他們質疑這些標準到底是在衡量幸福還是別的東西。

  許說:「比如,調查結論是……『丹麥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國家!』然後另一項調查說『哥倫比亞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國家!』說不清這些問題在衡量什麼。諸如『用1-5的數字說明你有多幸福』之類的問題有很多弊端。」

「幸福」含義大不同

  也許最大的問題是,在不同文化和語言當中,「幸福」這個概念有多大區別。

  例如,在英國,「幸福」可以指不同的東西。它可以指當別人送給你一件禮物或者當你想到朋友和家人時的感受。它也可以指你對自身生活的滿意程度。

  但是,並非所有語言都以同樣的方式談到幸福。《國際語言和文化雜誌》提到,有許多種語言都很難問出「你有多幸福」這個問題,用莎士比亞或喬叟時代的英語甚至無法正確地發問。

  例如,丹麥經常被列為全世界最幸福的國家之一。對於一些生活在丹麥的人來說,這令人費解。研究人員說,原因在於丹麥語中的「幸福」往往被譯為lykke,而這個詞可以用於描述日常的快樂,一杯美味的咖啡或者一片麵包加乳酪都有可能帶來這種快樂。還有些人認為,丹麥位居榜首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因為,從文化上講,丹麥人不願把自己的苦惱告訴陌生人。

  還有些研究表明,講德語、法語、波蘭語和俄語的人用到「幸福」這個字眼時,指的是比英語或丹麥語里的「幸福」罕見得多的狀態。不過,另外一些研究認為,與現代英語中的說法相比,在許多種語言當中,「幸福」這個字眼更多地指運氣或命運,這比較接近於英語中的「幸福」在幾百年前的含義。

  在漢語里,「幸福」其實有好幾種不同說法,每種的含義都略有不同。

  許和她的同事們在中國展開了自己的幸福調查,希望知道如何更有效地衡量幸福——不光在中國,還有在其他國家。他們的調查專註於幸福的三個層面——好心情、美好的生活、人生是否有意義。

  漢語中的「幸福」與英語不同,指的不是好心情,而是美好的生活和有意義的人生。

  許說,在漢語里,這三種「幸福」其實可以翻譯成三個不同的詞:「幸福」指美好的生活,「有意義」指有意義的人生,「快樂」指好心情。研究人員用這三個詞提出不同問題,從而得以衡量出漢語中的「幸福」的不同含義,而這些含義往往會在英語中遭到忽視。

中國人更重視家庭

  許說,幸福調查的另一個常見問題是,這些調查往往受到西方社會科學(尤其是經濟學)的嚴重影響,而西方社會科學對人生抱有相對個人主義和實用主義的看法。尤其對美國人來說,追求幸福往往與個人自由和個人主義有關。

  西方的調查往往問及孤立的個人,而忽視了他們的社會關係,但當前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社會關係是人的幸福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許提到了皮尤民調。該調查要求大家說出自己在10級「生活階梯」上的位置,其中最下面一級是最糟糕的生活,最上面一級則是最美好的生活。

  許在談到該調查時說:「調查並不合理,非常個人主義,因為只有你一個人在階梯上。你的家人朋友在哪裡?」

  在中國和其他國家,西方手法未必能有效地衡量幸福,因為在這裡,對家庭的關切往往超出了對個人的關切。因此,許的研究更多地專註於社會關係——問大家昨晚與誰共進晚餐,吃得是否開心,在過去一個月里把錢給過什麼人。

  該研究表明,在中國,家庭是至關重要的幸福要素,即便對年輕人也不例外,而從其他方面看,年輕人的消費主義傾向和城市生活與西方青年沒什麼兩樣。

  這也許顯得很奇怪,但重視家庭的態度可能有助於解釋謝老太和朋友為何如何重視她們的壽衣。許的研究表明,由於許多中國人與家庭成員(甚至早已去世的祖先)之間有著強烈的親情,所以他們對死亡有著不同的、不那麼負面的看法。在世與去世的家庭成員之間有著更牢固的親情,這是準備喪事能成為「喜」事的原因之一。

  許指出,中國家庭往往通過儀式承認亡者的地位,並與亡者「互動」,這樣就讓大家更強烈地感受到與亡者之間的親情。例如,大家會在節日給親人上墳,燒紙錢、紙衣和亡者在陰間「需要」的其他東西。

  因此,死亡更多地涉及與祖先和家庭成員的延續性——在美國則不同,大家不會以如此積極的態度看待死亡。

  對許多中國人來說,幸福的人生包括善終,而這意味著做好充分準備,甚至要準備好壽衣。

  許說:「這不是說死亡本身是好事,而是說死亡是接下來的事。所以,你可以有個善終。你可以辦得很漂亮。」

引自:「幸福」含義大不同 美媒:中國人更重視家庭-中國社會科學網

(2018.8.8)

推薦閱讀:

406、【物理】【個人力薦】最強的物理學科普文章(完整版)
反達爾文的生命
關於「少年娘則國娘」的一些雜感
瑞詩凱詩丨一個能使土地、哲學與靈魂溝通在一起的聖地
第二天

TAG:幸福 | 道德 | 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