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架與救贖——你有受害者心態嗎?
對人類「個性」的認識和描述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在作品《個性》(Character)中,提奧夫拉斯圖斯將公元前4世紀的雅典人分成30種不同的人格類型,包括「傲慢」「諷刺」和「吹噓」等。該作品對後來的人格研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對人格障礙的認識卻沒有這麼遙遠,最早可以追溯到精神病學家菲利普皮內爾1801年對某種人格障礙的描述,指在沒有精神病癥狀如妄想與幻覺的情況下出現的暴怒和暴力(狂熱)言行。1896年,精神病學家克雷培林描述了七種形式的反社會行為。1923年施奈德的著作《心理變態人士》是當代人格障礙分類的基礎,例如比較有影響力的精神障礙分類、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第5版(DSM-5)中所描述的人格障礙疾病。根據DSM-5,如果自我和人際關係有顯著缺陷並符合一種或多種病理性人格障礙特徵,則可被診斷為人格障礙。此外,這些特徵必須同時具備:(1)在時間上相對穩定並且在多種情況下保持一致;(2)不符合個體發展階段或社會文化環境規範;(3)沒有攝入精神類藥物(致幻劑等);(4)不是其他疾病的併發症。DSM-5列出了10種人格障礙,並將其歸入A、B和C三種類群:類群A(奇怪、離奇、古怪),偏執型PD,精神分裂性PD,人格障礙性PD;類群B(戲劇性、不穩定),反社會性PD,邊緣性PD,歷史性PD,自戀性PD;
類群C(焦慮、恐懼),避免性PD,依賴性PD,強迫性PD。人格障礙在人群中出現的概率比多數人所認為的都要大得多;令人擔憂的是,直到今天,中國社會及醫學界對此的重視還很不夠——甚至,有時整個社會都會被某些具有人格障礙的人士的病態表現所綁架。科學貓頭鷹將刊發系列相關文章(綜合參考系列專業論文編譯而成),期望與讀者一同梳理、探討這一話題。
文 | 牛蛙
受害者心態是一個心理學術語,指的是一種心態的功能性失調,為了獲得他人關注(存在感)或避免自我責任而內心感到受迫害。陷入受害者心態的人確信,生活不僅無法控制,而且還處處與己為敵。這種心態導致一個人情緒上充滿悲觀、恐懼和憤怒,不停地詛咒和指責他人。
簡而言之,擁有受害者心態意味著一個人會因為不快樂而責怪別人和所處環境。
受害者心態對當事人生活的影響遠遠超出曾遭受傷害的經歷。一旦一個人形成受害者心態,就會通過狹隘的心理視角來看待這個世界。
沒有人生來就有受害者心態,就像沒有人出生時患有臨床抑鬱症或焦慮症一樣。相反,受害者心態是一種後天獲得的人格特質,往往是青少年時期應對生存環境過程中,心理被扭曲的結果。簡言之,受害者心態是一種心理疾病,是扭曲的生活經歷對心理的創傷。
大多數受害者在某種程度上是兒童期受害者,無論是身體虐待、性虐待、情感虐待還是心理虐待。受害者心態也可以通過與父母的相互依賴關係而形成,或者通過觀察和接納家庭成員所表現出的不健康的受害者心態而形成。
綁架與被綁架
扮演受害者具有成癮性,因為它會給當事人帶來諸多好處,這些好處使人一旦形成受害者心態就很難擺脫,所以大多數受害者心態會反覆發作。
這些「好處」包括:
不必為任何事情承擔責任;
引起其他人關注;引起其他人同情;讓別人不敢來批評;指責和抱怨成了特權;更有可能得到想要的東西;可以告訴別人自己的故事(往往是編造和誇大的);生活因此變得「豐富多彩」。
扮演受害者會給一個人很大的「好處」:避免責任、感受「正義」、逃避悲觀情緒以及操控他人。
扮演受害者的大多數人是在下意識或無意中進行的。即便如此,受害者的角色涉及大量的操縱他人和扮演木偶戲提線人。與扮演受害者建立關係或者與扮演受害者建立友誼的人經常會感覺到像木偶一樣陷入受害者的意願之中。
讓他人為你感到難過是把他人玩於股掌的簡單方法。這種無意識的、渴望通過他們的同情來控制他人的心理,實際上只是一種內心增強對「我是受害者」的自我認同的信念,在扮演受害者身份時可以得到安慰和人為的「安全」感。這不僅可以鼓勵你不必為你的任何行為承擔責任(因為責任總是「其他人」的),也不會讓你感到內疚和憤怒等不舒服的情緒,同時還會讓你感覺得到了他人的「照顧」。
受害者心態也經常被濫用和/或被具有反社會傾向的人使用,他們利用這個角色對接近他們的人施加緊張的情感引導。例如,一個虐待狂可能用他們「總是忍受對方」的借口作為毆打伴侶的理由。
你有受害者心態傾向嗎?
