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師:凈土資糧信願行(第三講)

凈土資糧——信願行

第三講:安住在彌陀大願之海

南無阿彌陀佛!諸位大德法師,諸位居士同修:

今天晚上我們討論的題目是《安住在彌陀大願之海》。當我們對念佛法門對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建立了一定的信心之後,我們就要開始發願。發是激發的意思,激活的意思。在我們的內心引發一種心裡的能量,指向一個目標。願有希求的意思,標心一個目標,希望達到,那麼在希求的過程當中,伴隨著一種情緒狀態,就是好樂之心。如果,他在情感上沒有好樂之心,就不會驅動他,努力去獲得這目標。所以發願在修行的過程當中是非常重要的,就從佛法的一般的理念來看三界六道的正報、依報都是與眾生的念頭相關的。換句話來說,吾人三界六道輪迴的種種現象都跟這個願力相關。

有這麼幾個公案。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外道叫郁頭藍弗。他在樹林修禪定的時候,被那個樹林的鳥所驚醒,擾動他的清凈心。轉移到水邊坐禪的時候,又被那水裡的魚所驚擾。瞋恨心就起來了,發了一個惡願,說我以後在樹林裡面抓住鳥吃掉,又入水裡把魚吞掉。他發了這個惡願之後,繼續修禪定,修成了非想非非想定。命終後就在非想非非想天待了八萬大劫,天福享盡,禪定消失之後,就真的成了飛狸,這個飛狸在樹林裡面可以抓住鳥,入到水裡面可以抓魚。你看一個惡願,都產生了它的結果,如果一個稱合善心的願,那應該更有它的結果。另外神僧傳裡面,記載一個修行人,修了很長時間沒有消息。有一天他就對著一塊大石頭,開了一句帶玩笑的發願,說我今生不能了道,下輩子就做一個大將軍。果然他修行解決不了生死問題,轉一世成了雄赳赳的大將軍。可見一個開玩笑的願都能產生結果,如果有真誠心發的願呢,那就更應該有結果。還有這麼一個公案,說有一位法師,他是博覽經藏,智慧甚深,但是他所到之處非常寂寞,沒有人請他講經,他有時候都懷疑是不是自己對經典理解有錯誤,為什麼到哪去都沒有人去請自己講經呢?結果有一次在寺院裡面,碰到一位老和尚他就把這個心裡的問題向這個老和尚請教,這個老和尚告訴他:不是你對經義理解有問題,你沒有聽說過未成佛之前,要結人緣嗎?是由於你沒有法緣,人緣,所以你的水平再高都沒有人來請你。他一聽就說,哎呀,那我這一輩子就這樣過去了。老和尚說,不會,你現在有什麼多餘的東西沒有?他看自己也沒有什麼錢財,身邊多餘了一塊衣料。老和尚說衣料也好,夠了,他就把衣料賣掉。賣了些錢呢,再買些小米那些食物。老和尚就把他帶到樹林里非常茂密的地方,有很多昆蟲禽獸經常出沒的地方,就把小米灑在草地上,然後代替這個法師發了一個願:讓一切能夠吃到這個食物的眾生,都跟這個法師結上法緣,以後幫助他來做他的徒弟。給他發了這個願,就告訴他,這二十年不要去講經了,二十年後再開法筵。這個法師聽到,也很聽話。等到二十年以後,真的有一個機緣,有人請他講經。一開講的話,來了很多人,這些來的人大概都是二十歲上下的人。那麼你想一個代他發願,都能產生效果,更何況我們自己真心發願,所以修行要務,立願為先。願立則道業可成,所以發願是非常重要的。

有這個發願,信就在這個裡面。有這個信願建立,他的行持自然就會出來。那麼尤其是念佛法門,它指向的是一個非常超越的目標。如果世間你不發願,還有個世間的那個善惡因果報應的對應原理產生作用。但這個念佛求往生是個很生疏的目標,必須把這個願發得很堅固,很明確,它才能真正這樣產生效果,所以我們每天都要有發願文。祖師大德們給我們留下了好幾個發願文,每天要念,就是要堅固我們的願行。那麼問題就在於怎麼發願,發出什麼樣的願,這是我們不得不加以討論的。

在念佛法門這個願,一定要對應阿彌陀佛的大願來發我們的願。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就是我們發願的一個參照系,這樣才能夠對應,才能夠感應,才能夠有效果。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都是救度我們脫離生死苦海,往生凈土的,這是個總的一個趨向性的願。那如果你不了解這個情況,而我念佛不想去,我想到天堂去享福,我想下一輩子童貞出家再做大法師,我想這樣我想那樣,你就跟阿彌陀佛的願不相應了,不相應阿彌陀佛在你身上就起不到作用了。所以,我們發願之前一定要對阿彌陀佛大願的緣起,以及四十八大願本質內涵有一個比較系統、詳細的了解。那麼這個了解,不是一樁小因緣啊,阿彌陀佛大願的緣起這是法界的一件大事因緣。我們從凈土經典當中,尤其是《無量壽經》裡面,可以來回顧一下阿彌陀佛發願的過程。

佛在講這個念佛法門之前,首先就把阿彌陀佛因地發願的過程,以及大願的內容,給我們做了一個詳細的介紹。在不可說不可說無央數劫以前,這是把時間追溯到非常久遠的年代。這個久遠的歷史當中有五十三尊古佛,次第在我們娑婆世界示現八相成道,度化無量無邊的眾生。第一尊所追溯是錠光佛,次等的有光遠佛,月光佛,旃檀香佛等等。那麼追溯到最後的一尊佛是世自在王佛。我們要注意了,這五十三尊佛在五種原譯本裡面都有的。我們不要理解這好像是多餘的文字,這裡面包含著深刻的含義。錠光佛,即燃燈佛,是釋迦牟尼佛授記師,世自在王佛是阿彌陀佛的親教師,一首一尾遙相呼應。這五十三尊佛的次第示現,第一傳達給我們的信息,是娑婆世界的眾生啊。諸佛如來大悲不舍這個世間的眾生啊,一次一次的示現,一次一次的講經說法。我們在學術界認為有種種的文明,有冰河期文明,實際上諸佛如來有過五十三次的古佛示現。這是我們婆娑世界眾生的一個幸運,也是諸佛如來的悲心啊,這是傳達的第一個信息。

第二個信息,世自在王佛座下的這個大國王,他是聞世自在王佛講經說法來發心的,棄國捐王,行做沙門。這傳達的是一個什麼信息?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是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發起來的。然後在這個世間有種種示現,隨形六道,跟我們娑婆世界眾生最有因緣。眾生能不能得度,佛能不能度眾生,其成敗得失,就是看有不有緣。透過五十三尊古佛的排列,我們知道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跟我們娑婆世界眾生太有緣分了。所以,釋迦牟尼佛就像悲父,阿彌陀佛就像慈母,兩尊佛遙相呼應,折攝並運,來救度我們,傳達的是一個歷史的事實,所以這是不能輕易刪掉的。

那麼在世自在王佛座下的這尊轉輪聖王,心開意解,毅然地捨去國王的位置,行做沙門,號曰法藏。由於他曾經做過轉輪聖王,他的福報深厚,心量廣大,所以他一出家之後,就發出大菩提心,要平等普度九法界眾生,要建立一個超勝諸佛的剎土,要令十方眾生快速往生到他的世界,快速地圓成佛果。當他把他總的一種願心向他的親教師,世自在王佛表達的時候,世自在王佛對他大加讚歎,譬如大海水,一個人發心要把它舀干,精勤不已,他都能夠舀干,更何況發心要救度眾生,無願不得。

於是法藏比丘就懇請世自在王佛,為他宣說他方諸佛剎土的粗惡,微妙狀況。當時,世自在王佛只是指點他,這個莊嚴清凈剎土,汝應自攝,汝自當知,就是你要從自性裡面把這個凈土建構起來,莊嚴起來,那麼就是所謂走通途的建立凈土,度化眾生的道路,心凈則佛土凈。然而法藏菩薩當時所表達的卻是,斯義弘深,非我境界,唯願如來為我廣說他方凈土的情況,如果我聽到佛的教導,將會如教奉行,快速成就。所以從這個意義來說,法藏菩薩開始就沒有走自力的道路,就把這樁事情仰靠佛力的加持,因為他要實現一個快。如果自己去走的話,很慢,最終也能成就,但不能達到疾速兩個字。法藏菩薩悲心太切了,他不能等待自己來完成,他要佛來加持令他快速完成。所以世自在王佛聽聞到這一點,就很讚歎他,就加持令他看到他方世界的種種情況。一切好的東西融攝過來;一切不好的東西也知道他不好的因在哪裡,來加以防止擯棄。這樣地講經說法的時間經過一千億歲這樣漫長的時間。聽聞之後,法藏菩薩便退居在一個靜室思惟。由於他一心回歸,便得到了天眼,他自己就能夠觀察他方世界的種種莊嚴、清凈之相,它的因果,性相理則。在那裡面思惟了五大劫,為了實現平等普度九法界眾生這麼一個大目標,他用五大劫的思惟稱性發出了四十八大願,這是他發願的時候,他已經是大菩薩的身份,所以叫稱性發出大願。

