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起源】中華文化的淵源【2】蘇美爾文明和華夏文明的關係【文物欣賞】
【上幾篇文章:】
遙遠經典 近在眼前:【文明起源】中華文化的淵源【1】史前大洪水【名畫欣賞】?zhuanlan.zhihu.com遙遠經典 近在眼前:【史前文明古迹】遠古大陸之謎?
zhuanlan.zhihu.com
【文史精華】中國神傳文化的淵源——深邃的內涵(三)
此文轉載自:東方竹馬的收藏
蘇美爾文明和華夏文明的關係
兩河文明又稱美索不達米亞文明(Mesopotamia culture)。主要由蘇美爾(Sumerian)、阿卡德、巴比倫、亞述等文明組成。美索不達米亞是古巴比倫(Babylon)的所在,也稱巴比倫文明。兩河流域是指底格里斯河(Tigris)和幼發拉底河(Euphrates),因兩河流域的定期泛濫,使兩河沿岸因河水泛濫而積澱成適於農耕的肥沃土壤,稱作美索不達米亞平原(Mesopotamia,希臘文,意為「兩河之間」,現伊拉克(Iraq)境內)。北接亞美尼亞高原,南臨波斯灣,東與西伊朗山脈為界,西與敘利亞草原和阿拉伯沙漠接壤。由於這一帶在地圖上好像一彎新月,所以美國芝加哥大學的考古學家詹姆斯布雷斯特德(James HenryBreasted)把這一大片的土地稱為「新月沃土」。新月沃土上有三條主要河流,約旦河,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包括今日的巴勒斯坦、約旦河、敘利亞及兩河流域,共約40-50萬平方公里。兩河文明的中心大概在現在的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一帶。兩河流域習慣上分為南北兩個部分,大體上以今巴格達為中心,北部稱亞述(Assyria),得名於亞述城(Assur),南部稱為巴比倫尼亞(Babylonia),得名於巴比倫城(Babylon)。巴比倫尼亞以尼普爾(Nippur,今努法爾)為界,又分為南北兩部分,南部稱蘇美爾(Sumer),得名於最早文明的創立者蘇美爾人(Sumerian);北部稱阿卡德(Akkad),得名於阿卡德城及創建者阿卡德人(Akkadian)。兩河領域除了這些都城外,還有埃利都、基什、拉格什、烏魯克、烏爾、尼普爾、舒路帕克、西帕爾、烏瑪、阿克沙克、拉拉克、阿達布、尼尼微、馬里、埃什努那等許多城市。
兩河流域文明最早的創造者是前4000年左右來自東部山區的蘇美爾人。蘇美爾人是最先進入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古代民族,在他們帶來的石碑上的銘文中,自稱為「黑頭」。蘇美爾人從何處來到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蘇美爾人似乎既不是印歐人的一支,也不是閃米特人的一支,他們的原籍可能是中東的東方某地,他們很可能是來自中亞一帶黃種人的一支,一個可能性是從伊朗高原的崇山峻岭中來,因為出土的蘇美爾人的最早的建築物,是按照木結構原理建造的,而木結構建築通常只是在樹木茂密的山區才被廣泛採用的。早在公元前4300──前3500年,蘇美爾人就在兩河流域內部平原上建立了12個城市,標誌著兩河流域南部地區氏族制度的解體和向文明時代的過渡。蘇美爾文明實際是城市、城邦文明,是在世界歷史上最早建立城市的民族。這些城邦都有自己的守護神,形成了以祭司集團為代表的統治集團,首領叫ensi,有的則是由貴族集團統治,首領叫lugal,但是lugal也是要得到祭司集團認可的。

