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上學的時候學習成績也很差,如何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父母上學的時候也屬於差生,都是專科成教畢業的,如何不讓孩子重蹈覆轍。本身自己年輕時也不愛讀書 ,不知道怎麼教育,看著小孩產生厭學情緒心生憐憫,想到了自己小學和初中時
學習差並不會遺傳,重要的是父母對孩子性格和興趣的培養。
多與孩子溝通交流,要讓孩子明白多讀書是為了以後有更多選擇的權利,而不是被迫選擇。
同時,與老師配合,孩子存在的問題可以跟老師溝通,一起想辦法幫助孩子提升。
如果孩子在學習上取得進步可以給予獎勵,多鼓勵孩子,給孩子信心。
如果可以,盡量和孩子一起學習,作為孩子的榜樣,也可以增進和孩子之間的感情。
當然,也可以讓孩子試著學習一些有趣的課程,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
這父母總有拿得出手的優點吧?在這些方面培養孩子了沒有?還是說:除了學習,其他你都不要關心,也不用學會?
要分「硬體」和「軟體」兩個方面。
「硬體」:孩子專屬的書桌、檯燈、書架以及正經書籍,記住是專屬的,不能兼做他用。
「軟體」:父母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例如:做個好人、不說髒話、看新聞聯播節目,經常討論正能量的話題、日常性的讀書看報等等等等。
其實引導孩子能熱愛學習的最好方法就是如何培養孩子喜歡看書。
剛開始要選擇他喜歡的、能看進去的書籍,除了黃賭毒一類的書籍,其他的都可以,他要什麼書就買什麼書。小說雜誌都可以,長篇小說最好。
當他能夠坐住板凳了,再引導他加強課本知識的學習。
最後他掌握了自學能力,家長就不用管了。
這需要三到五年持續不斷的培養,父母要有巨大的耐心。
先愛上看書,然後自主學習,然後出優秀的孩子。
孩子厭學是否父母過度關注孩子的學習,不建議對待學習父母太過於功利,放手讓孩子自主學習。越是著急孩子壓力越大,直接選擇逃避。人的一生不僅僅就只有學習,還有事業,婚姻,學習好的不一定事業好,事業好的不一定婚姻好。社會的組成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孩子,讓孩子對自己負責。
父母學習成績差,是過去式,不會遺傳給孩子。
父母缺少愛學習愛思考(不單單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要學習和思考的事情)的習慣,很容易潛移默化影響到孩子,進而造成孩子不願意學習和思考,然後成績也差。
若自身成績不好,無法很好的輔導孩子,就要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學校和老師。
家長們做不到的,希望孩子做到,希望孩子完成原生家庭的階層升遷,是他們的合理期盼。但超越自己親身經歷的合理期盼,並不能成為家長們光說不做的理由。
家長們不必做到希望孩子做到的全部,但家長們應當做到為孩子實現目標提供渠道。
蔡瀾曾經要求第一位獲米其林三星的廚師保羅·巴古斯,煮一個完美的雞蛋,
「他走進廚房,拿出一個瓷碟,在碟上抹了些橄欖油,用鐵夾夾住碟邊,放在火爐上。等碟子燒熱後,他把一個生雞蛋打了進去,慢慢煮熟它,最後撒上點鹽。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喜惡,雞蛋要多少成熟,都應由吃的人決定,要達到他認為最完美的,只有用這方法自己做。』他說。」
完美的雞蛋不是口號喊出來的。巴古斯不往碟子抹油,不將其燒熱,生雞蛋依然無法煮出完美。
成長是孩子自己的事。可袖手旁觀的家長,教育不出向好向上發展的孩子。主觀意志沒有客觀的外界幫助,很多挫折吃著無謂。
父母的做與不做,是給予孩子適度幫助,是放開孩子自由發展。
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樹去搖動另一棵樹,用一朵雲去推動另一朵雲,用一個靈魂去喚醒另一個靈魂。」
要孩子做到的,家長要以身作則。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不應只是傳達式,而該是影響式。教育方式永遠比教育內容更重要。
要孩子做到的,家長要耐心等候。只要結果是好的,過程慢點沒關係。
要孩子做到的,家長要提供幫助。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不應完全放養,而是劃定區域的任其精彩。
我聽說父母經常拿著紙質書讀書,孩子剛開始會問你在看什麼書,然後會跟著學閱讀。告訴孩子什麼是榜樣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