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位著名雙語學校校長談教育的焦慮

目前看,我們的家長們還是無法容忍孩子整天無所事事,遊手好閒。但是這種人反而沒有什麼物質上的焦慮,他一直在思考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突然間某一天,這種人可能會開啟一個新時代。

——萬瑋,上海平和雙語學校校長,上海最受矚目的雙語學校之一的70後校長

一、對教育的焦慮,其實是對時代的焦慮

作為校長,我時常會面臨很奇怪的家長質疑。例如,同一時間,會有家長反映老師抓得太緊,也會有家長反映老師管得太松。

這兩種質疑的家長,恰好是典型的我們這個時代的產物。中國用了40年走過了發達國家200年的路,時代變化的速度是驚人的,一代人和一代人的價值觀、知識結構差異特別大。我們對教育的焦慮,往往不是教育的問題,而是這個時代的問題。

現在家長和教育者的主體還是70、80後,我也是70後,我一直覺得我們這代人是有心理創傷的,是不夠自信的。

一是跟我們成長的環境有關,我們經歷過國家閉塞、貧弱的階段,面對突然打開的世界,就像山裡的孩子走入大城市一樣,內心惶恐不安;

二是跟我們受過的教育也有關,我們那代人文精神先天缺乏,「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理科不好了才去選文科。更可怕的是,花了那麼多時間學理科,科學精神竟然也很匱乏;

三是跟時代的快速變遷有關,我們都經歷過信仰的崩塌,對很多事物的看法容易走極端,至於現在大家經常談的批判性思維就更缺乏了。

總結下來,70後家長的這種「不自信」就會表現為:「崇洋媚外」,月亮就是國外的圓;趕上時代紅利成為了社會精英,但內心總有不安,對物質很看重;價值觀分裂,經常會有一些自相矛盾的訴求。

我有個朋友在奶粉公司,他們做過一個「嬰兒奶粉選洋品牌還是國產品牌」的調查,70後幾乎全選洋品牌,80後則洋品牌和國產品牌都接受,90後甚至還傾向於國產品牌。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年輕一代沒有心理創傷,更有底氣,有自信。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70後這一代人確實推動教育有了很大的發展。講到底,教育不是學校推動的,是家長推動的。家長倒逼學校進行改革,雖然有很多的糾結痛苦,但教育水平總體來說是進步的。

二、東西方對比的焦慮,其實是文化不自信的焦慮

1、中國的基礎教育肯定是強的

我認為,中國的基礎教育肯定是比西方的基礎教育要強的。而且我一點兒不認為中國人的創新能力差。

很簡單,比如我們量子通信衛星的發射達到了世界最高水準。為什麼?因為這個領域是一個新興領域,我們中國和其他世界各國同一個起跑線。而另外一些西方長期有技術封鎖與核心機密的領域,我們就沒辦法,得一步一步來。

你不給我們核心技術,那我們就要從頭開始研究,而且你積累了那麼多年,我得一點點弄,需要時間。再說了,諾貝爾獎級別的項目絕對是需要燒錢的,創新跟經濟水平緊密相關,我們有錢了以後,才可以把優秀的人才吸引過來,不僅僅是自己的人才,也包括全球人才。

2013年由丹麥廣播電視台牽頭,選取了兩國教育水平相當的兩所公立中學:丹麥城市胡奧斯一個9年級的班級和中國哈爾濱市69聯中一個初三班級,進行公平公正的教育比賽。比賽項目為閱讀、數學、團隊合作能力、創造力、英語。

最後我們是4:1獲勝,而且他選的中國孩子還不是一線大城市的,是哈爾濱的。丹麥孩子在閱讀、數學、團隊合作、創造力上均敗給了中國學生,只在英語上挽回了一點面子。

大家開始反應過來了,原來中國的教育並不是比西方的差。中國孩子不會創新、思維局限,這樣的說辭有多少來自於媒體的不斷灌輸和自我暗示?

再比如英國的基礎教育,現在全面向上海學習。英國教育部宣布,英格蘭半數約8000所小學將在數學課堂上採用上海模式,我們熟悉的《一課一練》都成英國小學教輔了。

2、東方和西方的教育,沒有誰是絕對正確的

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絕對正確的事情,就是風水輪流轉。我以前做過一個比喻,中國教育和西方教育,其實像鐘擺一樣,在某一瞬間中國教育擺在左邊的高點,西方教育擺在右邊的高點,我們要用全面發展的眼光去看。

