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磊飯桌上「撕破臉」,怎麼就情商低了?

你會不會也有這樣的時刻,面對著一屋子的人,卻不知道如何熱鬧地加入他們。

在最近的《嚮往的生活》里,大家圍坐談心時,黃磊就很「任性」地丟下這樣一句話:「你們這一大堆人來,我沒什麼感覺。」

「因為我和你們也不熟,我沒必要和不熟的人瞎扯。」

黃磊吐露心聲 /《嚮往的生活》

在這兩期節目里,一向高情商的黃磊變得罕見地不活躍。

最開始明星們進門時,他有些拘謹地站在廚房裡,例行公事般向大家打招呼。

明明是「蘑菇屋」的主人,卻一頭扎進了廚房。

甚至提前和何炅打好招呼:

「晚上你們玩遊戲,我早睡。」

一直到老狼來時,黃磊才露出笑容。

連飯後的閑聊也是和老狼悄悄地湊在一塊。

整期節目好像完全變成了兩個部分,一邊是坐在院子里談心的黃磊和老狼,另一邊是客廳里熱鬧的年輕明星們。

1

黃磊的這次「任性」,讓人感同身受

實際上黃磊並不是一個冷漠的人,相反,他極其重感情。

當時謝娜在節目里放黃磊的《似水年華》。

聽這首歌時的氣氛頗為傷感,黃磊開口講出這麼多年不再唱歌的原因。

「高山流水覓知音,故人逝去,音難起。」

黃磊以前所有唱片的編曲和作曲都是這位老友,如今他已經不在了,黃磊也從此不再唱歌。

黃磊和何炅在廚房流淚擁抱 / 《嚮往的生活》

這一期節目里,黃磊回想起和何炅二十年來的友誼,兩個人擁抱落淚。

他們倆互相見證了彼此的成長,一起出演話劇《暗戀桃花源》,一演就是十幾年。

二十年的友誼,被黃磊形容為:「寄託、依靠、託付、信任。」

而另一邊黃磊和老狼感慨十多年前的悠悠歲月,遙遙地敬了一杯酒給沒來的高曉松,相隔多年,幾個人仍舊惺惺相惜。

不過相比起老友來,這次幾位年輕人,與黃磊交集都很少。

和不熟的人強行熱鬧,這樣的時刻在我們的生活里太多了。

公司里,尷尬的團建活動佔用了大量私人時間,還要和沒有共同語言的人做集體項目。

網友的微博評論

結果沒有和同事搞好關係,反而讓彼此之間越走越遠。

甚至為了避開附近的同事,還提前規劃好了上班路線,能不碰到熟人就堅決不碰到。

網友的微博評論

電梯成了上班路上最大的噩夢。

網友的微博評論

沒有什麼共同語言,沒有相投的興趣愛好,只是每天硬撐著微笑打照面,還不如乾脆不見。

去年年底,有網友在社交網路上問「你覺得過去幾年自己最大的進步是什麼」。

高贊評論很直接:不再追求所謂社交。

評論被網友多次轉發 / 微博

朋友千千萬,知己二三人。

維持「千千萬」的關係,到頭來只是平添煩惱。

不願讓別人過多介入自己的世界,不如只結交「二三人」,分享彼此的心事。

「懶得和不熟的人交往」,成為了現代人的社交常態。

2

你或許沒有想像中那麼需要「朋友」

有些人會因此擔心,這樣的狀態,是不是意味著我的社交出了問題?

