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曾經患過心理疾病的人選擇做了心理諮詢師?

中國心理諮詢師與國外的對比?


1,我們的成長環境,往往大多數人選擇熱門行業或者依據穩定的職業讀書就業,大多數人並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

2,普通老百姓過去一段時間對心理學或者心理諮詢存在誤解誤會

所以心理學是長期被埋沒和忽視的學科。直到現才越來越多的引起國家和新媒體的關注。

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心理痛苦,並積極探索的人,才真切的有機會了解什麼是心理學,什麼是心理諮詢,並有更多的機會愛上這個行業。

縱觀國內心理現狀,經歷過民族創傷,以及變革的動蕩,很難說有多少是心理健康的,痛苦和掙扎(可能)是絕大多數人的狀態,所以你看其他行業,有心理疾病的人也很多,比如投資行業,或者娛樂圈,並不是僅僅限於心理行業。


中國的心理諮詢師叫:久病成醫。

國外的心理諮詢師更偏向於學者型。那麼,中國的心理諮詢師就是自學成才的典範。

國外的心理諮詢師能每一個動作,反應都能找出原理和邏輯。

國內的心理諮詢師完全依靠野獸的敏銳洞察力。現場發現問題和應對能力為主。流派只是為了彌補這些直覺的門面。往往說的前言不搭後語,邏輯牽強附會。

普通人能接近心理這個行業的少,沒有一些情況是不會接近的。因此,心理諮詢師的學習中,為了解決自己問題的人比比皆是。成為諮詢師後,每天面對負面情緒,成為患者的也比比皆是。

沒有淪陷的,都會練就一副杠精的無敵防禦。

因此,有些成就的心理諮詢師,越來越傾向於靈媒的模式,或成為了無數歐美新潮概念包裝的模式。現狀就是如此。


這個問題有誤導的嫌疑。

聽上去像是在說:心理諮詢師里有許多是心理病人。

如果沒有紮實的統計數據,「很多曾經患過心理疾病的人選擇做了心理諮詢師」的說法是不成立的。

我認識及合作的心理學家、心理諮詢師、精神科醫生,僅就個人的經驗判斷,絕大多數是心理比較健全(即未患有心理疾病,未有明顯心理問題)的人。

當然,也有小部分在工作中可以觀察到一些異常言辭、行為(即有心理問題但未患心理疾病)的;至於被大家一致認為有某種心理疾病的也有,屈指可數。

當然,我所知有限,僅僅是北美一個城市我的工作圈而已。


在深入探索心理學的過程中,會發現心理諮詢並不完全用「幫助別人」四個字來概括的。

主體間心理學派認為治療關係是咨訪雙方共同感受並理解來訪者主觀經驗的重要因素,諮詢過程中出現的一切都是雙方共同構建的,雖然雙方的貢獻可能並不均等。

舉個例子,兩個人一起烤蛋糕,需要一個人提供牛奶,另一個人提供蛋糕粉,烤制蛋糕的過程也是一個構建過程,沒有雙方的努力蛋糕就沒有辦法做成;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每一方的努力是不同的。再舉一個例子,我們把來訪者比作冰棍,壩址療師比作一杯熱水,當二者混合在一起的時候,水被冷卻,冰棍會吸熱融化,雙方都會發生改變。

對上述兩個比喻來說,構建涉及雙方的每一方都是特異的、獨立的,他們之間的共同努力造成了改變的發生。

所以那種成長性可能是患過心理疾病,也許只有一些心理困惑而在諮詢中或者被諮詢後的受益,是極其吸引人的。

心理諮詢首先是了解自己,如果是患過心理疾病的諮詢師,也最好是能夠處理好自己內心的情感體驗,再去從事這個職業,這對雙方都會是安全的,工作聯盟更加可靠。

中國心理諮詢師與國外的區別還是有的,大部分專業的心理諮詢師都是心理相對健康的人,而且中國也在完善體制,相信這個行業會更加專業。


1、因為自己得過心理疾病,了解一些癥狀,並且自己有一些擺脫痛苦的經驗。有這個能力。

2、看到別人有這個類似的痛苦,能夠同理到別人,不想讓別人經歷同樣的痛苦。

3、自己的經驗能夠幫助到別人,自己很開心。助人成長的過程中,自己可以得到成長。

4、抱團取暖


推薦閱讀:

TAG:心理諮詢 | 心理健康 | 心理醫生 | 心理諮詢師 | 心理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