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對父母的愛與父母對孩子的愛不是均等的?
有哪一種關係是均等的?情侶?夫妻?同事?朋友?
我上學時老師說了這麼句話:「五個手指頭伸出來還不一樣長短,更何況是人,當然會分親疏遠近。」當時雖然同意,也知道我同樣不能免俗,但卻覺得她表現的太過明顯。後來我當了老師,比她還偏心,說實話喜歡哪個孩子自己有時候是控制不住的,人就是偏心的動物。不過現在我已經練的幾乎一碗水端平了,我知道這個社會沒有絕對的公平,但我覺得在我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我作為一個老師是有責任給孩子們創造一個公平的環境。
什麼叫均等?計量單位是什麼?衡量標準是什麼?你能把愛放稱上稱一稱,這個重,那個輕?這個問題,大多是那些認為自己付出了許多許多的父母,正在等著孩子以自己希望並喜歡的方式來回報自己卻未得償所願的情況下提出的。通常還會用簡單粗暴的兩個字來概括一下:不孝。那麻煩你問一下你的孩子,你當初付出不均等的非常多的愛時的方式是孩子喜歡的嗎?孩子確實在這些事上感受到愛了?還是只有自己覺得自己是對的,啊,我都是為你好啊,你怎麼不能理解一下爸爸媽媽的『用心良苦』啊…
從某種角度來看,一定是均等的,我不是說愛,而是當初父母付出的方式如果有問題,孩子回報的方式才會讓父母感覺不適,這就形成了一個均等,這些具體的事件或者在家庭里的相處方式才是具體的,可以去考量的,可以用是否均等來比較。
這個問題的出發點並不平等,從內核出發,就是父母站在一個道德制高點發問:當初我們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如今你翅膀硬了怎麼這樣對我們,如此不孝。
如果題主並不是這樣發問的怨婦之流,就應該去思考,作為父母,怎樣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和互相理解,怎樣在做父母的同時也做朋友。如果做到了,原問題也就不存在了。
我對我父母的愛永遠比我父母對我的愛少了十個月
我認為 家長對孩子的愛是真的是無私的但孩子們可能沒有成長到有能力去回饋家長的愛 或者孩子們心理上沒有感受到家長的愛是無私的 他們也許只認為這種愛是理所當然的 就拿母愛來舉例 媽媽們是真的懷胎十月把寶寶們生出來的 她們真的會把自己最純粹 最溫暖的母愛來愛自己的孩子 但是孩子們心理 身體上不會感覺到 認為是理所當然 他們如果沒有成長 這種愛就應該是不均等的
PS:對於自己的孩子 即使他們對於你的愛不敵你對他的愛 你也要繼續愛他的~
大家都是人 人性有太多面
孩子對父母是無條件的愛,父母對孩子是有條件的愛。這個是前提慢慢體會
因為這是生物本能。孩子通常會比你晚死,所以你死的時候看到最心愛的人還在,就不會那麼傷心。反之如果人類最愛的是他們的父母,那麼父母死的時候你想想那是什麼心情。愛,從來沒法衡量,也無法解釋。
沒有任何兩方的愛可以對等,即便是兩個成年人。
謝邀,孩子沒有開智,你不能要求一個幾歲或者十幾歲的孩子和人生閱歷豐富的大人比較看自身經歷吧。從小生活在愛與感恩的家庭環境里,孩子學會的是愛人愛己。父母對孩子大多是無條件的愛,願意為了孩子做一切,懂愛的孩子會給予回饋,不懂的孩子會覺得理所當然,繼續索取,貪婪無謂。孩子對父母是天生的愛,崇拜,父母就是孩子的保護傘,有些父母會利用孩子這種愛和崇拜,來達到控制孩子,彰顯權威。
推薦閱讀:
※你的「等一等」,是孩子拖沓的根源
※【親子關係】嬰兒式多標家長:永遠無法傾聽和相信孩子
※五款影響兒童腳步發育的鞋,你踩雷了嗎?
※當孩子說「媽媽,我害怕!」時,怎麼辦?|不是所有「害怕」都是因為內向
※女兒討厭自己的外表?這裡有三個給家長的建議 | 繆斯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