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一直被「情感忽視」的孩子,長大後都容易產生這樣的心理問題

有這樣一個孩子,從小由保姆帶大 。父親常年周旋於政治場,母親忙於社交應酬,對他基本不管不顧。

不管不顧到什麼程度呢?據說,他在上學期間給母親寫信,母親從來不回;去印度服役的三年期間,母親只寫過兩封信,信里還不是對他噓寒問暖,而是家裡的報喪信。

他曾在自傳里這樣描述母親:「她於我就像閃耀著的晚星。我如此愛她,即使隔著不可企及的距離。」

由於父母在他童年時期長期的冷落忽視,導致他從小就沒有建立一個堅固的內在自信。

後來即便他功成名就,成為英國最偉大的首相和演講家之一,他也仍然覺得「我的成就極多,到頭來卻一事無成」。

他就是一代偉人丘吉爾。

他在大眾心中的形象堅硬剛強、無所畏懼、絕不屈服,但他卻說,他的心中總有一條叫抑鬱症的黑狗,一有機會就會咬住他不放。

可以看出,丘吉爾從小就是一個被忽視的孩子,這種長年累月的情感忽視,是導致他身患抑鬱症的源頭。

兒童精神病學家唐納德·溫尼科特就曾說過:

撫養一個孩子成長為情感健康、可與他人形成健康連接的成人,需要父母給予一定量的情感互動、共情和持續的關注作為燃料。

而缺失這種必要的情感連接,孩子也許還會成功,但會感覺自己內心空虛,像缺失了什麼必要的東西,他們苦惱而掙扎,卻沒人看得到。

《被忽視的孩子:如何克服童年的情感忽視》這本書就闡述了造成情感忽視的父母類型,童年時期長期被父母「情感忽視」的成人容易產生的各種心理問題,以及克服童年情感傷害、走出情感真空的具體方法。

本書作者喬尼絲·韋布博士,是童年情感忽視領域的開創者,20多年來專門治療個人夫妻和家庭的情感忽視問題。

一、哪些父母容易造成對孩子的「情感忽視」?

無論是多麼完美的父母,都會不可避免地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造成對孩子的情感忽視,但作者認為,真正有害的是父母對成長中的孩子的情感需求,一直充耳不聞、視而不見。

那麼,哪些類型的父母容易對孩子造成持續的情感忽視呢?

類型1:自戀型父母

自戀型父母最典型的特徵就是,他們從未意識到,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他們只是把孩子當作自己的延伸。

他們喜歡為孩子制定一條看似完美的成長路線,孩子的需求必須由他們的需求來定義。

類型2:專制型父母。

這類父母很喜歡在家裡樹立各種各樣的規則、懲罰和限制。

他們不僅對孩子的要求很多、管教很多,而且還不允許他們的孩子進行質疑和反抗。

他們認為,孩子最大的優點就是順從。

否則,他們就會用粗暴的言語或者行為來對待孩子,以此顯示自己的權威。

類型3:放縱型父母

放縱型父母看起來對孩子很友善溫和,什麼家務都不讓他們做、不和孩子起衝突、幾乎不拒絕孩子的各種需求,對孩子可謂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但作者認為,這類父母沒有給孩子建立一個基本的行為規範,他們教育孩子的唯一方式就是縱容。

當孩子做錯事、產生各種負面情緒、提出各種不合理的要求、叛逆囂張、惹麻煩的時候,這類父母也總是喜歡找別的借口來掩飾過去。

類型4:工作狂父母。

顧名思義,工作狂父母是以工作為驅動的,他們追求成功、渴望財富,期望受到他人的崇敬和追捧,但遭罪的卻是他們的孩子。

他們越是成功,越是投入更多的時間在工作上,就越容易通過物質獎勵和縱容,來彌補心中對忽視孩子的愧疚。

類型5:照顧傷病家屬的父母。

不可置否,當一個孩子成長在一個父母或者兄弟姐妹有嚴重疾病的家庭中時,他能夠獲得的情感需求會被大打折扣。

他不僅要學會掩埋自己的情感需要,同時還要投入時間、精力、情感去照顧家庭中生病的人。

因為相比自己的情感需求,病人的需求更需要得到即時的滿足。

類型6:「都是為你好型」父母

「都是為你好」這類父母恐怕是情感忽視父母的最大類群。

問題在於,一個全心全意為子女好、掏心掏肺愛孩子的父母,真的也會對孩子造成情感忽視嗎?

作者給出的結論是,愛你的孩子和能夠與你的孩子產生情感共鳴,是完全不同的。

也就是說,想要讓孩子健康成長,僅僅愛他,是不夠的,還要懂得理解孩子的情緒

如果父母沒有識別出來或者確認孩子的情緒,那麼這個孩子長大以後,也很難辨認和管理好他自己的情緒。

除了這常見的6種類型之外,作者還提到了離婚喪偶型父母、抑鬱型父母、成癮型父母、完美導向型父母、反社會型父母以及「孩子型父母」,都會給孩子造成不同程度的情感忽視。

二、「被忽視的孩子」長大後有哪些共同特徵?

那麼,這些在童年時期常年被忽視的孩子,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樣呢?

