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軍為何突發奇想要推火箭炮上艦?

據台灣省聯合新聞網5月13日報道,近日台「中科院」研製的「鎮海火箭彈」已經通過戰術測評,並計劃安裝在明年出廠的台「海巡署」1000噸級護衛艦

上。據悉這款火箭炮前身是台「中科院」自製的「灘岸防禦火箭彈系統」,射程約10公里,配備6具發射箱、42枚70毫米火箭彈,並具有熱成像能力,台媒在報道中指其「威力高過美軍LCS瀕海作戰艦上的57毫米快炮」、「世界最猛」。那麼台灣省怎麼突然想到要將火箭炮搬上艦,它的威力又真的是「世界最猛」?本期《出鞘》就來談台軍艦載火箭炮。

為了強化火力,台「海巡署」的「新北」號等8艘艦艇原本安裝的是由台海軍移撥的、配備炮控系統的40快炮。後在8門40快炮用完後,台「海巡署」便開始評估為新建艦艇轉為使用30鏈炮和20機炮,但前者需要向外方採購,不但價格昂貴且後勤保障依賴外商,而後者雖然島內可以自產,但口徑過小導致其火力偏弱,上艦意義不大。因此在蔡英文上台之後,島內開始傾向將「鎮海火箭彈」搬上艦艇,以作為新建的22艘海巡艦艇的主炮。

雖然韓國海軍也曾將火箭炮配置在其210噸級的中型火箭獵殺巡邏艇,但並為將其配備在海巡或海警艦艇上作為執法之用。原因在於,對於海巡艦艇,其執法對象多為小噸位的漁船或貨船,即使遇上強盜或是海上民兵,後者所持有的也最多不過是重型的步兵武器,即便海上交火也是屬於近距離和低強度的交火,載彈量較多的中口徑火炮已經夠用。而火箭炮一方面對於海上執法來說火力過剩,另一方面能否從高角度射擊逼近的目標船隻也令人質疑。

更重要的是,火箭炮在海上使用的精準性也相當存疑。陸基火箭炮在發射時會用助鋤或其他手段固定在發射平台上進行發射,影響命中精度除了火箭彈本身因素外,只有發射裝置震動帶來的誤差。而艦載火箭炮在發射時,由於發射平台本身在海浪的作用下會產生搖擺和位移,火箭炮發射的後坐力會增大這種趨勢,所以影響命中精度的因素除了包括陸基火箭炮的上述兩個原因外,還有軍艦本身搖擺和位移帶來的誤差和艦載火箭炮相互作用帶來的影響。

因為上述問題,各方現今基本都擯棄了將火箭炮搬上艦的做法,最近的案例則是於2017年5月除役的053H型導彈護衛艦「九江號」。這艘艦艇是在96台海危機之後,由於發現在對台作戰時可能出現火力支援不足的問題,2002年解放軍海軍開始研製的,主要目的是希望採用一種較為廉價的方式,實現類似美軍那樣用巡航導彈來完成對岸火力支援的任務。畢竟當時戰斧巡航導彈單價就達到了100萬美元左右,而我軍普遍使用的122毫米火箭彈單價不過才1萬人民幣左右,以當時解放軍的軍費來看明顯只能負擔後者。

此外這也與解放軍擁有長期運用艦載火箭炮的經驗有關。其實解放軍對艦載火箭炮的運用,最早可追溯至1955年的一江山島戰役。在那場戰役中,張愛萍創造性地將來自火箭炮兵的12門「喀秋莎」火箭炮,搬上了6艘寬度合適、船況較好的100噸級日式漁船(駕駛台前後各一門)。具體改裝措施是在漁船前部甲板上並排安裝2座指向船首的發射架,並在甲板下方安裝框架式支撐結構,上與炮架底座連接,下端裝載漁船龍骨和肋骨上以保證強度結構。

據歷史資料透露,火箭炮上艦的整個改裝時間耗時不到4個月,而且在吳淞口的試射效果也相當良好。之後在戰役中,這些火箭炮船共在2500米和1800米的距離上成功對北江島進行了兩輪齊射,雖然首輪射擊由於距離較遠未能成功命中,但第二輪射擊卻全部命中敵方109和203陣地,對敵形成巨大震懾效果。據被俘的國民黨士兵稱,當時海上「喀秋莎」的齊射威力曾令他們大吃一驚,可見將火箭炮搬上艦是的確有其可用性的。

于是之後華東海軍掃雷艦大隊的數艘大型步兵登陸艇和南海艦隊的0110型護衛艇,也紛紛試驗加裝「喀秋莎」火箭炮,但因在試驗中發現命中率較低而隨後撤去。等到70年代,解放軍海軍又再開始嘗試把火箭炮搬上艦艇。這一次上艦的型號是63式火箭炮,目標艇則是55甲型炮艇和068型登陸艇,然而因為精確性的問題仍未解決,這一改裝也以失敗告終。

可以說艦載火箭炮海上射擊的精度問題,是直到516艦改裝成功和國產制導火箭彈列裝後才得到了解決。據悉122毫米火箭炮在上艦前,已充分考慮了艦船的特點和使用要求,以保證艦艇在4級海況下能正常使用為標準。此外在該炮的定向器部分還採用了81式122毫米火箭炮的定向器,並在與搖架結合時使起落部分的重心盡量靠近耳軸,從而減小了不平衡力矩,不但由此取消了平衡機,簡化了火箭炮的結構,還因此具有自動操炮、自動裝定和防搖功能。