蘇美爾人:早王朝蘇美爾人雕塑
最早的5個城邦有:Eridu、Bad-tibira、Larsa、Sippar、Shuruppak,後來陸續出現了大小20+城邦。這些城邦之間逐步形成了共同信仰的大神Enlil,由於Enlil的神廟在Nippur,所以Nippur逐漸成為蘇美爾文明的文化中心。這些城邦之間相互競爭,最厲害的成為城邦霸主,也就是國王(kingship)。這就是蘇美爾的國王列表。早期的人類文明都是以神話的形式紀錄的,蘇美爾文明也一樣,所以在國王列表裡面,早期的很多國王的統治時間都相當長,比如第一個國王,按照國王列表的記載,「從國王從天而降以來,他住在了 Erudig城邦,Alulim在Erudig成為國王,統治了2萬8800年。」這裡面比較出名的,是統治了420年的烏魯克城邦國王Enmerkar和若干年後的烏魯克城邦國王Gilgamesh——吉爾迦美什。
吉爾迦美什(Gilgamesh)國王史詩是關於蘇美爾神話時代國王統治的最著名的史詩,現吁的最完整的版本叫做標準巴比倫版,是用閃語寫成的,大部分發現在亞述王shurbanipal的遺迹里,一共有12塊泥板,這些泥板的年代大約是在公元前1300年到1000年。而更古老的版本也是用閃語紀錄的,叫做古老巴比倫版,現在只發現了少量殘片,時代大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800年到1700年。但是這些泥板的發現揭示了Gilgamesh史詩的創造過程。這些泥板揭示了更早的大約在公元前2200年Ur第三王朝事件流傳的關於Gilgamesh的5個獨立詩歌,被阿卡得人整理成了統一的史詩。而在整個早王朝時期(也就是神話時代的王朝)中唯一得到考古證實的,是Enmebaragesi,他是Kish王朝的國王,他的兒子是Kish王朝最後的國王Aga,在蘇美爾語的Gilgamesh史詩中紀錄了這段歷史,講述Gilgamesh與Aga的戰爭(很奇怪的是這首詩歌沒有被吸收到閃語的Gilgamesh史詩中)。在Nippur發現的兩個石膏花瓶碎片上,發現了他名字的銘文,證實了他的真實存在,也印證了蘇美爾神話時代的可信性。

蘇美爾文物:制服埃里都的公牛,吉爾迦美什
早王朝結束後,隨著文化程度的進一步普及,王朝的證據也越來越充分,第一個充分證實的王朝是Lagash王朝,這個王朝的統治時期是公元前2500年到2200年,位於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的交匯處西北,在Uruk的東邊,離現在的伊拉克城市Ash Shatrah東面14英里。它的神廟是E-Ninnu, 信仰Ningirsu。Ur-nanshe的孫子Eannatum武力統一了所有的蘇美爾城市,這可能是Lagash不被國王列表紀錄的一個原因,可能他並沒有獲得所謂的國王(Kingship)。蘇美爾的Lagash第一王朝沒有持續多久,就被使用閃語的阿卡得人取代了,這就是著名的Sargon the Great和他的阿卡得帝國。這個帝國大約統治了187年,到後期阿卡得人逐漸失去了蘇美爾人的統治,進入打一槍跑一個地方的Gutian時期。在Gutian時期的後期,Lagash又一次取得了統治權,這就是Lagash第二王朝。隨後Ur第三王朝取代了Lagash第二王朝,這段時期被稱為蘇美爾讓的復興,蘇美爾文明從阿卡得文明中復辟,並進一步向前發展,達到了頂峰。隨著蘇美爾文明在Ur第三王朝時期的復興,蘇美爾文明就逐漸走到了盡頭,閃語文明最終走到了最後,蘇美爾文明的國王列表最終停留在Isin王朝上,就永遠終止了。公元前1792年,第六代國王漢穆拉比(Hammurabi)(約公元前1792~前1750年)即位,征服了蘇美爾人和阿卡德人,統一了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建立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制國家,史稱古巴比倫王國(約公元前1894~前1595年),直到公元前729年終於被亞述帝國吞併。
蘇美爾人發明了人類最早的象形文字—楔形文字(cuneiform):剛開始用圖形將豬,牛,馬,羊,莊稼等各種事物畫下來,發展到後來,圖形越來越簡單,於是就將圖形符號固定下來形成文字,用三角形尖頭的蘆葦桿刻寫在泥板上,然後晒乾,可以長期保存(這與以後由白種人腓尼基人創造的字母文字有本質的區別。他們的語言接近於漢語。最古老的楔形文字石板(公認的最早的文字記錄)可以被定期為約前36世紀。這是兩河流域南部迄今所知最早的文字,被後來的阿卡德人、巴比倫人、亞述人所承襲,並隨著商業和文化交流的擴大而傳播到整個西亞和西南亞,兩河流域其他民族也採用了這種文字。公元前1500年左右,蘇美爾人發明的楔形文字已成為當時國家交往通用的文字體系,連埃及和兩河流域各國外交往來的書信或訂立條約時也都使用楔形文字。

