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學習,簡析babel-loader
什麼是Loader?
繼上兩篇文章webpack工作原理介紹(上篇、下篇),我們了解到Loader:模塊轉換器,也就是將模塊的內容按照需求裝換成新內容
,而且每個Loader的職責都是單一,只會完成一種轉換,所以我們一般對源文件的處理,也是由多個Loader以鏈式順序執行的方式來進行多次裝換,然後得到我們要的結果。
那麼這樣Loader只需要關心輸入和輸出,Loader其實是一個Node.js模塊,該模塊導出的是一個函數(意味著,所有node.js的api我們都可以使用),如下:
module.exports = function (source) {
// 對source做一系列的轉換
return source;
}
下面我們介紹一下webpack提供了哪些供Loader調用的api,對Loader有個比較深刻的理解,然後來分析babel-loader
的源碼,看看我們常用的loader是怎麼編寫出來的。
獲得Loader的options
const loaderUtils = require(loader-utils);
module.exports = function(source) {
// 獲取用戶為當前Loader傳入的options
console.log(loaderUtils.getOptions(this));
return source;
}
返回其他結果
如上,我們返回的是轉換後的內容,但是有些情況下,我們不僅僅需要返迴轉換後的內容,還需要返回一些其他的內容,如sourceMap或是AST語法樹,那麼這時候我們可以使用webpack提供的APIthis.callback
,當使用this.callback
了,那麼我們就必須需要在Loader函數返回undefined
,以此來讓webpack知道返回的結果在this.callback
中,API詳細參數如下:
this.callback(
// 無法裝換原內容時的Error
err: Error || null,
// 裝換後的的內容,如上述的source
content: string | Buffer,
// 用於通過裝換後的內容得出原內容的Source Map,方便調試
// 我們了解到,SourceMap我們只是會在開發環境去使用,於是就會變成可控制的,
// webpack也提供了this.sourceMap去告訴是否需要使用sourceMap,
// 當然也可以使用loader的option來做判斷,如css-loader
sourceMap?: SourceMap,
// 如果本次轉換同時生成ast語法樹,也可以將這個ast返回,方便後續loader需要復用該ast,這樣可以提高性能
abstractSyntaxTree? AST
);
同步與非同步
看看非同步Loader在this.async
API下如何實現,
module.exports = async function (source) {
const callback = this.async();
const { err, content, sourceMap, AST } = await Func();
callback(err, content, sourceMap, AST); // 如上訴`this.callback`參數一樣
}
處理二進位數據
像file-loader
這樣的Loader,處理的是二進位數據,那麼就需要告訴webpack給loader傳入二進位格式的數據,代碼可以如下:
module.exports = function(source) {
if (source instanceof Buffer) {
// 一系列操作
return source; //當然我本身也可以返回二進位數據提供給下一個loader
}
}
moudle.exports.raw = true; //不設置,就會拿到字元串
通過moudle.exports.raw = true;
告知webpack,自己本身需要二進位數據。
緩存加速
優化的最佳點,可以使用this.cacheable(Boolen)
,緩存loader轉換後的內容,當處理文件或依賴文件沒有發生變化時,使用緩存的轉換內容,以此提速!
其他API
說到學習,當然越系統越好了,api多介紹 ,除了上面常用的api之外,還存在以下常用的api。
this.context
: 當前處理轉換的文件所在的目錄this.resource
: 當前處理轉換的文件完整請求路徑,包括querystringthis.resourcePath
: 當前處理轉換的文件的路徑this.resourceQuery
: 當前處理文件的querystringthis.target
: webpack配置的targetthis.loadMoudle
: 處理文件時,需要依賴其他文件的處理結果時,可以使用this.loadMoudle(request: string, callback: function(err, source, sourceMap, module))去獲取到依賴文件的處理結果。this.resolve
: 獲取指定文件的完整路徑,this.resolve(context: string, request: string, callback: function(err, result: string))this.addDependency
: 為當前處理文件添加依賴文件,以便依賴文件發生變化時重新調用Loader轉換該文件,this.addDependency(file: string)this.addContextDependency
: 為當前處理文件添加依賴文件目錄,以便依賴文件目錄里文件發生變化時重新調用Loader轉換該文件,this.addContextDependency(dir: string)this.clearDependencies
: 清除當前正在處理的文件的所有依賴this.emitFile
: 輸出一個文件,使用的方法為this.emitFile(name: string, content: Buffer | string, sourceMap: {...})
babel-loader源碼簡析
源碼第一行如下:
let babel;
try {
babel = require("@babel/core");
} catch (err) {
if (err.code === "MODULE_NOT_FOUND") {
err.message +=
"
babel-loader@8 requires Babel 7.x (the package @babel/core). " +
