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步入社會20剛出頭的普通男,對當下生活深深迷茫,望過來人給予提示?
你說的很謙虛,我是過來的人,你首先要知道什麼是幸福。國家安定 沒有戰爭,人民有吃有穿 就是幸福。怎樣才能國家沒有戰爭,個人的利益要服從國家的利益 ,聽從國家召喚,國家富了個人也就富了。 要知道大河無水小河干,國家富了 國防就強大了,就會免於戰爭。這是以前自己寫的,感覺和題目貼近,所以貼過來,希望對你有用。
一直有朋友向我諮詢很多關於讀書、學習和工作方面的問題。但由於工作比較忙,所以一直沒有進行回復。今天在這裡進行一個集中地回復。首先,我只能說,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信任,但很多事情,說實話,由於自身水平的限制,只能和大家就一些問題展開探討。每個人都有局限性,我也一樣,所以一些問題,我只就我的一些經歷和淺見,談一下看法。如果你認為有些許道理,能對你的生活有一定幫助,我高興不過。要是覺得一無是處或是有不同看法,也歡迎交流。1、 作為一個將入職場的小白,你給推薦幾本實用技能的書唄!
個人認為,在職場工作,讀書解決不了工作中的大多數問題,因為職場中最重要的是三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第二,團隊融合。第三,領導力潛能的挖掘。
而這些都是讀書所解決不了的。但通過閱讀相關書籍,可以改進我們在技術層面所面臨的缺陷和不足。初入職場,以我個人的經驗和教訓而論,我認為PPT、Excel及Word熟練掌握是必須的,除特殊行業外,大學時考的什麼C語言、什麼計算機二級那些東西,在大多數商業企業內並不實用,最基本的,往往是最實用的。外企比較重視員工對於PPT的掌握,而目前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包括競爭行業內的國企和私企,使用PPT的頻率也越來越高。Excel也一樣,對於職場新人來講,日常工作會使用大量的Excel表格。關於這方面的書,可以看看《說服力1、2、3》。
很多人有一個誤區,以為PPT做的好,就是技巧和功能掌握的多。實際上,PPT對於工作,更多的是起到輔助演示和工作彙報的功能,所以PPT的整體邏輯性和結構以及視覺的主次分明更加重要。
關於邏輯方面,《金字塔原理》和《思維導圖》可以讀讀,會有一定的收穫。時間管理、項目管理方面的書籍要讀讀,因為這對平時的工作和生活有非常大的幫助。時間的分配和工作內容的側重、進度都是我們工作中經常面對的。市面上此類書籍很多,青春年少、人生苦短,所以時間一眨眼就會浪費掉。
另外,關於溝通、團隊的融合以及公司政治,是每一個進入職場的人所不得不面對的。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受,步入職場多年,回頭望去,會發現當初自己的某一個想法、某一個行為是多麼的幼稚,多麼的二逼。而原因就是由於缺少職場經驗所導致的,新晉小白經常糊裡糊塗的就成為內部派系鬥爭的炮灰。
經驗是靠時間和具體的磨練所累積的,每個人在經過多年的職場磨練後,都會形成一套自身的經驗模式,但問題是代價太大,往往是以犧牲機會而獲得的。命運蹉跎,人的一生中又能出現多少機會呢?所以前人經驗的借鑒作用,有時顯得至關重要。
不是每個人都會遇到職場貴人(所謂貴人,其實是相互的,等價交換的,當你沒有任何價值的時候,他人憑什麼做你的貴人呢)家裡有人、上面有人之類的牛人畢竟少數,所以讀書就成為經驗積累最迅捷的一種方式。初入職場,我覺得南方報業出版的《公司就是朝廷1、2》不錯,很有啟發。《潛規則》《隱權力》之類的歷史經驗的書,應該多用心讀讀,很多年輕人比較反感此類書籍,沒辦法,這就是社會。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不管你是中國人還是西方人。
其實我挺佩服李開復的,作為一個亞裔,在微軟、谷歌這樣的世界級公司都做到了高層,我們平時看他的書,基本都是比較正面的,而他本人也樂意於在青年學子中樹立人生導師、光明使者的公眾形象。但我想,大公司內部,部門、派系之間的傾軋和鬥爭尤為激烈,所以能做到他那個級層,其本人是非常有手段的,包括博弈、平衡和夠狠(如果你反駁我說,人家是世界級企業,是外企,和咱們中國企業可不一樣。那我只能回答:「呵呵」了)
初入職場,基本都會幹一些最低層或是最基本的工作,這個時候大談戰略、模式,是很令人反感的,最重要的是執行層面的經驗積累。所以一些理論性的經管書籍顯然不適合我們閱讀,雖然是經典,但你用不上。有時候,可能你在天涯看到某位草根發表的一篇職場心路歷程,要比德魯克、韋爾奇管用的多。這方面,大家可以去「找同行」這個網站看看,非常接地氣兒的一個職業網站(創辦者是黃鐵鷹,原華潤創業老總、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教授、《海底撈你學不會》的作者),裡面都是各行各業的從業者對於職場當中所面對的問題進行的探討,既有基層從業者,也有像黃鐵鷹這樣的企業大佬和專家。有一本書,叫《找你》,近來非常火,好評度很高,就是精選「找同行」網站里的一些精華帖子,集結而成的書。(很多經典類的書籍,我不否認他的經典型,和他的高屋建瓴,但對於基層,很多時候用不到)
