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抑鬱,作為家長應該怎麼辦?

男孩,5歲多時第一次提到想死。現在8歲了,生活中稍遇一點困難(比如因為休病假需要補幾天的作業)就覺得活著沒意思。特別依戀媽媽,但是媽媽稍微嚴厲批評一下就受不了。責怪媽媽為什麼生他出來。

家裡比較放養,對孩子的要求就是完成作業,少看電視,少吃零食,講衛生,講禮貌。ps因為孩子不同意沒有上任何課外班。


從描述看,不足以說明孩子抑鬱。5歲的孩子會說想死,活著沒意思,不能完全按照成人思維去理解孩子。孩子還處在模範成人語言的階段,不代表他說的話,都完全理解內涵!

家長擔心,建議帶孩子去看兒科醫生,聽聽醫生建議!

祝好!


暫且先不說孩子抑鬱的問題,個人覺得家長應該是非常溺愛孩子的。您說稍微嚴厲批評他就會責怪媽媽為什麼生他出來,那麼您需要想一想是不是平時言語中有說過類似的話語,或者與家人生氣時說過輕生的言語,這種言語都會影響到孩子對這個世界的誤解。

我們都知道,幾歲的年紀正是開始了解世界、探索世界的時候,他的腦海里不該有「死」「活著沒意思」這類的想法。他之所以有了這樣的想法,那麼他一定是在這個年紀接受了不該他承受的信號,您可以想一想,以後規避。

並且,不要太溺愛孩子,不該讓他生出「媽媽為什麼生他出來」這種想法,不顧及您當初為了生他而遭受的痛楚,只一味責怪,並不是一個好現象。

最後,對孩子要多多陪伴,要給他愛與尊重,也要教會他愛與尊重。


大人對孩子的傷害往往是無形的,不經意的。

謹遵醫囑吧,多想想為什麼。


孩子沒問題 該反思的是家長 家庭環境 父母教育 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家長不能覺得孩子只需要保證衣食住行就行了 既然決定生出來就要為他的人生負責 建議帶去看心理醫生 密切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了解他的興趣愛好 分散他的注意力 也不要盲目溺愛 有原則有底線 有規矩


孩子的表現都是家長的影子,先反思一下家長們平時的教養方式吧,這麼小的孩子,你們給她灌輸什麼樣的思想她就會有什麼樣的價值觀。父母是孩子最重要最有影響的老師。


看心理醫生,請遵從醫囑


感覺你並不了解孩子內心,所以也不了解孩子出現抑鬱的根源


孩子可能是不是在班級里遇到了什麼問題,可以的話詢問老師,如果不是就請調整教育方式了


這個年齡還是給予更多的愛和關注是重點

很早以前我認為的共識是,孩子有抑鬱症雙相等精神疾病,所患年齡越低,家長越不負責

為了能夠讓閣下清楚一般教育下未成年的抑鬱症高發期大概是15往上,所以你可能真的要反思一下自己,病情剛開始的時候往往是最容易處理的時候,請把握好時間


看心理醫生,多支持ta的想法


感覺到媽媽是擔心孩子現在的表達方式和未來怎麼辦。這是每個媽媽都會顧慮的。

如果擔心是抑鬱症,可以先到附近兒童心理科檢查,一方面確定是否屬於兒童心理問題,另一方面,心理醫生也會給你一些良好的建議,對於這類情況該如何應對。

從親子關係來講,四五歲的孩子還依賴媽媽是正常的,慢慢教會孩子一些良好的表達方式,我相信這個部分媽媽也已經都在做了。還有一個部分就是可以從媽媽自己開始先做良好的示範,比如孩子打了你,也可以不批評孩子,只是告訴孩子這樣你很疼,你不喜歡被打。或許可以通過日常的溝通,建立你和他的界限。

另外,如果排除抑鬱,也有一種可能,孩子想通過「我想死」表達他的情感和需求,媽媽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情感和需求上,理解孩子的感受,多觀察,孩子只要被媽媽理解,孩子就會減少使用極端的方法表達他的情感和需求。


行萬里路,帶孩子去看看這個世界的苦難和美好


你好,我妹妹從小也是一個抑鬱症患者,現在她17歲了。其實抑鬱症最初的本質就是缺愛!

你要明白孩子為什麼有輕生的念頭,孩子平時喜歡什麼,孩子平時接觸到什麼,孩子平時和哪一些人在一起玩。這些都會對孩子造成一定的影響。

其實最主要的還是童年,還是父母。抑鬱症有一句調侃的話叫做病名為愛。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大腦營養跟不上。

以上的條件都要考慮進去,我妹妹的情況是從小缺愛,營養嚴重缺乏,而且家裡面的父母很不理解,但是她自制力特別好,現在已經康復很多了.

其中營養和父母的關愛這種事不能缺少。不要去想,吃得好,穿得好,睡得好,為什麼會得這種病。你怎麼這樣?你不應該這樣!你應該怎麼樣!一定不要對他說這種話。一定不要對他說這種話。一定不要對他說這種話。

如果他不怕生的話,帶他出去走走,外面的東西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推薦閱讀:

TAG:心理 | 心理健康 | 兒童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