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不重視精神衛生狀況」,這種說法有道理嗎?

我姨夫是中醫科大夫,過年時我一個親戚問他,這幾年經常頭疼,很累,心裡也覺得很累,查又查不出什麼原因,該怎麼辦。我姨夫說你這情況吃中藥沒用,應該先做個核磁,沒啥問題的話,就去那個XX(我們地區附近最有名的精神科醫院),開兩副葯,很多病人說一吃就好。我另一個親戚一聽當時就急了,說你們醫生就是不能信,好好的人怎麼可能是精神病,好好一個人也給你們說成精神病。我姨夫說,現在中國人就是不重視精神衛生狀況,其實去XX一查,百分之三十的人都有抑鬱狀態

我是想勸親戚去查一下,但是估計我這麼一勸,一屋子人會把我轟出去


這個問題真相了。

以至於看到這個問題,我就有深深的無力感。

昨天值班,一個女孩過來看病。她已經兩年沒有開心過了,生活過得亂七八糟。沒辦法好好談戀愛,也不能好好工作。一整夜一整夜的睡不著。她形容自己就好像一輛破車,隨時可能拋錨。

她堂姐陪她來看病,帶著個六七歲的小女孩。

那個堂姐在她說的時候,不停的打斷她,說你就是想不開,巴拉巴拉。那個小女孩在屋裡跳來跳去的……

她是重度抑鬱。

我說「你得吃藥。」

她堂姐突然笑了,笑出聲來了。

我看了她一眼,她有點不好意思,又跟我解釋說「她什麼事都沒有,就是自己想太多……」

在她堂姐看來,她好胳膊好腿的,又不是吃不上飯,有啥不開心的?心情不好也叫病?誰沒有不高興的時候?不去上班叫懶,不談戀愛叫挑剔……

你其實已經非常難受了,當你終於忍不住,向周圍的人講出來的時候,得到的可能只是那個堂姐實在忍不住的「噗呲」一笑。


在很多其他科室,比如循環科,腫瘤科,呼吸科,患者一發熱一咳嗽,就擔心得不得了。可是到了精神科,除非已經嚴重到「瘋了」,完全喪失功能了,才有可能來看病。

其他的,心情不好,身體難受但是查不出來原因,成天乏力什麼都不感興趣等,很多都被當成「笑話」。

普遍的人對於精神狀況的態度就是「不理解,不接受,也不重視」。有很多明明開始會比較容易治療的病,都拖很久拖到很嚴重了才會開始覺得是個問題。


中國人真的非常不重視「非物質」的東西。

在醫院裡面做檢查是願意花錢的,買葯也是願意的,但是心理治療卻很少有人願意花錢。

在一個關於抑鬱症的回答里,一個女孩的留言,我覺得她媽媽就是那種非常典型的代表。

也許只有當物質極大豐富了之後,中國人才有可能會為了「精神」花錢吧。

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借一句笑話:速食麵都沒得吃,我還管它健不健康。

沒有經濟做基礎,天天以找飯吃為目標的情況下,誰都沒辦法去關注精神心理健康。

對精神衛生的不重視,是事實,原因如下:

1.精神衛生知識普及不足,是主要原因,很多對精神衛生的東西一知半解,甚至談之色變,自然就不重視,也不懂重視

2.經濟的長期落後,絕大多數到目前才開始步入小康,之前為收入而奔波自然也就忽略了對精神心理健康的重視,習慣成了自然。

不過這種情況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政府也開始有精力提升這一塊,還有就是社會主流人群的更新換代,慢慢地這種情況會不斷改善變好的。


題主所言的內容並不是不重視精神衛生狀況,而是精神病的污名化。

在大眾眼裡精神病就是瘋了傻了痴了呆了。

凡是和精神病沾邊的都帶上劣等的標籤。

一個精神病人去別人家裡做工,會有人說「報警抓她」

一個精神病人和人談戀愛幾年對方看不出,到了坦白時成了騙婚。

即使那些自稱抑鬱症者也不忘了說「我是抑鬱症,不是精神病」。

至於題目里中國人不重視精神衛生狀況?

贊同卡西的觀點,那是經濟基礎上才談的話題。不是每個家庭都能支付得起的。


中國的精神科力量都遠遠不足,更不要說心理諮詢了。

我朋友在一個偏遠地區精衛,下鄉的時候,還有把一些患者鎖在屋子裡的。直到醫護人員來了,挨家送葯,科普。這並非什麼遠古時代的事情,就在2018。

再想想,那些女德班,國學班,還有楊永信都活蹦亂跳呢,並且還顧客盈門。所以很多人自己的情感都一輩子沒有得到過重視,更不要論識別其他人的焦慮和抑鬱了。


非常有道理

甚至可以說是 中國人大部分極端不尊重精神衛生教育,極端不尊重他們自己的精神衛生狀況,極端不尊重他人的精神衛生狀況,極端不尊重和嚴重污名化妖魔化精神病人。

中國法律也是跟那些人一樣。


推薦閱讀:

TAG:健康 | 心理學 | 精神 | 社會 | 精神病學 |