並非只有單一「類型」的人符合受害者的角色,所以說「只有自戀者或反社會人士才會扮演這種角色」是錯誤的。幾乎所有類型的人都可能扮演這個角色:從慈祥的老祖母到青少年、母親、父親和專業人士。
一個有受害者心態的人往往同時具有如下特徵中的多項:
1. 經常指責他人或對所有現狀不滿;
2. 擁有「生活處處與我作對」的想法;
3. 裝出來一副玩世不恭對什麼都無所謂的樣子;
4. 把面臨的問題視為災難並無限誇大;
5. 總以為周圍其他人甚至家人都故意傷害自己;
6. 相信自己是唯一被迫害的人,其他人都是施害者;
7. 不斷重溫過去那些令自己覺得像受害者的痛苦回憶;
8. 即使工作生活諸事順利,也能發現可抱怨的人和事;
9. 在談論自己的問題時,拒絕接受和考慮其他(人)的觀點;
10. 總感到無能為力,無法有效應對生活和工作中的問題;
11. 面對建設性的意見、建議和批評感到受到攻擊;
12. 相信生活中發生的任何事自己都無需負責;
13. 相信每個人都比自己過得好;
14. 相信比自己過得好的人都有這樣那樣的不法行為;
15. 享受自己受害者難過的狀態;
16. 認同類似的想法和有類似想法的人;
17. 相信世界是一個可怕的地方;
18. 喜歡與其他人分享自己的「悲慘故事」;
19. 經常責備、指責和攻擊自己的友人甚至家人,因為這些人比陌生人更容易被受害者心態者「綁架」;
20. 對改變自己的生存環境感到無能為力;
21. 希望得到別人的同情,得不到就會感到極度沮喪;
22. 拒絕分析自己並根據情況來改善生活;
23. 分享創傷經歷時,傾向於「一對一」促膝交流;
24. 經常讓自己失望。
如何擺脫受害者心態
受害者心態的人很難承認自己有這種問題,輕度患者(如果能讀到這裡)懷疑自己可能有受害者的心態,以下是一些可以擺脫這種害處的技巧:
1. 開始用「我」替換「你」
例如,盡量不說「你讓我感到生氣」,而是用「我聽到你這麼說的時候我感到很生氣。」這個簡單的方法可以幫助一個人學會讓自己承擔更多的責任。很多時候,快樂和幸福來自於責任。
2. 把自己視為「倖存者」
受害者與生活抗爭,倖存者擁抱生活。受害者活在過去,倖存者活在現實。受害者自認無助,倖存者控制自己的生活。雖然受害者心態會讓人上癮,但從長遠來看,倖存者的心態更強大。一旦開始將自己視為倖存者,就會開始感受生活的美好,並且會以正確的理由影響其他人。一個倖存者的話語比憐憫自己的受害者更使人耳目一新。
3. 善待自己,培養同情心
換句話說,要小心成為受害者的受害者!這個角色不是你選擇的,是在兒童時期生存環境下發展起來的。要善待自己,踐行自愛。使你的受害者身份複雜化,並用自我同情取代自我厭惡。走出自我,關愛他人和社會。
4. 剖析錯誤的信念
錯誤的信念會讓人焦慮、抑鬱、憤怒和譴責。檢視和發現自己持有的錯誤信念,直面它、並拋棄它。
5. 自問「創造這種苦難的想法是什麼?」
所有痛苦都源於頭腦中確信無疑和未經審視的信仰,重新審視自己的這些信仰,找到痛苦之源,讓自己釋然。
6. 真誠以待
生活並不像你想像的那樣悲慘,你的家人朋友同事,存心不良的其實並不多,嘗試真誠對待並感激擁有。
7. 確認自我責任
開始注意自己繞避責任的那些方式。首先對自己誠實,綁架別人的同情並不能解決自己的問題,只能獲取片刻的滿足,好比吸毒。嘗試使用諸如「我對自己的生活負責」這樣的話。
8. 對他人採取善意行為
扮演受害者時,一個人往往只專註於自己。嘗試在不操縱他人的情況下感覺良好,這是減少受害者心態成癮的重要途徑。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大健康領域相關問題,歡迎訪問:科學貓頭鷹 - 首頁;或者關注微信公眾號「科學貓頭鷹」與我們互動交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