芬蘭和英國的兩位大數據科學家,通過調查歐洲320萬個電話數據,分析人們的使用習慣,最終發現:

25歲以後,人們的朋友數量開始下降。

不知不覺間,我們已經和曾經的朋友走散了。

和曾經的朋友漸漸走散

上學時候總要手挽手一起去上廁所,但慢慢地,身邊的好友一個手都能數的過來,大家僅有的聯繫就是朋友圈互相的點贊。

主持人解釋「點贊之交」 /《非正式會談》

在心理學上,科學家們將社交劃分成兩種「常態」:「共情社交」與「功利社交」。

因為共同的興趣和體感體驗所建立的親密關係,是共情社交

一份相關的研究報告顯示:隨著年齡增長,共情能力就會下降,共情社交隨之減少。

大家與朋友的交往不再停留在共情,而是有了功利性的出發點和目的,轉變成了「功利社交」。

友誼里摻雜了社會地位、受教育程度、家庭背景……

交友不再隨心所欲,總有人為了積累「更好的人脈」而不斷違心地接近他人。

快節奏的時代,或許微信中躺了上千好友,節假日千篇一律的群發簡訊看似熱鬧,細看之下卻毫無真心實意。

下班之後,被同事朋友拉入飯局,在觥籌交錯中認識了合作夥伴,聚會結束連張三李四的人名都記不住。

原本幻想通過建立一個圈子打造個人的層次,卻沒想到圈子的本質,就是層次相同的人聚在一起。

很多人急於用「認識的人」來彰顯自身價值。

那些講座結束後圍著大佬掃過的碼,行業交流結束後會場上收集的聯繫人手冊,在群里加過的大佬……

可在你有實力之前,那些都不叫你的人脈,充其量,就是個好友數量。

真的變強大之後,又有一堆從不聯繫的微信好友湊上來和你套近乎。

沈月在演出《小美好》和《流星花園》後走紅,被爆料說「耍大牌」,刪掉了大學同學的微信。

她發朋友圈質問,八百年不聯繫的同學,我刪你怎麼了

朋友圈截圖

這樣的社交並不是交付真心,而僅僅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網友評論「沈月刪掉大學同學」/ 微博

與其假意逢迎,倒不如刪得痛快。

3

成年人的友誼,都是奢侈品

知乎上曾經有一個熱門問題:「好朋友之間的關係是如何變淡的?」

有人說,我也不確定當時選擇和對方做朋友,是因為相互吸引、還是僅僅害怕被孤立。

等到進入新的環境,先前的友誼也就自然而然地變淡了。

關於每個人交友的心態變化,美國心理學家艾里克森曾經提出人格發展的八階段。

18-25歲是「成人早期」,隸屬於第六階段。

這一階段中主要是獲得親密感以避免孤獨,在朋友、戀人之間建立有愛的關係。

可我們長大之後,對於孤獨的耐受力越來越強大。對於朋友的定義也發生了改變。

不再需要人結伴玩耍,自己一個人照樣也活得很好。

吐槽無效社交的網友

人類學家鄧巴提出過關於社交的「150定律」:人的大腦新皮層大小有限,提供的認知能力,大概只能使一個人維持與大約150個人的穩定人際關係。

而親密關係的數量,更是則少之又少。

到頭來才發現,陪你度過最艱難的時刻,見證人生每一個重要節點的人,從頭至尾都只有寥寥幾個。

前段時間小S在《我們是真正的朋友里》向阿雅吐露心聲。

年過40歲,希望能有自己的作品,可電影不受好評,自己想做的事情一件也沒有成功。

以往古靈機怪無比強大的小S,在阿雅面前只是脆弱的小女孩。

崩潰的最後,阿雅抱住小S,以一句「這個時代只會有一個徐熙娣」慢慢將她安撫下來。

一起從青春期步入中年,從少女變成母親和妻子,經歷了人生的起起落落。

到頭來陪在小S身邊的,還是這些真朋友。

大小S、阿雅、范曉萱的青春期合照

已經長大的我們早就學會了藏起情緒,獨自吞咽生活的重壓。

只有真正的朋友看穿你的脆弱,給你擁抱,成為情緒最後的出口。

熬過漫長歲月之後,時間替人留下最珍貴的那個。

告訴那些你在意的人,我不需要「朋友」,只需要你。


推薦閱讀:

黃磊:對孩子來說,最好的教育,就是爸爸愛媽媽
黃磊女兒多多穿花衣服被誇名媛 網友:11歲的小孩子打扮像21

TAG:黃磊(演員) | 友誼 | 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