當這個大願建起之後,法藏菩薩就到世自在王佛所,面對著與會的四眾弟子、天龍八部,宣說四十八大願。從第一願到四十八大願宣說完畢之後,整個大地六種震動,天空灑落下種種妙華,供養讚歎,虛空當中發出一種聲音說,決定必成無上正覺。這種不可思議的感應,表達著法藏菩薩四十八大願,是法界當中無比殊勝的大事因緣。由於這四十八大願,所有的眾生都能得到救度。四十八大願從發起過程以及圓滿過程來看,自始至終都體現著諸佛如來的加持。因為四十八大願的核心,是以同體大慈悲心,要普度一切眾生,這正是稱合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度生的本懷,所以諸佛如來都讚歎,都要加持,都要來幫助。法藏菩薩也深知諸佛如來在果地上的幫助,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他建立四十八大願之後,由這個大願引發他的大行。不是光發願不去干,是真修實幹,六度萬行,示現種種身份。或者比丘,比丘尼,或者大富長者,大德居士,或者國王大臣,或者六欲天王,乃至大梵天王。當他示現身份的時候,都會到諸佛的處所作供養,去聞法,去得授記,然後對種種眾生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對種種眾生以悲心來幫助他,菩薩的四攝法,以他的福德布施給一切眾生。他每一次示現都是面相莊嚴,毛孔都發出旃檀的香味,手掌自然流出各種衣食、卧具、湯藥,種種的供養布施給眾生。讓眾生得到生活上需要的滿足,然後發出希有的心,也發菩提心。是在這樣的過程當中,最後圓滿大願。圓滿大願的當下,這位菩薩就自然成為了阿彌陀佛。他所由願顯現的凈土,就成為了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有種種的名稱,有安樂、安養、清泰、妙意、須摩提等等各種不同的指稱。

我們了解這個背景知識,再來看具體的四十八大願。四十八大願義理非常深邃,境界無限地恢弘,這是法界至真至善至美至慧的一種文明核心,是阿彌陀佛大慈悲心的彰顯。四十八大願,從五種原譯本來看,願的數目略有不同,漢吳兩譯是二十四願,魏唐兩個譯本是四十八願,宋譯本是三十六願。但我們不要太計較這些數目,實際上就是我們最後定格在四十八願,也不是說阿彌陀佛僅僅發了四十八大願,因為阿彌陀佛是面對法界所有眾生髮的願,法界眾生無量,所以大願無量。不僅僅是四十八願啊!只是釋迦牟尼佛在他的大願之海當中,選擇一些跟娑婆世界眾生相關的願目,加以介紹,所以我們不要太執著一個數目。

那麼就這四十八大願來看,類別上有三大類。第一是攝法身願,攝法身願就是莊嚴自己的願,像光明徹照十方願、諸佛稱揚讚歎願、壽命無量願,這三願是莊嚴自己的,從屬攝法身願。其次是攝凈土願,有些願是莊嚴西方極樂世界無盡的莊嚴,像寶樹、樓閣,寶樹當中能夠見到十方的剎土,這個是凈土願。第三最主要,是攝眾生願,攝眾生願開衍分為兩小類,一小類是攝凈土眾生願,就是攝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眾生的願,又區分為,攝帶業往生者的願,和攝那些已經是菩薩位的願,是這兩小類;還有攝眾生就是攝他方眾生願,攝他方世界眾生的願也分兩小類,一個是攝他方世界凡夫眾生的願,還有一類是攝他方世界菩薩的願。這些內容我們都有必要分清楚,不要把攝凡夫眾生的願,和攝菩薩的願混為一談。有鑒於此,我們最好以康僧鎧譯本的四十八大願作為標準,比較保險一點。而且這個願目,概述願的題目有兩個。一個是隋代的慧遠法師,他有一個《凈影疏》,有一個對願目的概述,就像我們常講光明無量願,壽命無量願,十念必生願,這是他的概述。還一個就是蓮池大師的一個對願目的概述,應該說蓮池大師對願目的概述更為醒目,所以本人一般引用蓮池大師願目概述。那麼四十八大願,我們由於時間關係,今天晚上不可能全面地去講,但我們可以從四十八大願選擇七個願,跟大家做一個討論。這七個願代表著阿彌陀佛無論是攝自身、法身,攝凈土,還是攝他方世界眾生,都是有代表性的幾個願。

首先看第一願國中無三惡道願: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意思是說假如我成佛的時候,如果我住持的剎土,還有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的話,我就不成佛。現在法藏菩薩已經成佛了,於是正面表述是西方凈土沒有三惡道。我們要理解為什麼這一願放在第一願,它傳達了什麼信息。從這個排列來看,這真是阿彌陀佛大悲心的一個表露。法藏菩薩在五大劫考察他方世界種種形態的時候,他觀察到他方世界輪迴的苦難,尤其是三惡道的劇苦,苦不堪言!墮到畜生道裡面,愚痴暗冥,八難之一,連這個螞蟻也是七佛以來,都不能擺脫螞蟻的身,墮到鴿子裡面,八萬大劫也脫不了鴿身,畜生道,很苦啊!餓鬼道那種惡業所感,天天飢餓,乾渴,而且你就是把飲食放在他手裡,都會變成焦炭,就是一條河在這裡,他看到的,或者就是膿血,不能下口,或者水就乾涸,苦啊!那地獄道裡面,就是萬死萬生!所以這法藏菩薩就有無量的悲憫,這個太苦了,於是我一定要首先解決眾生三惡道的問題,這麼一個底線的苦難的解脫。從我們眾生來看,實際上我們每天的憂慮不安,內在的恐懼,也就是這個內容。很多無神論者,不相信六道輪迴的人,到他死亡的時候,為什麼會恐懼啊?他認為人死燈滅,但是在他要死的時候,他可能就不敢說那個話。到哪裡去?再一想到,在這一生當中,沒有幹什麼好事,五毒俱全,那非要栽到三惡道去,他就很恐懼。你看那些死人的面孔,都是很猙獰,都是害怕的,令人都不敢去看第二眼。所以法藏菩薩深知他方世界眾生的恐懼,要為這些恐懼眾生一種安心、一種安樂,你不要怕!因為我們眾生包括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我們阿賴耶識裡面都有很多下三惡道業力的種子,我們都有一種深深的憂慮,擔心下輩子要到三惡道裡面去報到,擔心那是我們無可逃離的地方。所以,阿彌陀佛給我們安心,你只要念佛,只要到我的剎土,雖然你有下三惡道的業力,但是到這裡就沒有三惡道,整個的你就安全了嘛!不僅西方凈土沒有三惡道,如果你只要往生,再想到他方世界來做度眾生的佛事,也不會在他方世界下三惡道,這是第二個表達的內容。先要解決一個底線的問題,諸佛如來,阿彌陀佛的悲心,先要對這苦難的眾生給予救度。苦難的眾生就是要下三惡道的眾生,所以給他一個安全。我們要體會第一願,是不是這個樣子,所以把自己擺進去,阿彌陀佛,太感謝您了!本來我要到三惡道報到,到了西方凈土就永遠地離開三惡道了,離開了輪迴的苦難,這是第一願。

