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如何保持自律

A 每天早晨5:55起床,下樓跑步、遛狗,吃一份讓你聯想到五星級酒店風格的早餐,利用出門上班前的3個小時學習/做點想做的事。(如果用來看電影,每年可以有300的閱片量;如果學英語,半年後可以用英文工作)

B 還是晚上刷手機遲遲不睡,早上一覺睡到9點20分,在10分鐘內匆忙扣扣眼屎,拽拽昨天沒有疊好而發皺的同一件衣服的衣領,迴避小狗失落的眼神,碰上大門。

通常我是狀態A,但偶爾也會處於B狀態。

B狀態在人生的不同階段,總會出現,原因也有多種,它也並不是不好或者有罪,有些時候我們只是在不同的複雜的環境下,用這種方式自我調節。

今天起和大家分享一個方法,在B狀態一段時間之後,如何回到A,並且保持相對一段時間的持續的自律:

在一張a4紙上,手寫一份為期21天的計劃,規定自己每天包括作息在內的計劃和安排,並且在21天內的每一天都以同樣的標準進行操作。我把這個計劃叫做L21計劃,L可以代表很多字母的縮寫,你可以賦予它相應的意義。

作為一個計劃,會涉及到工具、步驟、標準、注意事項等等,後面我會陸續分享,今天先說,在什麼情況下,你需要制定和執行這樣一份有固定周期的計劃。

什麼情況呢,就是你認為自己和我很像,是一個不太自律的小盆友鴨:早晨不想起床,只想平躺,四肢舒展到最後1一秒鐘;不想工作,捧著手機不斷地刷新豆瓣,知乎,朋友圈;不想運動,只想癱倒,地鐵換乘一定要擠電梯,等等。

表面上看起來自己是一個異常懶散的人,會不由自主地想到 好吃懶做、奸懶饞滑這些詞,但客觀的想想,其實自己也有過激情澎湃,廢寢忘食的時刻。有時候懶惰的冰山下,可能有多重原因,過往經歷,人生命題。舉個栗子,少做少錯,可能是自我價值感低,抵禦自卑感的方式。

所以任何時候都不要否定自己,放棄自己,和自己和解,不管是當下慵懶的自己,還是...emmm,嗯。然後用一些方法,訓練如何做到自律,並且保持自律。

以上這種懶散和拖延,就是適合用我提出的這個「堅持一定周期內重複做事」的方法。因為我們每天要面臨很多類似的選擇時刻:

比如早晨再睡十分鐘就起,十分鐘後到底起不起?每隔十分鐘就要面臨一次選擇,每多一次選擇,就是一次意志力的消耗。每多一次行動失敗,就是一次自信心的消耗;再比如,今天這個地鐵上我是聽英語,還是刷手機。再刷一會兒就聽,也是一次循環式疲勞而內疚的消耗;晚上要不要去吃麻辣燙,不衛生每次都拉肚子,但是___(今天不容易的理由,或者活著不容易的理由)。

這些只是「慵懶」的我們每天要面對的諸多選擇中的滄海一粟,從科學的角度,它們不僅每天要消耗大量給意志力和自控力供給的能量,並且我們大多數時候都是選擇失敗,為什麼呢?

在《自控力》書中作者舉了個例子。tom中午下樓吃飯,下樓的過程中提醒自己,要吃健康的低卡路里的,不要吃油炸的。tom來到這家快餐店,自信滿滿覺得自己是個有譜的人。

排隊的時候看到牆上電視屏里展示的新菜,某某沙拉,tom很滿意,覺得一會兒就點這個。當排到tom的時候,服務員問先生你好請問點點什麼。tom說,來一份雞翅套餐可樂加大。

然後tom拿著小票到隔壁取餐隊伍里接著排隊,表面正常人,心裡MMP。責備自己,覺得自己真是一個垃圾,一點自律能力都沒有。

但作者告訴我們,不是tom不好,不對,意志力薄弱,心裡沒數,沒有格局,而是因為大腦的作用原理。當你「想自己一會兒要點沙拉,這樣健康」的時候,大腦的「補償機制」就會啟動。

此刻你腦袋上冒出兩個小人,A說你應該點健康食物,B說你應該點油炸雞腿真的很香。當你排隊時候,心理決定要點沙拉的時候,也就是A小人勝出,大腦會認為A已經得到了滿足。為了一碗水端平,維持家庭秩序,下一輪,也就是真正點餐的時候,就應該要輪到B發聲的時候了。

這個場景基本上就是我們懶人每天中在各種不同選擇場景下,不斷重複的境遇。而且隨著每天這種選擇次數的增加,我們的自控力水平也在逐漸降低,就更難做出讓理智自己滿意的選擇。所以不用責怪自己,很多時候我們是真的「身不由己」。

怎麼辦呢?減少讓自己做選擇的機會和次數。提前做好選擇,世界都變得簡單多了。

在一個固定的周期內,在自己容易淪陷的事項面前,規定好同樣的一個標準,持續執行計劃,每天不用做選擇,不用想太多。這會幫助你搖身一變,成為別人眼裡的難能可貴的自律的人。

比如現在這個我,正在執行這樣的計划過程中,每天早晨6點起床,跑步,吃早餐。處理工作,學習,看一會兒電影。然後出門上班,路上學英語。

所以我在目前的計劃中,統一規定避免選擇的項目主要是:早起,跑步。然而在早期,或者在不同的階段下,我會規定一些事情的時間,比如每天幾點之前不刷微博、豆瓣;會規定一些禁止的項目,比如不吃麻辣燙,不喝酒,等等,根據當時具體的情境來做一個統一的「選擇」。

我前兩次主要分享了「早起」的好處,能緩解焦慮。以及早起的一些具體方法。在這段時間執行的過程中,我發現早起和很多事一樣,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不存在一個統一標準的規定是可以一直適用,它也需要調整,需要循環,需要不斷地「回到原點」,和「再出發」。

舉個例子,如果某個階段的生活/工作挑戰性非常大,「起床後1小時內不可以再繼續睡」這個執行標準就不適用,因為你會強烈而篤定地挨過一個小時,然後繼續回到床上逃避現實,睡到最後一秒鐘。所以我不斷地將這個時間延長,直到:「起床後隨後的上午11:59之前不能繼續回到床上睡覺」。在當時那個階段,這條規定發揮了作用,幫我推進了艱難任務的完成。但是長時間的不能「睡懶覺」,同時也是自控力的強烈消耗,且不利於恢復。所以現階段,我又重新將「回籠覺」的時間調整到早上7點。就是這樣,一直處在變化中,一直真誠的幫助自己保持自律。

總結一下:

無法自律的原因有很多,歷史的,生理的,所以要和自己和解

實現自律的方法之一,長時間的按照同樣的規定提前做好選擇,在不同階段和時期規定這樣的事項

注意事項,規則不是固定不變,隨時變化和調整

而,關於具體的方法,技巧,制定計劃的建議,陸續分享。

加油,懶人寶寶們


推薦閱讀:

聽過上百種時間管理的方法,我只推薦這10個
越自律,越自由
一月總結:持續進步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穩定
羽答 | 缺乏自律能力,擺脫不了壞習慣?

TAG:享受自律 | 自制力 | 時間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