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博士論「給孩子起名字/取名字/命名的幾種優雅思路」
今天受邀回答下面這個熱門提問,也是對自己取名心得的一次梳理,故記錄下來與大家分享。
給孩子起名字/取名字/命名有哪些優雅的思路?謝邀。最近受出版社邀稿(書名初定為《鄧博士取名實戰寶典》),正在梳理修改往年取名舊文,也準備於知乎創作一個大型的取名知識技巧連載分享帖,一方面是為自己的新書及受邀赴各地月子中心開《鄧博士取名文化講座》寫稿,另一方面也是真心覺得知乎是一個極好的知識展示交流平台,希望能以自己多年姓名文化研究及取名實戰心得拋磚引玉,得與廣大取名同好者交流意見,激揚文字碰撞思想而最終共同受益。故此回答內容較長,望大家能耐心細讀。
我特別欣賞提問者用的「優雅」這個詞,因為我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倡導詩意文化取名,所追求的就是「讓孩子美好人生,從一個詩意優雅的名字開始!」
要取優雅之名,確實需要優雅的思路,但在談優雅思路之前,我們需要先清晰優雅之名的標準,我之前嘗在舊文評析過好名字的標準,摘錄如下:
何為佳名?
試看大家公認之好名字:
孟浩然——《孟子》:「吾善養吾浩然之氣」
馬致遠——非寧靜無以致遠,非淡泊無以明志
江疏影——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周星馳——《滕王閣序》:「雄州霧列,俊采星馳」
共同點:
文化內涵耐人細品,有餘韻悠悠之味
名字姓氏渾然一體,有度身定做之妙
意境清新引人遐思,有畫面聯想之美
出口成章文采斐然,有易於介紹之便
富於教益堪作座銘,有熏陶品格之誡
概而言之,則是「味、妙、美、便、誡」,五者兼得則可謂經典之優雅佳名;由此標準則可推演出取優雅佳名的幾種優雅思路:
一、 名取詩書氣自華,出口成章文采斐——文化典籍取名法
2010年我曾撰文《名出詩書氣自華——鄧博士論取名之文化內涵》,首發於我的新浪認證專家博客,同時被推薦發表於新浪育兒博客首頁及騰訊星座頻道首頁,並獲得騰訊星座頻道大師博文「當周熱文排行榜」第一。文化取名法或稱典籍取名法是我國的國粹之一,博大精深而源遠流長。古人取名,市井平民,講究五行相補;官宦文人,則首重文化內涵,取名往往有出處,大多淵源於諸子典籍和文學名篇,甚至有「男必楚辭,女必詩經;文必論語,武必周易」的傳統說法。
文化典籍取名法案例:
潘岳,字安仁,取名於《論語》的「仁者樂山」;
王維,字摩詰,名字取自佛家經典《維摩詰經》;
白居易,字樂天,名出自《中庸》「君子居易以俟命」,字取自《周易》「樂天知命,故不憂」;
王安石,字介甫,名字取自《易經·豫卦》「其介如石」,「甫」為男子美稱;
錢謙益,字受之,取名於《尚書》「謙受益」;
柳如是,名字取自辛棄疾《賀新郎》詞「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康有為,名字取自《孟子》「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這種取名方法一直傳承到現當代
如:蔣中正,字介石,名字來自《易經·豫卦》的六二爻辭:「介於石,不終日,貞吉」。《彖》曰:「『不終日貞吉』以中正也。」
朱自清之名出自《楚辭·卜居》「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
謝冰心、沈冰壺,「冰心」、「冰壺」兩名皆出自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李宗仁,字德鄰,取自《論語》「里仁之為美」及「德不孤,必有鄰」;
戴望舒,「雨港詩人」,「望舒」取自《離騷》「前望舒使先驅兮」;