作者通過研究發現,這些人在成年時,會表現出一些相同的心理特徵。

比如說空虛感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空虛感,但長期遭遇情感忽視的人,他們長大後會不停地尋找刺激、不停地更換目標、尋找生命的意義,到頭來卻發現,自己內心的「情感之桶」永遠裝不滿。

作者在書中舉了一個真實的諮詢案例。

西蒙是一個長相英俊的成功人士。從小家境優越,但是他的妹妹身患殘疾,父母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照顧妹妹身上。他經常一個人跟自己玩。

由於父母陪他時間少,他在生活中的所有需求,父母都盡量的滿足他,對他也沒有任何約束和規則。

他就這樣長大,後來事業做的非常成功,賺了很多錢。

但他感覺自己一點都不快樂,於是他玩跳傘、玩賽車,想要通過極限運動來擊退他的空虛感。

最終他發現,他能夠輕易得到別人想要的東西,比如成功的工作、漂亮的房子、豪華的轎車,但他卻很難獲得一樣珍貴的東西,那就是跟另外一個人產生情感連接。

作者認為,如果我們沒有在童年的時候,得到充足的愛的養分,那麼我們就會在成年的時候,想要不斷的填補這個漏洞,如果這個洞一直填不滿,我們會發現自己一直生活在虛無當中。

由於小時候沒有充分的感覺到被愛,所以他們總是有不切實際的自我評價。

他們會過度強調自己的缺點,他們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和不喜歡什麼。

他們對別人充滿同情,但是對自己卻不能做到手下留情。

他們害怕跟人親近,很難向他人敞開心扉,總覺得自己有一種天生的缺陷,總覺得自己有一種格格不入感。

一些被嚴重忽視的孩子,還會表現出「愛無能」。

「愛無能」是怎麼產生的呢?

一個孩子受到父母的呵護,這種愛會內化為他身體的一部分,這樣長大之後他們能夠懂得關愛他人。

但是如果這個孩子從小就遠離愛心、關懷和幫助,那麼他的心靈就會幹涸、僵硬,拒人於千里之外,他很難接受、也很難給予這種關愛之情。

三、如何克服童年的情感傷害?

阿德勒說,「重要的不是我們經歷了什麼,而是我們如何對經歷進行解讀」。

那麼我們如何克服童年的情感傷害呢?

1、不再逃避。

梭羅說:「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

對於那些在童年中受過傷,但長大成人後無法識別、確認以及擺脫這種傷害的人來講,再貼切不過了。

經歷了情感傷害的人,大多會一直選擇逃避。

但逃避並不能解決現狀,這個傷害會一直延續下去,如果將來組建家庭,這個傷害甚至會被傳到下一代。逃避只會讓人越來越偏離自己所期望的軌道。

唯有向前一步,做出改變,才能讓這種傷害終結,才能讓自己真正體會到愛人也被人愛的喜悅。

我們要相信,所有值得擁有的美好事物都是需要付出努力的。

為了獲得想要的生活和幸福的自己,我們需要勇氣。

2、運用IAAA法則來理解自己的情緒。

IAAA這4個英文字母分別代表著識別Identify,接納Accept、歸因Attribute和行動Act

簡單來講,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首先識別自己的情緒。問自己「我現在有什麼感覺?」,是憤怒、悲傷、愉悅、開心、嫉妒,還是羞恥、恐懼。

然後,不管是好情緒還是壞情緒,理性的還是瘋狂的情緒,我們都不對它進行評判,只接納它本來的樣子。因為評判的過程會讓我們產生更多的情緒,那麼情緒就會變得很複雜。

再次,我們要試著了解這個情緒背後的原因,也就是為什麼我們會產生這樣的情緒,是什麼樣的事件或者說什麼樣的信念讓情緒一直干擾著我們。

最後,我們要認識到,自己在產生某一種或幾種情緒的時候,是不是都對應著某一種行動。

比如說,你抑鬱的時候,就喜歡把自己一個人關在房間里,不想跟任何人說話,這就是你在應對悲傷時的一種習慣性行動。

如果你不喜歡這種行動、覺得這種行動不恰當,那麼你需要找到一種更恰當的方式來替代這種行動,比如以後一抑鬱,就去空曠的地方走一走,而不是把自己關在房子里。

3、自我關懷,對自己富有同情心。

前一段時間,Papi醬的排名上了熱搜。

我並不認為把自己排在第1位,就是自私的。

一個人都不懂得愛自己,那麼從一個健康的心理來講,他所給予他人的愛很可能是有限制條件的。

狠狠地愛自己,並不意味著對他人的需求視而不見。事實上,一個越懂得愛自己的人,他會有更多的能量去愛別人。

對於遭遇情感傷害的人來說,對自己富有同情心,就是走出關愛自己的第一步。

不要對自己過於苛刻,不要把所有的問題都歸因於自己,要學會接納會犯錯的、不完美的、敏感但堅韌的自己。

當你能夠做到與自己充分連接,那麼你要相信,自己同樣可以做到與他人充分連接。


推薦閱讀:

TAG:童年 | 原生家庭 | 缺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