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史實上看「朱子晚年定論」是確有道理還是牽強附會?

王陽明作《朱子晚年定論》,說「復取朱子之書而檢求之,然後知其晚歲故已大悟舊說之非,痛悔極艾,至以為自誑誑人之罪,不可勝贖。」清儒還有個《朱子晚年全論》,也是發揚這個主張,論證朱子最後和陸九淵學術統一了(類似好像還有個《道一編》)。那麼如果站在史實上看呢,朱子到底有沒有晚年悔改學說?有沒有晚年在學術方向上作重大變動?如果是真的,有無相關歷料佐證?如果是假的,那麼晚年定論和全論有哪些違背史實的錯誤,問題出在哪裡呢?


陽明否決朱子之論,是朱子中年之述作。當陽明心下起疑,何以朱子之賢,猶未能察其說之漏。這樣的問號一旦出現終究是要有個著落處的。被貶龍場,居夷處困,動心忍性,著實領悟,便有了個答案。只是再後來,又有了個別樣答案:原來並不是那朱先生都不是,他晚年自有高處。朱先生對自己的中年之論頗有悔恨處。王先生摘了朱先生那些悔恨之語。

集錄這樣的話語,恐怕一是王先生自己的再領悟:原來朱先生早就明了了,是我自家見聞限制,沒有見著他晚年之論,就妄加批駁了一通。(?)

二是可能也有將此作為自己論點的論據的嫌疑,以示己高?(我小人之心矣,但是還是堅持說出來這個小人之心的猜度。)不那麼小人一點點想法是:王先生找到了朱先生的話語來證明自己的觀點也曾經是朱先生最終的觀點,以彌合他之前造的縫隙?又或者:王先生終於放下了自己的執著眼障,看到朱先生的精進光輝了?

朱熹(1130—1200),王守仁(1472—1592),以生辰差342年,以忌年差329年,如果是第一條,王先生實在是學習失偏;如果是第二條,我就不說了。

不過也正是有他的失偏處,得了正論,形成一家。否則也就統統不用說了,只說了個《大學》《中庸》《孟子》《論語》也就罷了,那還有什麼進化處呢?病是顯眼處。差失得了成就。成功的悖論。

再進一步猜度:王先生所列朱子言語頗多與其同語處。我不能因為那是王先生收集出來的就說是朱子與王先生相同,我還是只能說是王先生與朱子相同。三百多年前的人,又是正統流派,學的又是他學問,難道不是從他那裡來的,倒反是三百年後的居高獨成了?沒有個孫子生出祖宗來的道理。我這又五百年後的人,若不清楚先後秩序,只怕要掉進荒謬的陷阱去的。自己讀書警醒些。

王先生收集的朱子言論,其痛悔頗深,甚至可以說「痛悔集」。雖然讀這些言語可以看到朱子最終也是回到了內心的,這點與王先生的頗同。但是我更多讀到朱子那些個言語里的徹骨真誠,頗多處令我動容。大儒赤誠。就這一點的態度看,我更喜歡朱子那硝煙散盡般的沉靜感。大概也因老年的緣故吧。

王先生更生猛些,剛烈些,傲些,狠些,用力些。可能朱先生壯年時也會吧。朱先生活70年,王先生活57年。沒有看到接近70的王先生也是不能比的一個方面吧。不管怎麼說,王先生看人心性之精要實實高明。這樣的人活到100歲是不是有更多的精彩呢?不斷地修正自己的理論,就像弗洛伊德後來的修正。(呵呵,弗倒和朱子像,年齡啊年齡。)不過揚名立萬的總還是之前那驚駭之語。這也是世人求驚險新奇不求穩當周全的普遍喜好的結果吧。

那樣用力著狠的王先生消耗過猛,怕也是他難以長壽的原因之一吧?

