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反感長輩的「教育」?


封建社會有一種鮮明的特徵:大傢伙兒都是農民。人們能團結在一起,往往不是因為互相需要,而是因為大家共享一樣的生產方式和生活經驗。人們也會跟鐵匠、篾匠打交道,但是這種關係過於稀薄,農民主要還是跟農民在一起,因為大家都在一個村裡種地。

現代社會有一種不同的特徵。有人種番茄,有人收購了番茄賣去工廠,有人生產番茄醬,有人把番茄醬賣到飯店,有人是廚子。每個人都不一樣,人們串在一條條的鏈上,反倒更加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從個人的角度出發,如果你是封建社會的農民,你的人際關係網像一池子海洋球,你身邊的所有人都跟你是差不多一樣的球,看起來湊得挺緊的,但是你們本質上沒有太多聯繫。1)這時候家族血緣關係就是最緊密的聯繫,長輩作為家族關係的核心節點,要尊重他們的安排;2)因為大家都是農民,你不知道的、長輩知道的,恰恰是你謀生所需要知道的,所以必須尊重長輩的教誨;3)農業跟氣象有緊密的聯繫,氣象是有周期的,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波動周期,經歷過就是經歷過,沒有經歷過就不懂。這種情況下,誰活得長,誰見得多,年輕人不可能比長輩還知道的多,所以要聽長輩的。

如果你是現代社會的人,以你為中心,生髮出盤根錯節的網路,可能你身邊的一大部分人跟你做的不是一種工作,可能你連你伴侶的工作的內容都不甚清楚,但是你需要他們,他們需要你,你們相互依賴的程度,遠遠超過一個農民需要另一個農民。當然,現代社會也存在同僚,同學,程序員還是會認識更多程序員,廚子還是會認識更多廚子,同行、同事在你的生活中仍發揮主要作用。但你也越來越離不開跟你完全不一樣的人。可是無論如何,人越來越不需要大家族關係網,人和人的差異越來越大,如果長輩和你工作不一樣,那誰也指導不了誰,而且信息爆炸,技術進步飛速,年輕人比長輩可能還有信息優勢。

其實現在人很積極的,他們每天上網學習各種信息,他們上趕著聯繫各種校友、上司、老師,他們每天想盡辦法就是要接受長輩的教育。這種教育是人際關係網路上,來自上下游的信息和視角,而不是一顆海洋球從臨近的幾顆海洋球那裡了解一些雞毛蒜皮的瑣事。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查看了我過去一周的微信簡訊記錄,看看我向哪些人請教了我不知道的問題——同行,醫生,律師,中介。我太需要跟人學習了,為了打聽點兒事兒,被朋友笑話一頓,完了還得請人家吃飯,我也沒反感。雖然我這麼好學,但我也很多年沒有跟德高望重的表姨聯繫了,老人家一輩子沒怎麼離開農村,上次見面,她告誡我隔壁縣的人道德水平都有問題,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華夷」大防,千萬不要和他們打交道。

要是強行咬文嚼字,年輕人並不反感長輩的教育,他們特別希望得到更多,只不過不是從原來那種八竿子打不著的長輩那裡接受教育罷了。


因為時代所限,社會斷層,我們的「長輩」自身大多數沒有受過良好的通識教育。

即使教育層次較高的,一般也不具備持續學習的資源和意識,離開學校後,知識系統已經不再更新了,而被各種電視節目和公眾號粗製濫造的內容漸漸填塞。

所以他們對「後輩」的教育,在理念上,更多是一種個人經驗主義的灌輸,在方法上,機械重複,簡單粗暴。

甚至可以說,他們的目的並非是傳授給後輩正確的知識或信息,而是通過所謂的「教育」,完成對自己個人價值觀的書寫和肯定

電影《狗十三》中的這一幕,可以說是很有代表性的:

這位長輩還算是個「讀書人」,引經據典之間,引來左右一片稱讚。他故作謙遜,實則坐在鄙視鏈的頂端談笑風生,臧否四座。

他這一代中國人,信的不是知識或理論,而是屁股底下的這個位置。

我比你資格老,我坐在這個位置上,我說的話就是供你深入學習的課本。

你坐在這個位置上,說什麼我也得聽,不僅聽,還得鸚鵡學舌,舉一反三。

這其實不是教育,而是一種試探,一種控制,一種確認勢力範圍的手段。


曾經看到過這樣兩個段子:

我們不需要知道電子遊戲是什麼,它會不會造成近視,它會不會上癮。

我們只需要一個背鍋俠,一個可以掩蓋家庭教育失敗,學校教育失敗,社會教育失敗的東西。

現在它叫遊戲,十五年前他是早戀,三十年前他是偶像,三十五年前它是香港電影,四十年前它是武俠小說。

三十年前,人們驚呼流行音樂會毀掉下一代;

二十年前,人們驚呼電視節目會毀掉下一代;

十年前,人們驚呼電腦及網際網路應用會毀掉下一代;

現在,人們開始驚呼手機會毀掉下一代……

人類發展的歷史證明:「沒有任何力量能毀掉下一代,除了上一代。

我給這個所謂的「上一代」取了個外號:家庭教育

在很多家長心裡,毀掉孩子的是什麼?

