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喬曉光
▍喬曉光 / Qiao Xiao-Guang
喬曉光,1957年生於河北邢台。中央美術學院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主任、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人文學院文化遺產學系副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委員、文化部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評委、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文聯全國委員會委員,芬蘭《卡萊瓦拉》協會外籍會員。曾任中國民間剪紙研究會會長。
1982年河北師範大學藝術系中國畫專業畢業,獲學士學位。1990年中央美術學院民間美術系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留校任教至今。
近二十多年堅持實踐以樹立本土文化精神為主旨的藝術探索之路,多次在國內外舉辦畫展,並多次參加國家重要展覽,探索以人類文化遺產為主題的剪紙藝術創作與國際間的藝術交流。1986年開始,二十多年持續考察黃河流域、長江流域民族民間藝術,關注民間習俗文化和中國鄉村社區非物質文化傳承現狀。2000年以來,在教育領域致力於非物質文化遺產新學科創建,以及民間美術課程普及,主持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社會實踐項目。
▲《尋找娜拉》/ 喬曉光
一、紙的文明·作為世界非遺的中國剪紙
剪紙,是一個世界性普及的文化物種,亞洲、美洲、歐洲的許多國家都曾有過自己的剪紙傳統,至今一些國家仍在延續著自己的剪紙傳統或活躍著現代剪紙的身影。南部亞洲一些信奉小乘佛教的國家,以及東亞的日本和美洲的墨西哥都保留著習俗剪紙使用的傳統(圖1)。而現代剪紙在歐洲、亞洲、美洲的一些國家,都有著熱衷剪紙的藝術家在堅持探索創作。雖然現代剪紙在當代藝術中的位置還是邊緣的,但剪紙這個獨特的藝術物種,正在顯示出其最靠近日常生活和普通人的文化魅力(圖2)。人類的生活需要剪紙,剪紙是日常生活中信仰情感和手工勞作中不可或缺的載體與媒介。剪紙也是人自身心與手溝通慰籍的重要方式。
▲ 圖1-1 波蘭民間剪紙
▲ 圖1-2 芬蘭聖誕節剪紙
▲ 圖1-3 墨西哥民間剪紙
▲ 圖1-4 日本民俗剪紙
▲ 圖2 2013年在挪威特隆赫姆舉行的凱倫 · 碧特 · 維勒的剪紙藝術展覽(喬曉光拍攝)
在以往的傳統社會,剪刀這個普通而又神奇的工具,把女人潛在的審美造物本能發掘的淋漓盡致,女紅的手藝成為傳統社會每個女人生存的必備能力。在古代中國,剪刀如同筷子和毛筆一樣,都是對人自身能量的發揮與發掘,身體最基本的陰陽生命之氣作用於手端,去完成簡單或複雜的生存需求。手靠近於心,心導引於手,這是一個蘊含著形而上的運動過程,讚美「心靈手巧」,是中國人一種最普遍的人格審美價值觀。今天互聯網無紙辦公時代的到來,印刷品開始衰退消失,數字化傳媒興盛起來。此時,剪紙開始被關注,剪紙作為紙文明手工價值的文化魅力與神性突顯了岀來。
▲圖1-1 波蘭民間剪紙