具體教法的缺失會不會是因為王先生還未能到達可以歸納整理出來的地步呢?……好吧,誰說殘缺的不美呢?不可貪全要齊。

摘些朱子晚年語詞:

1.為學直是先要立本。

2.今自家一個身心不知安頓去處,而談王說伯,將經世事業別作一個伎倆商量講究,不亦誤乎!

3.於日用之間察之,知此則知仁矣。

4.冥目靜坐,收拾放心。

5.反身以求。。。減去文字功夫。。。著實體察收拾為要。。。

6.但意所疑。。。即便捨去可也。

7.清源正本,以察事變之機微,豈可一向汩溺於故紙堆中,使精神昏蔽。。。

8.《中庸》「慎獨」《大學》「誠意」「毋自欺」。。。正是最切近處,最分明處。

9.訓詁經文不相離異,只做一道看了,直是意味深長也。

10.向來所聞誨喻說之未契者,今日細思,吻合無疑。『積至於此成。』

11.深自思省,收拾身心,漸令向里。。。。治心養氣,處世接物自然安穩。。。。

12.自己身心上理會。

13.反為文字奪卻精神,不是小病。

14.敬字之功親切要妙乃如此。

15.今方欲與朋友說日用之間,常切點檢氣習偏處、意欲萌處,與平日所講相似與不相似,就此痛著功夫,庶幾有益。

16.日用之間,不得存留一毫人慾之私在這裡,此外更無別法。

17.學問根本在日用之間,持敬集義功夫,直是要得念念省察。

18.於靜中體認大本未發時氣象,分明即處事應物,自然中節。

19.『朱子晚年省得日用之間功夫。但倘無之前讀書功夫,何得今日日用之功?自是順流而來的,年輕時做不得年老的事情,反之亦然。』

20.本領既立,自然下學而上達矣。若不察良心發見處,即渺渺茫茫,恐無下手處也。

21.默會諸心,以立其本。

22.存久自明,何待窮索之語,是真實不誑語。『總是要經過了才理解的。』

23.學者墮在語言,心實無得,固為大病。然於語言中,罕見有究竟得徹頭徹尾者。

24.只有向里存心窮理,外人無交涉。。。。只有更攢進裡面,安身立命爾。

25.只是一本,原無兩樣功夫也。

26.靜中功夫,為助不小。

27.惻隱羞惡辭讓是非,四端之著也,操存久則發見多,忿懥憂患好樂恐懼,不得其正也,放舍甚則日滋長。

28.於動靜語默間,勿令間斷,則久久自當知味矣。

29.反己追思,凡多百可悔者。『能悔的聖明。』

30.『總是要經過了中年,才有晚年的。王先生未到晚年。』


首先讓我向您表達我的敬意,《華製新漢語一覽及中文固有語考證》之編輯,誠然為大事業,不論成效如何,都足以載入史冊。其次回覆您的問題。我對朱熹與王陽明的歷史定位不盡然與諸多史家相同,其因即諸子思想出入老佛,很多都只是詮釋老佛,而非儒學。

這個觀察當然是不討好的,所以我只能藉著不同的議題闡釋我的觀點。最近的有顧炎武之詩的凸顯與道生之佛性論的凸顯。至於陰陽一說,請參閱太極一論。我才剛貼上。論述這些都得小心,中土的讀書人排除異己,從不手軟,其來有自,漢代賈逵至今仍被拒於文廟之祀,當知歷史無情。


請看學蔀通辨、王白田朱子年譜。


個人認為,但凡得到了(子)之稱號的人,必然是站在一定高度的人,理學家也好,心學家也好,思想家也好,基本上哲學理論上都到了一定的高度。如同佛教的高塔,同一面有不同的層高,對事物的看待層次不一,同一層有不同的方向,對事物看待的角度不一。但所見所分析所研究的事物終是同一種事物。所有的看法論點,對也不對,就看角度和層次之理解。就算現在我們對心學推崇,對程朱理學有一定的不滿,那也是諸位之理解,歷史之誤解。但偉人皆有相通之處,在相互的理解上應該也高於我們這些凡夫俗子俗子。個人推斷,王陽明和朱熹雖然學術見解不同,但在治學高度理念上皆有相惜之感。佛道都可相互印證,何況朱熹王陽明。