"If youd like to use Babel 6.x (babel-core), you should install babel-loader@7.";
}
throw err;
}
babel-loader依賴了@babel/core
,這就是安裝babel-loader需要同時安裝@babel/core
(通常會再安裝babel-preset-env
、babel-plugin-transform-runtime
、babel-runtime
)的原因。我們接下去看,src/index.js
整個文件是不是按照我們前面所講編寫Loader的方法來組織代碼的。
//引入package.json
const pkg = require("../package.json");
/*
根據babel-loader是否配置cacheDirectory屬性來告訴
babel-loader是否緩存loader的執行結果,如果true,
便會使用cache方法去實現,`cache.js`文件有著read、write、filename(文件命名方法)
以及如何處理緩存的handleCache方法(有則讀,無則寫再讀),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
const cache = require("./cache");
/*
transfrom.js用來轉換內容,內部調用了babel.transform方法進行轉換,這裡簡單介紹一下babel的原理:
babylon將es6/es7代碼解析成ast,babel-traverse對ast進行轉譯,得到新的ast,新的ast通過
babel-generator轉換成es5,核心方法在@babel/core/lib/transformation/index.js中的`runSync`
方法,有興趣可以去了解一下。
*/
const transform = require("./transform");
const injectCaller = require("./injectCaller");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 獲取Loader參數options
const loaderUtils = require("loader-utils");
module.exports = makeLoader();
module.exports.custom = makeLoader;
function makeLoader(callback) {
const overrides = callback ? callback(babel) : undefined;
return function(source, inputSourceMap) {
// 上面介紹過的api可以得知,這是個非同步Loader,做的是非同步裝換的工作
const callback = this.async();
loader
.call(this, source, inputSourceMap, overrides)
.then(args => callback(null, ...args), err => callback(err));
};
}
async function loader(source, inputSourceMap, overrides) {
....
}
可以看到確實和我們Loader編寫方式是一樣的,通過module.exports = makeLoader();
導出一個函數,makeLoader()
是一個高階函數,又返回了一個函數,通過const callback = this.async();
可以知道,這是一個非同步的loader,不難看出最重要的實現都在這一步函數loader裡面了,那麼到底在loader函數裡面究竟做了些什麼呢?我們來看看,在閱讀源碼前,最好先看看babel-loader
的README,先做個基本了解.
上面代碼可以看出loader(source, inputSourceMap, overrides)
函數入參有三個,分別是source=>待轉換的code
,inputSourceMap=>上一個loader處理後的sourceMap,有的話
,overrides=>自定義載入器
,整塊源碼可以分成幾部分, let loaderOptions = loaderUtils.getOptions(this) || {};
,獲取options,並且獲取當前處理轉換的文件的路徑this.resourcePath
。 判斷是否自定義載入器轉換,這裡會進行一系列對options.customize進行判斷,options.customize一個相對路徑,loader函數參數overrides為空時起效,執行let override = require(loaderOptions.customize);
,有了override之後,後續邏輯(如轉換、獲取option)override都會進行介入處理。 將函數傳入參數和LoaderOptions歸併,得到programmaticOptions。 調用babel.loadPartialConfig
可以拿到babel配置並賦值給config變數,其實就是為了允許系統輕鬆操作和驗證用戶的配置,此功能解決了插件和預設 生成cacheIdentifier 判斷options.cacheDirectory是否需要緩存Loader轉換內容,如為true,調用cache.js的module.export Cache方法(上面已做介紹) config.babelrc
不為空,則有.babelrc文件,依賴.babelrc文件變化,使用this.addDependency(config.babelrc);
metadataSubscribers 訂閱元數據,主要作用是訂閱一些編譯過程中的一些元數據,訂閱以後這些元數據將會被添加 到webpack的上下文中。通常我們是用不上的,估計在某些babel-plugin中可能會使用到。 * 最後將處理後的結果返回
小結
每一個Loader其實返回值就是一個Function,而且就是把帶轉換內容傳入,得到轉換後的內容,做的事情就是這樣,這篇文章先對Loader的基本概念進行介紹,並且了解webpack為Loader的編寫提供一些常用的API,最後通過簡析babel-loader的源碼,我覺得應該差不多知道如何去寫一個簡單的Loader了。
推薦閱讀:
※如何在 webpack 和 Rollup 中忽略動態的 require
※webpack + Vue多頁面應用腳手架
※關於webpack的面試題總結
※一個Webpack 4 引發的問題
※TypeScript系列(三)從編程語言到Conditional Types
TAG:webp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