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女生被欺負還不敢還手,到底是出於什麼樣的心理?


你以為男生就敢還手了?真正的欺凌都是群體性的,以一敵百簡直是開玩笑。

因為問題上打了「校園暴力」和「女性心理」的tag,那就從這兩點看看吧。

利益相關:在讀高中女學生,坐標一線城市

目前為止我還沒有在本校發現校園暴力的例子,隔壁校也未曾耳聞。所以暫且得出,校風會影響校園暴力發生的概率。到了高中大家心智也比較成熟了,學習又那麼緊張,哪有空當犯罪分子啊。

對,犯罪分子。

在美國如果被確定為「校園暴力施暴者」那絕對是要留案底的,管你未成年人是否。所以在廣義上和犯罪沒有很大的差別。

但在中國,基本上是沒有給公眾灌輸這一點的。所以當一個人,尤其是女學生受到欺凌的時候,社會會首先去想是不是她做錯了什麼,是不是因為她長相不出眾或是性取向不同,是不是她活該?

而且欺凌往往是群體性的,為了自保而不供出別人簡直天經地義。所以管理起來很困難。試問老師會因為某一個被欺凌的人與其餘四五十人為敵嗎?

而且被欺凌的對象往往是存在一些別人眼裡的缺點的。可能她是需要幫助人士,好像《聲之形》的女主;又或許她家境不好,更不上同齡人的潮流;甚至可能只是因為她不小心得罪了哪個拽拽的大佬。

漸漸,這個女生身邊的朋友也不敢再和她來往。也沒有人再願意站出來為她說話。如果僅僅是孤立她的冷暴力,或許可以通過轉學來解決。

可如果是著著實實的「語言暴力」和「身體暴力」,那對這個女生產生的影響絕對是不可估量的。抑鬱症等等心理問題也會慢慢伴隨在她身邊。哪怕沒有,PTSD也難以避免吧。以後她想起自己的學生時光,一點可以留戀的都沒有。

所以呢,我是覺得那則「三十年後同學聚會全班向被欺凌的女生道歉」那則新聞簡直就是BULLSHIT。除了滿足他們的心理安慰意外,沒有一絲一毫的用處。

所以出於的,大概是反抗無用的心理吧。

但我們作為旁觀者,可以從欺凌的苗頭剛剛出現的時候,以一個相對她來說是強者的身份去制止。至於有沒有用,試了就會知道。

被欺凌的對象大多數都是弱勢群體,而如果你,我,他,處於一個相對強者的地位,為什麼不可以「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呢?」畢竟這個世界上,有可以被推向黑暗的人,就有死都要留下陽光下的人。

共勉。


家長和老師不管。

真打不過。

受過心理刺激。

涉及個人隱私的我就不談了。

輿論方面,有那種受害人有錯的導向,心理方面二次傷害。有些家長能為了孩子去找暴力執行者,另一些呢,雞湯+訓責……

施暴者也會挑選不善交友的,大部分人的正義感也沒那麼強。潛在的下一個受害者也有僥倖心理,不去抱團,不會去想,如果被欺負的那個轉學走了,他們會欺負誰?

很多事都助長了施暴者的氣焰,受害人再軟弱,也絕不是他/她一個人的問題!


因為知道自己後面沒人會給自己撐腰,知道如果自己還手可能會更慘,總的來說,受到校園暴力的人,都是內向沒什麼朋友的孩子,家庭條件也很一般,那些施暴的人才敢肆無忌憚的去侮辱、傷害他們。欺軟怕硬,你以為只是大人的權利嗎?大人有時候欺負人也得顧忌一下,小孩子欺負人來才是可怕,希望受到校園暴力的孩子們,早日走出陰影。


首先她不還手肯定是因為打不過,如果能打過她會選擇忍嗎?其次是怕還手之後遭到更狠的欺負。


總以為退一步海闊天空

其實都是自己騙自己忍忍就過去了

可是別人總以為你好欺負


推薦閱讀:

TAG:女生 | 女性心理 | 校園暴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