早戀、小說、遊戲廳、網吧、手游、漫畫,最終連電視都算在了裡面。

現在我們再來看看所謂的「教育」更準確的來說:說教。

當然如果你經常走親戚還能聽到以下神奇言論:

「連地都掃不幹凈,以後還怎麼成功?」

「吃飯都漏飯粒兒,以後還怎麼干大事?」

「走路這麼慢,以後怎麼去跟人家競爭?」

可能你們聽到會笑,因為這太像現在標題黨取標題的方式 了,但是我看到孩子自卑或不服氣的表情以後卻很難再笑出來。

聽得多了,他們他們會厭煩,但是每聽一次都會在心裡留下一道痕,一點一點地雕琢他們的靈魂。

最後他們會發現自己很成功的做到了一件事:成功地將自己的焦慮複製給了孩子。自媒體販賣焦慮的目的是謀取利益,家長傳遞焦慮的目的是謀求心安。

而自媒體未來的回報是金錢,家長未來的回報卻是和孩子的隔閡、矛盾以及孩子一生惶惶不安的陰影。

中國式家長內心很愛孩子,但沒有用對方式,以至於孩子很難理解和接受這樣粗暴的愛。

他們下意識地沿襲傳統思想,將孩子與自己的關係視為上下級關係,一味盲目地卻捍衛自己的尊嚴,不管對錯地抄襲模仿老一輩「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肆無忌憚地像孩子傳輸焦慮,最終得到了物極必反的結果。

他們想和你說話,卻從不給你平等的身份。

他們想和你溝通,卻一被質疑便是劈頭蓋臉的語言暴力。

他們想讓你變得強大且自信,卻讓你在家裡對他們唯命是從、唯唯諾諾,在人前對你加以數落、批評甚至謾罵。

你做錯了,他們要指責你及你的所有行為,卻不幫你想辦法。你做對了,他們欣喜若狂,逢人便炫耀自己教育的卓越與成功,即使他們只是給了你一口飯吃。

他們太浮躁了以至於做不到良好的溝通和耐心的陪伴,偏偏這倆是家庭教育的兩條基本要義。

揭開浮躁焦慮的表面,我們只能看見他們的教育又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用自己的觀念來控制自己的孩子。

在心理學上控制型父母給孩子帶來的傷害也是難以治癒的:

控制型的母親一般有以下特徵:

高度神經質,易焦慮,容易被一些小事引發焦慮,焦慮產生之後需要向外界投注以緩解焦慮,缺少朋友,缺少自己的興趣愛好。

夫妻關係不和,覺得丈夫無能,如果父母經常吵架,對孩子會成倍傷害。

一方面嚴格管教孩子,另一方面又特別愛自己的孩子,不願自己的孩子獨立出去,一般通過指責、貶低、不信任等方式干擾與控制孩子。

被控制的孩子特徵

兒童期比較乖巧懂事,成績不會太差,願意為他人付出。

初中時期成績下滑(相對小學),如果下滑的嚴重,一般伴隨被孤立與被欺負,如果成績上游,一般較為孤傲,理想強烈。

高中期成績下滑嚴重,人際關係敏感,一方面渴望社交,另一方面又過分關注自我導致交友狀況糟糕。 開始反抗母親,但是又依賴母親。

成年早期較為嚴重者會與戀人有較大障礙,一般表現兩種極端狀況:過分控制自己的伴侶;在伴侶面前過分喪失自尊。 有焦慮症、社交障礙、依戀障礙等風險。

(你可能會因為自己與之完全契合而驚訝)

教育是為孩子鑄劍的過程,而這些家長似乎更願意在遇到猛獸前控制這個執劍人。

手裡沒有劍的孩子,任何東西都會成為他們的攔路虎。

——————————————

我是 @皮一下很開心 喜歡分享一些有趣的見解和乾貨,歡迎關注我。

往日部分高贊回答:

如何美白??

www.zhihu.com圖標男孩子什麼品質吸引女生??

www.zhihu.com圖標如果有一天你感覺你的女友不再那麼完美,該怎麼做??

www.zhihu.com圖標如何準備 PTE 考試??

www.zhihu.com圖標


謝邀~

題主給「教育」這個詞加上引號,其實已經點出了這個問題的核心:長輩式教育和我們喜歡接受的教育,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教育行為需要雙方來完成,信息發出者接收者

讓人更願意接受的教育,是以學生,也就是「接受者」為中心的。

而長輩式教育的特點是強調「發出者」

不知道大家是否感覺很多時候,與其說是幫助我們,長輩們總在強調自己(發出者)知道的比我們(接收者)多,這正是另令聽者不適的根源

下面,我們總結了一些長輩式教育的「經典」模式,很容易就能讓你想起過去的經歷:

1.對我們遇到的困難不以為然

在我們碰到困難或不順心的事時,我們可能會向閱歷更豐富的長輩傾訴煩惱,請教經驗。這是因為潛意識裡我們覺得,經歷過這些事的長輩應該不僅能對自己當下的處境感同身受,還能給我們指條明路。但很多長輩所做的與此正相反:他們不僅不認可我們的感受,還要把聚光燈轉向本不應是教育主角的自己(發出者)。

如果長輩對我們的處境毫無同理心,只是一味地說「這算什麼!」「我們那時候比你面對的糟糕多了」「你呀,還是太年輕了,堅強點」,我們只會覺得自己的感受不被尊重,長輩不站在我們的角度思考。這樣的交流方式,必然會激起我們的反感情緒 (Shenk Fruzzetti, 2014)。

2.看似關心,其實並未認真傾聽

舉個簡單的例子:小明最近在提高數學上付出了很多時間和精力,但他同時覺得自己沒有很好地平衡學習與生活,時間管理上做得不夠好。長輩很有可能抓住「數學」這個關鍵詞,開始教育小明:「數學這個東西啊,就是得做題。我們當年xxxxx……」但其實,數學成績並不是小明最關心的問題。

通過這個例子,不難看出長輩式教育之所以令人反感,是因為長輩往往做不到真正意義上的積極傾聽(active listening)。在傾聽或觀察我們的情況時,有些長輩一旦捕捉到一個熟悉的關鍵詞/關鍵點,就開始「斷章取義」,以為已經看懂了問題的全貌,繼而陷入他們自己的思維定式。口述自傳,順便展示一下自己的能力,這種單向又「跑偏」的信息輸出,無疑也會引起接收者的不適。

3.看問題不結合時代背景

與上一條類似,長輩容易把自己的經歷當做「標準答案」,斬釘截鐵地給出一些過去合適、當下可能不適當的建議。在長輩眼中,我們永遠是孩子,吃過的飯還沒他們吃過的鹽多。他們的出發點無疑是好的,但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化,有些經歷已經不能給我們做參考了(Elder Jr, 1998)。而長輩,尤其是年紀較大的長輩,常常意識不到這一點,給出建議的態度還無比強硬。過時的內容和強硬的態度加在一起,更難讓我們接受。

當然,晚輩也可能存在一些問題

雖說」人類的本質是復讀機「,但每個人打心底都希望自己是與眾不同的。心理學上有一個叫做」個人神話」(personal fable)的概念:雖然我們聽過無數人」摔跤「的故事,但我們總覺得自己是不同的,我們不會犯同樣的錯誤。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我們長輩的教育令我們反感——你當年這樣,不代表我一定會這樣(Alberts, Elkind, Ginsberg, 2007)。有這種想法是人之常情,也是較難避免的。

所以,「長輩式教育」令人反感,並不是因為他們說的永遠是錯的,反感更多來源於他們「教育」的方式。經歷的多少不應決定談話中地位的高低。人生閱歷應該用來理解、包容他人,而非貶低他人的感受。

即使不是長輩,換做任何人,因為自己經歷過一些事,就開始滔滔不絕地講述自己,擺出一副高人一等的姿態,不僅令人生厭,還會把聽眾越推越遠——每次故事的主角都會變成你,那我下次何必還來求助?

以上~

References:

Alberts, A., Elkind, D., Ginsberg, S. (2007). The personal fable and risk-taking in early adolescence.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36(1), 71-76.

Elder Jr, G. H. (1998). The life course as developmental theory. Child development, 69(1), 1-12.

Shenk, C. E., Fruzzetti, A. E. (2014). Parental validating and invalidating responses and adolescent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An observational study. The Family Journal, 22(1), 43-48.

====================

歡迎關注我們哦:KnowYourself

泛心理科普與服務,美好生活從了解自我開始~


人的認知高度,決定因素大體有四個:1,天賦智商;2,知識和信息;3,經歷和見識;4,思考的意願。

愛說教的長輩們大多無法知曉,或不願承認,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自打走出學校,知識面擴張就已停滯;自打進入一個體系,信息來源就已固化;自打生活變得穩定,經歷和見識本質上都只是重複;自打遵從傳統,思考便不復存在。

而 「我們」,因為年輕,依然處於無法知曉,或不願承認,「我們」 中的絕大多數人,很可能包括自己,將來,甚至是當下,與長輩中的絕大多數人(會)是一樣一樣一樣的這一慘痛現實的階段。

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從出生到十幾二十多歲,才姑且可稱得上是 「人生」;再之後,僅是 「歲月」 罷了。

希望 「你」 能成為那少數的人,經歷世紀的 「歲月」,擁有百年的 「人生」。


推薦閱讀:

思想力教育: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工具並不是萬能的
男子當著孩子的面殺妻劫車逃跑,對孩子來說後果有多嚴重?
跟樂山人學習
第二屆國際全腦教育高峰論壇圓滿落幕

TAG:教育 | 故事 | 人生 | 心理 | 人際交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