烏爾出土的楔形文字金版 2500bc

兩河流域出土的泥版雕像
蘇美爾人發明了太陰曆:以月的圓缺,周而復始為一個月。一年分12個月,其中有6個月各為30天,另6個月各為29天,全年共354天。這樣每年比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少11天多時間,於是他們又創立了設置閏年的辦法。他們創造了農業,培植農作物,發明了犁與輪子;他們開挖溝渠,創造了最早的灌溉系統。儘管大量的作物和動物在蘇美爾社會出現前就已經出現了,但是是蘇美爾人發明了水利系統,使得農產品得到大規模種植。這些農產品包括現在西方世界的主要農產品,不光如此,由於農產品的豐富,蘇美爾社會已經和現代西方社會一樣,出現了大量城市人口。有證據表明,當時社會中有87%的人口是居住在城市的。
他們發明了冶煉技術,加熱礦石成為液體,煉出了青銅,用於製造工具與武器,只是受到資源與技術條件限制,一直沒有發現鐵,青銅器也不能普遍推廣,大部分農人還是使用木製農具;他們創造了最早的星象天文學,非常相信迷信占卜,這和商周文化極其相似.他們採用泥磚建造房屋,這和巨石文化有著本質區別,和我們漢人很相似。蘇美爾文明在Ur第三王朝出現的大型神廟顯示出蘇美爾人的建築水平。蘇美爾人當時採取把爛泥晒乾並在裡面加入蘆葦的辦法來製作磚。他們創造了城市,建立了12個城市國家(12是個重要的數字,十二個月,十二星座,十二時辰……),最大的國家有5萬人;建築的特點是:城牆是土石結構,房屋是土木結構,會使用經過晒乾的泥磚(這與白種人的巨石房屋結構有很大的區別)。世界上第一個成文法律出現在蘇美爾,這就是在Ur第三王朝時期的UrNammu法典。這部法律清晰講述了蘇美爾社會的政治制度。蘇美爾文明奠定了西方的軍事基礎:兵團作戰。蘇美爾文明發明了弓,並首先運用在軍事上,建立了不同的兵種,步兵、騎兵和弓箭兵。在近代軍事和工業革命之前,這一直是西方軍事組織的基礎。
下圖應該是其背面:

蘇美爾第一王朝烏爾墓葬文物上的圖案:戰車與士兵

蘇美爾:烏爾王陵出土的古代棋盤
蘇美爾人在世界上最先發明了數學,沒有他們我們到現在就沒有科學。蘇美爾人發現了位置制(placevalue)和0制,這個數學中有重要作用的兩個制度並沒有在隨後的古埃及和古希臘、古羅馬文明中找到。數值制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數字在不同的位置可以代表不同的價值。比如我們說32,由於3在2的左邊,所以3代表3*10,他的價值是2這個位置的10倍。而古羅馬數字沒有數值,每個數的價值完全有數來表達,比如又是32,對於羅馬數字來說,就是XXXII,每一個X不會因為在左邊還是右邊而具有不同的價值,都是10,所以是X+X+X。0這個數字的出現就是伴隨位置制的出現而出現的,這個用來佔位置的不表達任何意義的數字是很難發現的,因為人總是根據實際看到的情況來發明數字的在自然界很難發現,需要人的抽像意識。當然0這個數字用了很長的時間才發明出來,是與蘇美爾文明長期共吁的閃語文明在巴比倫時期發明的。數字的十二進位。現在大家數英文,會發現12是個一套,也就是說從1到12是由獨立單詞表達的,這反映出十二進位的歷史痕迹。十二進位在英文也廣泛運用,比如一英尺等於十二英吋,一打代表十二個。這也是蘇美爾發明的。平方、立方和圓周率在蘇美爾文明數學中也出現了。