中國是世界剪紙的原鄉,最早的紙與剪紙都發生在中國。在新疆吐魯番地區乾旱的地下古代墓室中,考古發現了1500年前南北朝時期的喪俗剪紙殘片(圖3)。這是個驚人的發現,復原後的殘片呈現出美麗成熟的團花紋樣,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剪紙團花。這些世界最早的剪紙花樣,是用多次摺疊的方式剪制而成的,這個方法今天在新疆吐哈盆地的維吾爾族村莊里仍然在延續使用著(圖4)。今天維吾爾族村莊里的維族婦女仍然在沿用著刺繡的剪紙花樣,折剪也仍然是今天剪紙的主要剪制手段。20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中國境內絲綢之路沿途不斷的考古發掘,我們又看到一些地域出土的剪紙實物,在陝西寶雞隴縣原子頭遺址唐墓出土的團花類型的剪紙,使我們看到了靠近平原地區的千年前的剪紙形式(圖5)。而在敦煌莫高窟發現與發掘出土的各種用於佛事與喪俗的剪紙實物,則使我們看到了一個千年前的剪紙文化形態(圖6)。
▲圖3 吐魯番59TAM306出土的殘片是「對馬」紋樣復原圖,圖形還原的方法同樣證實了殘片的復原為八方(曹量繪製)
▲圖4 新疆哈密地區維族鄉村裡正在刺繡的維族婦女和傳統剪紙花樣
▲圖5-1 陝西隴縣原子頭遺址唐墓陶塔式罐腹部粘貼剪紙圖案復原圖
(圖版來源:寶雞市考古工作隊、陝西省考古研究所《隴縣原子頭》,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彩版)
▲圖5-2 塞柳藏 《汆子花》 5.6cmx5.6cm 寶雞鳳翔縣
▲圖5-3 史全梅 剪紙《汆子花》 6cmx6cm 寶雞岐山縣
▲圖6-1 敦煌莫高窟北區石窟出土的唐代忍冬形剪紙
▲圖6-2 敦煌莫高窟北區石窟出土的唐代梅花形剪紙
剪紙在中國的文化分布與文化多樣性,比我們想像的更為豐富。在中國多民族的村寨,有30多個民族遺存著儀式與習俗剪紙的傳統,這是我帶領中央美院非遺中心碩博士志願者團隊,經過十多年田野調查發現的重要結果。中國剪紙2009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同期入選的項目還包括中國書法、中國篆刻、中國雕版印刷技藝、宣紙傳統製作技藝,我們看到了一個互為關聯的紙的文明形態。這五項入選的傳統項目,不僅連接著中國古代造紙術及與紙相關的文化類型,也標明了這些源遠流長的古代文化傳統,今天仍存活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的發明,極大地推動了古代文明的進程,也影響了世界文明的發展。「紙發明以後,它不僅在中國本土極為流行,並且向世界各地傳播。在東方,紙在2世紀時傳至朝鮮,3世紀時傳至日本。在南方,3世紀時傳至越南,7世紀前傳至印度。在西方,3世紀時傳至中亞;8世紀時傳至西亞;10世紀時傳至非洲;12世紀時傳到歐洲;16世紀時傳到美洲,並在19世紀傳入澳洲。」[1]
造紙術的發明、發展和普及,積澱形成了獨具東方特色的中國古代紙的文明形態,這個形態同時作用於官方與民間,作用於文人精英,也作用於日常生活與信仰活動。其中包含了兩大基本的傳統類型:一類是以官方和文人精英為主體,以漢字和書寫傳統為核心,以筆墨紙硯為工具形成的紙文明傳統,這個傳統包括書法、中國畫、古典書籍、官文、書信等;另一類是以鄉村勞動婦女和農民為主體,以傳統紋飾譜係為核心,以口傳文化信仰為內涵,以紙、剪刀、刻刀為主要工具所形成的民間紙文明傳統,其中包括剪紙、木版年畫、紙紮、燈彩、冥紙、紙馬等。