對應這一願,我們要發什麼願呢?我們要解決輪迴的苦難,我們要避免三惡道的劇苦,那就有一條很好的道路,趕緊到西方極樂世界裡去!所以人生的大事,生死是一大患,生死是一大事。然而我們這些業障深重的眾生,天天被這五欲六塵所纏繞,往往把人生的這一件大事給忘記了,根本問題不解決,就去斤斤計較那些枝節的問題。第一願告訴我們生死輪迴的大事要了辦,阿彌陀佛幫我們了辦,阿彌陀佛就在幫我們解決輪迴問題,讓我們橫超,帶業往生。這個第一願也告訴我們,雖然我們有三惡道的業力種子,但是,只要念佛,仰憑佛力,這塊業障的大石頭放在大願船上就解決問題了。帶業往生,原來還有些爭論,是消業往生還是帶業往生,說沒有帶業往生四個字。這第一願就已經告訴是帶業往生嘛!如果不是帶業,還要發這個願幹嘛?我本身就沒有三惡道的業力,那阿彌陀佛還要發這個願,不就成了一個無意義的事嗎?就是因為我們帶了三惡道的業力嘛,所以阿彌陀佛來幫助我們。你在那裡面不會起現行,那裡面沒有三惡道,已經包含這個意思,這麼鮮明,還要去咬文嚼字嗎?這是我們要理解第一願。

請看第十一願,正定必至涅槃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意謂我成佛的時候,往生到我西方凈土的天人,如果不能入到大乘正定聚,最終不能夠得到大乘涅槃的話,我就不成佛。現在法藏菩薩已然成佛,所以我們只要往生就一定能得到大乘正定聚,最終圓成大乘的佛果。這一願是攝受眾生至一個終極目標的願,裡面體現著慈悲。我們學佛的目的是什麼?學佛就是為了成佛,不是為了其他。那麼成佛在這個世間太難了,煩惱太多,環境誘惑太大,所以我們必須換一個環境繼續修行,所以阿彌陀佛建立西方極樂世界就是讓我們遷移到那個殊勝的道場繼續修行。

在這裡提供的,成佛分三個階段完成,不是一步到位的。第一個是用願力攝受我們先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離開這個娑婆世界險惡的環境。第二步,一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就入到大乘正定聚。正定聚就相對邪定聚和不定聚而言,就是不退轉。不退轉在《阿彌陀經》當中就是阿鞞跋致,不退轉菩薩。大家要注意,我們凡夫眾生修行的第一個目標就是應該得到阿鞞跋致。得不到阿鞞跋致呢,我們就是會進進退退。一定要達到一個底線,不會退轉。這不退轉又分為三不退:第一是位不退,入到聖賢位,不再墮到凡夫位;第二是行不退,大乘菩薩行不退,不會退到聲聞道自了漢這樣的小行;第三是念不退,就是念念與一切種智相應,念念流入薩婆若海。這三個位子很不簡單,如果從位不退來看,至少在藏教是初果聖人,須陀洹,他才能位不退,在圓教是初信位。那麼到了這個行不退,至少要破一分的無明,圓教是初住菩薩。如果要達到念不退,真正達到念不退,念念流入薩婆若海,念念是無作妙用,那是八地菩薩水平。我們想一想,我們這樣的一個凡夫,蒙阿彌陀佛願力往生,馬上到的就是阿鞞跋致,這是一個驚心動魄的信息!

阿鞞跋致,你說說我們一品煩惱都沒有斷,怎麼成為阿鞞跋致呢?在通途佛法是解釋不通的,那麼在西方極樂世界,這種彌陀願力的不可思議,我們心性功德的不可思議,和這個彌陀名號功德的不可思議,才產生了這個現象。你說我們阿鞞跋致是聖人吧,然而我們一品煩惱都沒有斷,身為凡夫;如果說是凡夫吧,他確實是得到三不退這樣的受用。非凡非聖,即凡即聖,已經不是我們一般的教理所能夠思議的,所能詮釋的。所以入到大乘正定聚,那麼入到大乘正定之後,直接趨向的是大乘涅槃的佛果,究竟成佛。

在這三個過程當中,如果我們靠通途自力法門去走的話,這三個關口都難以透過去。

第一往生很難,因為必須要破見惑思惑,才能夠離開凡聖同居土。我們這個世間是凡聖同居土,但這個凡聖同居是我們業力感召的穢土,往生到西方也是凡聖同居土,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的那個凡聖同居土是依願力所顯現的凈土。凡聖同居土要靠自己的力量離開,在這個時代,我們是沒有什麼辦法去完成這樁事情,所以就仰靠彌陀願力,讓我們橫超,從凡聖同居土的穢土,到達凡聖同居土的凈土,透過了這個難關。

第二個難關,就是我們想得到正定聚很難。正定聚是十信位破一品無明,才能夠達到正定聚。在這個正定聚以前,不定聚和邪定聚都是輕毛菩薩啊!進一退九。舍利弗在他因地修行的時候,在六信位的時候,忽然發了一個心,我要行菩薩道。那行菩薩道,就是幫助眾生,於是他就到鬧市,行菩薩道,幫助眾生。當時,就碰到一個人,在十字路口向大家請求幫助,說他母親生病了,有一味葯,這個葯里有一個藥引子,藥引子是什麼呢?這時舍利弗正好聽到了,我正要行菩薩道,碰上了,我就在他身上行菩薩道。他很慷慨地說,你需要什麼幫助,我來幫助。那個青年說我需要藥引子。好,你說什麼藥引子。藥引子要用人的眼睛,活眼睛。這個眼睛就比較難捨了,但一想到自己行菩薩道,好,他就拿刀,把自己的眼睛挖下來了,送給那個青年,挖了一隻眼睛。這個年輕人一看,說你怎麼這麼心急啊!我要的是右眼睛,你怎麼把左眼睛給我了呀!是呀,太急了,但一想到幫忙幫到底吧,行菩薩道,他就把另外一隻眼睛也挖下來,遞給他。那個年輕人拿著這個眼睛聞一聞說,哎呀!你這個眼睛太臭了!不行啊!把他拋到地上,還用腳踐踏。這下,舍利弗就受不了。你看看這個弊人啊,真的是太糟糕了。這個行菩薩道太難了,還是回去吧,回去,又回到了聲聞位,六十小劫都在那裡打轉,行菩薩道很不容易啊!

進入正定聚,那種行菩薩道的心如如不動,那要有相當空性建立的慈悲心,才有可能接受得了考驗。你看釋迦牟尼佛在因地行菩薩道的時候,真心修行。佛陀於過去世修菩薩行時,曾為屍毗王,治理天下,廣施仁政,憐惜黎民百姓,心好佛法,立誓普救眾生。當時,帝釋天說,這個世間有沒有真修行的人,他的一個大臣,毗首羯摩說閻浮提有一個大修行人。這個帝釋天,忉利天王,他不相信說:現在修行的人太多了,都是做樣子,假的。那個毗首竭摩說,嘿,這個是真的,那我們去試驗一下。當時,這個毗首羯摩就變成一隻鴿子,這個忉利天王就變成一隻老鷹,老鷹抓鴿子。這鴿子就跑到屍毗王面前請求幫助,這個國王當然有慈悲心,就把鴿子抱在懷裡。這時候老鷹說,這個鴿子是我的食料,你交給我。這國王說,不能交給你的,他是生命,你不能傷害他。那老鷹說,你讓我不傷害他,那我要餓死啊!那你把我餓死,也不傷害了我嗎?國王說,怎麼辦呢?那就這樣吧,我代這個鴿子,從我自己身上割肉,供養給你。這個老鷹說,好,割下的肉,要跟這個鴿子一樣重,我才答應。於是,一把秤過來了,這把秤很奇怪啊,這個國王割了腿部的肉,手臂的肉,還是不能把那個秤浮起來。後來把全身的肉割光了,還是夠不上鴿子的重量。最後這個國王發了很大的猛利心,為了救這個鴿子,他捨身了,就身上都是骨架了,就把自己身體撲到秤上。這一撲,大地震動,這個帝釋忉利天王就現出身來讚歎,他是真修行人啊!國王是真心實意追求佛道,所以屍毗王身上的肉,最終也是完復如初,經受考驗,考驗通過。

我們想得到這樣的正定聚,在我們凡夫層面,像舍利弗那樣對我們已經是很難得了。現在我們有些人,別說挖兩隻眼睛,就是一個蚊子在身上吃一點血啊,都是啪一下子就打下去,不容易啊,身見啊!他會情不自禁啪的一聲下去,所以入正定聚難啊。

如果到了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加持我們得正定聚。入正定聚還有一個難關啊,就是證到我空之後,他會取證涅槃,所以很多菩薩很多聲聞就取證涅槃定性聲聞,墮無為坑,飲三昧酒,那是焦芽敗種,永遠不能成佛啊。所以阿彌陀佛加持,不讓他進入這樣的陷阱,直接趨向大乘佛果!