不過雖然122毫米火箭炮發射的無控火箭彈的方向密集度最高能達到1/100,距離密集度能達到了1/150,但仍不能滿足解放軍對敵灘頭重防護目標的打擊需要。而繼續提高精度的辦法,美國選擇是在M270火箭炮上使用了GPS慣導技術。但與美國M270火箭彈相比,我軍122毫米火箭炮的空間卻太小,加裝慣導元件和執行機構勢必影響其戰鬥部大小,所以艦載122毫米火箭炮上並沒有使用控制技術。

此外516號火力支援艦在使用中,還暴露出了不少其他問題,首先是在於上艦的122毫米火箭炮射程只有40公里,為了保證射擊效果,戰艦通常不得不靠近敵海岸來進行火力支援,而這是極為危險的。此外122火箭炮的射擊效能和威力也都不理想,據悉516號火力支援艦上5座122毫米火箭炮的射擊效能僅相當於1個122毫米火箭炮連,作戰效能遠低於預期。因此解放軍海軍在516號火力支援艦完成改裝後不久,就停止了將老舊護衛艦改為火力支援艦的計劃,516號艦也成為絕響。

不過雖然九江艦退役,但該艦的122毫米模塊化艦載火箭炮技術卻被繼承了下來。例如解放軍海軍就在該炮的基礎上研製成功了新一代122毫米多用途艦載火箭發射系統,並且成為第三代主力驅護艦的標準配置,主要擔負反潛、反魚雷、對空/對海乾擾任務,必要時也可以用於對陸攻擊。此外在122毫米艦載火箭炮的技術基礎上,我國後續又研製了採用集裝箱設計的8管300毫米艦載火箭炮,並且在「世昌」號綜合訓練艦上進行過測試,不過並沒裝備。

雖然島內媒體在報道「鎮海火箭彈」時,曾有人援引我軍發展火力支援艦的經驗批評其落後於時代,但實際上包括美軍在內的其他軍隊最近也開始轉而討論火箭彈上艦的問題。例如世界最大的火箭彈發射器供應商——美國阿諾德防禦公司,就正在研發一款名為「弗萊徹」的70毫米激光制導型火箭彈,並將其安裝在海上平台。而美軍在黎明閃電軍演期間,也曾從聖安東尼奧海陸運輸碼頭船USS錨地發射制導火箭炮,並成功摧毀70公里外的海上目標。

同樣中國公司也在今年初的第14屆阿布扎比國際防務展上,展出過一款艦載型SR5模塊化多口徑火箭炮。從總體設計布局來看,這款艦載火箭炮明顯繼承了之前我國艦載火箭炮的許多技術經驗。比如艦載型SR5火箭炮採用了類似300毫米模塊化艦載火箭炮的集裝箱式設計,可分為發射系統、裝填系統和火控系統三部分。而從模型尺寸來看,艦載型SR5火箭炮無疑也是可以安裝在擁有較大甲板面積的軍艦上或者集裝箱船上的。

其次,艦載型SR5火箭炮的裝填系統設計借鑒了122毫米模塊化艦載火箭炮的成功經驗。其彈藥艙分為上下兩層,上層彈藥艙與發射裝置平行,當發射裝置上的彈藥發射完畢後,轉回到水平狀態,與供彈口對正。之後,在液壓伺服機構的驅動下,上層彈藥艙內的滿裝彈藥箱向前運動,在進入發射裝置並鎖定位置的同時,將空彈藥箱推出。當上層彈藥艙的彈藥發射完畢後,下層彈藥艙利用液壓伺服機構提升至供彈口,繼續為發射裝置供彈。裝填系統內的所有彈藥發射完畢後,可以通過上部打開的艙門繼續補充彈藥。

當然在最重要的精確打擊方面,艦載型SR5火箭炮也裝備了122毫米和220毫米兩種口徑的制導火箭彈。考慮到陸基型SR5火箭炮還能夠發射C705反艦導彈和「火龍」300戰術彈道導彈,而這兩種彈藥的長度與220毫米制導火箭彈相當,所以也可以被納入到艦載型SR5火箭炮的彈藥選項中去。這樣一來,任何艦艇只要裝備了艦載型SR5火箭炮,就可以在較低海況下對70公里、140公里和200公里的戰術距離上分別實施遠程精確制導打擊。

雖然這些艦載火箭炮至今未見到可能上艦的跡象,但至少說明了一點,那就是台媒認為射程僅10公里的「鎮海火箭彈」是「世界最猛」的說法是根本錯誤的,因為它對岸的艦載火箭炮早已經將精確制導打擊距離延展到了至少200公里。不過就此認為台艦載火箭炮的威脅不值一提卻也並不正確,儘管台官方說法是要這些海巡艦艇具備更強對海威懾火力,但明眼人都知道這是為反解放軍登陸作戰而設。畢竟相比於裝備少量昂貴的巡航導彈,在小型艦艇上堆砌一些更廉價的反登陸火力,倒也是不錯的做法,只不過其射程過於寒磣了點,倒是恐怕還未接近大陸的武裝漁船,就已被打成了篩子。那麼本期《出鞘》就到這裡,我們下期再見。


推薦閱讀:

迷之尷尬的撞名——盤點同名同姓的海軍艦艇
055型大驅綜合作戰性能如何
中國海軍到年底還有哪些驚喜?一神秘武器被暴露後遭多國猜測
黃家海軍第一艘破冰船——雪龍號
PLAN新型水面作戰艦艇入役周期平均時長與2020s中國海軍

TAG:海軍 | 台灣 | 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