民間紙文明形態也是歷代民俗生活的反映,是紙的文明功能和載體形式在生活中不斷拓展的產物。這兩類文化身份不同的紙文明傳統,滿足維繫了中國漫長農耕時代的生存信仰和文化的傳遞與發展。應該說中古時期以後的中國,在紙的文明形態中為世界作出了許多重要獨特的文化貢獻。今天,許多古老的紙文明形態依然在我們生活中傳承和遺存著,如書法、中國畫、年畫、剪紙、彩扎、紙紮等(圖7),其中剪紙是最具民族普遍性和生活使用最廣泛的傳統,也是歷史文化積澱悠久、深厚的文化傳統,中國剪紙千年經久不衰的傳承,是人類文化遺產歷史上一個奇蹟。
▲圖7-1 河南淮陽二月會祭祀紙紮(喬曉光拍攝)
▲圖7-2 青海互助縣姚馬村龍王廟「梆梆會」儀式剪紙(何梁拍攝)
二、對話與交融·用中國剪紙講世界的故事
近40年改革開放的中國,正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農耕文明轉型期,進入新世紀以來,社會的變革與現代化發展加速,互聯網時代的經濟發展,使昔日的農業時代生活和前工業時代的生產開始真正的退出歷史舞台。鄉村在不斷消失,昔日的鄉村習俗生活正在成為弱化的遺產。今天,我們已經進入前所未有的全球化背景下文明轉型期的文化遺產時代,諸多的手工藝類型和傳統工藝生產都在進入衰微的退潮期,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需求,成為其最後的生存之地。
不僅在中國發生著巨大的變化,世界的格局也是動蕩不安的,昔日全球化發展的強勢正在發生著逆轉,民粹主義泛起。從英國的脫歐以及歐美國家大選,都在出現逆全球化的趨勢。文化在當今的世界又開始彰顯出地緣政治和文明的獨特價值。21世紀是古老的中國文化又開始與世界對話交融的時代,中國文化開始走向世界,開始在與世界的對話中去創造新的時代文化。我實踐的用中國剪紙講世界的故事,正是在這樣一種大的時代背景下開始的,也是我在新世紀初,主持民間剪紙申遺項目時開始遇上的新課題。
2004年受挪威易卜生劇院邀請,我用剪紙的方式為現代舞戲劇《尋找娜拉》的舞台美術設計原圖,我接受了這個邀請,用了二年的時間完成了這項合作(圖8)。2006年現代舞戲劇《尋找娜拉》在北京國際舞蹈節的首演獲得了成功,因為是一次跨文化的、不同專業藝術家之間的合作,又是世界性易卜生年的巡迴演出,所以,一切細節經過了複雜冗長的對話與討論交流後方才確定。在合作的一年多時間裡,挪威易卜生劇院的人共來北京四次,他們的院長Inger Buresund女士、經理Gry Wie 女士,還有編舞和舞台設計的兩位女士,我們圍繞著所有的細節進行了討論,她們對剪紙中每一個紋樣的細節進行了詳細的詢問,最終通過了我的舞美設計方案:1.以中國北方民間剪紙風格為基調,強調形式的張力感;2.使用民間剪紙紋樣元素,並選擇適合劇情內容的象徵紋樣;3.剪紙的使用要根據舞台整體結構和劇情需要創意設計;4.設計要把握住中國民間剪紙風格特色,但不雷同於民間樣式,要有再創造;5.剪紙縷空和結構韻律要考慮演出中與人的關係及超現實的效果;6.考慮舞蹈演出行走路線的需要;7.場景色調使用中國剪紙大紅色作為基調,營造有視覺強度和中國剪紙特色的紅色空間,象徵母性生命的活力與端莊。
▲圖8-1 現代舞戲劇《尋找娜拉》的中國剪紙版舞台美術設計
▲圖8-2 象徵著美麗和自由的蝴蝶在此設計成猶如面具的紋樣,以此表達娜拉內心潛藏著的矛盾和憂慮