三個難關都在這一念中為我們擺平啊!我們才深刻地感激阿彌陀佛,在我們菩薩道上全過程地加持,這樣才能令我們快速成佛。這三個難關只要一個難關過不去,我們就會滯留多少劫,這是正定必至涅槃願。

再看第十二願光明徹照十方願。法藏菩薩是這樣發願的:若我成佛的時候,我所放射的光明,可以照無量無邊的剎土,徹照無量無邊的佛土;如果這一願不能夠兌現的話,我就不成佛。那麼阿彌陀佛為什麼要發出光明無量的願呢?這是由於阿彌陀佛要救度所有的眾生。所以他大悲心,心緣一切苦難的眾生,有眾生的地方必然要有光明。他為什麼要有光明呢?因為四十八大願的願力的體現要靠一個中介的力量,這個中介就用光明來傳達,就好像現代高科技所講的光通訊。所以有光明所在的地方,就有彌陀的悲心愿力產生作用。那麼阿彌陀佛光明當中,具有無量的功德,不僅僅是簡單的照明和溫暖。無量的功德,幫助我們對治煩惱,幫助我們解決輪迴的苦難。所以無量壽經講,阿彌陀佛稱為十二光如來,無量壽佛又稱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對光佛,炎王光佛,清凈光佛,歡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斷光佛,難思光佛,無稱光佛,超日月光佛,這十二光如來對我們都很重要。

比如我們看到無邊光,這是解決我們知見上錯誤的。我們眾生總是在邊見當中,不是執有就是執空,於是阿彌陀佛光明照過來,讓我們獲得圓融中道的智慧,正知正見,無邊光。

我們內心有很多的障礙,所以阿彌陀佛放出無礙光,這個光明沒有障礙啊。我們世間的日月的光,日月星三光包括這個人造的電燈光,有牆壁有高山就被障礙住了,那麼阿彌陀佛光明是障礙不住的,無論是鐵圍山,喜馬拉雅山種種的山壁牆壁,它都能夠透顯過來。不僅物質上的東西不能障礙,我們厚重的煩惱也障礙不了,所以只要念佛就透過我們厚重的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就在我們的內心深處大放光明。無礙光,這種無礙光甚至可以直接透到阿鼻地獄裡面去,來救拔無間地獄的眾生。那麼阿彌陀佛就憑著這種無礙光和炎王光照觸到地獄,這個地獄的眾生蒙光照攝也是身心柔軟,宿世如他有善根,就可以。這是光照過去,他能夠發出音聲,光和音整合在一起,令這個地獄的眾生生起深信願往生的心。他這一念深信起來,就會尋著這束光,這種因,冉冉地從地獄裡面上來,上來直到西方極樂世界。一個阿鼻地獄眾生就在蓮華裡面誕生出來,成了紫磨真金色,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你看阿彌陀佛用這個光來做這件不可思議的佛事,度盡阿鼻苦眾生。

阿彌陀佛的清凈光,我們眾生內心煩惱重重,貪慾的心非常熾盛。要對治這種貪慾之心,念佛,佛號裡面有清凈光,就令我們淫慾火變為智慧光,讓我們心地清涼,轉染成凈。我們眾生都有瞋恨心,於是阿彌陀佛放出歡喜光。為什麼瞋恨啊,就是有慾望得不到滿足,被碰到障緣,他就瞋恨。這種瞋恨有一個對待,這是我的競爭對手,這是我的敵人,我一定要把他幹掉。所以歡喜光就把這種對峙的狀態變成同體的狀態,既然是同體同胞,我幫助你,就等於幫助了自己,損害了對方就是損害了自己。於是有了這個同體感,也生起了歡喜光,慈悲的心,慈悲對治瞋恨,有慈悲感同身受,他內心就充滿歡喜。我們每個眾生都有無明,暗冥的內心都像一個黑箱,黑漆漆的箱子,都不知道裡面是些什麼東西。於是阿彌陀佛放出智慧光,在我們無明黑暗的內心,這個智慧光光束投過去,千年暗室,一燈照亮。那我們獲得般若的智慧,了解世間有為法的夢幻泡影,契證到諸法畢竟空無所有的體性。而且從這個真空當中,自然他相信妙有,修一切善法,這才有智慧啊!才能得到無上正等正覺。

我們每一個眾生都有懈怠、放逸。修行啊,高興一點,比較精進,情緒不大好的話拉倒吧。三天打魚兩天晒網,所以我們就是因循苟且,一輩子道業也不能成就。阿彌陀佛知道我們有這個習氣煩惱,所以他放出不斷光。你想一個真正有信心念佛的人,他為什麼能夠一天到晚念得下來,一年到頭念得下來,盡形壽念得下來。你想這很不簡單啊,在這世間上,還有什麼樣的音聲符號能夠讓我們盡形壽念得下來。包括我們說百萬佛號,十天關在那裡,一天十萬佛號能念得下來。如果在世間上,你也試一試隨便找一個音聲符號,你去念一念看看。你很喜歡吃蘋果,你就蘋果、蘋果、蘋果……你能念幾個小時?所以這個音聲你為什麼能夠念得下來,因為這個名號,裡頭有不斷光,讓我們的心,不間斷地越念越想念,越念越歡喜,越念越增上啊!吾人自性常精進菩薩的功能顯現出來了,常精進菩薩,不休息菩薩,他都表示我們自性有這個東西。有這個性德要靠這個修法來顯發,用不斷光就引發出來了。

諸位同修,十二光如來,我們離開了十二光如來怎麼修行啊?維摩詰經裡面講,維摩詰大士告訴文殊師利菩薩,初發心菩薩在生死苦海中修行,他只能靠佛的功德,才能修行啊!這是一部禪宗裡面很看重的經典,告訴我們這麼一個道理。所以我們現在眾生,離開阿彌陀佛十二光如來,到哪去修行,怎麼修啊?沒有辦法,我們的煩惱太重了,道業不能解決。那麼阿彌陀佛,他放出無量熾盛的光明,以光明做佛事。觀經裡面講,阿彌陀佛有八萬四千相啊!每一相有八萬四千隨形好啊!每一好放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專攝念佛人。只要念佛的人,就能夠攝取不舍啊!攝取不舍到哪去?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只要我們被阿彌陀佛光照住,你就不會跑到三界六道裡面去,阿彌陀佛直接把你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那麼有人問,為什麼光明專攝念佛人啊?他不是平等普度眾生嗎?

我們要注意平等當中有分別,不是佛的分別,是眾生的差異所致。阿彌陀佛光明是平等普照一切眾生,哪怕不信佛也平等普照,但是你要和這個佛光能夠溝通得起來,這還要眾生有信心,要去念佛呀。因為阿彌陀佛這種無限的光明就凝聚在這個名號裡面,佛度化眾生,名號和光明是同源性的,這所有的光明、功能都在名號裡面,所以我們念名號的時候,就是跟彌陀的光明對接啦。就好像這個國家電視台發射的電視頻道信息是平等輻射,所有空間都有,但是你必須要有這個電視啊。而且你要去收這個頻率呀,才能夠顯現出它的音聲、圖像呀。是這麼一個道理。

所以我們要跟阿彌陀佛溝通,要把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在我們身心顯發出來,就是要念佛。當我們念佛的時候,這個佛光就在我們身上體現出來,這就是佛光專攝念佛人,攝取不舍 ,所以念佛很重要啊。你說,你是一個修念佛法門的人,你念了多少佛號?哎呀,我很忙啊,我沒有時間念哪,以後再說呀。不念佛內心就是五欲六塵,沒有智慧。信心的根也是要靠念佛,在執持名號當中栽培,給它澆灌,給它培育,信根才能夠破土而出,才能產生力量。所以這都要在持名的過程當中,去完成這樁事情。所以說,我們都在阿彌陀佛光明的注照之下,每天都沐浴在佛光裡面呀,然而我們可能不知道呀,現在透過這一願我們就知道了。

阿彌陀佛的光明,運載著阿彌陀佛全體的大願的功能,這個大願之海原來就在我們的周邊啦。就像一條魚生活在大海裡面,它周邊都是水呀。所以我們在阿彌陀佛大願光明之海當中,換句話說,我們整個的眾生,整個的虛空大地都是由阿彌陀佛的光明願海所持。為什麼說一念凈信即能往生,我們周邊就已經是啦,只要一念契通,我們就即得往生了,佛經講的沒有錯,它就是這麼頓捷呀,圓頓呀。由於我們被阿彌陀佛光明願海所包圍故,所託住故,這是光明無量願。

