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父母為什麼不能和孩子平等地交流?

一直困擾我的問題。每次與父母討論問題他們總會壓上自己的閱歷,有時甚至是先入為主的認知,使他們完全無法正視我的想法。我承認我年輕,有時也不知道自己的看法是否正確,但是父母遇到與他們不同的觀點是總是馬上否定,轉而把話題移到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向上,即使有時聽完我的解釋,不假思索地作出無法理解狀,實在令人不高興。

例如今天一件小事。談話中媽媽無意中說了一句,大學生,怎麼說得過你啊。之後我們一直耍嘴皮子。但之後在晾衣服的時候,媽媽又說:大學生,把丫杈給我~讓我想起一個表姨,在聚餐時很大聲喊了我一聲:來啦大學生,拿著紙巾~(家中年輕一輩甚少有大學生)

我心裡是覺得這樣是不尊重人的叫法,既然知道我的名字,為什麼要這樣稱呼人呢?開一兩句玩笑到是可以,雖然這的確是我的身份,但直接作為稱呼平時喊來喊去以及那種語氣讓我覺得很不舒服。

因此我和媽媽說,這樣和表姨有什麼區別?直接叫名字不好嗎?繼而我說出我的想法。但母親極力否定,說我要是家裡唯一一個大學生別人這樣喊我我多高興。然後和我爸取笑我的怪異。

又例如我本人脾氣比較暴躁。我爸也是。一次我在睡午覺我爸大聲喊醒我問我手機的操作問題。我有起床氣遂語氣不好答道等下午再說。我爸馬上開罵說問兩句都不行以後都不問了(父母典型的威脅方式,然而這以後還是繼續壓榨你),然後和我媽投訴我的態度。我實在無法心平氣和和他理論了,於是寫一張紙條先承認我態度是不對,但是請您也反思一下自己,明明時機不對、先發火、還要一副只有我錯了的樣子指責我。然而他看完之後並沒有一絲改變。這以後所有無疾而終的溝通,都被定罪成我的態度不好,他一點錯誤都沒有。每當要反駁,他就會拿出父親的身份。真的是大石砸死蟹。

很多同學都和我說無論怎麼想都不能駁嘴,不然會被罵得更慘。我真的是無法理解。難道最親的家人不應該把所有的話都坦誠相告嗎?

是不是大部分中國父母都習慣這樣的方式呢?孩子的看法都是小兒不識事?他們始終是父母,所以千錯萬錯都是孩子的錯?溝通不良都是孩子不懂得忍讓的緣故?中國父母為什麼不能和孩子平等地交流?


因為在他們眼中,你始終無法被等同於其他「成年人」,你始終是「孩子」。

所謂「孩子」,意味著幼稚、偏激,同時也可憐。於是他們懷著解放者的情懷,想要矯正你、教化你,方式或強硬或懷柔。他們期盼的是你如沐春風,唯此他們才會感到成就感爆棚。

所謂「孩子」,意味著他們將你在一定程度上看做是他們的複製品。一方面,他們想當然地認為他們無比了解你,因而最有資格影響你。另一方面,他們很可能是在你的身上看到(或臆測到)了自己的弱點,進而將對自己的氣與恨轉到你身上。

所謂「孩子」,意味著如若反抗,你就是不孝。如若據理力爭,你就是狼心狗肺,辜負了一片苦心,辜負了那一把屎一把尿。這一點一樓似乎重點在談,但我認為這不能作為根本原因,只是一套話語,是父母為了自己此類言行尋找合法性支撐罷了。

總之,我認為父母強加「孩子」人設的根本原因在於,很多父母不明白,這個「孩子」已經或應當成為一個在思維與行為上獨立自主負責的「成年人」,甚至,更加不留情面地說,很多父母自己這些年也只是虛長了歲數而已,他們自己甚至都並不知道如何才是一個「成年人」。

另外,針對「大學生」的調侃,我懷疑,樓主的父母或許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只是趨附知識——或者更直白地說,學歷——帶來的物質與人脈資源,但並不尊重知識——或者更準確地說,學問——本身。不信的話,你再念碩士、博士試試,到那時候,如果你忍不住跟父母理論,他們一定會說你讀了那麼多書有什麼用。呵呵。


同。我爸講話總是一副他說什麼別人都應該聽的樣子,他要我拿東西從來都是命令式的,比如他吃飯的時候要喝點酒了,不是說xxx你幫我拿下酒,還是直接「酒!」,我好脾氣的去把酒拿過來,他又說「杯子!」,還是很兇的說,我當時真想把杯子酒全都砸了,好好和我說話不行嗎?