蘇美爾十二天體石板

大伊山卧龍崗石坑

具茨山岩畫與蘇美爾十二天體石板具有一致性
【文史精華】中國神傳文化的淵源——深邃的內涵(四)
此文轉載自:東方竹馬的收藏
日本人白河次郎、國府種德於1899年出版《中國文明史》一書,列舉中國與巴比倫在學術、文字、政治、信仰、傳說方面之相同者。從這些比較研究成果可以看出,中華文化與蘇美爾文化之間存在著許多相似點。下面略舉幾例。
1.象形文字。中國至今還在使用。蘇美爾人也使用象形文字,至於蘇美爾的文字是不是最早的,這話不能說得太滿。即使在兩河流域,在蘇美爾人到來之前生活在那裡的巴比(伯)人,應該是有文字的。
2.土磚。蘇美爾人沒有方便的石料,也和關中人一樣,只能採用土木結構作建築。他們用的土磚,在關中一直延用至今,用模子壓制的叫「胡基」,主要用於壘牆;用泥草製成的叫「泥坯」,主要用於製作土炕的炕面。在中華台至少在5000年前已開始使用燒制的「陶磚」。參見「藍田新街遺址」。
3.曆法。蘇美爾人使用太陰曆。他們以月的圓缺,周而復始為一個月。一年分12個月,其中有6個月各為30天,另6個月各為29天,全年共354天。這樣每年比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少11天多時間,於是他們又創立了設置閏年的辦法。這與《顓頊歷》非常相似。可能中國人在堯命羲和進行大型天文測量之前,也是使用這種曆法。
4.數學。蘇美爾人用10進位與60進位並用, 這與中國差不多。
5.天文。蘇美爾人劃分黃道為十二星座,中國分黃道為十二宮,基本是一致的。
6.中國的神話傳說與蘇美爾人的文明傳說大多不謀而合
(1)和我國堯、舜、禹等遠古傳說一樣,兩河流域歷史時期也留下了洪水前遠古朝代各城邦的傳說。《蘇美爾王表》說在遠古洪水前最早的五個城市有8個王共24萬1千2百年。這八個王顯然是傳說中的部落聯盟的大酋長了。據王表,洪水前五城之間的王權轉移的方式是「某城被(神)放棄了,它的王權被帶到另一城」。這種和平獲得王權的方式表明和我國堯、舜、禹依次禪讓一樣,選舉蘇美爾部落聯盟盟主地位的方式是擁戴聖德服眾者為王。這從側面反映了文明的一種傳承。

蘇美爾文物:雙頭鷹面人
(2)蘇美爾史詩記載了在大洪水發生時,王權所在城舒如帕克的國王用方舟解救了人類。在舒如帕克的遺址發現的脫離圖畫階段的楔文辭彙表和經濟管理泥板標誌了兩河文明文字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約2500年)。考古發掘表明在烏爾和舒如帕克城早期確發生過洪水。兩河流域大洪水的故事後被寫入聖經,在世界上廣為流傳。而無獨有偶,中國早期文明中也有關於大洪水的傳說,這個傳說是的成功締造者是為女性——女媧。
(3)在蘇美爾文明中:烏魯克第三、四帝分以牧人和漁夫著名,他們和我國的后稷尊為農神類似,因畢生從事人類的畜牧業和漁業的發展而被後人敬為神明。「神」吉爾迦美什和我國的「後」羿一樣,同為捕殺巨獸的英雄,求到了長生不死葯而未自己得食。前者的不死葯被蛇竊吞;後者的不死葯為妻子嫦娥偷食。

蘇美爾人雕塑:吉爾迦美什

蘇美爾漁夫
(4)在蘇美爾後續文明的記載中:阿卡德王朝開國王薩爾貢(2291-2236),建立了第一個領土遼闊的楔形文字帝國。薩爾貢任命他的女兒恩海杜安那(En-he-du7-anna)為烏爾的最高女祭司(entum)。阿卡德國王的兒子們被封為各城邦的公侯(恩西),形成宗主式的間接統治,和我國商、周時的天子邦類似。這從一個方面也證明黃河流域的同根同源。

出土於伊拉克的古代蘇美爾人雕像。

與中國古人的手勢多麼相似。



蘇美爾人雕塑
(5)我們的傳說中,是人頭蛇身的女媧用泥土造了人,這跟蘇美爾神話中,生育女神用泥土造人如出一轍。而且女媧並不是造了一次人,而是至少兩次。因為第一次做的人大部分在一次大洪水中毀滅了。女媧和伏羲又做了第二批人類。女媧和伏羲是兄妹倆,而所有的傳說都說他們結婚了。這跟蘇美爾神話中眾神普遍近親結婚,而親兄弟姐妹結婚所生的孩子才享有繼承權有很大相似性。

圖左:唐代帛畫伏羲女媧,吐魯番阿斯塔納墓出土(手執規、矩);圖右:「蛇尾」表現的可能就是DNA

東漢伏羲女媧畫像磚

中東也有雙蛇交尾圖
(6)據說伏羲和女媧的時代一開始並沒有人類,這跟蘇美爾神話一致。伏羲能仰頭觀天象,低首察地脈,是一個類似大工程師樣的神;女媧是一個非常勇敢和有智慧的女神,不僅造了人,還補過天。伏羲和女媧的身材要比人類高很多,壽命也長得多。一開始人類並不會自我繁衍,人類不斷死去,女媧看到後,決定賦予人類交配繁衍的能力。這個跟蘇美爾神話又是驚人的相似。
蘇美爾人的牛首箜篌東晉曹毗《箜篌賦》描繪「鳳首箜篌」為「龍身鳳形,連翻窈窕,纓以金彩,絡以翠藻」。「鳳首箜篌」最早原型來自於古埃及沒有疑問。而古埃及的鳳首箜篌應該來自於蘇美爾人的「牛首箜篌」改型。
1 蘇美爾人的盒子畫
下面是一個盒子,出土於公元前2700年的蘇美爾烏爾第一王朝時期的一個墓地中。烏爾是《聖經》里的亞伯拉罕的故鄉,現在是伊拉克沙漠中的一個城市廢墟。