如果要展示他的光明的功德,那你看看《華嚴經》,講四十四種光明,毗盧遮那的光明的殊勝,再對照阿彌陀佛的光明,讓我們覺得佛力救度眾生,真是太不可思議啦!毗盧遮那,光明遍照,當他要下生,即釋迦牟尼佛下生到南閻浮提示現八相成道的時候,他的全身的每個部位都在放光呀,頭頂呀,眉尖呀,嘴唇,各個地方。其中就有個光照到地獄裡,從腳板照到地獄裡面。地獄裡面的眾生蒙這個光的照攝,就從這個地獄裡面出來了,升到了兜率天。有一個天鼓,它在這裡起無作妙用,這個天子就聽到天鼓講經說法。他到了這個兜率天,感激涕零,就要報恩,本來想去拜佛,而不得見,由於佛已經下生人間。這時候,他以天眼觀察,原來釋迦牟尼佛還在閻浮提示現八相成道。天子欲下閻浮提,又聽到了天鼓講經說法,他當下證到了十地呀。當他得到十地菩薩身份,就趕緊過來散花供養、讚歎。你看,當我們看到華嚴經這段經文的時候,佛的威神力量不可思議,是到了這個程度,我們是不是對往生的信心會增加一些呢?我們就不過多從凡夫的角度,說我修到了怎麼樣——我怎麼樣?你為什麼不轉過來看佛是怎麼樣的?佛的同體大慈悲心,佛的大不可思議的威神願力,所以一定要轉換。佛要令我們一切眾生全都往生,不留下一個眾生。這是光明徹照十方願給我們的啟示。

下面請看諸佛稱揚讚歎願。這是法藏菩薩發願:我成佛的時候,十方世界的諸佛,都要稱揚讚歎,我的剎土的勝妙莊嚴,我的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如果這一願不能兌現的話,我就不成佛。我們來理解這一願。法藏菩薩,發這一願真的是不是求自己的知名度啊。凡夫眾生都有虛榮心,希望大家都知道自己的名字,本身得到知名度也是福報。如果你沒有治理國家的才能,或者建功立業,守護疆土的才能,或做學問藝術的才能,想得到知名度,不是那麼容易的。立德立功立言,要有這個能力才能得到知名度。但是很多人求名心太強了,固然得到,有能力能夠流芳千古啊,但我沒有能力,也想辦法弄個知名度,哪怕遺臭萬年我也干哪。古希臘就有這麼一個人,他就是一個社會上的無賴,本身沒有一點能力,但他有一個很強烈的願望,就是要出名。想來想去,怎麼出名呢?最後想到全雅典,全希臘最崇拜的是一個黛安娜神廟,我把這個神廟給燒掉,我就出名了。人家說這個神廟誰燒的?某某某燒掉的,我就出名了。他就真的幹了,一把火把那個神廟給燒掉了,當時這個陪審團成員把他抓了以後,說這個罪犯得太大了,他什麼動機?最後知道是這個動機。這時候,陪審團就作了決議,誰也不準提他的名字,但是這個名字最終還是傳下來啦,遺臭萬年嘛。說明人有很強烈的求名的慾望。但是阿彌陀佛不是這個意思,他要知名度是為了眾生。因為他建了凈土,建立了名號,太殊勝了,這個凈土,這個名號能夠令一切眾生,離生死苦,得涅槃樂,而且得到世界所有的需要的滿足。就好像一個工廠生產了一個拳頭產品,精良的產品,必須要讓大家知道呀,不知道,人家就沒有辦法了。凈土再好,再殊勝,大家不知道,就形同虛設,所以就要廣而告之。一個企業的產品還沒有出來,就要搞宣傳,所以阿彌陀佛,也是一樣,知道宣傳的重要。但宣傳不好自己說我自己凈土多麼了不起,他找到了很好的產品推銷員,找誰呀?十方諸佛來宣傳,還不要找菩薩來宣傳,找佛來宣傳。你看,那真的是在果地上。當說凈土法門的時候,十方一切諸佛如來都伸出廣長舌相,稱揚讚歎阿彌陀佛的功德,就是此土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也千經萬論讚歎阿彌陀佛,處處指歸西方凈土啊。所以阿彌陀佛在法界當中知名度最高,大家都說他呀。你看我們這個世間,大概還有些人不知道釋迦牟尼佛,但是很多人都知道有阿彌陀佛,無論是信佛的,還是不信佛的,儘管他可能對阿彌陀佛這個名號賦予了其他的含義。原來我有一次在一個餐廳裡面,正在用餐的時候,旁邊有幾個人在高談闊論,說他要辦件事,要找誰去辦,大家說找誰找誰,結果有個人說是不是找某某?另外一個人說不能找他,他自己在單位上都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好像沒有什麼本事,玩不轉。但是他會說這個阿彌陀佛,這是很有意思的一種文化現象,說明阿彌陀佛名號在國人的內心積澱得很深。你可以賦予它不同的意思,但是他會把阿彌陀佛念出來,都是這一願產生的結果。所以我們真的能夠知道阿彌陀佛的名號,這句名號本身就有巨大的令我們內心觸動的功能。我們想一想自己在念佛,在接觸佛法過程當中,是不是當我們第一次聽到阿彌陀佛名號的時候,內心有一種奇異的感覺啊?甚至會莫名其妙地淚流滿面呀?這個世界上還有其他的音聲符號有這種效果嗎?唯有阿彌陀佛名號啊,還有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名稱。一聽猛地就會發抖一下,或者衣毛豎起,怎麼會有這個名號?不可思議!所以這願,如果沒有這一願我們就沒有辦法聽聞到念佛法門,阿彌陀佛名號,所以這一願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再看,第十八十念必生我國願,這是號稱四十八大願的核心愿。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這個意思就說,假如我成佛的時候,十方無量無邊世界的眾生,聞信我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能夠產生信心、歡喜心,願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麼,他念佛,乃至念十聲,我都能夠讓他往生,如果不能往生的話,我就不成佛。但這一願除了有一類眾生,犯五逆罪的人,同時又誹謗正法,這樣的罪惡眾生,不在這一願所攝受的範圍之內。那麼這一願提供的是什麼方法呢?就是最簡單的,以名號度眾生的方法,至心信樂,欲生我國是深信切願。至心就至誠心,信是至信,就是純凈的信心,那種至心信樂,那種由於信心產生的大歡喜之心,好樂之心,有這樣的心理,情緒狀態,哪怕念十聲阿彌陀佛都會令我們往生。所以往生的條件是非常非常低的,他並沒有說我們持多少戒,有多少禪定工夫,修多少福德,讀多少經書。這些條件一概不提。無條件地救助,只要你相信,只要你願意去。因為門檻必須要很低很低,才能實現平等普度,門檻稍高一點,都有一部分眾生排斥在外面了,那就說明阿彌陀佛不是大平等,說明阿彌陀佛的這種力量還有缺陷呢,唯有很簡單,所有的人都能來,才是阿彌陀佛大平等,大慈悲,大願力,大威神的表現。然而這一願說到了五逆,五逆是我們這世界最重的罪了,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為什麼叫逆罪?這五種人,世間的父母和出世間的聖人,是對我們最有恩德的,我們報恩都來不及,不僅不知恩報德,反而把他殺害,這就是逆罪啊!這種逆罪是入地獄如箭射,是要到阿鼻地獄去的,但《觀無量壽經》講下品下生告訴我們,如果犯五逆十惡的眾生,他必定下地獄,然而就在地獄境界相現前的時候,蒙善知識開導,以慚愧心、懺悔心念佛求往生,也能夠往生。所以,阿彌陀佛悲心不舍,哪怕五逆十惡的罪人,只要他願意去,都能讓他橫超三界。但這裡如果他誹謗正法,那就沒有辦法了。誹謗正法,廣義的誹謗正法就是佛法,狹義的理解,這個正法就是凈土法門。他可能平時就說,這個念佛法門都是虛假的,西方極樂世界哪會存在呀?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這個佛教衰微以後,給愚夫愚婦兜售的一張進入天國的廉價門票哪,西方極樂世界是現實生活顛倒的折射呀,諸如此類這些話,這是誹謗正法,這個罪惡很重,超過五逆的罪惡啊!為什麼人會犯五逆罪?就是由於沒有正法,他才會犯這個五逆的罪嘛,不相信因果嘛,不了解做人的準則嘛。所以他誹謗正法,當然他就不會相信,那阿彌陀佛再慈悲也沒有辦法,因為他是絕緣體,絕緣哪,電流通不過去呀。從中我們也體會到持名念佛的殊勝,這裡只要十念,就是十聲,持念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有這個十念必生願,我們就放心哪,哪怕很忙的人。慈雲大師就提出每天十念法,每天你面西合掌十口氣念佛,盡形壽,不中斷,你也可以往生啦。因為他的十念法盡形壽不間斷,也滿足了十八願的這個條件。尤其對現在這種信息社會,生活節奏感很強的,很忙碌的眾生,十八願,十念必生願來得非常必要,重要。有人說,我忙呀,我沒有時間修行啦。這時候你給他介紹十念法門,你總不能忙到連三分鐘時間都騰不出來呀,沒有這個事。兩三分鐘時間就做完了,你只要這樣的盡心地做,也滿足這個條件,阿彌陀佛也慈悲攝受,但是有一個前提是至心信樂欲往生。如果你念這十句,我念念佛,就想身體健康一下吧,或者是我要念佛呢,聽說這個死了以後,念一句佛號,陰間多一個銅錢,我以後到了陰間,我可以很富裕多一點銅錢用嘛,那你帶了這個心理念,那是不能往生的,因為你不具足至心信樂欲往生。這是十念必生願。