第一次設計舞台美術,經歷了限制和約束的挑戰,也體驗到舞台美術獨有的魅力。在最初的案頭準備中,我花時間去閱讀易卜生戲劇的腳本,閱讀相關易卜生的文學歷史資料,聽挪威19、20世紀的音樂等。2006年6月,正是我們和教科文合作,舉辦「中國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師資培訓」最忙的一個月。我每天白天籌備安排工作、上課,晚上聽著北歐音樂通宵的創作。27個不眠的夜晚,一氣呵成,剪制了20多幅作品。這些剪紙作品即是舞台美術的設計原圖,它們最後會隨著《尋找娜拉》的演出同步展覽。
和挪威《尋找娜拉》中國剪紙版舞台美術的合作,帶來很大的成功。中國剪紙營造的紅色舞台空間,為戲劇演出帶來有視覺震撼力的深沉與陌生。走上世界戲劇舞台的中國剪紙,引來了更多國家的關注與合作的熱情。這之後是十多年連續不斷的與不同國家文化遺產主題的剪紙合作,我看到了中國剪紙在悄然的走向世界。2006-2008年與芬蘭《卡萊瓦拉》基金會合作,把芬蘭著名的世界英雄史詩《卡萊瓦拉》用中國剪紙的形式表現了出來。為展覽我創作了四十多幅剪紙和編織方式的作品,展覽在史詩《卡萊瓦拉》流傳地庫赫莫舉辦的。這個展覽的剪紙作品在史詩的時間表現上,採用了民間三段式的手法,也受到了復調音樂的啟發,把史詩故事內的幾條主要人物線索同時在一個平面上展開。剪紙中的史詩人物形象,如同東巴經書上的象形文字一樣,採用高度簡約的符號化表述,幾個線索同時展開,敘述其不同時空中發生的事情。 (圖9)
▲圖9-1 2008年10月,與芬蘭史詩《卡萊瓦拉》最後的傳人尤斯西的合影
▲圖9-2 《傳唱:喬曉光「卡萊瓦拉」剪紙藝術展》招貼,使用的圖像為其作品《三寶磨·卡萊瓦拉英雄傳之一》局部
▲圖9-3 《傳唱·卡萊瓦拉之歌(黑白)》 40cmx150cmx10
▲圖9-4 展覽開幕式上和芬蘭孩子們的合影,芬蘭非常注重在教育中傳承文化遺產
2007-2009年我受美國堪薩斯大學研究美國文學的拜斯教授的邀請,為《白鯨》創作了多幅剪紙作品;2010-2013年與瑞士阿彭策爾霍爾民間藝術基金會合作,用剪紙多聯畫的方式表現阿彭策爾加入瑞土聯邦500年的歷史內容;2011-2014年為美國芝加哥奧黑爾機場創作了大型剪紙裝置作品《城市之窗》,這幅長近30米高3米的大型作品,分15個窗格,這幅大型剪紙作品,以寫實的手法表現了北京與芝加哥兩個城市地標性建築和遺產景觀;2013-2016年,我和北歐著名剪紙藝術家凱倫·碧特·維樂合作《紙的對話:龍和我們的故事》聯展,創作了大型剪紙裝置作品《魚龍變化》,並在中國、挪威、盧森堡和英國的澤西進行了巡迥展出。兩個不同文化背景的藝術家,選擇共同的主題「龍」作為展覽的創作主題,這不僅是一種對話,也是一種深層的文化發掘與跨文化的交融。互聯網時代,一個更加開放和信息國際化的時代,人類的文化正在開始新的紀元。(圖10)
▲圖10-1 2010年為美國文學名著《白鯨》創作剪紙 《海上之詩·白鯨的故事之一》 138cmx69.5cm 現收藏於美國《白鯨》博物館
▲圖10-2 2013年,瑞士蘇黎世《阿彭策爾史詩》展覽現場 (於皓拍攝)
▲圖10-3 安放於美國芝加哥機場的公共藝術作品《城市風景》,300x3000cm,2014年創作
▲圖10-4 《魚龍變化》(A面) 900x190cm 2015年
▲圖10-5 《魚龍變化》(B面) 900x190cm 2015年
▲圖10-6 在澤西到舉辦的《紙的對話》展覽現場
