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19、中國酒文化:酒禮
酒與禮的密不可分是中國酒文化的重要特點之一,禮在中國社會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禮起源於迷信祖先神靈和神話自然物為特點的原始宗教,經過依靠神權來維持統治者的殷禮,和定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為實質的周禮階段後,隨著禮崩樂壞,奴隸社會的終結,作為政治制度的禮,終於給倫理道德範疇中的禮讓位了。在這之後的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倫理道德範疇的禮始終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具有某種神奇性的酒,始終與不同內涵的禮保持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正如明宣宗在《酒諭》定下的定義,非酒無以成禮。
酒出現在原始社會後期。在當時,大約酒已經同別的美食一樣,成為人們向鬼神進獻的祭品了。禮記中有這樣的記載,夫禮之初,始諸飲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飲,蕢桴而土鼓,猶若可以致其敬於鬼神。在鼓聲咚咚的原始樂舞中, 人們把具有通神作用的酒和各種美食獻上,以表達對冥冥中的神靈所懷有的虔誠和崇拜的心情。醺酒成風的殷商時代,奴隸主們祭祀之時也離不開酒。據甲骨文記載,有一次祭祀用上了上百卣(yǒu,古代一種盛酒的器具,口小腹大,有蓋和提梁)酒。
到了天之命民 作酒唯祀的周朝,酒洽百禮的作用就更為突出了。在周禮中,幾乎所有的禮儀都離不開酒,譬如諸侯朝見天子的覲禮,外交上禮尚往來的聘禮,軍事上起備師尚禮作用的大搜禮,同生產活動有關的籍禮,同教育有關的射禮,以及人生禮儀中的士冠禮、士昏禮,和士喪禮都離不開酒。並且根據不同的禮怪,所用酒的規格和數量都有明確規定。
春秋戰國時期,周禮處於名存實亡的狀態,各諸侯國越禮用酒的事屢次發生,後發生變化的是禮,而禮與酒的密切關係卻沒有變化。
我國歷代的筵席之制,都是按照當時禮的具體精神而規定的。越禮而行酒不僅在官司宴上不允許,就是在平民百姓的酒席上,也會遭到人們的指責或被罰酒的。這又從另一個側面證明了酒與禮的不可分。正如南北朝劉鎣在《酒箴》中所總結的,仰郊昊天,俯祭厚土,歆禱靈祇(qí,古代稱地神),辨定賓主,此酒之用也。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在我國歷史上有許多以酣飲酒而嘲禮法的著名人物,如竹林七賢中的嵇康以嗜酒而著稱於世,他受老莊思想的影響,提出了著名的越名流而任自然之說。劉伶一生嗜酒如命,作《酒德頌》,對禮法公開表示蔑視。至於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李白。醉酒後,脫帽露頂王公前,大書狂草的張旭等人,也都是以酒而抗禮,蔑視禮教,表現他們追求個性解放的情操。
但是,不管是以酒洽百禮,還是以酒嘲禮法,都從不同方面表明酒與禮是密不可分的這一事實。
推薦閱讀:
※為什麼礦泉水是喝醬酒的標配?
※御妃貢酒帶你了解什麼是原漿酒、基酒、勾兌酒、新酒、老酒、年份酒 ...
※各種飲酒報告白酒排名靠譜嗎?
※釀製白葡萄酒到底有幾種釀造方法——唐三鏡葡萄酒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