請看勤修我皆接引願。這一願表達的十方眾生,聽聞到這個法門,能夠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心,也能夠修諸一切功德,至心迴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麼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凈土的聖眾前來圍繞念佛行人,接引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這一願不能實現,我就不成佛,現在已然成佛,這一願臨終接引就兌現。這一願對我們很重要呀!因為臨命終時,我們這個神識離開四大,如生龜脫殼,阿賴耶識的種種善善惡惡的種子都在起現行哪,業風吹盪像颱風、颶風,作不了主呀。所以在這個時候,阿彌陀佛深知在這個萬分危急的時候,稍有不慎,就可能隨著業力最重的力量到三惡道裡面去了,到六道輪迴裡面去了,這時候要趕緊來保護他。佛光注照,讓他心裡平息,然後帶著蓮華,用柔軟的心安慰他。西方三聖這時候前來接引,我們看到古代的那些圖畫,那種全神貫注呀,這個眾生就是一個焦點,佛放光注照他,觀世音菩薩拿甘露水來,觀音甘露灑吾頭,大勢至拿著蓮華托著他足,那種趕緊過來,趕緊過來,西方三聖接引的狀態。如果有西方三聖前來,還有一些聖眾前來,我們往生這種事情是不是更有把握了?我們昨天已講,阿彌陀佛五劫以來思惟,無量劫積功累德,對我們往生這種事情,他早就準備好了。你說臨終臨時要靠我們自己的力量去往生,沒有一個人能往生。你憑自己的力量到哪兒去呀?——六道輪迴。我們要想儘快離開六道輪迴,唯有靠阿彌陀佛。我們講如入禪定,心不顛倒,意不貪戀,這些也不是自己工夫導致的,還就是阿彌陀佛加持令我們得到的。因為在佛光當中,我們阿賴耶識的種子業力被降伏了,我們的善的種子,念佛的種子起現行了,顯現的就是臨終接引的景象。這時心生歡喜,得未曾有,到了蓮華,蓮華一閉合就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七寶池裡面了,一念間,彈指間,是這樁事情。所以,臨終接引對我們非常非常重要啊!現在我們東林寺建的阿彌陀佛四十八米大銅像,就是建接引佛的銅像,把十九願表達出來。我們每天晚上念的迴向偈,前四句是「願我臨終無障礙,阿彌陀佛遠相迎,觀音甘露灑我頭,勢至金台安我足」,我們為什麼要建西方三聖,就是把這四句話表達出來。阿彌陀佛像巍巍的須彌山,他那種一隻手伸到生死深淵接引,另外一隻手就是勾攝眾生的手印,然後前面兩尊菩薩,就像一個航空母艦,派出了兩隻小艇,接引眾生,形成一個品字形包抄的局面,觀世音菩薩拿著甘露灑念佛人的頭,大勢至菩薩拿著蓮華托著他的足,形成這麼一個雕塑組群。要讓眾生看到西方三聖這麼慈悲呀,形成震撼呀!再不往生,我們太辜負了西方三聖了!他對我們是望眼欲穿哪,望穿秋水呀,我們再不去,真是太辜負了!浪子回歸,唯有思歸之一念——在這個世界淪落呀,流浪得太久了,該是回家的時候了。一個念佛行人,生死心一定要切呀,生死心不切,我們講這些凈土法門,講這些東西,都是開玩笑的事情,戲論呀。所以,這是講臨終只要你修行,我阿彌陀佛都來接引你。這是勤修我皆接引願。

最後是第二十二願,菩薩一生補處願。這一願傳達給我們一個很好的信息,就是我們修行總想快速成佛,那麼這一願傳達的就是這個信息。十方世界的眾生,他信願持名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他就發出那種菩提心哪,披著弘誓的鎧甲,到他方世界去供養十方的諸佛,去開化,教化恆河沙的眾生,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行普賢之德。如果這一願不能實現的話,我就不成佛,這一願能實現,他就能成佛。這一願告訴我們太殊勝了。我們一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我們修行哪,四宏誓願,就有能力呀。我們的報身在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的應化身可以隨著有緣眾生作種種應化,能夠上求諸佛,聽一切諸佛講經說法,得一切諸佛的授記,得百千陀羅尼門,這是用智慧去上求佛道;然後又有悲心去下化眾生哪,去給眾生種種的幫助呀,使這個眾生都安頓在無上正真之道,安頓在阿彌陀佛的慈悲願海裡面,回歸到極樂的故鄉;尤其最後,在這個修行過程當中,他是頓超呀,超出常倫諸地之行,就是在彌陀願力加持當中,這種修行就不像我們在這個世界講的修行,一定要經過從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到等覺,妙覺,需要四十一個階級,他能頓然超越呀。你比如,一個帶業往生的凡夫,能得三不退,在念不退當中,已經不需要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這個階級,他可以頓超的,他可以馬上到一生補處。一生補處等覺菩薩位呀,而且到了西方凈土能夠現前修習普賢之行哪,普賢十大願王,這是修因證果殊勝的行門哪。我們每天也念普賢行願品,也試圖想修,普賢十大願王,說實在話,我們只是一個期待,一種希求而已,修十大願王,不是我們現在的水平哪。我們簡單說一下第一願,禮敬諸佛。我們對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不僅僅是恭恭敬敬地頂禮膜拜呀,實際上普賢行願這種頂禮,這一念當中是分身微塵的身去拜見禮敬微塵諸佛,這也不是我們心力水平做得到的事,這一個做不到。第二個從我們心態來看,這個禮敬諸佛是引發恭敬心。我們凡夫在學佛過程,也有相當的恭敬心,但我們恭敬心會對過去佛,現在佛很恭敬地頂禮膜拜,但孰不知這個頂禮膜拜包括三世諸佛,既包括過去佛,現在佛,也包括未來佛,都要平等地恭敬呀。試問未來佛是誰呀?就是我們每天看到的一切眾生,都是未來佛呀,乃至地上的螞蟻昆蟲都是未來佛,我們能夠對這些眾生像對阿彌陀佛,對釋迦牟尼佛一樣平等地恭敬對待他嗎?我們能做得到嗎?尤其是這些未來佛是自己冤家對頭,看都不想看他一眼,這都不是我們的水平。《法華經》講的常不輕菩薩品,這一品經大家注意一下,他非常了不起,是給大勢至菩薩說的。常不輕菩薩他一生修行的科目就是禮拜,他只要見到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都頂禮,頂禮時說一句話,我不敢輕慢於汝,汝終當成佛。這一頂禮的話呢,有些增上慢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就看不慣他,你怎麼給我授記呀,你有什麼能力呀,你這個,你給我走遠一點。但是在這種辱罵當中,常不輕菩薩照樣見了面恭敬頂禮,把他們搞得很討厭了,就用棍子打他。打他,他就在棍子打不到的地方,照樣頂禮,我不敢輕慢於汝,汝終當成佛。這些打他還不管用,就用石頭砸他,於是他就在石頭投不到的地方,還在頂禮,我不敢輕慢於汝,汝終當作佛。一輩子都做這樣,他修殊勝大行,他那種平等的恭敬,入如來室呀。別人打罵呀,他不生瞋恨,著忍辱衣呀,所以他到臨命終時聽到威音王佛講得,二十千萬億陀羅尼門的法華經的偈文,馬上證到旋陀羅尼。你看,光這個禮敬諸佛就把我們難住了,我們心有分別啊!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我們這個平等心顯現出來,無論是過去佛,現在佛,還是未來佛,都會很恭敬。到凈土去,對凈土的佛,不做那種高想,到穢土看到穢土佛,不生輕慢想,他有平等心。所以現前修習普賢之德,就能令我們快速成佛,你想一想,是不是很值得修行人,趕緊往生了,因為這個過程都是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的加持。為什麼這個法門是一切修行人,徑中徑又徑,快速成佛的法門,就是這些阿彌陀佛的願力給我們一個保證哪,他能讓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就解決輪迴的苦難。如果老是在這裡輪迴輪迴,你成佛的道路就很遙遠。一經往生,則永脫輪迴,再加上你馬上入到正定聚,馬上契證大乘的佛果,中間沒有取證偏真涅槃啦,退退進進的問題呀。乃至於能夠現前修行普賢之願,在一念中,念不退當中,頓然超出四十一個位次。這我們就能理解,為什麼普賢菩薩在最後還要勸進善財童子以及華藏海會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大家把這幾願掌握之後,就知道,恍然大悟,應該要求生凈土,西方極樂世界,必定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因為成佛快呀。現在我們都講究快,速成呀。念佛法門是成佛的速成的道路呀,所以我們要了解這個大願哪。