烏爾的圖畫金版 2500bc,局部
下圖應該是其背面:

戰車與士兵

V&A(The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展覽
正面最上一層,描寫一個宴會場景。畫面右上角第一個為唱歌的女士,第二個人手中拿的東西就是「牛首箜篌」,西方人叫Lyre(里拉琴)或豎琴:

2 蘇美爾人「牛首箜篌」實物
下面是出土於前2685年烏爾第三王朝王陵墓中的一個牛首箜篌實物。復原後的第一件金質牛首箜篌,其精美程度一點不亞於從古埃及圖坦卡蒙墓中出土的文物:



下圖是牛首下繪畫放大,可以在第三層看到一個動物正在彈奏牛首箜篌,最下層有個人身蛇尾形象,難道與中國三皇五帝之伏羲女媧(人首蛇身)同一原型?

像上圖這樣站立的動物(實物):

烏爾的金山羊 2500bc


烏爾另外一個牛頭箜篌復原:



下圖為烏爾王朝時期另外一件發掘物,現藏大英博物館,下圖為根據碎片復原後的結果,其頭部似乎是個綿羊頭:



蘇美爾雙頭鷹面人
斯塔夫里阿諾斯(美)的《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說:「最早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偉大創建者——蘇美爾人,似乎既不是印歐人的一支,也不是閃米特人的一支,這一點很可奇怪,他們的語言與漢語相似,這說明他們的原籍可能是東方某地。」牛津大學教授C.J. Ball提供了關鍵的文字比較考古學證據,他於1913年出版《中國人與蘇美爾人》(Chinese and Sumerian, C. J. Ball,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13)一書,隨後還發表了一些其他著作,詳細論證古代中國甲骨文與蘇美爾楔形文字含義和讀音非常相似。C.J.Ball與R. Pumpelly等人稱人類應誕生於中亞細亞,然後分兩支東西遷移,一支遷入巴比倫,一支遷入中國。現代考古資料證明:蘇美爾人是黃種人;蘇美爾人稱自己為「黑頭髮的人」(sag-gi-ga),稱他們居住的地方為「文明的君主的地方」(ki-en-gir)。蘇美爾人和殷商人的相同點:黑頭髮、黃眼睛,青銅器、象形文字,語言相近、迷信占卜,土石城牆、土木房屋,有星相學、信多種神,都有關於大洪水的傳說。蘇美爾文化與中華文化之間的事實存在諸多相似的文化,足以說明蘇美爾文化與中華文化之間存在著某些內在的聯繫。筆者認為蘇美爾人是上古時期在史前大洪水時倖存在崑崙山脈的黃種人後裔,他們掌握了史前東方文明的先進技術,在洪水退後,向西方發展,穿過伊朗高原,在現今伊拉克一代定居,由於有先進的史前文化底蘊,很快就發展起來蘇美爾文明。
----------------------------------------------------------------------------------------------
一些蘇美爾文物:


蘇美爾人:男子站立雕像(局部);石灰石;美索不達米亞;年代約公元前2900—前2600年。作品表現了崇拜者向神祇祈禱的樣子。該雕像是蘇美爾文明遺存中的傑出典範。


伊拉克國家博物館內的古代雕塑作品,分別為木雕老人像、石雕頭像、石雕人像。

人面飛牛石雕的頭部特寫。

盧浮宮東方館的一些重要文物介紹,左邊數第四的是《烏爾.南什王的鑽孔浮雕》(即下圖),蘇美爾早期(2600-2300BC)文物。可惜沒有拍到。
(上圖轉載自:九門衚衕的博客)

烏爾.南什王的鑽孔浮雕,蘇美爾早期(2600-2300BC)文物。
也有說這是:阿斯馬爾祭祀者群像(The Tell Asmar Figures)

兩河流域(蘇美爾、巴比倫等古文明,大致為今阿富汗地區)出土的各種文物、飾品:

巴比倫公主的全套飾物




烏爾城王后的全套珠寶




髮帶


此物件頗像緊箍咒。


首飾套件


項鏈,尼姆魯德,亞述Ashurnasirpal II時期,公元前9世紀
蘇美爾文明對古希臘文明的深刻影響
蘇美爾文明對後來的古埃及文明和古巴比倫文明有著極大的影響,而古埃及文明和古巴比倫文明對此次的古希臘文明又貢獻巨大。古埃及的壁畫明顯有四種皮膚的人種,其中就有蘇美爾人種的存在。無論是非洲、古埃及、古巴比倫都有可能有自己的土著人群和文化,有自己的信仰和工具、語言。但是文明出現最重要的標誌:象形文字、城市、和青銅器,卻是經蘇美爾人傳播的。著名的巴比倫創造史詩與聖經舊約創世紀(genesis)具有很高的對應程度,現代西方文明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大部分來自聖經,一部分來自舊約,而舊約是承襲了阿卡得人的閃語神話,而阿卡得人又承襲了蘇美爾人的蘇美爾神話。此次白人西方文明的源頭在希臘,希臘文明的源頭在西亞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希伯來-腓尼基文明和北非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以及地中海東部的愛琴文明,愛琴文明主要包括克里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這些文明地理上連結起來,就是一個漂亮的「新月灣」。尤其是從公元前750年到公元前650年的一個世紀里,希臘文化深受東方文化的影響。東方文明經過希臘、希伯來和基督教一直向西流傳,最終到達了近代西方世界。

盧浮宮東方館收藏(主要是展出兩河流域的古代文明,跨度在蘇美爾、阿卡德、巴比倫、亞述、波斯之間數千年的文物)。這是埃比.伊爾(Ebih-IL)總督雕像,2600BC-2330BC。
這幾幅圖轉載自:九門衚衕的博客
埃比.伊爾總督是馬里王國(敘利亞的馬里即現在的敘利亞哈利利,蘇美爾人建立的城邦,公元前2900年(早於中國的夏900年)達到繁榮,公元前1759年被漢謨拉比所滅。)的一位地位顯赫的人物,他的造型與敘利亞當時流傳的蘇美爾傳統非常吻合。
他坐在一隻代表其身份的柳條跪墊上,身穿蘇美爾傳統的羊毛裙「科納克(kaunakes)」。石材是半透的雪花石,眼睛由貝殼製成,非常精細。

石雕於1933年被法國考古隊在敘利亞的馬里被發現,發現時頭、手臂和身體都是分離的,雙腳已丟失。


他後背的文字大意是,總督埃比.伊爾向女神伊什塔(巴比倫女神)獻祭雕像。

現代歐美各國的文字,追溯其源流,多來自古希臘文,而古希臘文又來自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在公元前3000年以前,埃及已發明了24個像形的符號;公元前1600年左右掌握西亞商業霸權的阿拉米人和掌握地中海商業霸權的腓尼基人吸收了埃及的象形文字以後,由於商人們忙於記賬,遂把象形符號,逐漸簡化為22個字母,每一個字母表示一種單純的子音,而無表示母音的字母。阿拉米人把這種字母傳播到西亞各地,最後傳播到印度和中亞,印度的梵文字母即由之發展而來。腓尼基人在公元前十四世紀左右也把它由海上傳入希臘(希臘語phoinikeia的直接含義就是腓尼基的東西)。腓尼基的22個字母,依次排列,並給予每一個字母一個名稱。希臘人採用了這些字母的名稱,其順序也基本上相同,讀音上稍有修正。大約到了公元前900年左右,希臘人才逐漸根據這些字母,創造了24個希臘字母。早期希臘的文字也和腓尼基字母一樣,是從右向左書寫的;但到了公元前五世紀以後,希臘字母也改為由左向右書寫了。為了書寫方便,有些字母也反轉了方向。優卑亞的卡爾客斯的希臘字母通過它在義大利的殖民地庫邁傳到羅馬,羅馬人利用它創立了拉丁文,拉定文遂成為西歐、北歐各國文字的鼻祖。最初,希臘的拼音文字大都用於商業交易、記賬和宗教,公元前7世紀左右,才應用於政治上;至於應用到學術文化上,可能是更晚的事情了。