謝邀

對朱子不甚了解。只知道他是個理學家,稍微看過一下他的《四書章句集注》,這是他的心血,也是後來八股取士的教材。這也是近世最好的《四書》注本。

朱子臨終前,還想把《大學》重新註解一番。

對於,他最後的晚年定論,我是沒有資格談這個問題的。

不好意思,未能回答好你的問題。


我水一個。我剛買了《陸九淵研究》還沒到,所以學術不敢談。但關於朱熹悔的事情,他為張浚做行狀幾乎是是非不分地採用了張栻的說辭萬分後悔,而這件事的影響也是很不好的,據說直接導致了宋史之類的撰者用了許多行狀里的說法,從而為張浚洗白。

回歸這個問題,呃,我只知道朱熹晚年特別是韓侂胄掌權之後過得相對不好。對於自己觀點的反思,應該也是其來有自的吧。。。


王陽明是在賣弄聰明。

這個人確實很聰明,天分很高。聰明人的問題是,其學習方法不適用於笨人。但後輩們自以為聰明,用了聰明人的學習方法,結果把心學體系搞得烏煙瘴氣,所以陽明學在中國很快就成為眾矢之的。

今人理解的「知行合一」是被黃宗羲整理修正的產物。你要拿普通人理解的知行合一概念去和王陽明套話,王陽明非打你不可。

換句話說,他理解的東西,我們根本理解不了。

話說回來,這種事情,就當他自娛自樂好了。話頭很容易把我們這樣的笨人們唬住,但笨不代表傻,很快人們反應過來,爭相批駁。當時已成定論,王陽明所說朱熹云云靠不住。

而今,時代已變化,靠故紙堆解釋世界也好,靠良知做聖賢也好,都失去了實踐意義(不是實踐意義上的最優解決方案)。批判朱熹 王陽明的人,往往忽略一個馬列常識,即世界是不斷變化發展的。朱熹 王陽明不墨守成規,交給當時的時代一份學術答卷。今天你能交出與時俱進的時代答卷么?


啥珠子,孔子,王麻子的?

who care?

倘不是專門研究文史的,誰關心他們說理論?

他們對現代中國的影響,無非是偶爾幾個句子,幾首詩出現在小學中學課本上。僅此而已。

他們的是是非非,我是毫無興趣。

崇拜珠子孔子王麻子的,你們去燒香磕頭塑金身,我沒意見-----只要別拉著我去就行。


王陽明本身基本就是個笑話,從一開始格竹就註定他的學說,觀點永遠只是個笑話。

格物致知是個連續不斷的動態過程,說簡單是終身學習,完善知識體系。這貨對著竹子干坐幾天得出了此路不通的結論,然後他的學說基本就不用看了,從根上就偏了。最後也只能從佛教思想的吸收點東西當自己悟到的到處胡說。相對來說,朱熹對四書的考證,註解更有學術價值,但其發揮總結我根本沒看過,也不清楚對不對。估計不會歪到王陽明的程度,但似乎也沒擺脫董仲舒時期混入的大一統、三綱五常、天人合一這些為法家集權制度服務的概念。


推薦閱讀:

缺損陰德最難修(圖)—道德真源
一代偉人秦始皇「焚書坑儒」的原因,為何留下千古罵名?
魏晉時期的儒家學說對魏晉文風有影響嗎?
你知道孔子可以作為多種話題論據嗎?
周禮關於古人吃生肉的記載:「禮之近人情者,非其至者也。郊血,大饗腥,三獻爓,一獻孰。」該怎樣解讀?

TAG:歷史 | 王陽明王守仁 | 儒家 | 朱熹 | 宋明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