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父母對別人比對自己孩子還要好,是種什麼心理?
說親者痛仇者快言重了,但是大概就這麼個意思,很不解
父母人格不成熟,改變不了,只能別多在意。
傻逼唄還能有什麼
我父母就是這樣,在我遇到問題的時候不是想著跟我一起去解決,要麼漠不關心要麼就說是我水平不行,別人誰誰人家怎麼就行。一點點小事他們都不會為我去做。
有時候感覺他們在看我的笑話似的,但是他們遇到任何問題都要來找我,因為我是他們含辛茹苦養大的。
對別人超級熱情,別人拜託的任何事情,他們寧肯不睡覺也要去幫忙,去給別人幹活還覺得很光榮。可惜他們遇到事情的時候卻沒人幫助他們。造成我現在對他們態度很矛盾。這是一種什麼心理,我覺得探究這個問題是一種痛苦,不管是什麼心理,他們也不會改變,他們是一群可憐人,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活著,不知道愛護家人,也不愛自己的孩子,只想得到家人的愛,還想在外人面前表現自己很厲害很有面子,靠著這點虛無活著。唯有過好自己的生活,保持適當的距離,守護好自己的心不被他們綁架,愛護自己的孩子,才能平和的應對各種困難,好好生活下去。有些父母覺得孩子是自己的附屬品可以隨意貶低,就像我媽到現在還是會在外人面前毫無顧忌的連比帶劃的繪聲繪色的講我小時候的小毛病。還有就是有些父母真的存天理滅人慾,對自己的孩子苦大仇深對外人如沐春風。說到底還是面子,為了別人眼裡的偉光正形象。
以前我們這有個小學,樓上立了一排大字,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當時我路過看到這排夜光下發光的字,心想這校長莫不是個傻子吧。這學校的老師都成神了?後來,不記得多久了,這行字被撤下去了。題主說的父母,可能也成神了吧。
看別人孩子做什麼都好,我做甚麼都百般挑剔,幫別人家孩子找工作,出錢出力拓關係,到我這給我一句,你爸媽沒能耐,你要不自己努力,要不認命,我們幫不了你。別人家孩子無理任性,是可愛,我撒嬌是二傻子,是作,我不撒嬌,是腦子有毛病。別人說我時雖然也站在我這邊,但是表現出來的是,打狗看主人,這是不給他面子,回家依舊都是我的責任。
對自己孩子沒有感情,不愛自己孩子。
弗洛伊德的觀點:愛是相互的,只有父母給予自己孩子愛 孩子才能更好的去愛父母,愛別人。
連自己孩子都不上心的父母對別人好只可能是因為他們需要做給別人看。從而對自己有利。1. 要面子
2. 認為孩子是自己的所有物,對孩子要壓制大部分人都是1,少數是2
1看程度,重了就是拎不清了。(比如在該相信孩子的時候選擇相信別人)2無論輕重都很可笑。初高中六年同學,女孩長的不好看,很胖,從小她爸媽對她非打即罵,不管是不是她犯錯。
六年級的時候她爸爸生氣了嚇得她還會尿褲子。性格有一些缺陷吧,但人很好。
還是同班同學,有一個姑娘大眼睛圓圓臉,很可愛。
她爸爸特別喜歡她,一次一起出去吃火鍋,她爸爸一直在問那個女孩喜歡吃什麼,那個女孩說喜歡吃辣,就點了一個辣鍋,可他完全不記得他女兒喝中藥調理身體不能吃辣。
一起去公園,她爸爸一直抱著那個姑娘照相,我同學就在後面傻傻的笑,照相的時候還要幫那個女生拿包,我看了很心酸。
高一的時候她喜歡上了班裡一個男生,男孩兒很友好的拒絕了她,後來被她媽知道了,她媽媽說:「你也不看看你自己什麼樣子,你不配喜歡別人。」
她哭的很傷心。她對班裡每個人都很好,有求必應,但班裡總歸有些人會欺負她懦弱,好像有點跑題了。
高三去她家裡跟她複習功課,家裡還有一個小姑娘五六歲的樣子,她說是她妹妹。