有時候他們脾氣差我也講話語氣差,他們又開始說什麼講我幾句都講不得,說我叛逆,說他們怎麼怎麼把我看的重,我還反過來沒禮貌啊,長大了就欺負爸爸媽媽啊什麼的。

一般這個時候我都不想反駁了,我知道這種大人的不平等的落後思想不是我們想改變就能改變的,明年就要考大學了,我爸媽很想要我留在長沙讀,這我是堅決不會的,我只想去外地讀書,自己安安靜靜的住。

還有就是我們家是一個大家族,親戚很多,但是完全不像別人家那樣溫馨,從小就被我媽灌輸抱怨,說我奶奶多麼多麼勢利,看我伯伯家有錢就怎麼怎麼樣,然後說我伯伯家以前怎麼欺負我們家,然後我姑姑又從小到大隻給別人家壓歲錢從來沒給過我壓歲錢。反正從小就是這麼和我說,導致我很排斥我們家親戚,不願意去親戚家吃飯,親戚家來我們家吃飯,我從來都是很冷淡,有小孩子我從來都不逗著玩,快速吃完飯我就走,然後我媽又說我沒禮貌,不喊長輩,不逗小孩,說要我以後常去親戚家走走,別總是宅在家裡。然後我有次挺煩的,說我討厭我們家所有親戚,結果我媽又說你怎麼這樣呢,都是一家人什麼的,我這樣的排斥心裡還不是她教育出來的,一方面又要灌輸別人怎麼勢利,怎麼看不起我們家,一方面又要我常去親戚家走走,要和他們親一點,大人都是這麼虛偽嗎??

上高中是寄宿,一寢室六個人,除了我以外五個人中四個人每天晚上要和爸爸媽媽打電話,剛開始我覺得很奇怪,她們怎麼這麼嬌氣,我從來不和爸爸媽媽打電話,後來才發現別人家和我們家相處模式完全不一樣,我和爸爸媽媽除非是有什麼重要的事,從來不打電話,學校什麼好玩的事情我從來沒和他們說過,我知道和他們說也是白說,我始終記得有次初中同學聚會,我爸說才畢業多久,初中搞什麼聚會,你們現在怎麼這麼矯情,然後那次我就沒去成,有幾個同學打了我好多電話我都沒接,一個人躲在家裡哭,之後只要是在家裡,我從來不和別人出去玩,因為他們每次都要問好久去哪裡,怎麼總是要出去玩,而我同學出去玩從來不用和家長說直接就出去了,之後我如果要和同學周末出去,我會選擇周末留校不回家,從學校和同學出去玩,不會讓我爸爸媽媽知道。

現在每天晚上聽同學和爸爸媽媽打電話,說自己今天上體育課怎麼怎麼啦,今天吃飯又怎麼怎麼啦,我真的好想哭,為什麼我沒有這樣溫馨的家庭,為什麼我沒有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的父母,不管我說什麼,我爸爸總是習慣性的要很兇的反駁我。