一切似乎順其自然,剪紙這種方式確實是一種跨越了語言和國界的情感交流媒介,人們無論對它熟悉還是陌生,都欣然的接受它。我發現無論和哪個國家合作,大家對剪紙這種藝術類型和敘事方式,都有著濃厚的興趣和好奇心。每次與不同國家不同文化遺產主題的合作,用剪紙總可以找到比較恰當貼切的文化表達。剪紙這種極簡的心手實踐的藝術,是打開身心、解放思維的最佳方式。剪紙語言的簡約與限制,為語言表達的豐富與變易帶來了更多的機遇與可能。剪紙象把「金鑰匙」,能神奇地打開人性間很多的隔閡和障礙,打開通向人類文化藝術交流、融合與創造的大門。中國剪紙為觀者帶來了愉悅和欣喜;帶來了清新好奇;也帶來了尊重和讚歎。「無所不剪」,正在成為我推動中國剪紙走向世界的一種新藝術觀。
每個人生總有自己命運中不期而遇的事物,有的人覺知後抓住了,有的可能在無奈中錯過或放棄了。即使抓住了事物並不等於擁有了命運,因為每個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有著本體生命存在的諸多關聯,有著自身在時空中存在的事實。1984年我發現了民間剪紙,進行最初剪紙創作的時候,我認為抓住了自己真正熱愛的事物,我在後續漫長的歲月中堅持了這個初衷。剪紙心手造物的思維方式打開了我的身心,也使我發現了民間美術的新大陸,發現了內心的「民間」。
三、日常藝術·剪紙與當代生活
從對剪紙藝術的熱愛,到剪紙活態文化事實的田野調查,生活賦予了我們許多文化和人性的常識,這些生活中「底層的珍珠」帶來了許多珍貴的啟示。多年的鄉村田野調查,在鄉村「剪花娘子」人生的磨難與經歷中,我們看到了苦難與吉祥的關聯,看到了藝術的生成是從不是藝術的地方開始的,民間藝術是為生存的藝術。生活中常識的哲學,為我們開啟了一個對偶的生命世界,我們發現了生活中的文化,發現了人性生存本能意識中的藝術,我們在漸漸靠近民間藝術活態的事實。田野的努力也在不斷成熟學科的發展理念,我們在探索用中國本原的哲學,去認知、理解本土的藝術傳統。
▲《聊齋故事》/ 喬曉光
用中國剪紙講世界的故事,是為了讓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國剪紙,了解剪紙背後鄉村婦女的命運和她們世代的文化貢獻,這些理念是新世紀初剪紙申遺時的願望和信念。民間剪紙申遺的過程,使我們深入到了剪紙背後的村莊和人,走近了民間剪紙這條古老的母親河。從了解鄉村婦女傳承的故事開始,我們也在體悟一個民間視野的中國。在中國古代傳統生活中,漢字與毛筆形成的書寫傳統,塑造了文人精英的文化藝術觀;剪刀與剪花的生活行為,影響了鄉村勞動婦女手工造物的傳統。鄉村婦女的文化傳承是自發的,鄉村剪紙的傳承是約定俗成和群體性的,剪紙是鄉村婦女生活與文化信仰活動的一部分。所以,剪紙不僅是花樣,也是鄉村婦女群體生存心理企望的表達。
▲《女媧補天》/ 喬曉光
作為個體藝術家的剪紙創作,是近半個多世紀延安魯藝「新剪紙」開啟的現代剪紙藝術之路(圖11)。我的藝術實踐所要做的是,如何讓剪紙這種傳統語言和當下的文化敘事建立關聯,讓剪紙這個「空筐」去承載新的主題功能,從而激發出新的敘事能量與藝術表達。越是民族的越是獨特的,世界不僅僅需要溝通交流,比溝通交流更重要的是融合,越是融合的才越是世界的。
▲圖11-1 1943年延安古元借鑒民間美術創作的木刻剪紙作品
▲圖11-2 夏風 《夏鋤》 12x17.5cm