魯迅,取名原名周樹人,「樹人」出自《管子權修》:「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胡喬木,國家領導人,「喬木」出自《詩經·伐木》 「出自幽谷,迂於喬木。」……
如今的演藝名人取名也多有文化出處
除了上舉的周星馳、江疏影,著名的還有:
張學友,名字取自《禮記·學記》「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瓊瑤,名字出自《詩經·衛風·木瓜》「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俞飛鴻,名字出自蘇東坡的詩句,「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劉若英,名字出自《楚辭》「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
白敬亭,名字取自李白「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
莫文蔚,名字出自《易經》「君子豹變,其文蔚也。」
任賢齊,名字出自《論語·里仁》「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文化典籍取名法優點:
1、 名字富於內涵而耐人品味;
一般名字往往只有字面寓意,而取自文化典籍的名字則多了一層源自名字文化出處的深層意蘊,因此更有內涵與品位空間。
2、 名字出口成章而易於介紹;
一般名字自我介紹時只能從單字說起,如「我叫蔡徐坤,雙人徐,乾坤的坤」,往往乏善可陳,也引不起大家的注意;而有文化出處的名字卻可出口成章,如「我叫江疏影,取自『疏影橫斜水清淺』」,不僅易於介紹,更讓人留下深刻好感。
3、 有助於孩子贏得高文化素質人士的欣賞;
我於大學任教十數年,所帶學生不計其數,印象深刻者,除了天賦或個性突出之人,再就是姓名富於文化內涵者。猶記經年前為學生新開《詩詞鑒賞》課程,讓學生自我介紹,同學們大多從名字說起,然往往乏善可陳,直到一位女生出口成章:「我叫向小園,取自古人詠梅名句『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父母希望我做一個有獨立品格而不隨波逐流的人,象寒梅般經霜傲雪而暗香依舊、不改初心。」之前波瀾不驚的課室頓時爆發經久不衰的掌聲,我亦不禁為之擊節讚賞;而由於愛名及人,直到如今,我對該學生尚保留著深刻的好感。
4、 有助於從小培養孩子對國學文化的興趣;
小孩心性如白紙,是最容易接受指引的年齡,如名字取自經典文化典籍,父母再加以引導,孩子很容易從小產生對國學文化的興趣,如乙丑(2009)年我曾為一孩子取名為「譚笑鴻」,取自《陋室銘》千古名句「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並因此與孩子家長譚兄結緣為好友,據譚兄所言,孩子特別喜歡譚笑鴻這個名字,因為每次介紹名字時都出口成章得到別人的稱讚,所以愛屋及烏,才四五歲就把《陋室銘》倒背如流,其他的國學名篇和劉禹錫的代表詩文也記了不少。
5、 有助於增強孩子展示自我的主動性與自信心。
一些取得不好的名字是孩子一生之痛,如一個本科同學(華南師大中文99屆)叫楊偉,一個學生叫范劍,每次說到名字都被人取笑,對他們來說,最怕的事情莫過於自我介紹。相反,富有內涵而出口成章的文化佳名則會給孩子帶來極大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像上面說的譚笑鴻小朋友,譚兄說他最喜歡跟別人說自己的名字,每次有新老師讓自我介紹他都搶著舉手,而每次都能得到大家的稱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和習慣,讓孩子更有動力和信心去主動展示自己,為自己贏得更多的機會。