我們處於各自發展的不同階段而已。所以你去看世界教育格局,東西方的教育在互又在相互靠攏。我們在向西方學習,西方也在向我們學習。

這兩個鐘擺並不是完全一樣的鐘擺,因為教育背後的哲學與文化不一樣。即便有一天兩個鐘擺擺到同一點,也會擦肩而過。中國的教育哲學是功利化的。在中國文化中,教育就是要改變人生命運,就是光宗耀祖,就是學而優則仕。

為什麼錢文忠(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會說不相信快樂學習呢,快樂學習是西方的理念,中國的教育哲學認為,學習就是痛苦的,知識改變命運,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西方的教育為什麼是快樂的?因為它的起源就是一種貴族文化,有錢有閑的人才去接受教育。所以為什麼出來一個虎媽在西方會引起軒然大波?這是價值觀的劇烈衝突。西方認為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你家長憑什麼用這種手段去剝奪孩子的自主權利,你憑什麼去替孩子作選擇。

但是現在回過頭來,西方也在反思,他們的理念也有走極端的地方。比如太過於以兒童中心了,完全強調孩子自身的興趣和選擇,導致孩子連很多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都不具備,創新也是要有基本知識和技能作為基礎的。

東西方教育最後會達到一個平衡——西方會向中國靠攏,最後變成現實的理想主義,西方的教育是偏理想化的,達到現實的理想主義就比較平衡了。我們則向西方靠攏,最後變成理想的現實主義教育。

三、對擇校的焦慮,其實是對自我價值感的焦慮

1、家長對學校和老師的挑剔,是這個價值多元時代里很大的挑戰

很多家長都接受過高等教育,和我們的父輩不同,他們對教師不會那麼頂禮膜拜。他們對生活有自己的感悟,對教育有自己的理解。如果遇到一個老師,幾句話談下來,覺得在思想與精神層面不過爾爾,那麼他對你老師會有絕對信任嗎?

有時候,孩子會很困惑,跟家長說為什麼老師講的和家長不一樣,家長會說,老師講的不一定都對,但是要懂得怎麼和老師溝通。在一個價值多元的時代,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但是對於傳統的師道尊嚴的確是很大的挑戰。

許多家長儘管成了社會精英人士,但自我價值實現和幸福感並不高,對曾經接受的傳統中國式教育和自身成長路有深刻反思,如果發現學校教育依然停留在家長們讀書年代的水平,自然會有強烈不滿。

我接觸過許多家長,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無論是人格還是學識,都有一批讓我敬仰的人。他們在自己的專業方面是行家,然而即便談到教育,也有許多觀點讓我這個多年的教育從業者獲益良多。

絕大多數的家長都比較理性,也比較寬容,但總會有一些家長,特別焦慮,追求完美,專業很強,又恰好是指責性人格。這些家長對學校要求極高,學校管理和教師的專業性稍有欠缺,便風雨飄搖。

2、擇校和家庭教育的道理一樣,信任最寶貴

我曾在一篇文章里說過,家庭教育的下策是控制,中策是激勵,上策是信任。我想這也同樣適用於家長和學校的關係。

如果每個家長都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挑學校的缺點或者挑老師的毛病,到最後你會發現,沒有完美的學校。

從學校自身的角度,當然希望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為孩子們提供更好的教育,同時也希望和家長建立相互信任的關係。曾經有家長提出在教室里裝一個攝像頭,向家長直播,我說也有人建議我這個校長在辦公室裝個電子屏,所有教室都看得到。如果真這樣做了,我就失去了教師的信任,學校也不成其為學校。

實際上很多對學校的不滿或者焦慮,都是內心的投射。你不相信學校,不相信孩子,不相信朋友,不相信社會,也必將不相信自己。如果你有一個比較健康開朗的心態,你哪裡會看到那麼多問題。

所有的事情都有利有弊,正像一個硬幣的正面和反面,你喜歡正面,也要接納反面。

3、學校和老師最大的作用是什麼?

在牛津劍橋,導師帶學生就是周末把學生抓過去聊天,然後一邊聊天一邊抽煙,徐志摩也說過,「牛津的學生是教授用煙斗熏出來的」,就這樣四年大學熏陶出來了許多偉大的政治家、學者、詩人、藝術家。

學校最終是提供一個環境,讓你和你的同齡人在一起,這裡面有同伴的影響,但學校裡面真正起作用的是教師的人格。最後我們把學校教的東西全忘光了,剩下的東西是什麼?是人格。你說教師真正能夠在知識上教學生多少?我覺得99%教的東西都沒什麼用。

但是你會記住的是一些片段:比如聊起我們記憶最深刻的學校畫面,第一個場景就是班主任走進來說今天體育老師請假,我來帶班;或者是大家在自習的時候嘻嘻哈哈,一回頭髮現窗戶後面班主任的臉。留給孩子記憶的往往是這些東西。

