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從外觀辨識西班牙造駁殼槍的不同型號

毛瑟手槍問世後,在東方的中國受到高度的青睞,不論是政府軍隊,還是割據一方的軍閥,還是豪強地主,都大量購進,用以裝備各自的軍隊和武裝人員。毛瑟手槍的製造商從中國人身上賺足了錢。這一情況讓西班牙窺到了,他們也想在內戰頻仍的中國人身上賺這筆錢,於是就使出了冒牌仿造的手段,一系列的西班牙仿製駁殼槍大量問世。

下面僅從外觀分列一下西班牙造駁殼槍不同型號:

一,BH公司的產品

最先使出仿製手段的是BH(Beiategui Hermanos)公司,大約是在1926年仿製成功的。

1.伊太手槍

BH公司推出的第一款駁殼槍是「伊太」(ETAI)手槍。口徑7.63毫米,通用毛瑟7.63毫米手槍彈,半自動,10發固定彈倉,槍管長有140、180毫米等幾種。

西班牙造的仿毛瑟並非真的仿毛瑟,他們只在外形上抄襲,內部結構則另搞一套,與毛瑟手槍大相徑庭。德國人精細,毛瑟手槍各零部件間全是嚴絲合縫的精密咬合,沒有一顆銷釘,西班牙人就沒那麼講究,伊太手槍大量使用銷釘粗暴地結合,以至於槍身的左右機匣外部都有碩大的銷釘暴露著,這與德國毛瑟手槍的精密與美觀形成鮮明對比。

圖01 西班牙貝氏兄弟BH公司仿製的伊太手槍

上圖中,上為140毫米槍管,下為180毫米槍管。右下為槍身右側的「ETAL」商標

2.皇家手槍

過了一年左右,同樣是這個BH公司,又出品了「皇家」(ROYAL)牌子的仿駁殼槍。皇家手槍仍然與伊太手槍一樣用銷釘結合零部件,銷釘也仍然暴露著。槍管長度也如前一樣分為140、180毫米等幾種。和伊太手槍不同的,一是固定彈倉的容量不全是10發了,也有了20發的;二是首次增加了快慢機,使其有了全自動的連發功能,而且就是10發彈容量的手槍也有了快慢機。

圖02 皇家I型駁殼槍

上圖中,上為180毫米槍管,20發固定彈倉;下為140毫米槍管,10發固定彈倉.右上為槍身右側的「ROYAL」商標

許是這種用銷釘結合的結構大大簡化了生產工藝之故,伊太、皇家手槍進入中國後,國內許多小的兵工廠,甚至手工作坊,都大量仿製,一時間,各種源自西班牙的山寨駁殼槍競相湧現。

3.MM31手槍

到了1931年,BH公司又推出MM31型手槍。該型手槍仍用銷釘結合,但銷釘不外露,較伊太與皇家手槍美觀了許多,從外觀上看也更接近毛瑟手槍。賣到中國後,很多半瓶子醋的中國人看到槍身上的兩個「M」,誤以為這鐵定就是毛瑟(MAUSER)的產品,因而大量購進。這正是西班牙軍火商們希望的效果,不知偷偷笑成了什麼模樣。德國的毛瑟公司不高興了,詰問他們為什麼要用兩個「M」,西班牙人說第一個「M」是軍用(MILITARY)的頭一個字母,第二個「M」是型號(MODEL)的第一個字母,氣的德國佬乾瞪眼說不出話來。

MM31型駁殼槍的家族成員異常龐雜,就目前所發現的,從自動方式上說,有半自動的,有全自動的;從供彈方式上說,有固定彈倉的,有可拆彈匣的;從容彈量上說,有10發的,有20發的,據說還有30發的;從槍管長度上說,又有100毫米、140毫米、160毫米和180毫米等多種。在同民黨青年軍中,曾將180毫米槍管的駁殼槍稱作一號駁殼槍。當然180毫米槍管的駁殼槍並非MM31這一種。

圖03 MM31駁殼槍眾多型號中的幾款

MM31駁殼槍多數裝有快慢機,少數沒有。快慢機的位置和後來的毛瑟M712型衝鋒手槍一樣,置於槍身的左側,但形為片狀,不同於毛瑟手槍快慢機的桃形。

圖04 左為毛瑟M712手槍的快慢機,右為MM31手槍的快慢機

有意思的是,為了防止連續射擊導致槍管過熱影響其壽命,有些MM31手槍的槍管外部還被設計成螺旋狀,看上去十分的另類。

圖05 帶有螺旋形散熱裝置的超長槍管MM31駁殼槍

和其他駁殼槍一樣,MM31手槍仍然主要輸入到了中國。冀魯邊抗日英雄楊靖遠(注意:是楊靖遠,不是楊靖宇)生前使用過的一隻長苗二十響 MM31手槍,就保存於民兵武器展覽館中。

4.MM34手槍

繼MM31之後,又有MM34的出品,這也是一支十分另類的手槍。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其設計有連發射擊時的減速裝置,通過握把處的一個槓桿,對全自動狀態的射擊速度實施調節,據說能將連發射擊時的射速控制在每分鐘350發以內。這當然是必須給予肯定的,因為作為衝鋒手槍來說,連發射擊時過高的射速,一直是一個不好解決的難題。只可惜大概是受西班牙內戰的影響,該型手槍出品甚少,實際減速效果如何,亦不得而知了。

