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免疫系統是防衛機體的屏障,包括三道防線。
第一道防線為:皮膚、粘膜及其分泌液、細胞膜、呼吸道、胃腸道、尿道及腎臟。
第二道防線為:吞噬作用、抗菌蛋白和炎症反應。
第三道防線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體、淋巴結、胸腺、骨髓、和脾臟等)和免疫細胞(淋巴細胞、吞噬細胞等)藉助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而組成的。
扁桃體是人體的第三道防線中的一個免疫器官。正常情況下,由於扁桃體表面上皮完整和粘液腺不斷分泌,可將細菌隨同脫落的上皮細胞從隱窩口排出,因此保持著機體的健康。
醫學上的「扁桃體」由齶扁桃體、咽扁桃體、咽鼓管扁桃體、舌扁桃體組成。而我們平時生活中所提到的扁桃體,醫學上稱之為「齶扁桃體」。
俗話說病從口入,口咽部很容易遭受病菌的侵襲而發炎,這些細菌可能是外界侵入的,亦可能隱藏於扁桃體隱窩內。
小孩扁桃體發炎的病因
1、病毒與細菌:病原體通過飛沫、直接接觸等途徑傳入,平時隱藏在扁桃體小窩內,當人體因各種原因而致抵抗力減弱時,病原體迅速繁殖而引起發病。炎症自小窩開始,再遍及整個扁桃體。(扁桃體炎的致病原以溶血性鏈球菌為主,其他如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桿菌以及病毒等也可引起。)
2、自身因素:小兒營養不良、消化不良、缺乏鍛煉,以及有過敏體質的小兒,因身體防禦能力減低,容易發生扁桃體炎。
3、結構因素:扁桃體是呼吸道的門戶,其扁桃體窩最易積存細菌和代謝產物,是藏污納垢的場所,只要濕度和溫度適宜,容易被感染。
必須摘除扁桃體的幾點情況:
1.扁桃體腫大,人在睡眠的時候,他可能會窒息。
微微的窒息,或者是打鼾,有的是扁桃體特別腫大,導致的打鼾。這種情況,會導致呼吸不順暢,尤其在睡眠過程當中,會引起腦缺氧,腦缺氧可能會引起智力低下,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把它摘除。
2.扁桃體腫大了之後,影響吞咽,吃東西都不順了,這種情況也必須要摘除。
3.扁桃體炎反覆發作,尤其是轉化成慢性的時候,它一直在發炎,發低熱,這種情況下麻煩就非常多了,因為扁桃體發炎很容易引發風濕熱,就是引發心臟病,有的孩子可能會引發腎炎,腎小球腎炎,急性腎炎再轉化成慢性腎炎,再轉化成腎衰、紫癲,這就很麻煩,應該是及時摘除。
小小扁桃體為何要如此大動干戈?
一個扁桃體,還要做什麼手術?說的神乎其乎。這是很多人對扁桃體切除存在偏見的原因。事實上,扁桃體炎不是一種單純的局部疾病,當細菌或病毒毒紊進入血液循環後,會引起嚴重的併發症。如風濕熱、心肌炎、腎炎、關節炎等。鄰近器官也可並發頸淋巴炎、中耳炎等。
扁桃體發炎後我們首先是選擇服藥治療,口服用藥作用不直接,無法將病灶徹底清除,再加上小兒免疫力不健全,所以導致病原體反覆發作。一旦扁桃體炎反反覆復,就要面臨切除的風險。
扁桃體急性、慢性、長期炎症的特點:
急性炎症時,扁桃體實質內充血,有多形核白細胞浸潤,在粘膜表面,可見黃白色斑點。扁桃體明顯腫脹,並可形成多數小膿腫。小窩內由纖維素、脫落上皮和膿細胞等組成的膿性滲出物向小窩口排出,故在扁桃體小窩口可見膿點。
慢性炎症的病理改變明顯,淋巴細胞、網狀細胞增生活躍,扁桃體肥大。小窩粘膜上皮增厚、表面角化過度或形成小潰瘍。角化物、炎性滲出物、脫落上皮細胞、白細胞、細菌等混合形成乾酪樣物的栓子,塞於小窩口。
長期炎症可致扁桃體內小血管閉塞,淋巴組織變性,逐漸為結締組織代替,此後扁桃體日益縮小,最後導致扁桃體纖維化。小窩口因瘢痕而狹窄,其內容物難以排除,常成為病灶。
小兒扁桃體炎的家庭護理要點
1.發病時應卧床休息,多飲水排除細菌感染後在體內產生的毒素。
2.淡鹽水含漱每日多次,保持口腔清潔無味。
3.在應用抗生素治療時,應嚴密觀察病人體溫、脈搏變化,如仍持續高熱,可增大劑量,或在醫生指導下更換藥物。
4.小兒體溫過高時,應物理降溫,用涼中或冰袋敷頭頸部,也可用酒或低濃度酒精擦拭頭頸、腋下、四肢、幫助散熱、防止病兒發生驚厥。
5.保持大便通暢,飲食結構要科學。
6.為預防疾病的反覆發作,應注意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增強抗病能力。
扁桃體雖小,但問題不小,必須重視扁桃體疾病,嚴密觀察病人病態發展,給予及時處理,勿使併發症發生。
簡介: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1978年畢業於上海第一醫學院醫學系現從事小兒耳鼻喉科專業,從事耳鼻喉科專業診療三十餘年,原全國小兒耳鼻喉科學組成員。
擅長領域:兒童耳鼻喉科常見病和疑難病的診斷和常規治療。包括兒童腺樣體肥大、扁桃體肥大、扁桃體炎等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TAG:扁桃體發炎 | 咽喉炎 | 慢性咽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