文化典籍取名法要點:
1、 文化出處須經典
經典方能流傳,流傳方能沉澱,沉澱而後有內涵與品味空間,故文化典籍取名其文化出處必須經典,不強求千古名句婦孺皆知,但至少是產生較大影響形成文化沉澱的名篇佳句,才能達到出口成章予人好感的效果;而現在網路各種取名軟體隨意拼湊不知名詩文中兩字便稱文化取名,其出處連我這個古代文學雙博士後也未曾聽聞,實有牽強附會之嫌。
2、 選典思路要清晰
中國文化五千年傳承,書籍和作品浩如煙海,如何選擇名字文化出處,需要一個清晰的思路來有的放矢,否則容易搜索枯腸煞費苦心而最終難覓意合。這個思路取決於你的個人偏好,一般而言,如喜歡名字富於教育意義的可以優選《論語》、《禮記》、《尚書》、《孟子》、《大學》、《中庸》等儒家典籍;喜歡名字優美動人的可以優選《詩經》、《楚辭》及唐詩宋詞名篇;如教育意義與優美意境都想兼顧的話則可以優選《莊子》,蓋《莊子》寄深刻人生哲理於瑰麗壯美之寓言景象中,易得意與景兼備之佳名,也可以考慮在儒家經典中選優美之典故(如《論語》「風乎舞雩」之典故)或在詩詞作品中選說理名篇(如我曾據朱熹《觀書有感》名句「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為一女寶取名為「許清如」),這樣可以在較小範圍內取到教育意義與優美意境兼得之佳名。
如希望文化出處與孩子有相關,可以進一步縮小選典範圍,如一位特別仰慕本家文豪蘇東坡的蘇姓家長求名,我為其千金取名為蘇雨晴,取自蘇東坡優美詩句「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及蘇東坡著名詞作「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又如之前談及的譚笑鴻小友,也是因為譚兄特別仰慕同鄉先賢劉禹錫,故我從劉禹錫千古名篇《陋室銘》為其取名;孟浩然一名取自本家孟子名句「吾善養吾浩然之氣」,也是類似思路。
3、 取意用字得精髓
選定文化出處後,具體的取意及用字也極其關鍵,必須領會該文化出處之核心精髓,並選用最適合的字入名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如孟浩然一名取自名句「吾善養吾浩然之氣」,該名句之核心精髓為「養浩然氣」,故選字入名就應該圍繞此精髓,孟浩然選「浩然」兩字入名,張養浩(元曲名家)選「養浩」兩字入名都是得其精髓之佳名,如我們選擇「吾善」、「善養」、「然氣」「之氣」等組合字入名則效果相差甚遠。
二、 佳名天成妙手得,渾然一體印象深——結合姓氏取名法
一個優雅佳名除了要有文化內涵,還要有巧妙構思,蓋妙之一字乃名字最為人擊節讚賞之處。相對而言,文化內涵往往需要細品,而巧妙則更為直觀,能瞬間引發別人驚嘆與讚賞之情,讓人馬上對名字產生深刻好感。取名之妙有多種,如融孩子出生時、出生地信息或母親姓氏入名,讓名字更富於紀念意義,如易烊千璽一名就是巧用千璽諧音「千禧」紀念他於2000千禧年降生;又如我給一孩子取名王子和,則是巧用和與「何」之諧音融母親姓氏入名;這些結合生辰生地或母姓取名法固然巧妙,但不足是需要解釋才能讓人領會其中妙處,所以此處暫不展開談論。而最直觀的巧妙取名法莫過於結合姓氏取名,因姓氏已在姓名之中人人可見,如取名能結合姓氏渾然一體,可讓人馬上稱妙而印象深刻。
結合姓氏取名法思路:
1、 姓氏原字與名字同一文化出處;