2016.8.15

更新————————————

2018.2.4

沒想到比較抑鬱的時候編輯的答案還有一些人看,也有一些和我有共鳴的,轉眼間,一年半就過去了,我來說說現狀吧。

我在半年前參加的高考,去了武漢讀書,武漢大學,也算還可以。上了大學後,可能爸爸媽媽也沒那麼大壓力了,家裡經濟條件也轉好,所以爸爸媽媽更開明了一些,對我們的束縛也少很多了,在家裡相處也挺和諧的,至於親戚家裡,我還是像以前那樣,非常反感去,也非常反感和他們說話,我伯伯家是兒子,我們家是兩個女兒,我奶奶從我們小時候就重男輕女,對我伯伯家和堂哥家很好,但他們家對我奶奶很一般,奶奶一直和我們家住在一起,但我伯伯家挺有錢的,去年底我們家搬家了,以前是家裡蓋的房子,還挺大的,現在是商品房,只有兩件卧室,沒有房間給奶奶住,我在外面上大學的時候,我爸媽有時候就住在我房間,把他們房間騰出來,接奶奶過來住了一段時間,但是我寒假回家了,奶奶就住在我伯伯家去了,她差不多八十歲了,身體不好,前幾天又感冒了,我伯伯竟然連感冒藥還打電話給我爸爸要他送過去,我們家住的也不近,伯伯連感冒藥都不去買,我媽昨天下午去看奶奶,才知道奶奶連中飯都沒吃,我媽問她,我伯伯他們沒做飯吃嗎,奶奶說他們一直在打麻將,雖然我和奶奶不親,但我奶奶畢竟年紀這麼大了,知道這個我也很生氣的。 我伯伯是在外面承包工地建築的,比較有錢,但是他兒子,學歷只有初中,之前出了小車禍腿留了後遺症,遊手好閒沒有工作,所以伯伯家還一直想留多點錢給他,記得去年我奶奶發病住院了,伯母竟然找我爸媽去商量遺產的事,說要在奶奶去世前,讓她寫好遺囑不分給大兒子家,伯伯是二兒子,我爸是三兒子,因為爸爸的大哥去世得早,但是已經有兩個孩子了,大伯母再婚,那男的是倒插門到我們這邊的,一直和我們大家族生活在一起。

總之這些事都讓我覺得我們家族關係好複雜,為啥不是別人家那種,很溫馨和諧,而是各種利益,偏見參雜在一起的關係。

以後回家的時候真的只想在家陪陪爸媽,不想參與我們家各種親戚的複雜關係,不想有什麼來往。

感覺我爸也老了許多,明年就五十了,有很多白髮了,以前我爸脾氣很大的,而且很大男子主義,這兩年來脾氣也溫和了一些,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老了,雖然爸爸以前挺不尊重我們的權利的,但他也是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他畢竟是把我養大的爸爸,我還是會盡量能和爸爸媽媽好好相處,多回家,好好孝敬他們的。

希望和我一樣覺得和爸爸媽媽不能平等交流的孩子們,有時候在生氣,也要知道,一個人的觀念是很難改變的,畢竟生活的時代不同,不是每個人的爸媽都生活在城市,受過高等教育,很多都是傳統觀念根深蒂固的,所以不能平等對孩子,但畢竟他們是你爸媽,還是愛你的。

願每一個有這樣遭遇的孩子,以後都是好爸媽。


不是,其實以如今的教育水平,中國孩子成年後基本還是具備為自身考慮的能力的。很多時候與父母溝通,無非想聽聽他們的意見或有什麼不同角度的見解,總體而言是希望父母給予一定的精神支持。

但中國父母是個太特殊的群體,他們的成長環境和年代導致了他們中的大部分都沒有能力為孩子的將來提供真正有質量的參考。

但中國傳統的糟粕又使得他們對家庭掌握了過分的掌控權。權力這東西,無論大小,拿在手裡都是一件讓人輕飄飄的事。尤其自身水平不高的人,即使一點小權力都能讓他們痴迷。

所以,就算你要對自己的將來做決定,在他們看來就是赤裸裸的奪權行為。他們不管這權力天生屬於你,他們只知道傳統糟粕里這些權力天生屬於他們。手握權力的人若沒有點大智慧大格局,是絕不會放手的。

我以我自己慘痛的經歷告訴你:你的父母其實不是你的父母,你來自於他們,但不屬於他們。

希望你知道該怎麼做了…


電視劇里經常有句台詞,

父母溫柔且自豪的說:"不管你長到多大,在我面前你都是個孩子,哈哈哈。"

女兒幸福害羞的依偎了在父母身邊。


你的困擾和我的情況太像了,感覺這問題就像我問的哈哈哈哈。

在中國傳統孝道的約束下,我們生下來就附帶了兩個天然的恩情債主,而且一輩子都還不清


推薦閱讀:

培養了兩位總統夫人的女子學院
關於在日短期留學交流(半年內)以進行SRS的兩封電郵
遇到以前的同學跟現在戀人走一起要上去打招呼嗎?
夫妻交流:有些話說不說?
如果因為很多原因有些自卑,不敢和和別人交流,害怕和別人對視,別人覺得我很奇怪,自己很孤獨,怎麼辦?

TAG:交流 | 孩子 | 家庭教育 | 平等 | 中國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