「黃金之丘」--古代阿富汗遺珍:腓尼基人面珠與腓尼基蜻蜓眼(北京珠子博物館&圖書館藏)
到公元前五世紀希臘進入黃金時代,它在科學、藝術、建築、哲學和文學方面幾乎都表現出了東方傳統的影響。這個時期的希臘藝術深受東方世界的影響:一是來自美索不達米亞、安納托利亞的影響,一是來自腓尼基、埃及的影響。這主要是因貿易以及希臘人對東方藝術主題與風格的喜愛而造成的後果。結果這使先前幾何風格時期(GeometricPeriod,約1000-700BC)整潔的藝術手法變得更加有活力,形狀也變得更加富有表現力。以人物、動物為主題的畫面充滿了以往的空洞的畫面,並伴有其他裝飾性的因素。美國易經考古學會會長洪天水從中國大陸、美洲、南太平洋、歐洲等地區搜集一千多件古物中有三百餘件與易經卦畫有關。台灣受邀來美的中華民國易經權威黎凱旋教授,在親手觸摩及研究這些千年古寶後,證實這些古物的造型、功能與刻畫和中國古經古史所記載的文字資料密切吻合。洪天水所搜集的寶物中,有一件3200年前古希臘所遺留的陶盆河圖,底部有中文古篆銘文「連山八卦圖,中國的曆數,在遙遠的東方。」黎凱旋教授表示,那裡的希臘人也懂刻中文,十分耐人尋味。

蘇美爾人距今4500年前的文物上——有一個卐字元

蘇美爾人公元前6000年前(距今8000多年)的文物上——有一個卐字元

蘇美爾人文物(十字架圖案?)
同時,希臘從東方現成地接受了較高的生產力水平,其標誌是鐵器即鐵制的生產工具以及與此相聯繫的農耕技術。大約公元前2000左右,東方發明了煉鐵的有效方法。公元前11世紀,希臘人從東方學會煉鐵而開始進入鐵器時代,這就造成了和鐵器相適應的希臘奴隸制這種特殊情況。鐵制武器和工具還使希臘人能夠有效地在地中海沿岸開拓殖民地,並能抵禦北方原始游牧部落的侵擾,使其初建的文明不致被落後的原始部落所消滅。在技術上,這種貢獻包括在人們生活中司空見慣的車輪和播種機器;在科學上,則包括對天文學研究的肇始、六十進位制的數字系統──直到今天還在使用,如用度來劃分圓,把小時分成分、秒等。美索不達米亞的天文觀測最終導致了季節的劃分和月相的固定。伴隨天文學而來的星相學,美索不達米亞人發明了黃道的名稱──公牛座、雙子座、獅子座、天蠍座等等;在政治上美索不達米亞把它政治制度中最重要的二項內容傳給了西方文明──城邦和神聖王權的概念。城邦制度分布在整個地中海周圍的大多數地區,王權──君權神授的概念,君應向神們述職的概念──傳入西方社會的本質之中;在法律上美索不達米亞把成文法傳給了西方。或許這並不是誇張,美索不達米亞的法律照亮了文明世界的大多數地方。希臘和羅馬通過近東的接觸而受到影響,伊斯蘭世界只是在征服了現在的伊朗,即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的中心地帶之後才有了正式的法典。究竟現在的法律中有多少因素可以追溯到美索不達米亞已可斷定,就如英國歷史學家薩格斯(H.W.F.Saggs)在其所著《偉大屬於巴比倫》一書中所說的:「有關抵押方面的法律最終都可追溯到……古代近東。」
鑒於上述史實,英國學者奧斯文·穆瑞(Oswyn Murray)在1980年首次提出了東方化時代(The Orientalizing Period)的概念,不久就為人們所接受,這一概念首次從本質上肯定了東方文化對希臘文化的影響 (《Early Greece》, Glasgow, Fontana Press,1980)。法國東方學家蒲芳莎·史蒂夫說:「在經歷了3000餘年的存在與輝煌,以及數百年的衰落之後,古老而又偉大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消亡了。在它的廢墟上孕育和誕生的,是我們西方人的文明。」科學史專家喬治·薩頓說:「希臘科學的基礎完全是東方的,不論希臘的天才多麼深刻,沒有這些基礎,它並不一定能夠創立任何可與其實際成就相比的東西。……我們沒有權利無視希臘天才的埃及父親和美索不達米亞母親。」(喬治·薩頓:《科學史和新人文主義》,華夏出版社1989年3月第1版,第64頁)。文藝復興時期的法國古典學者約瑟夫?斯卡利傑指出,希臘人受益於非希臘人的東方人的成就。其實早在古代,米利都的赫開泰烏斯就曾經指出,希臘人長期以來就是埃及文明的子孫。(J.W.湯普森:《歷史著作史》(上卷,第1分冊),謝德風譯、李活校,商務印書館1988年5月第1版,第66頁;另參閱希羅多德:《歷史》,王嘉雋譯,商務印書館1959年6 月第1版,第340頁。)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在《歷史》指出眾多的希臘哲人和藝術家都曾在埃及及學習過:達代羅斯(Daedalus),荷馬,萊庫古(Lycurgus),柏拉圖,梭倫,畢達哥拉斯和歐克多索(Eudoxus)等等。(Donald R. Kelley, Faces of History, Yale University Press1998, p. 22.)。1987年發表並榮獲1990年度全美圖書獎的《黑色雅典娜--古典文明的非亞之根》(第1卷)是一部研究希臘文明起源的著作(Martin Bernal, Black Athena: TheAfroasiatic Roots of Classical Civilization, Volume I: The Fabrication of Ancient Greece1785-1985, New Brunswick: Rutgers University 1987? Black Athena: The Archaeologicaland Documentary Evidence, Volume II, New Brunswick: Rutgers University 1991.)。
古希臘人認為他們文化中的許多重要因素都是從近東諸文明中借用來的,尤其是從埃及文明中借用來的。伯納爾教授把這種理論稱之為古代模式(Ancient Model),自古代一直到啟蒙時代幾乎所有的學者都接受此種觀點,但到19世紀30、40年代人們突然改變了這種看法代之而起的是所謂雅利安模式(Aryan Model),這種觀點強調來自北方說印歐語言的入侵者對希臘文化形成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這種觀點至今仍籠罩著西方學術界。《黑色雅典娜》一書的核心就是重倡那種為人所拋棄的古代模式。
----------------------------------------------------------------------------------------------