唐代茶聖陸羽,字鴻漸,名與字皆取自《易經·漸卦》名句「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錢鍾書《圍城》主角方鴻漸一名亦是取意於此);晚清著名文人王國維(《人間詞話》作者,原名王國楨)名字則取自《詩經·大雅·文王》「王國克生,維周之楨。」又如我為近年為孩子取的一些名字,許清如取自《觀書有感》「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杜若洲(母姓姓周)取自《楚辭》「采芳洲兮杜若「;高維岳(小名駿駿,馬寶寶)取自《詩經》「嵩高維岳,駿極於天」;高自遠取自《詠蟬》「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都是姓氏原字與名字同一文化出處渾然一體而讓人拍案叫絕,可謂妙手偶得之天成佳名。
如姓氏原字與名字取自同一著名成語,則特別的巧妙渾然而上口好記,因為著名成語大多已經被人們讀順口了,如葉知秋(一葉知秋)、馬識途(老馬識途)、程立雪(程門立雪)、高可攀(高不可攀)等,但由於很多人都能想到難免重名率會偏高。
2、 姓氏諧音與名字同一文化出處;
然而要求姓氏原字與文化出處渾然一體屬於可遇不可求,難度極高,巧用姓氏諧音就成為了一種行之有效的替代方法,如星爺的名字就是巧用周與「州」的諧音取自千古名篇《滕王閣序》名句「雄州霧列,俊采星馳」,而我這些年取得的滿意佳名很多也是取用此法,如譚笑鴻巧用譚與「談」之諧音取名「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付書華巧用付與「腹「之諧音取自」腹有詩書氣自華「。
3、 姓氏寓意與名字構成統一意境。
如馬致遠,雖然姓氏原字與諧音都沒有出現於「非寧靜無以致遠」的文化出處中,但從姓氏寓意來理解馬為致遠之物,人稱「千里馬」,與致遠一名搭配構成統一意境而讓人覺得非常的巧妙;又如江疏影,江者,水也,與「疏影橫斜水清淺」之文化出處完美呼應而渾然一體;其他的如林風眠、張天翼、江中舟、雷聲遠、梅蘭芳等,不一定有經典文化出處,但姓氏與名字之間構成統一意境或畫面,也是很巧妙的名字。
還有一些姓氏拆字或添減取名法,拆字法如舒舍予、章立早、何可人、雷田雨等;添減法如王玉、石磊、吉喆、林木森等;這種取名法雖然也結合姓氏而讓人覺得巧妙,但方法單一,同一姓氏往往取出相同的名字,重名率很高,所以不太推崇。
三、 名中有畫更有詩,動人最是意境美——詩情畫意取名法
除了巧妙,優美是另一個讓名字最能打動人的主要因素,古人質樸,取名多以寓意為主,審美為次,但隨著文化的發展與物質的豐裕,人們對於美感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當今「一切看臉,顏值為王」的時代,名字的優美度就如人之顏值,往往決定了人們對其第一印象。據報道:麻省理工學院心理學教授嘗作過實驗,將若干男女照片放於網上,並配以假名,讓網友為其魅力評分;經日後,換上不同名字,讓網民重新評分。結果發現,所有人於換名後,魅力評分皆發生頗大變化:同一個人的照片,名字越優美好聽則評分越高。可見名字是否優美,對人能否贏得魅力好感,是何等重要——不然,現今之明星藝人為何紛紛不吝重金,也要取一個比自己原名更優美之藝名?
詩情畫意取名法思路:
1、 用富畫面美感的字入名
2、 從優美的詩文名篇取名;
這兩種思路都很好理解,所以不展開論述,當然最理想的是兩者兼顧,即從優美的詩文名篇選用富畫面美感的字入名;如俞飛鴻,取自蘇東坡優美詞句「人生到處知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從中選取最富於畫面美感的「飛鴻」兩字入名,則整個名字富於文化內容耐人品味而又優美動人。
詩情畫意取名法要點:
1、 選擇清新字眼入名
清新是美感的重要因素,富畫面美感的字很多,但隨著時代審美觀念的變化及部分取名用字的過高頻率使用,很多原本很優美的字如今已經給人偏老氣和俗氣的感覺,如艷、麗、芳、茂、梅、蘭、松、鶴等,盡量考慮用更為清新的字眼來替代以帶來清新美感,如同樣取意花草茂美,前人男性名字多愛用「茂」,女性名字多愛用「芳」,以致兩名泛濫日漸變俗變老氣,我們可考慮男性用「芃」字,女性用「芊」字替代,則同樣是寓意花草茂美,但卻給人耳目一新之特別美感。