真正的頂尖人才,不太可能被學校教育扼殺掉。事實上,任何教育都很難扼殺他們。任何時代,哪怕再壓抑都有一批獨立思想的人,這批人是真正的精英。你看好像萬馬齊喑,但只要有機會,條件成熟了,他們會一個一個地冒出來。教育能真正改變他們的,是人格,是氣質,以及與生養他們這一方水土之間的聯結。

四、放下焦慮,教育的進步一定會從現實主義走向理想主義

我給自己的定位是一個現實的理想主義者。光有理想是不夠的,要先學會生存。所以也要稍微現實一些,接點地氣。平和在小學升初中階段,已經做到了80%的校內直升。

按照許多學校的做法,減少校內直升比例,增加對外招生名額,完全可以招到更好的學生。我想的卻是,把校內直升比例提高一點,平和的孩子可以在小學階段過得相對寬鬆一些,有幾年的快樂時光。

我曾經在全校教師會議上舉過達爾文的例子,在教育者看來,達爾文小時候十分平庸,雖然家庭條件比較好,家長一路讓他讀大學,最後讀當時比較流行的神學,讀得很糟糕。他父親評價他整天遊盪、無所事事。

後來,他偶爾有機會乘船遠航,得以上船竟然是通過應聘一個陪船長聊天的崗位,必須有錢有閑才能報名,因為沒啥人報名,雖然船長也不太看得上他,也只能讓他上了。就是這麼一段乘船探險的經歷,最終成就了一位科學巨匠。

教育的進步一定是從現實主義走向理想主義。我們的下一代長大後,社會環境就可能允許達爾文那樣的學生出現。因為目前看,我們的家長們還是無法容忍孩子整天無所事事,遊手好閒。但是這種人反而沒有什麼物質上的焦慮,他一直在思考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突然間某一天,這種人可能會開啟一個新時代。

我們的下一代一定會出現很多這樣的對物質沒什麼渴望但在各種方面有奇思妙想的人才。前提條件是有一批偏理想主義的教育者在帶路,這些孩子才可能有機會走得遠,走得久。

五、未來是樂觀的,教育最終是由家長們都焦慮不斷推動的

家長用腳投票,公辦學校不滿意,就選擇民辦,國內學校不滿意,就選擇出國。無論是體制內的學校還是體制外的學校,都在家長的推動下前進。

不僅基礎教育,高等教育也同樣面臨變革。在上海,復旦、交大一直相互競爭,但現在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對手——上海紐約大學。上海紐約大學已經比復旦交大更難考。

有競爭是好事,良性競爭能促進雙方共同提高,能提升一個行業的整體水準。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上海的雙語學校、國際學校熱,對上海教育整體水平的提升是好事。

「所有的精英教育本質上是應試教育」,這句話我是贊同的。因為精英一定是選拔出來的,區別在於國內外的選擇標準不一樣。國外的學校能更加看重你的綜合能力,你不僅要通過筆試,還要通過面試;我不光看你成績,最後還要看你的氣質。

雖然這種選拔本質上也還是應試。其實孩子要達到這些標準也很苦很累,但是回過頭來,這些考察的東西和你未來的生活還是有連接的,是有用的。它雖然也是「應試」,但相對來說,更有價值。

家長們都要想想,你現在讓孩子去學的東西和他將來的發展是不是有連接?是不是符合這個時代發展的方向?如果不是的話,我是不是一定要把他按到那個模子裡面適應現在的篩選標準?我們不要責怪學校,學校是被家長推動的,我們要反觀自己。

我們的確有焦慮,焦慮是因為我們進入了發展的新階段,以往不焦慮的時候,這些焦慮的問題就不存在嗎?我們已處於一個高位,要知足,要懂得感恩。

整個社會是一個生態系統,它有一個內部運作的過程。民智已經開啟,那個思想禁錮的時代一去不復返。我們這一代人謙卑而自信,努力而焦慮,和世界上其他民族相比,我們付出更多,奔跑更快,而在各種多元的聲音,多元的力量無聲地角逐和博弈中,民族振興的能量也在不斷地蓄積。在焦慮中,我們會迎來美好的明天。

推薦閱讀:

華中師大數院的學弟學妹看過來,上岸經驗分享給大家
三本大學的學費為什麼這麼貴?大學四年要花多少錢?
20歲-30歲的人出國留學,最該學什麼?
如何看待花季少女學校內因瑣事吵架,一方被水果刀捅傷致死?

TAG:學校 | 教育 | 兒童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