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不能喝,辣椒不能吃,車不能開,睡覺還得趴著!」每當我在公交車上聽到這個搞笑的廣告,便會不由自主的吸氣提肛,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都有同樣的經歷。俗話說「十男九痔、十女十痔」,在現今社會生活中,經常便秘,喜食辛辣又忙於酒桌應酬,久坐而缺乏運動的人太多了,這些都是痔瘡的主要誘發因素。很多人都為此痛苦不堪,卻羞於言語。
目前認為痔瘡的發病原因有兩類:靜脈曲張和肛墊下移。西醫治療多採用口服藥物,局部塗抹、注射及物理療法,手術切除等。中醫認為本病是由於飲食不節、生活習慣不佳導致局部氣血壅滯,濕熱之毒與瘀血阻滯不散而形成的。臨床治療中多以清熱利濕、止痛消腫為原則。
之前曾見一朋友治療痔瘡,僅用了6位葯:柴胡、當歸、升麻、黃芩、甘草、熟大黃,且均為6克,患者服3劑後血止痛消。原來此方叫做「乙字湯」,出自日本漢方醫學(其實就是中醫學在日本的支脈),是治療痔疾的驗方。大家是不是覺得這個名字很奇怪?筆者開始也是這樣認為,故而印象深刻。有人認為本方是因結腸形似「乙」字而命名,不得而知。
大黃
乙字湯是由六種藥物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止痛止血、昇陽舉陷、通便之功效,用於各類痔瘡伴有便秘、痔核疼痛。其中當歸補血活血,可改善局部氣血瘀阻,柴胡、升麻昇陽舉陷,回收脫出痔核,甘草緩急止痛,黃芩清腸道濕熱,大黃瀉熱通便。然而原著中記載,要根據大便的通暢情況而決定大黃用量,如果肛門有壓迫感時,可不用大黃。日本醫家對本方藥理研究表明,乙字湯具有抗炎、抑制肛門水腫等作用。
對於原方藥物的用量,文獻記載是:當歸6克,柴胡5克,黃芩3克,甘草2克,升麻1.5克,大黃1克。筆者臨床時均會適量加大用量。
地榆
如果出血嚴重時,可加用地榆、槐花等加強止血之功。其實本方的治療範圍遠不僅此,對於下焦濕熱所致的相關疾病,辨證加減使用常可取效。有研究證明乙字湯加味可治療急性前列腺炎及急性闌尾炎等。
乙字湯雖然效佳,但患者朋友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以免耽誤病情。如患複雜的痔瘡,也不應排斥手術治療。
在治療同時,更重要的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多食用粗纖維食物,瓜果蔬菜等,避免辛辣及酒精刺激;適量運動,不要久坐;保持大便通暢,經常提肛。
最後要強調一下:有人認為日本的中醫已經超過中國,筆者堅決不認可這個觀點。筆者認為,中醫的精華還是在中國,韓國的韓醫、日本的漢方醫都是中醫的支脈而已。當然,對韓國、日本學者的研究成果,我們也要積極研究和利用。
TAG:痔瘡 | 肛腸科 | 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