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父母和解——一個並不容易完成的任務
一般來說,大部分親子關係都曾經歷過對立的情況,甚至是嚴重的對立。與對立相反的是和解,孩子重新認識和理解父母,帶來親子關係的改善。
先來貼一下關於親子關係和解的調查結論:
22歲是孩子開始感激父母的年齡,不過兩代人關係的其他轉折點來得更遲。
對女性來說,27歲時她們開始接受父母有關撫養孩子方面的意見,男性是29歲。 被調查者中有70%承認青少年時期認為自己「什麼都懂」。這些人一般要到25歲左右開始更尊重父母的意見。在這個年齡段,他們會就財政、健康和買房等問題與父母探討。令人意外的是,78%的人說直到自己成家立業,才意識到父母曾經經歷的艱辛。
子女接近30歲時,他們與父母的角色開始發生轉換。27歲到29歲間,子女開始擔心父母生病或是無法好好照顧自己。
今天我要討論的是親子關係無法或難以和解的情況,這在前來尋求心理諮詢的來訪者中並不少見。甚至可以有這樣的結論:什麼時候來訪者與他或她的原生家庭和解了(或放下了),什麼時候他或她就更容易走上康復的道路。
我注意到,心理諮詢進展緩慢的來訪者,主要的原因並非是他們自身有多麼病態,而在於他們與父母的關係。他們潛藏著無法消解的對父母的怨恨,而且這種怨恨似乎已經涉入到人格中去了,在他們的人際關係、親密關係、與工作或學業的關係,與未來發展的關係中,都有所影響。
我們先來看看這種怨恨是怎麼來的。
成長在糟糕的家庭關係中的孩子,自動地或不得不地成為了家庭的犧牲品。我這裡所說的犧牲倒不是指他們外在的表現,恰恰相反,他們往往是童年優秀的孩子,成績好、懂禮貌、行為規範、努力學習......他們所犧牲的往往是真實的自我:自身的需要、情緒、意圖,他們看到的只有父母(或別人)的需要、情緒、意圖,他們最核心的關注點往往是:我要怎樣才能拯救我的家庭(母親、父親)。
家庭是孩子安全基地,家庭不幸福了,安全基地就不穩固了,那麼,怎樣去穩固這個安全基地,變成了孩子強烈的願望。在這個願望的驅使之下,有些人會努力成為好孩子,背後的邏輯是:我成績好了(或行為規範了、聽話了),那麼,父母會為我高興,我的家庭就有救了。
在這樣的家庭關係中,親子角色顛倒了。從某種角度來說,孩子之所以要拯救父母,是因為父母本身是「孩子」,所以孩子不得不成為了「父母」。
這會是一個多麼哀傷的選擇,孩子迷失了本來應有的童真和快樂。這又會是一個多麼難以達成的任務,家庭是否有救,跟孩子表現好不好的關係並不大。但孩子會誇大自己的作用,想當然地以為自己可以去拯救家庭(由於幼時自身的需要被忽視,這些來訪者往往存在明顯的自戀問題)。不過,現實往往會打臉,這種誇大幻想往往是要受挫的。
「小時候,你們讓我不爽,讓我沒有安全感,讓我焦慮著急,讓我始終關注你們;現在,我要讓你們不爽,讓你們沒有安全感,讓你們為我擔心、失望和絕望。」這是這些孩子長大後潛在的聲音,這個聲音來源於真實自我壓抑後的怨恨,終於會在某一天,它們像火山一樣爆發了。
我曾在知乎上遇到這樣的提問:
家母情緒化,不辨是非、處事懦弱、對親人刻薄、壞事推卸責任、好事居功,造成我很多性格缺陷。小時候我不知道,現在,我心中是恨家母的,畢竟負面影響時不時總會在生活中冒出來,會傷害身邊對我好的人,會讓我不敢反抗欺負我的人。而這個過程中每當我明顯表現出不同於以往的優點,或者取得什麼小小的成就,家母就開始自誇,說這些美好都是因為她。
這時我就會冒出極端的想法,想殺死自己證明家母是錯的,她的人生是失敗的。
我們能看到這位提問者的自毀願望。自毀其實是生活中並不少見的現象,它會有多種表現,背後的動力往往來源於對父母的怨恨。
最極端的是自殺和自傷,通過毀壞自己的生命和身體,去表達那些無法表達的憤怒。
不那麼極端的自毀表現:
學業波折:考上好的大學,然後厭學、休學、退學;繼續高復,考上好的大學,然後新一輪厭學、休學、退學。在名校附近,總是有一些焦慮的父母在周圍遊盪著,這些是煎熬地陪讀著的父母,他們要為過去的錯誤付出代價。
啃老:啃老也許是一種心理發展上的停滯,背後的潛意識願望也許是為了把父母榨乾。
工作挫折:找不到工作;跟領導或老闆糟糕的關係;無法投入於工作;一事無成。潛在的反社會願望讓他們排斥適應社會規則。
拒絕婚姻: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是父母的願望,我憑什麼要去滿足你們?