當然,光傻干,把自己分內的事兒幹完可不行,還得學會學習和思考,要學會主動幹活,自動自發的幹活,把工作當成自己的生意。要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別把工作幹完,領導一問你,什麼想法都沒有,這就慘了,「不堪大用」!杜書伍的《將才》是我這麼多年來讀到的非常好的一本書,我在很多場合都推薦過這本書,有興趣可以看看。
另外,以小說的形式進行學習也是不錯的選擇。一些職場、官場小說,作者都是局中人,所以寫的也比較真實,很多經驗值得大家借鑒。比如《二號首長》《圈子圈套》等等,甚至是《黑道風雲20年:東北往事》這類的小說,都可一讀,因為它展現的是人性。萬通的馮侖到優米網接受訪談的時候曾表示,管理這個東西,看管理之類的書沒什麼用,應該多看看《古惑仔》之類的電影,因為它講的是「人性」(大意)。(這類書,看起來比較垃圾,品味和格調不高。但從實用的角度講,它比什麼米蘭昆德拉、卡夫卡或是村上村樹的作品實際的多。《窮二代,富二代》系類,看起來和很多市面上的勵志書差不多,封面設計惡俗,書名不優雅,很多小清新會鄙視,但內容說實話真不錯,推薦閱讀,但只限1和2,3明顯是攢出來的)
最近買了一套《侯衛東官場筆記》和《柏楊版資治通鑒》,還沒到貨,很是期待。
2、有個事特別迷茫,我想請教你,如何跟領導溝通?我特別不會跟領導溝通,所以很多你做的事情,領導都不知道,而且,他看見的永遠是你做不好的一面。
你說的這個問題,也是我以前經常遇到的問題。說實話,我的溝通能力也不好,除了溝通不暢外,有時還跟領導擰著干,現在想想,是非常不成熟的表現。我想「溝通」「溝通」,目的在最後一個「通」字。如果你和領導沒有心有靈犀,這是非常可怕的。團隊工作最重要的是默契,而領導最看重的是下屬和自己一不一條心。如果領導認為你不是自己的人,那他心裡會踏實么?誰都怕無間道啊!
至於「溝通」,我覺得私下裡的溝通,生活中的溝通更加重要。在辦公室中,往往等級分明,尊卑有別,很難達到平等交流的效果,交心那就更不可能。所以生活中的溝通至關重要,比如聚餐、比如喝酒之類的,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要學會為領導解憂,而不是增加負擔。以前我總有一個心態,就是有什麼問題就不斷的向領導彙報和催促,一方面是工作要求,另一方面,在潛意識裡也是向領導表明,我在幹活。但領導會有什麼反應呢?以前不了解,現在有了團隊,就發現,同樣的問題,一天接20個人的電話,你煩不煩?更重要的是,有些問題的解決,我們的領導還得等待上級領導的批示,此時我們的領導就成了上擠下壓的角色,領導這樣會覺得好受么!
要了解領導的經歷和價值觀。舉個例子,在某集團,很多業務代表經常向所在區域的總經理抱怨,公司提供的禮品少,所以銷售不好做,要求總經理向總部申請索要更多的禮品。可是我了解,這個區域總經理,當初做業務代表的時候,沒有學歷,底薪只有幾百元錢,而且總公司也沒有禮品和政策。於是他就自掏腰包,從老家郵購土特產作為禮品,贈送給客戶,就是憑藉自己的這種自掏腰包式的付出,他的業績一路攀升,最終在短短兩年之內被總部破格提拔成區域總經理。我不想探討這位總經理的方式對不對,而是,當下屬不斷向他抱怨沒有禮品時,這位總經理會有什麼想法呢?通常他會對這位員工產生反感,甚至是輕蔑。因為違背了他的價值觀。今年十九歲,去年高考出來工作,算一年了。
當然我不認為我有資格回答問題,畢竟不屬於過來人。
可我覺得,這個時候,別老是想著探討什麼人生意義,這種問題交給哲學家不是更好嗎?
孔子不是說,三思後行,思那麼多幹什麼,一兩次就可以了。
所以,我們應該想第一步是,先找個工作,無論哪樣,能暫時養活自己就好。
第二步是,找條出路。解決溫飽問題,就要努力上進了。剛出來工作時候,親人就告訴我,工作時候就應該觀察好市場行情,找准機會了就拼。無論做生意還是學技術,差不多時候,就應該做好準備。
不知道在哪看到一個回答,在沒有錢的時候就不要老想著如何消費。同樣,在沒有物質條件時候,就別要老是思考這種根本無解的問題。學習
是成本最低的改變命運的方式。
路要自己走,其他人說的聽聽就好了
他人的人生總結都會受制於自己的經歷和眼界。
找工作,攢錢。途徑千千萬,大部分歸兩大類:銷售類:相當鍛煉你的交際能力,你可以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人,但門檻低競爭大,基本沒有學歷要求,壓力也是比較大的,不過你如果天生外向愛好交流又有親和力這個來錢可能最快。技術類:無論哪門技術你想入門要麼老老實實攢錢交學費學,要麼給人當學徒邊工作邊學,這條支線你的收入甚至可能是負值,一旦你掌握一定的技術及經驗直接跳槽,入行有一定門檻但入了行你上哪都吃喝不愁。以上兩條足夠你積攢一部分金錢和經驗,以後你有自己判斷的能力就自己動腦子想你要做什麼,你要得到什麼,過怎樣的生活。條條大路通羅馬,想明白你要什麼努力出發就好。ps:首先你得會來事,知道自己的價值所在,給別人他們需要的才能從別人那裡拿走你想要的,善於利用自己手裡的資源,不滿足這條你還是回家成人高考吧。另:不推薦做體力類或者服務行業,大部分都屬於短期高利,長期可能不會有太大的成長。萬事都分人,自己量力而為吧。
推薦閱讀:
TAG: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