她爸媽對那個姑娘好到了極點,以至於我一直以為那是她親妹妹。他們在外面嘻嘻哈哈玩的熱鬧,我們學了大概兩個多小時,她說出去陪她妹玩兒會兒。誰料,一開門,本來溫馨的氣氛突然變了,他爸大吼:「滾回去學習!考不上大學看我不打死你!」
她默默回來了,然後默默的哭。
當天晚上她發了一條朋友圈,到底誰是你女兒。
隨後刪除。
高考完之後她去了南方上大學,我再也沒見過她了。
逢年過節,我們班群里必定會有她的祝福,還有一句我想你們。
聽說她在那邊過的不好,大家都排擠她。
可是她真的很好,很努力想讓大家喜歡她,想讓爸媽喜歡她。
後來我們再聊起她都說,當時初高中同學大多數都對她友好,畢竟六年同學感情在,可是她上了大學該怎麼辦。
她最近一條朋友圈是十月十六號,配圖是一個她跑步記錄的公里數。
她說,我夠努力了,減肥,學習,但總也是得不到別人的讚賞,好累。
三三兩兩的點贊和評論,唯有一個我看的眼眶發紅,是她喜歡的那個男生評論的。
「你真的很棒。」
是她的初戀,是她喜歡到現在,五年的男孩兒。
我不太明白她父母為什麼這麼對她,因為她不好看?因為她學習不好?還是因為她父母也是這麼長大的。我不知道。
但看到她一個人孤零零的在屋裡哭,而外面是她父母哄她表妹的聲音時,我真的真的,很想對她好。很懶的直接搬過來,侵刪
感覺可以分兩種情況吧,一種是表面上對別的孩子更好,一種是真的對別的孩子更好。對於第一種,日常生活里很常見,淺層次的原因是為了我國的「社交禮節」,為了面子,所以父母喜歡當著其他家長孩子的面對人孩子特別好,同時貶低自己的孩子。深挖一點的話,可以說很多中國的父母缺乏共情能力,好像他們一旦長大了就沒了童年記憶,再也理解不了孩子,在家庭關係里因為自己佔據了絕對權威,所以壓根不會去想孩子的感受,完全忽略掉維持這種禮節所造成的負面影響,甚至認為這會激勵孩子。第二種情況比較少見,但也是真實存在的,拋開重男輕女以及受了另一半的傷害這些原因,有部分家長真正是自發地對別的孩子更好。這個粗糙地可以形容為討好型人格,如果深究的話,可以類比那些對身邊人很差,對不那麼熟悉的人很好的人。因為他們本身人格上存一些缺陷,譬如自卑譬如不懂得如何拒絕陌生人的請求譬如長期受不到重視,他們會有種強烈的在對他們不熟悉的人面前隱藏缺陷,從而展現出自己完美一面的慾望,以此獲得他人的好感。
對別人那是客氣,和自己的小孩是親人關係吧。
小時候,我爸媽對我堂弟好得不要不要的,我可羨慕了。
我問我媽:我才是你們的孩子,為什麼你們對**那麼好,什麼都給他,為什麼不給我?
我媽:那是你堂叔家的孩子,對他好是親戚間的禮儀。
我爸老說我不珍惜親情關係,不和我堂弟親。實際上我和我的表弟們(我姨的孩子)關係非常好。和堂弟一起長大,其過程中的矛盾不斷吧。現在想來,其實是我太小孩子氣了。堂弟對我這個姐姐還是蠻尊敬的。
明年他高考,希望有個好成績。
蟹腰,我媽對別人孩子就是十分溺愛,尤其是小孩子,有時候也能感覺到對我也有點溺愛,但總體還是對別人家小孩比較寬容,我認為就是客氣,對待孩子好其實是對大人表示友好有時候覺得孩子對他們來說就是發展交情聯絡感情的一個媒介( ??д?? )
討好型人格吧!討好型人格的人總是討好別人虧待自己人,尤其虧待自己
可能是情商低,忽略親人的感受。
如果弟弟玩知乎可以邀請他來回答我想弟弟會哭著說別人家的孩子是指從糞坑、垃圾堆、下水井裡帶回來的我的姐姐嗎!
贊同龍65的回答,客氣而已,不用太在意。
一山望著一山高,別人家的總是好的。就這樣
客氣而已,不用太在意。不信你看看如果2個孩子同時受傷了他們會先去關心誰。
一是客氣,二是得不到總是最好的,別人家的孩子表現的是最好的一面,不像自己家的知根知底,相比較起來自然可能喜歡別人家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