當然四十八大願講起來很多呀,我們如果有機會可以一願一願講,每一願都是無限地深廣,對我們是很有啟發的。那麼我們就對應這個阿彌陀佛的大願,來發出我們的願,為了生死的大事,我要念佛求生西方凈土。那裡不再有輪迴的苦難,為了把生命的最崇高的目的顯發出來——成佛,我們必須往生西方凈土。由於西方四十八大願的目標指向是成佛,不是人天的福報,不是聲聞緣覺的化城,阿彌陀佛讓我們往生,是讓我們持名念佛,於是我們就聽話,我們就持名念佛。能夠持名,名號當中有阿彌陀佛的光明,這就是稱讚彌陀的光明的功德。《無量壽經》講一個人能夠稱讚光明功德,一日一夜都能往生,我們要把這些經文,融會貫通地來看。然後,阿彌陀佛一生補處願告訴我們,我們要快速地從凡夫位到達阿鞞跋致,到達一生補處,到達究竟圓滿佛果,阿彌陀佛的願力的加持太殊勝了,連普賢菩薩,文殊菩薩都往生凈土,我們作為這個業障深重的凡夫哪能不趕快去呀,不去就吃了一個大虧了!所以我們對應這樣的發願,我們的願往生心和阿彌陀佛早已成就攝受眾生的願心就溝通了,就感應上了,只要有這個願就成就了凈業。但這個願一定發得懇切呀,不要泛泛地去發,不要今天發了明天就丟在腦後。今天你發願念佛求往生,明天看到修什麼氣功的,練什麼丹的,你就轉過去了,那就是虛假的心。我們理解之後,心就安了,我們全身心就安頓在阿彌陀佛的慈悲願海當中。由於他這種慈悲願海太慈悲了,太平等了,太有威神力量了,我們只要一念的歸誠、投靠,我們一切問題都能得到解決。所以這一念的契入我們就安心了,安心法門。有這一念的安心,我們就安樂了。念佛法門就是安樂法門,大安樂法門。這都是要靠信願、智慧來領悟,來接納,來歸命。所以希望大家能夠放心地安住在阿彌陀佛的慈悲願海上,就一得永得,大事成辦,南無阿彌陀佛。

還有一點時間,大家可以提問。好,我們一個一個來。

問:佛教界舉行的水陸法會,萬佛法會,學凈土的要不要積极參加?如何參與最好,如何做功德最妙?

答:在《無量壽經》裡面,佛早已對這種問題有個答案。在這個世間有種種的善事,那麼在一切善事當中,我們要選擇一個最好的善,第一的善來做。人生最難得,時間寶貴,就好像我們做生意,作一項投資投在最好的項目,回報最豐厚的項目一樣,那麼,佛給我們指出的第一善是什麼?——念佛,超過世間的一切善,超過一切東西。所以當我們生死心切,當我們要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你應該把念佛作為頭等大事。我們下面會在行門當中講到,一個念佛行人你一天最少一萬聲佛號,如果稍微對自己嚴格一點,必須三萬聲佛號。等你三萬聲佛號念完了,行有餘力,干點其他的。你三萬聲佛號都沒念完,你就今天跑這個法會,明天干這個慈善事業,你就把世間那些東西放在第一位了,就把了生脫死這個無量劫以來大事因緣拋到腦後去了,就一生一天到晚,一年到頭忙忙碌碌搞那些人天福報的事情去了。昨天講到人天福報,你第二生得到一些福報,第三生你到地獄裡面去了,這要注意呀,這要警覺呀!所以你把這個原則把握住,你怎麼取捨自然就有一個結論。

問:我在居士林,從早期念佛堂開始,大眾雲集一起念佛,到擴建念佛堂,歷經無數的風雨顛簸,人事的困擾,現在見到了這麼殊勝的念佛堂。我們仍然希望在主事人的領導下,一片祥和,互勵互勉,在佛菩薩加被下,個個成就往生,也盼望法師講些勉勵的話,讓佛友攜手同進。

答:這位居士心很真誠,很懇切呀。我們也希望新加坡居士林的念佛堂,這麼好的念佛堂,應該是一片祥和。實際上我們真有一批人在那裡至誠念佛,那不僅是祥和,那是香光莊嚴哪!阿彌陀佛的法身香,智慧光就會在我們念佛堂完全地籠罩呀!我們在那樣的念佛狀態當中,身心安定,法喜充滿!這不是一般的勉勵,我們希望大家都要好好地參加共修,當然共修有讓大家安心的方法,實際上祖師大德教給我們很多規矩,大家可以參考一下,蓮池大師的,截流大師的,印光大師的,讓大家念佛,身心安樂。所以,讓我來講些勉勵的話,這不是你讓我講,其實我是衷心地期待我們的念佛堂能夠成為新加坡,乃至東南亞地區,乃至全世界最祥和、最殊勝的一個念佛地方,大家都在這裡成辦道業,新加坡居士林念佛堂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中轉站呀,祝賀大家。

問:法師,有的預知時至要往生,佛友助念了七天,但幾次都沒走,是不是新加坡我們這些佛友有偏差呢?是沒有善知識正確的教理作基礎的關係嗎?我們佛友都在家中二十四小時播放念佛機,這樣的動機是為度家人,開播VCD比如地藏經的錄像帶子,家中沒人也播放,晚上睡覺也放,是為了度無形眾生,這樣可以嗎?

答:有些事情沒有達到我們預期的效果,我們一定要從自身找原因,正信正見確實是非常重要的。

現在在大陸也發現了一些情況,他動不動就向大家宣布,我什麼時候要往生了,我要表演給大家看了,搞了好幾齣鬧劇呀。所以這些,心都有些其他的雜念在裡面,自己出問題了。首先你念佛往生是真誠地面對自己,不是向外面去表演,所以你就要平淡一點。即便是預知時至,也不是說你有能力,預知時至的,而是由於我們至誠念佛呀,阿彌陀佛憐憫我等眾生呀,有時候就在夢中給我們用種種方式來預告一下,讓我們有個準備。在這時候你也不要到處張揚,你看我什麼能走,我有多大的本事,你有一念這樣的妄想心,就要帶來麻煩。所以在什麼時候走?如何走?你不要掛在心上,你只要念佛嘛,我只要用至誠心,願往生心去念佛,阿彌陀佛慈悲不舍我這個苦惱的眾生,阿彌陀佛自然會有辦法讓所有眾生產生信心。我們業障深重的凡夫先解決自己的問題嘛,你念念都想著表演給別人看,你不是在做一個演員嗎?所以這都是要注意的。