2、 提煉美飾字眼入名;
很多人取名為追求名字的畫面感而堆砌景物名詞入名,如張松柏、李梅鶴、陳帆舟、王風月等,這樣取名固然會有畫面聯想,但並非最好的思路,美感在質不在量,所以最好的思路應該是一個景物名詞搭配一個美飾字,組成一個更加優美具象而渾一的畫面意境,所謂「美飾字」者,優美的修飾詞也,可以是形容詞,也可以是動詞,如上舉的陳帆舟不如陳晴舟,李梅鶴不如李鳴鶴,王風月不如王風眠;晴舟一名讓人聯想「水光瀲灧晴方好,此時最宜泛舟行」之動人山水;鳴鶴一名讓人遐思「鶴鳴一聲九天上,便引詩情到碧霄」之清麗畫面;風眠一名則讓人感受「枕風而眠、聽花開落」之閑適意境,由「晴」、「鳴」、「眠」這幾個美飾字帶來的審美效果無疑比堆砌名詞的帆舟、梅鶴及風月等名更優美動人而更有品味空間。
3、 最好結合姓氏入名;
不考慮姓氏的話,名字往往只有一兩個字,能帶來的畫面聯想美感難免有限,而結合姓氏則讓審美聯想空間得到極大擴展並能營造更加完整渾一的畫面意境。如上述的帆舟不如晴舟,梅鶴不如鳴鶴,風月不如風眠;如結合姓氏的話則陳晴舟不如江晴舟,李鳴鶴不如秋鳴鶴,王風眠不如林風眠。故我覺得著名畫家林風眠(中國美院首任院長)一名既用字清新,又提煉出精髓之美飾字(眠),更能結合姓氏渾然一體,可謂美名之典範;如要結合經典文化出處的話,江疏影(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一名也可稱難得之文化美名。至於結合姓氏難度大,也可以參考我在「結合姓氏取名法」論述中的巧用諧音法,因讀音是名字的第一要素,大家看到名字第一行為往往是心中先把名字念一次,所以巧用諧音其實是非常直觀而有效的,如范(泛)晴舟一名就與江晴舟不遑多讓,余躍龍一名也能馬上讓人聯想「魚躍龍門」之吉祥寓意及《春江花月夜》「魚龍潛躍水成文」之優美畫面。
四、 名以蒙正詩庭訓,雅名作伴歲月芬——以名作則取名法
古時風氣較為質樸,不如現在這般看臉看顏值,所以對名字的審美觀及巧妙度沒有過度追求;而往往更重視名字的文化寓意及教育意義,甚至把取名當做子弟童蒙(早教)之始。魏王昶《誡兄子及子書》詳盡記錄自己給眾子侄取名的寓意及銘誡作用,最後曰:「古者盤盂有銘,几杖有誡,俯仰察焉,用無過行;況在己名,可不誡之哉!」 尤其唐宋以降,銘誡訓勉是古人取名的第一要旨,而受名者也非常重視自己名字寓意,將其訓誡之意視作人生座銘並奉行終身,這是中國取名文化的一個優秀傳統,冰心、朱自清、陶行知等人取名改名也是遵從此傳統,以所取之名為自己座銘並為之踐行一生。
以名作則取名法思路:
1、 結合父母對孩子品格期待取名;
以名作則取名法核心宗旨在於對孩子良好品格的塑造培養,故以此法取名首先要明確自己對孩子日後品格的期待,換言之,就是我們希望孩子成長為具有怎樣品格的一個人?當我們對這個問題思考清楚了,就可以有的放矢的為孩子取富於訓誡意義的佳名。如毛澤東希望女兒具有「多幹事少說話」的實幹精神,故取名李敏、李訥。我們希望孩子具有溫潤如玉之謙謙君子品格的話,則可用帶玉的字眼入名,如玉、璧、瑜、珂、璇、瑄等;希望孩子擁有千里致遠之持久進取品格的話,則可用帶馬的字眼入名,如馬、駿、駒、驊、驄、驥等。
2、 結合富於訓誡意義的典籍取名;
中國富於訓誡意義的文化典籍眾多,許多富於教育意義的佳名都是取自文化典籍,如上舉的毛澤東女兒李敏、李訥兩名,就是取自《論語·里仁》「訥於言而敏於行」。結合富於訓誡意義的典籍取名不僅讓名字更富於文化內涵和教育意義,而且可以讓名字更清新,因為最富訓誡意義的字眼如仁、義、禮、智、信、德、敬、謙、和、恭等多被古人用濫,而結合典籍可以選取較為少用的字眼入名而使名字不落俗套,如唐詩人白居易一名取自《中庸》「君子居易以俟命」、數學家陳省身一名取自《論語·學而》「吾日三省吾身」,都是結合典籍頗為清新而又極富訓誡堪作座銘之佳名。
