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教育方式是你一定不想讓孩子經歷的?

我小時候是留守兒童,感受了那種痛,所以從小就想以後絕對不會讓自己的孩子做留守兒童!我爸爸說他小時候爺爺罵他時,奶奶總是添油加醋,所以他教育我們時不允許媽媽在旁說教!朋友說他從小父母就把他送到貴族學校寄宿,他在那很無助,很自卑,所以他絕不讓自己的孩子太早讀寄宿學校!

想問問大家有什麼類似的感悟,大家共享一下,以給孩子更好的教育


第一,我覺得做家長一定要講信用。

比如我爸,第一天晚上讓他提個酒瓶子,他不想提,笑呵呵的給別人說他不喝。第二天中午他就給自己倒了一杯。我說你不是不喝嗎,他諷刺我,說我就是幼稚。

當時的心情真的一言難盡。

我能感覺到,他給我帶來的,是這個世界的惡意。

順便說一句,他不是第一次這樣了。

知道曾子殺豬吧。

這樣以身作則教育小孩的方式才是好的,才不會讓孩子在你面前變得叛逆。

而且要記得,不要隨便許諾。

小孩子的世界比較單純,你答應他的事情他能記得很久。如果你一次次打破自己的諾言,他會對你很失望,會不信任你。

第二,家長和孩子是平等的。

孩子不是家長手裡的玩具,家長希望孩子優秀,希望孩子有大出息,但只會打罵孩子,不給他鼓勵,逼著他學習,口頭禪是「我是為你好」……想想都可怕。

這不是在幫他,是在逼他自殺。

要給他思想,要讓他自己明白為什麼要學習。

那種覺得「好孩子不都是打出來的」的家長,還是歇歇,出來看看新時代吧。

學會詢問孩子的意見,不要覺得「只要對他好就可以」,孩子可能並不喜歡家長現在對他好的方式。

第三,雖然需要富養的是精神,但是物質上也不能太差。

處於最喜歡炫耀的年紀,覺得自己什麼都沒有的孩子,會慢慢變得自閉。


太過理想主義的教育,以及過度的道德教育。我是一個精神上的十九世紀的人,有那個時代造成的慾望和道德之間矛盾的神經症。就像弗洛伊德和左拉,莫泊桑們發現的,從修道院一下子被丟到妓院的巨大心理衝擊形成的精神創傷。一個從小就被灌輸了很多嚴苛的道德主義,烏托邦理想主義的人,忽然被扔進一個大市場叢林,甚至妓院,最後只能是失望。為了避免這個,平常適度的接觸點細菌也是應該的。接受一個混亂,錯誤的世界,自然的世界,是有一定必要的。


第一,如果家裡有兩個小孩,千萬盡量一視同仁。從小我家裡就重男輕女,導致我一直想逃離原生家庭。因為不被重視,會容易自我否定,容易自卑,會習慣在社交中討好別人。最心疼自己的是在感情上卑微,低到塵埃里,卻沒有開出花來。不管是富養還是窮養,請記得用愛養!在愛里長大的孩子,才陽光有自信,有價值感。

第二,不要拿自己的付出和犧牲綁架孩子,孩子從來就沒有要求來到這個世界,既然把兒女帶來這世上,那麼從此你就有了責任。一切的苦與樂,全是自願,切勿以此要挾孩子成為你的提線木偶。

第三,別人家的孩子再好,那也是別人家的。老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比較,難道孩子也能自己選擇父母嗎?說不定孩子還羨慕別人家的老爸老媽呢!

第四,如果父母感情破裂,實在過不下去了,離婚吧!請相信,孩子要的是幸福完整的家庭,不是一對怨偶委屈巴巴拼湊的完整家庭。


批評式的教育,一直否定孩子怕他驕傲的那種。


我覺得從小家庭就是一直是爭吵不休的不能讓孩子經歷。就算你們吵架或者打架,千萬不要讓孩子知道。這會對他們影響很深。


推薦閱讀:

TAG:教育 | 兒童教育 | 孩子 | 家庭教育 | 教育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