21世紀是一個人類文化新的發現與融合的時代,這不僅是一種理念,互聯網時代在不斷更新著我們的生存現實。不同事物的融合會創造出新的事實,新的客觀知識也是在時代不同事物間的重構與關聯中實現的。在與不同國家文化遺產主題的剪紙合作中,我越發體會到敢於融合新事物的挑戰與魅力。當然,這需要一個發現事物的複雜準備過程,需要耐心與敏感,也需要熟知禁忌與受眾的底線。更重要的是要拓寬視野、解放思想,打破以往的思維模式和知識邊界,去發現不同事物新的相關性,發現不同文化門類信息間的融合點,這些是數據化時代已呈現出的優勢方法。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藝術無處不在。我們不僅要敏感的從生活中發現藝術,也要從古典的遺產中發現藝術,發現靈感。我們要學會從精神的層面觸摸感知任何空間角落中的事物,去發現不是藝術的藝術。要自覺發掘內心的藝術本能與潛質,即然是講世界的故事,那就意味著無所不講(剪)。象音樂作曲一樣,我與不同國家文化遺產主題的合作,都需要找到適合的「音樂調式」和「旋律」。一事一剪、一物一剪、一時一剪、一地一剪……,不同國家文化遺產主題內容的創作,為剪紙語言的豐富與拓展提供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我接受了每次國際合作帶來的挑戰,在實踐中去推進每次的探索與新嘗試。我努力使傳統剪紙這種古典的公共性程式化語言,轉化為個體獨創性的語言。
▲《大象席地而坐》/ 喬曉光
今天,中國民間剪紙也正處於一個文化的轉型期,改革開放的大時代,中國古老的農耕文明正在向現代工業文明和城市化轉型,昔日民俗文化中許多民間藝術類型 開始弱化衰退,互聯網及城市化進程,深刻影響改變著鄉村的日常生活。傳統的民間剪紙在鄉村習俗生活中已不在使用,新一代的剪紙傳人不在是自發的民俗文化傳承人群,他們已經成為脫離開民俗生活的剪紙藝術實踐群體。同時,剪紙在城市化的生活中並沒有絕跡,城市生活中的許多地方開始使用剪紙,如商場、學校、公共文化場所、電視節目、年節晚會、社會化兒童剪紙傳習等。城市中的剪紙使用,突顯了剪紙作為節日符號與大眾化傳統藝術的價值。城市中的剪紙使用開始失去原來的民俗功能,但城市大眾文化意識中,對節日及人生禮儀中的剪紙使用仍保持著一定的認同與熱情,這也反映出在中國人集體意識深處,對傳統民間藝術文化程式的依賴感,也是民族文化審美習慣的體現。
▲《城市之歌》/ 喬曉光
綜觀近百年中國民間文化的處境與發展變化,我們認為剪紙會像書法一樣,脫離開最初的民俗實際功能後,不會消失。書法隨著古代科舉制的廢除,以及辛亥革命後硬筆書寫方式的普及,現實生活中書法的實用方式衰退消失了,但作為藝術的書法傳統開始普及。書法開始走出古代文人墨客高雅藝術的範疇,成為現代社會雅俗共賞的社會化審美傳統。
▲《芬蘭之詩》/ 喬曉光
剪紙也會同樣如此,千年的剪紙文化傳承史,剪紙和書法一樣,都是中國本土原生的藝術物種。剪紙作為一種文化方式與情感敘事傳統,已經深入中國人深層的生存文化心理之中。剪紙和書法都塑造了中國文化的獨特性,在時間的維度上,這些本土的原生藝術傳統在經歷了許多代不同歷史形態後,會轉型成為現代審美形態中的藝術,成為城市文化和現代生活中新的大眾藝術。同時,民俗類的剪紙傳統也不會很快消失,在一些鄉鎮鄉村,以及民族村寨的日常生活中剪紙仍會遺存下去,這是國家非遺保護事業的作用和影響,也是不同地域民間文化信仰習俗的需要。
四、心與手·海外的剪紙傳習
中國民間剪紙的藝術特性與西方的造型藝術不是一個體系,西方造型藝術依賴於視覺的物理與生理判斷,追求三維空間視覺表達的真實。雖然西方現代藝術也融入了視覺心理的因素,追求四維空間的時間表達,但總的造型觀念仍然保持了視覺物理與生理表達的基點。民間剪紙的藝術實踐不同,民間藝術的文化思維聯繫著非邏輯的視覺思維,這也是與兒童藝術、稚拙藝術,以及原始藝術十分相似的造型思維。剪紙的表達建立在平面紋飾敘事的基礎上,剪紙的圖像是一個紋飾系統,紋飾的內涵並不來自符號形象,它是紋飾在使用的習俗活動中產生的。