再就是你播放念佛機,為了什麼?能夠播放念佛機讓他聽聽佛號也很好,但主要是讓他對念佛產生信心。如果他覺得睡覺的時候,你給他播放念佛機,得考慮他願不願接受呀。接受的時候你給他,他不接受,再好的東西,他都認為不好,你強行加給他,你也不符合阿彌陀佛的精神。所以度家人也都要有一個善巧方便哪,慈悲心不是你強加過去的呀。讓你放那個講經的錄像帶,也是這樣,你要想想他願不願聽呀。你的家人不願聽,他有很重大的事情,他有他公司的事,單位上的事情,他都忙不完,你哇啦哇啦把聲音搞得那麼響,學佛不應該是這個樣子的。首先要懂得尊重對方,你尊重了他,他才會尊重我們啦。然後在這個過程當中結上緣分,他有個感恩之心,他真正知道我們在為他好,到了願意接受的時候,我們才能夠產生作用嘛。不願的時候,就緣分沒到,慢慢來。你晚上睡覺也放,人家會說你有毛病呀,所以這要注意呀。

問:我知道阿彌陀佛的功德不可思議,所以每天走路靜坐都盡量心念佛號,不過每天都還有妄想,雜念,煩惱,干擾,遇到不如意的事,還是會發脾氣,但心中總是希望早日息滅貪、瞋、痴。在此,我摯誠懇切請法師開示:如何把一句佛號不間斷地念到專註?

答:當我們知道了阿彌陀佛功德不可思議的時候,每天繫念佛號很好,但每天有妄想,雜念,有煩惱干擾這是正常的。凡夫眾生,只要是凡夫就有妄想雜念,你沒有妄想雜念,你就不是凡夫,你就是聖人,你如果當下就是聖人,也就不需要阿彌陀佛了,所以有煩惱是正常的。那麼遇到不如意的事情發脾氣,你該發就發一點,也沒有關係。但是你在念佛過程當中,你可能第一次發脾氣是火冒三丈,過段時間念佛念得有點相應,火冒兩丈嘛,以後火冒一丈嘛,他有一個過程嘛。你說你一念佛就沒有妄想,沒有雜念,沒有脾氣,有這麼好的根基呀?那就不是末法眾生,不會生活在末法,不會生活在五濁惡世了,所以這些都沒有關係。那麼你總是希望息滅貪,瞋,痴,你,這個目標又錯了。我們總是要念念想到業障深重,靠阿彌陀佛趕緊讓我們離開這個娑婆世界,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念念求往生,這才是指向正確的目標。我們昨天講那個比喻,你還沒有聽清楚呀?就是在水火二河當中,我們走在這條白道上,狹小的白道,告訴我們水深火熱的煩惱仍然存在,仍然存在並不妨礙我們走在這四五寸的白道上,解決生死問題。是這麼一個問題,所以,貪、瞋、痴、妄想、雜念本性也是虛妄的,也是空的。不理會妄念,專註在這一佛號,那麼這樣就引發你第一個問題。如果把這句佛號念得專註,首先要生死心切,無常啊,把死天天擺在自己的額頭上,我明天就死了,這時候你專註不專註?我一個小時以後就要走了,你這一個小時還會想其他的事嗎,但念無常。

問:一天至少念多少聲佛號才有效果?有效得去妄念?

答:這個思路,還是把念佛作為工夫去用。這都錯了,將橫超法作豎出用了,不是談工夫還是談感應啊。我念念呼喚彌陀的救助,阿彌陀佛就在我內心,我在阿彌陀佛的內心,以我在佛心中的眾生,念眾生心中的佛,感應是當下的,念念歡喜,念念做得生想,哪會天天想到怎麼有效果呀?怎麼妄想雜念還有呀?總是考慮有沒有效果,有沒有妄想雜念,你走在這條路上,你就一頭霧水。妄想雜念不管它嘛,只要我在妄想雜念當中,有這句佛號,能夠守得住,把得穩,就是我往生的左券!心生歡喜,不要跟自己過不去呀!所以,念多少聲佛號才有效果,我們確實強調佛號的數量,你至少一天念一萬聲,像小學生做作業一樣,你必須完成它,你不念完一萬聲佛號不要睡覺,念不完,你自己在佛面前跪香去。

問:是否能夠在念佛號之前祈求阿彌陀佛佛光加持,幫助我,驅除心中的貪、瞋、痴?

答:又是同樣的毛病。你就是每一聲 「南無阿彌陀佛」信願行具足,念念往生啊!每一聲佛號都在西方極樂世界,這時候標上你名字的蓮華都是放出光明,都是越來越大呀!心生歡喜,作得生想!你一定放在這方面去想,貪、瞋、痴,隨它去,浮雲嘛,智慧的風一吹,它就沒有了嘛。那你等雲來的時候,這雲怎麼樣?怎麼是黑的?怎麼這麼厚呀?你不要去管它嘛,一定要轉化念頭!念頭轉化是一個智慧,你不要老是在這方面去執著它。現在很多人一頭霧水,一念佛,哎呀,聽說要清凈心才能往生呀,所以,哎呀,我這下又不清凈了,我又有妄想雜念了,又怎麼怎麼了,完蛋了我不能往生了,因為我沒有清凈心,你跟自己過不去了,這不是佛的知見,是你自己凡夫的知見啊。

問:專修凈土的人靜坐時,吸—阿彌;呼—陀佛,還是不管呼吸,只專註在阿彌陀佛聖號上,請師父慈悲教導我們。

答:靜坐時,如何正確用心念佛號?當你靜坐時,確實可以隨著呼吸來念阿彌陀佛,沒有問題的。那麼,你吸的時候—阿彌,呼的時候—陀佛,可以的。如果念的是六字,吸的時候—南無,回歸到自性,呼的時候—阿彌陀佛,一呼一吸,一呼一吸,這樣的方法,也還是可以的。這樣的慢慢地,心系緣在這佛號當中,這就是念佛禪,「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名無上深妙禪」,禪就是佛心。這句名號就是阿彌陀佛的心,我們安住在阿彌陀佛的無上願心上,就安住在無上深妙禪上,禪和凈在這裡就沒有界線了。

問:請教法師,《了凡四訓》消業障,福報現前,做得很成功,為什麼我跟他一百八十度相反呢?皈依佛法僧三寶已經十多年了,事事不如意,倒霉透了,常想這是逆增上緣,可是我的處境常讓我對念佛感到灰心,請開示。

答:首先我們要問一下,我念佛的目的是什麼?有時候,是不是覺得,哎呀,我念佛呀,一定要身體比別人好,錢要比別人賺得多,官要比別人當得大,這才是念佛有工夫,有效果。不要這樣去比較,念佛的目的是解決無量劫以來生死輪迴的大事呀,是要圓成我們本具的佛性。如果我們完成了這樁事情,世間的這個什麼倒霉的事情,成功的事情,都是夢幻泡影的事情呀。好也好,壞也好,都是在做一個夢呀,都是空的,都是虛幻的。所以,對一個念佛行人一定要有這個智慧,好也好,壞也好,隨著業風吹盪呀,隨高隨低隨緣過。好就感謝阿彌陀佛,不好逆上緣更增加我們的道心。你看這個世間,是這麼倒霉的事情,這三界火宅,冤家對頭碰面,苦不堪言,趕緊離開嘛,這一念感謝它,它成就了我們出離心,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呀。你總是有這些不如意的事情,你要感謝它,它讓我出離啊!如果天天都是很順利,天天跟你講好話,很甜蜜的話,讓你舒舒服服,感覺到這個世間蠻不錯的,這個世界就是極樂世界呀,死於安樂。我們念佛行人就是對苦難有一種敏銳的感受,你就在所謂的很成功,很快樂,很如意當中,你要看到它本質上的不如意,本質上的痛苦,苦空無常。現在諸佛菩薩加持我們,就是由於你對這個現世的福報太執著了,就讓你不要有這個福報。因為你在福報中會迷惑顛倒嘛,所以讓你有點倒霉的事,在憂患當中讓我們生起一種出離心,超越出去。這個,心理學有個比較,如果一個沸騰的開水,你把一隻青蛙放進下去,這個青蛙會蹦地一下跳出來,救了一命;如果你把這個青蛙放在水裡面 ,冷水裡面,你慢慢地在下面加溫,加溫,燒熱,這個青蛙出不來,煮死了。所以,有這些倒霉的事情,那太好了,太歡喜了,阿彌陀佛,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推薦閱讀:

TAG:佛教 | 佛經 | 凈土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