3、 結合孩子所表現品性特徵取名;
如是改名,或取名時孩子已表現出一定的品性特徵,則可以更有針對性地結合孩子所表現的品性特徵取名。如數年前有一家長求為孩子改名,說孩子最大毛病就是太慢性子,做事總是拖拖拉拉,我為其取名為「佩弦」,取自著名成語及典故」韋弦之佩」,出自《韓非子·觀行》:「西門豹之性急,故佩韋以緩己;董安於之性緩,故佩弦以自急。」 以此名警醒孩子改正自己的不良品性。據後來家長所云,該孩子在佩弦一名的訓誡及父母的監督下,慢性子愛拖拉的毛病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以名作則取名法須知:
1、 訓誡宜細宜實而忌大忌空
數日前我曾回答一個名為「起諧音成語的名字怎麼樣」的知乎問題,提問者問:「我有個叔叔姓劉,叔媽姓方,倆人給孩子起名叫劉方百世,這樣真的好嗎?」我回復父母給孩子取名,名字所寓之期待不宜過空過大,以免給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壓力,也容易給別人帶來浮誇之感。期待如此,訓誡亦然,過大過空的教育意義如空中樓閣、海市辰樓可望不可及;而相反,好的訓誡佳名往往落於細處與實處,如上舉的毛澤東女兒李敏、李訥兩名所寓之實幹精神,朱自清一名所寓之廉潔品格,陶行知一名所寓之行以踐知理念都實實在在地對名主品行帶來熏陶助益。
2、 需多加以後續引導及監督
古人把取名當做童蒙之始,取了一個富於教育意義的名字,還需要父母長輩引 導孩子充分領會自己名字的訓誡之意,並加以監督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為了讓受名者更好地領會自己名字的訓誡之意,甚至產生了一種中國獨特的文化體裁——《名字說》,既古人給子弟或別人取名後專門創作一篇《名字說》以贈受名者,文中詳盡闡述名字的文化寓意及訓誡意義,讓受名者更好地領會自己名字之真義及取名者之良苦用心。
據我博士後科研課題《宋代名字說及命名文化研究》一文研究成果顯示(我於宋人各種文集共鉤沉收集名字說近六百篇):有宋一代,幾乎所有著名文人如歐陽修、范仲淹、王安石、三蘇、四學士、曾鞏、朱熹、黃庭堅、秦觀、陸遊、辛棄疾、文天祥……都有創作名字說,記錄自己為他人取名之訓誡寓意。如蘇洵給蘇軾、蘇轍取名後就專門撰有《名二子說》一篇,闡述「軾」、「轍」兩名之寓意並教育兒子日後為人處世之道,其中釋「軾」一段云:「輪輻蓋軫,皆有職乎車,而軾獨若無所為者。雖然,去軾,則吾未見其為完車也。軾乎,吾懼汝之不外飾也。」寄寓了希望蘇軾日後懂得明哲保身之訓誡。
為後輩子弟取一文化雅名,並以名字所蘊訓勉之意,對其進行品性熏陶,此乃中國古代文化家庭童蒙教育之始,也是我倡導文化取名,提出「名以蒙正」取名理念之初衷,為孩子取一富於教育意義之文化雅名,以作熏陶孩子品格完善之人生座銘,理應成為現代家庭教育之重要內容。
以上為我於多年姓名文化研究及取名實戰中歸納的最主要幾種「優雅」取名思路;當然取名之法眾多,一時難以盡述,如對名字音義形的選擇搭配,以及周易五行的後天補救等,留待《鄧博士取名技巧心得大型連載分享貼》一文再與大家細細分享;有興趣者可關注我的「姓名文化」專欄。
歡迎大家留言交流心得,所謂「佳名共欣賞,疑義相與析」,與同好者分享探討乃人生樂事;願天下孩子美好人生,都能從一個詩意優雅的名字開始!
推薦閱讀:
※最全的室內風水知識-陳老夫子起名改運
※中國最厲害的起名專家-精選!適合雞年寶寶的好名字大全
※易經起名究竟該怎樣選用五行互補?
※給寶寶起名乳名要「五不要」!乳名好聽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