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育和父母哪個對孩子成長更重要?
2017年11月26號晚上19點15分、我和我老婆迎接來了第一個小屁孩!對於我來說,從老婆懷孕開始到生之前我對孩子怎麼養真沒概念,當孩子出生第一次看著他的時候,我整個人都被這個小傢伙融化、腦海里都被他擠滿了!從出生到現在10來天,怎麼培養、怎麼跟他一起生活慢慢開始煩惱著我...我跟我老婆都是小城鎮的教師,理應面對這個問題會比一般不從事教育的人更該懂得怎麼和孩子怎麼接觸、、可能是面對均價快2萬的小城鎮的無力感使我變得籌措了、周邊的人都搶著給孩子買學區房給孩子報輔導班,周末給孩子報7,8個班是常態...爭先給老師殷勤、雖然我們不需要學區房就可以讀、但看在眼裡卻讓我更焦慮、怕在那裡同流合污.....哈哈!三年級以上一個班40多人左右、除了天生活潑開朗的學生外、基本上學生狀態都是萎靡不振的...都知道教育出問題、道理都懂、只是大方針高考擺著、能怎麼逃脫?
這個問題對於一個像我這樣一個不負責任的小學副科老師來說,我只能回答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重要。
畢竟我做不到在學生樹立三觀的時候教給他(她)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
畢竟我做不到在學生做錯事的時候,除了簡單的處罰和簡單的教育之外,還要給他(她)更深層次的教育,也沒辦法做到用愛心去感化一個屢教不改(被家長寵的無法無天)的孩子。畢竟我做不到每個班每個孩子的情況都盡在掌握。那怕只是小孩子最近身高體重有什麼變化,愛吃什麼不愛吃什麼,我最多只能做到了解哪個小孩上課認真不認真,記住小孩子的名字。畢竟我做不到天氣變化了,及時給小孩加衣服,最多只能做到和某些家長說說,這都12月份了,小孩子沒有厚鞋子去買一雙,別穿單鞋,會生病的。
畢竟我做不到把班裡困難的學生接到家裡管吃管住管學習,給他父親母親般的溫暖。畢竟我一星期十八節課,給四百個學生上課,連學生的名字都記不全。畢竟我不帶班主任,沒辦法像班主任一樣每天批完作業試卷以後,還要像爸爸媽媽一樣處理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每天都有學生哭著到辦公室喊:老師他打我。老師他罵我)之後,一邊連哄帶騙的教育孩子一邊在群里和簡訊里處理家長的各種問題。(我從來不加班級群,因為我不負責任)不過,要是我有孩子了,我會把上面做不到的事情全部做到!那是我親兒子/女兒!雖然我是不負責任的老師,但是該學校里的工作,不會推給家長。以後我有孩子了,該是家長的工作我不會推給學校。對於學校教育重要還是家庭教育重要,很多人都覺得,學校應該教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但是現在社會情況基本上做不到,一般學校以教學教育為主,其他為輔。家庭教育同樣也能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但是現在也基本上做不到,所以家庭教育應以德育為主。(有餘力的學校和家長不在此列,這樣的情況畢竟是少數)在我看來,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應該是相輔相成的,是一體化教育,不能拆分來看,過分強調哪一個,都會不平衡。寫到這裡想起中學政治課本上寫的,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我的理解是,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應該是一體兩面的文明。就像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也是一體兩面的教育方式。
父母。除非您打算從幼兒園開始讓孩子全天住宿。
當然是家庭的教育最重要。
舉個簡單的,大家都說膩了的話來說,學校里老師都一樣,可是教出來的孩子卻是一家一個樣。為什麼?全在於每個家庭的影響不同。
社會固然是焦慮的,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機遇和挑戰。
輔導班是良藥苦口還是飲鴆止渴?全在於開方子的人。
教出一個能夠知進退,有節制,有追求的孩子,那麼現在的社會,是一個充滿了機遇的社會,想學什麼,這個社會給你提供了充分的機會,輔導班,互聯網,想學什麼有什麼;
如果孩子沒有自己的判斷,沒有主見,那麼將會面對一個充滿了誘惑的社會,處處是耽於聲色的陷阱;
關鍵在於父母自己,能不能堅持自己,自己在面對社會的不斷變化中,不焦慮,找到自己的生活節律,給孩子撐起一片安心成長的小環境。