阿富汗「黃金之丘」蒂拉丘地3號墓出土,雅典娜圖像戒指。
圖片來自:「器服物佩好無疆——東西文明交匯的阿富汗國家寶藏」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展覽。
文物簡介:1978年,希臘裔蘇聯考古學家薩利安尼迪(Viktor Ivanovich Sarianidi)在阿富汗周邊小城席巴爾幹(Shebeghan)附近發掘一處古代神廟遺址時,意外發現了公元紀年初期的七座墓葬,考古隊隨後清理出其中六座,這便是後來被譽為阿富汗「黃金之丘」的蒂拉丘地(Tilly Tepe)。這裡出土的大量美輪美奐的黃金隨葬品,其美妙迷人的程度足以與圖坦卡蒙的黃金面具相媲美。
阿富汗位於歐亞大陸的中心地帶,這裡是四方文化的交融交匯之地,草原文明、希臘-羅馬文明、漢文明和印度文明都曾在這裡交織碰撞。他們喜愛和崇尚黃金,或賦予它們神力,成為與神靈溝通的聖器。

神人馭龍吊墜 蒂拉丘地2號墓 公元25年-50年
2號墓墓主為30-40歲女性,這件神人馭龍吊墜是裝飾墓主人鬢角的飾物,王者兩邊各扶有一條龍,裝飾有綠松石、青金石、瑪瑙、珍珠等珍貴珠寶,龍身扭曲成S型。龍紋由「龍身與龍腿」和「馬頭與馬蹄」組合,表現了當時中國與中亞的密切關係。龍的主體形象上還有羚羊角、馬鬃毛、翅膀等元素,也顯示了雜糅的文化特徵。


靴扣 蒂拉丘地4號墓 公元25年-50年
這件華美的靴扣以綠松石鑲嵌黃金,圖案以雙神獸拉車的造型出現,人物衣著帶有典型的中原服飾特徵,神獸拉的車帶有中國漢朝審美文化的特徵,車篷以竹子支撐,這種漢式的車子通常僅在最高級的墓葬中出現。由此可知黃金之丘4號墓墓主人的身份應該是部落首領。



6號墓出土的酒神與阿里阿德涅的騎獸別針


二神駕車圖像飾板 阿伊哈努姆 神廟遺址 公元前3世紀
除蒂拉丘地的黃金隨葬品,展覽還展出多件來自法羅爾丘地、阿伊哈努姆古城遺址和貝格拉姆古城遺址的文物。法羅爾丘地的黃金器具,隸屬於中亞地區青銅時代的阿姆河文明,考古發現的證據顯示,阿富汗在人類早期文明的發展歷程中就是多文化交匯之地。阿伊哈努姆古城「擁有希臘化城市的所有標誌」,如劇場、競技場、神殿、柱廊庭院等,這裡出土了大量極富希臘化特徵的珍貴文物。貝格拉姆遺址中出土的2000件珍貴文物,無可置疑地再次證明了阿富汗作為東西文明交匯中心的獨特歷史價值:希臘羅馬風格的青銅鑄像和石膏浮雕、印度的象牙雕件、敘利亞的玻璃、埃及的銀器和石制器皿等——甚至還有9件中國漢代的漆器。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