▲ 圖12-1 2004年冬天,在芬蘭國家科技館舉辦中國剪紙專題講座後,與芬蘭人交換民俗剪紙
▲ 圖12-2 2016年,在盧森堡參加剪紙推介公教活動
在海外的剪紙傳習,首先考慮在一個跨文化背景中,我們首先應該讓聽眾和實踐者了解什麼,這不同於國內相同文化背景中的文化傳習。而剪紙的實踐也不是一個簡單的手藝學習。我們的經驗是,跨文化的剪紙講授,首先應介紹相關剪紙的文化內涵和特徵,尤其是那些來自田野的具體信息。對於異域的外國聽眾,他們需要了解文化的具體性和生動的獨特性,他們要了解剪紙背後的中國故事。對於動手實踐,我們要教會外國傳習者對剪刀和紙的掌握和了解,教會他們剪紙最基本的方法,如折剪、對稱紋樣、推剪、團花等。我在中央美院多年剪紙教學實踐總結的「十樣法」,是教手藝、傳文化的有效方法。
▲《鹽河上的薩爾斯堡》/ 喬曉光
折剪是構成紋飾的主要方法,也是人類最古老的剪紙手法。剪紙的紋飾敘事是超現實、超視覺的。剪紙紋飾是觀念化、象徵化的語言。因此,剪紙的造型不追求表達視覺的真實,剪紙表達的是觀念和心理的真實。視覺的物理性與生理性不是剪紙造型的基礎,心與手的心像造物觀才是剪紙的造型基礎。剪紙表達內心的真實,而非眼睛看見的真實。尤其在表現日常生活題材上,剪紙的造型觀念更接近兒童畫的非邏輯繪畫觀。西方的視覺藝術注重眼與手實踐的諧調,中國民間藝術注重心與手諧調的造物傳統。
▲《鳳鳥》/ 喬曉光
民間藝術沒有脫離開生活,是為生存的藝術,因此,更注重生存實用和文化信仰需求的價值取向。從人類文化遺產視野來看,心與手的造物傳統,也是人類農業社會具有普遍性的民間藝術傳統。剪紙心與手造物的傳統,在深層與人類文化有著更廣泛的人性關聯,這也許是中國剪紙在世界不同國家受到普遍喜愛的原因之一吧。
▲《神性的埃及》/ 喬曉光
在十多年的海外剪紙傳習活動中,剪紙的傳習受到普遍歡迎,我每次在國外舉辦剪紙展覽,都會安排幾天與觀眾的剪紙互動實踐,這是很有意義的公共性的活動,它使國外的觀眾可以親身體驗剪紙。國外的博物館及展覽中心都十分注重剪紙的互動實踐,在挪威奧斯陸維格蘭雕塑博物館,在特隆赫姆的國家裝置藝術館,他們是都有豐富公共教育經驗的博物館。他們把剪紙傳習安排的更具年齡層次與不同人群的針對性,比如,首先安排兒童與小學生專場,以學習剪紙方法體驗剪紙藝術為主;隨後安排父母與孩子專場,主要是家庭式互助體驗;還有成人專場,包括大學教師、文化藝術研究者、博物館人員等,這類專場一半講剪紙的習俗文化,一半是動手體驗。在芬蘭、瑞士辦展覽時增加了與當地剪紙藝術家的互動交流,我拜訪了他們的工作室,也曾和瑞士剪紙協會的會長見面,了解瑞士剪紙的現狀和活動特點,彼此進行了真誠的文化交流,我開始隱約的意識到世界剪紙領域的存在。
▲《日常之書·亞魯王》/ 喬曉光
赴美國的剪紙講學,使我感受到了跨文化背景中對中國剪紙情有獨鐘的藝術需求。在芝加哥藝術學院、印第安納大學、堪薩斯大學、芝加哥海德藝術中心、堪薩斯勞倫斯藝術中心,在這些大學和藝術中心不僅是講學介紹中國剪紙的歷史與現狀,同時,也展示了我的剪紙田野調查與現代剪紙藝術創作。大學對剪紙的文化研究尤其是田野的內容是非常歡迎的,藝術專業的學生對剪紙的實踐更是熱情。美國的藝術領域也有現代剪紙藝術,雖然不是主流,但產生過有影響力的剪紙藝術家,如卡倫·沃克和一些在美國的歐洲、日本的剪紙藝術家。墨西哥剪紙隨著墨西哥人移民美國,剪紙也被帶入美國,但並沒有在生活中廣泛使用,只有在墨西哥人自己的慶典中使用。
▲《日常之書·唐韻》/ 喬曉光