圖06 帶有減速裝置的MM34手槍

MM34型手槍也並非上圖這一種,而是有多個變種,單從槍管上說,就至少有140、180毫米的,也有帶螺旋形散熱裝置的。

二,阿斯特拉系列

借毛瑟手槍的大名賺中國人錢的,繼BH公司之後,1928年開始,西班牙的溫塞塔公司也加入進來,於是,外表與毛瑟手槍也很相像的商標名為阿斯特拉的一系列手槍也大量湧入中國。

1.阿斯特拉900手槍

阿斯特拉900手槍是該系列的基本型,同樣也是7.63毫米口徑,10發固定彈倉,140毫米槍管,半自動。上海公安博物館那支標示為孫中山的禮品手槍,即是該槍的豪華鍍金版。

阿斯特拉900手槍也有可拆彈匣、160毫米槍管的型號,但極少見。

所有阿斯特拉系列的駁殼槍,從外形看,都具備以下兩大特徵,與毛瑟手槍截然不同。一是為便於拆卸擦拭,它的機匣左側板可以打開,「旁開門盒子炮」的俗稱就來源於此。請看圖09:

圖07 阿斯特拉900手槍的左側面,可見其「旁開門」側板

二是為簡化加工,也和BH公司的產品一樣,大量使用銷釘結合內部機件,以至於槍身的右側尚有七顆銷釘暴露著,「七釘盒子」也就因此成為它在中國的又一個俗稱。請看圖10:

圖08 阿斯特拉900手槍的右側面,可見其七顆銷釘

該型駁殼槍在舊中國有很不錯的熱度。前幾年一部新拍電影《辛亥革命》中,成龍扮演的黃興參加黃花崗起義時,雙手各執一支阿斯特拉900型手槍,大熱眼球。明星演名人,精彩是很精彩,可惜的是,這支1928年問世的手槍,使用到1911年的黃花崗起義中,顯然是個極大的穿幫。

2.阿斯特拉901手槍

阿斯特拉901型,同樣是10發固定彈倉,也是140毫米槍管,但裝有快慢機,可以選擇半自動和全自動發射。與毛瑟手槍不同的是,它的快慢機在槍身的右側,而不是毛瑟手槍那樣置於槍身的左側,其單、連發標識亦不是毛瑟的N與R,而是「1」與「10」,當快慢機撥向「1」時為單發,撥向「10」時為連發。如圖:

圖09 阿斯特拉901型手槍。右為其快慢機特寫

3.阿斯特拉902手槍

阿斯特拉902型,20發固定彈倉,槍管長至少有140和180毫米兩種,有快慢機,快慢機的位置與形狀和901型一樣,也在槍身右側,有「1」與「20」兩個檔位。如圖:

圖10 阿斯特拉902型手槍

這款二十響的連發手槍在中國很受歡迎。東北抗聯第一路軍總司令楊靖宇的警衛員黃生髮回憶楊靖宇時,說楊的佩槍「還有一支二十響旁開門的匣槍……這支手槍,楊靖宇最喜愛,梭子拿不下來。」這顯然就是阿斯特拉902型。據回民支隊司令員馬本齋的警衛員回憶,馬生前最喜愛的手槍中,也有一支「梭子拿不下來」的二十響手槍,這可能也是阿斯特拉902型。

4.阿斯特拉903手槍

該系列的903型,供彈具改為可拆彈夾,同樣有快慢機,快慢機的位置與形狀與901、902型相同,彈夾容量分別有10發、20發兩種,槍管長度160毫米。因其位於槍身中部的彈匣倉外凸,國人根據形象俗稱「西班牙大腰鼓」。如圖:

圖11 阿斯特拉903型手槍,請注意其腰部鼓起的彈匣倉

但凡某件事物能夠獲得一個綽號,它必定不是罕見的,而一定是廣為流行的,「西班牙大腰鼓」也不例外。該槍的彈夾與德國造二十響快慢機的彈夾通用,而製造起來卻比德國槍簡單許多,這便為它在中國的流行與仿製提高了競爭力。位於北京通州的民兵武器展覽館中,有一支國軍第34集團軍軍械修理處仿製的該型手槍,可見該槍在中國的購買與仿製應該不是個小數目。

圖12 國軍仿造之西班牙大腰鼓。機匣左側旁開門上刻寫著「三十四集團軍 軍械修理處 民國二十九年造」

5.阿斯特拉904F型手槍

該型手槍與903型外觀比較像,也有外凸的可拆彈匣倉,槍管長也是160毫米,但有幾處不同:一是與家族的其他手槍都是7.63毫米的口徑不同,它是9毫米口徑,但和毛瑟「大紅九」使用9毫米派式手槍彈又不同,它使用的是9毫米拉果手槍彈。二是也和BH公司的MM34型一樣,在握把處安裝有減速裝置,可以選擇連發射擊的射速。三是它的快慢機檔位,與903型分作1與20不同,它的快慢機分作N與AM,當撥向N時為單發,撥向AM時為減速的連發。

圖13 阿斯特拉904F型手槍

除上述幾款外,在阿斯特拉F型之前,還有904型,在F型之後,也還有E型,但都屬過渡的試製品,產量極微,這裡略去不說。

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牛戈文草

專門針對影視、書刊、自媒體關於民國軍史胡編亂造的打臉文集。

推薦閱讀:

TAG: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