這個問題其實是控制試驗變數的問題。
假設,沒有父母或其他父母的替代,純粹由學校或類似學校的組織扶養孩子,孩子怎麼樣。可以查找孤兒的相關研究數據和報告。這個影響是純粹的學校教育影響。
沒有學校只有父母養育的孩子怎麼樣。可以查閱輟學兒童或者歷史數據(歷史上,很多人沒有上過學堂)。這個影響是純粹的父母家庭影響。
結果不言而喻。
——————扯淡專家
某種意義上,人是社會的產物。我們每個人離開家庭進入社會之後,都時刻被周圍的人影響和改變。
所有人都會變成【眾人】。研究表明,我們所謂的【童年記憶】,很可能是我們虛構的。【童年記憶】如果是虛構的,父母的影響也不是百分百真實。糾纏於父母的影響,不如給他找個好學校,讓他身邊都是不錯的小夥伴。
——————洗地專家
孩子的成長是家庭/社會雙重責任。誰也別想獨攬,誰也別想把責任推過去。
——————暴力語言專家
但是,父母家庭的責任還是大一些,因為父母可以決定孩子在哪裡讀書,也可以決定孩子成長的社會環境,甚至能決定孩子對社會意識的選擇接受。
從這個角度,父母的責任是全責,學校只是秉承父母意志的受託人。
——————犯罪專家
不知題主接受以上哪個論調。
說實話,這是我在知乎見到的最難的一道題。
謝邀。
——————deepson我看完你的描述只祈禱你不是語文老師……
好了,認真答題。
題主,非常巧合,我的父親也是某十八線小縣城裡面的一位高中老師,他所在的學校有初中部也有高中部,於是我的初高中都是在我父親所任職的學校就讀的,一些感悟可以分享給你。
首先,家長是老師的話,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我的父親從我小學的時候,或者說從我開始懂事的時候就教導我要好好學習。他幾乎一輩子都在這個小縣城,也一直在學校這樣一個比較單純的環境,以他的經驗,學習雖然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卻是最可能改變命運的一條路。
我學習的許多的習慣來自於他的引導,例如要做完作業才能夠玩,每天預習一下明天的功課,學會做錯題本反思自己的錯誤,等等。這些習慣老師都會教給你,但有家長的監督對孩子來說更有作用。
再後面,我讀初高中的時候,可以說完全都是我爸的地盤,教我的老師他都認識,每天我上課就算是打了個瞌睡他也能知道,非常慘……但我父親聰明的一點是,即使知道他也不會教訓我,無傷大雅的問題,只要不會對學業造成重大的負面影響,他都不會太在意。我得益於從小到大培養出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成績一直靠前。
高中的時候遇到一個問題,這個學校其實是這個普通的小縣城裡的一所普通高中,師資力量不算強,以我的成績可以考試去更好的學校,然而我放棄了。原因很簡單,從小到大在父母的身邊長大,從未離開,我沒有做好足夠的準備離開他們去一個陌生的城市一所陌生的學校學習,也不能保證沒有父母的監督我是否就能繼續堅持我的學習習慣。
後面就是普普通通地學習,然後高考,中間也有過偏科,壓力太大等問題,都在老師和父親的幫助下圓滿解決了。
以我的經驗,我就只能說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更重要,但父母和老師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不要想著那一方優秀了另一方怎麼樣都無所謂,兩者對孩子都很重要。
對我而言,可能最大的遺憾就是高中沒有選擇一個更好的學校。高考時我在父親任職的學校成績排名第一,也只是上了一個中等的985院校(當然,只是排名而已,我非常感謝我的大學,這是一個足夠大的平台,有足夠多優秀的人),我曾開玩笑道我如果去一個更好的高中或許能夠考得更好,但是也並不後悔,就像我上面說的,當時我還太小,沒有做好準備,誰知道離開的結果是否真的會向好的方向發展呢。
因為題主你的描述實在太亂了,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描述孩子的可愛和你的彷徨,描述小縣城的房價(說實話,兩萬的房價可能不是什麼小縣城,在我看來),還說想要逃離什麼的,我其實不太明白你究竟想讓我們回答什麼,還是那句話,希望你不是語文老師。當然,我能夠理解你的驚喜和擔憂,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想要竭盡所能給孩子最好的。我能做的,只有把我的一些經歷寫出來,如果你能夠在其中找到你想要的,或是得到些許靈感那就太好了。推薦閱讀:
TAG:教育 | 家庭教育 | 中國社會 | 經濟學、人才學、人才經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