剪紙在美國並不普遍,但並不是完全陌生。我在芝加哥藝術學院和堪薩斯大學為藝術史系和設計系的學生上剪紙課,國外學生專註的表現令人感動。學生們來自不同國家,但剪紙這種心與手的藝術方法讓他們著述。芝加哥海德藝術中心的主管希望我為他們培養兩名年輕的剪紙教師,一名教授兒童和小學生,一名教授社區的成人與老年人。在芝加哥哥倫比亞大學的紙與印刷博物館,看了他們上造紙課的工坊,也參觀了他們鉛字排版印刷的車間,這是一個保留了原有報紙製版及印刷的車間,學生們在這裡體驗傳統鉛字的排版和報紙的製作過程,這也是半個世紀前真實的美國傳統。
▲《卡萊瓦拉·萬奈摩寧誕生》/ 喬曉光
剪紙心與手造物的實踐意義,本質即在於剪紙實踐可帶來手工愉悅與情感敘事的迷戀。在十多年海外剪紙傳播、傳習實踐中,不把模仿中國剪紙紋樣為目的,更多的是向外國傳習者教授中國剪紙的方法,講授中國剪紙中的活態文化傳統。對這些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國傳習者,我們倡導他們用剪紙的方法表達內心,用剪紙講自己的故事、講世界的故事。
▲《日常之書·紀念馬爾克斯》/ 喬曉光
十多年海外不同國家的剪紙互動傳習實踐,明證了剪紙與世界不同文化關聯的可能性。剪紙使圖形紋飾的原始意義在復活,使古老的剪紙方法在復活,外國傳習者切身感受到一種有別於他們藝術傳統的藝術。剪紙激活了參與體驗者的心與手,為每個普通個體的情感表達提供了可能。材質的轉換與新的使用環境空間,以及時代生活表達的需要,都在為創造新的剪紙語言提供可能。
▲《男孩》/ 喬曉光
海外剪紙的傳習,使我們更清晰的認識到,在中國推動鄉村社區剪紙活態的傳承與保護,也推動城市空間與社區對剪紙藝術的認同與接納,這是一個需要承上啟下,雙向互動共生的事情。在一張樸素平整的紙上,傳統與當代的對抗與融合已經開始,歷史也正是在這樣一種相剋相生的對偶世界發展而來。剪紙的深層反映了紙與人類生活的相關性,即使在今天互聯網趨向數字化的時代,剪紙正在脫離昔日的日常民俗,以藝術的方式開始進入現代生活。紙的實用性在衰退,紙的精神價值突顯出來。
▲《日常之書·春夜》/ 喬曉光
剪與紙是一個開放的世界,剪出的花樣創造了意義與審美。紙本身也在承載文化與表達。表達本身即在創造新的問題。剪與紙的概念使我們發現了剪紙潛在的更多可能與空間的多樣呈現。所以,無論是在學院的剪紙教學,還是少年非遺的剪紙傳習,以及海外剪紙展覽中的互動實踐,我們都在倡導剪紙學習對於個體發展的價值和意義,強調剪紙的個體敘事價值。
傳統剪紙的學習仍然有發生學認知的意義,傳統剪紙的學習,是一個方法與文化基礎的學習。我們需要了解傳統,傳統中包含著未來。
▲《三段式·苗族古歌》/ 喬曉光
▲《貓有九條命》/ 喬曉光
▲《端壽》/ 喬曉光
▲《卡萊瓦拉之窗》/ 喬曉光
▲《落花流水·纏繞者》/ 喬曉光
▲《日常之書·冰山》/ 喬曉光
[1] 錢存訓:《中國對造紙術及印刷術的貢獻》,國家圖書館編:《錢存訓文集(第一卷)》. 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2年,第351頁。
喬曉光
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推薦 丨張樹賢
供稿 丨喬曉光
編輯 丨武嘉伊
設計 丨陳璐瑤
校對 丨許 君
審稿 丨張 琳
審定 丨王來陽
※看剪紙 學民俗(35) 歲寒三友※無關風月,一雙柔荑剪春風
TAG:剪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