拒絕生育: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麼,就讓我就挑大的來吧。
…..
(行為背後的動機往往是多因素的,我這裡只是從親子關係的角度來解釋,並非只有一種解釋)
這些還是明顯的,可以歸類的表現,還有很多複雜的、難以歸類的表現,在很多複雜的心理癥狀、行為抑制的背後,往往可以發現到與原生父母糟糕的關係,以及潛藏的怨恨。
對於生長在不幸福家庭中的來訪者,我常有的建議,以及諮詢的思路之一,就是鼓勵他們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來,放下那些不該自己承擔的責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簡單來說,就是做自己,不要被太多的倫理道德或親情義務所捆綁。
這是一種簡單的關係,孩子是孩子,父母是父母。孩子變成了父母,父母變成了孩子,那麼,這樣的親子關係是壓抑的、束縛的、病態的。
其次是不斷地識別和理解對父母的負面情感,以及它們對來訪者行為、選擇、關係中潛移默化的影響。不過,這並不是一個輕鬆的過程,在咨訪關係中,在諮詢的進展中,也會被這些負面情緒所影響。
停滯感、窒息感是面對這些來訪者時諮詢師常有的感受。似乎,一切都變得那樣的無助,諮詢師也會被一陣一陣的無奈和壓抑所吞沒,諮詢也會陷入停滯。如果諮詢有進展了,那麼諮詢師滿意了,而他們就不滿意了。讓那些對他們有期望的人不滿,成為了他們表達憤怒的方式。
除了這個原因之外,諮詢進展緩慢的一個原因還跟來訪者潛意識的內疚感有關,來訪者無意識地認為是自己導致了家庭的不幸。所以,他們要通過糟糕的狀態來懲罰自己,既懲罰了自己,又報復了父母,他們會停留於自毀中難以自拔。
有些人似乎變成了永遠的青春期叛逆者。哪怕已經年齡不小了,他們永遠是反逆者,體制的反叛者,國家的反叛者,傳統文化的反叛者。這種反叛雖然表達了怨恨,但也付出了代價,關係的、社會適應的、工作的、未來發展方面的代價。
一種家庭的痛苦,在孩子身上延續著,過去、現在、將來。什麼時候真正和解了,或者放下了(有些人不再對父母有幻想,也不再怨恨,但不願意改善),那麼,才是心理解放的開始。
在心理諮詢中,為什麼需要談論原生家庭,談論與父母(或其他重要人物)的關係?原因在於,沒有解決的原生家庭問題往往成為自毀行為、心理癥狀、發展停滯背後的重要原因。談出了問題,釋放了情感,認識了自己,如果有可能,改善了與父母的關係,意味著心理發展阻礙的移除,那麼,潛在的成長驅力就會更充分地發揮。
我一直認為,父母給予孩子最有價值的禮物,不是金錢或家庭地位,甚至不是關心和陪伴,而是良好的夫妻關係。原因在於:良好的夫妻關係來源於健康人格,這為健康的親子關係打下了基礎;良好的夫妻關係才會將家庭打造成一個安全和溫暖的港灣,這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是至關重要的;良好關係下,父母本身是充滿著積極情緒的,這種狀態讓他們在為人父母時也充滿著快樂,這種快樂也會傳遞給孩子。
而想擁有良好的夫妻關係,重要的便是自身的心理成長。不斷地認識自己、認識對方;不斷地培養主動、關心、尊重、理解等積極心理品質,緩解自戀、剝削、控制、被動等不良心理品質的影響。學習心理學(特別是精神分析流派),一段良好人際關係的內化,一段好的心理諮詢關係,是走出原生家庭不幸,得以健康成長的途徑。
——
歡迎關註:俞林鑫心理工作室
※畸形的原生家庭的孩子
※原生家庭的那些事兒
※20180929原生家庭的一些碎碎念
※心理極其矛盾,覺得自己心理有問題,跟原生家庭,父母有關,腦子裡卻又蹦出,父母生你養你怎麼還能怪他們?
※孩子應該期待(或在心理上要求)父母無條件愛他/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